南渡北归(第一部)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岳南  页数:432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Come in a cluster)?1890年前后的中国,似乎印证了“天才成群地来”这个令克氏久久不解的疑问。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依靠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 legacy),在学术界维持着长远弥久的影响。本著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肇端,着墨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不同的命运和学术追求,所涉机构众多,人物广泛,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从上海流亡桂林、昆明、四川南溪李庄的同济大学;有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名流大师由北平、南京迁往西南抗战后方的艰难历程和人生轨迹。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全部大师,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胡适、傅斯年、陶孟和、叶企孙、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吴宓、钱穆、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潘光旦、郑天挺、姚从吾、毛子水、刘文典、曾昭抡、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钱锺书、吴晗、陈梦家、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穆旦等两代学术大师的生命轨迹,以及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沈性仁、陈衡哲等人的爱情纠葛与学术贡献。作品特别注重抗战岁月的同时,亦对内战爆发的根缘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两岸的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此前的中国历史曾有过三次大规模南渡,即晋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而三次南渡之人最后看到的是国破家亡,再也没有回归中原,徒令后人哀叹。唯抗日战争的第四次南渡,中华民族终于在胜利凯歌声中重返故土,再建家园。这一扭转乾坤的历史转折,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以及所做的努力和重大牺牲有着重要的关联。正是有了这批自由知识分了的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种子,使之弦歌不缀,香火不绝。 本著“南渡北归”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钱穆、毛子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携家带口,同时带着他们的个人理想和主义,越过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归骨于田横之岛”(傅斯年语),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吴宓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蓦故土,仓皇张望,不知如何适应,终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北归后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不是投湖便是上吊,如向达、汪钱、傅乐焕等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如冯友兰、周一良等等,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扼腕。本书的谋篇布局、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与《水浒》类同且有进一步发展创新。二十世纪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如同水泊梁山不同人物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自由知识分子性格以及人生命运的描述,在让后来者探明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对过往的历史与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与拷问,达到“史中求史识”寻求“历史的教训”(陈寅恪语)之目的。本著共分三部,总字数在160万字左右,其中正文约120万字,注释40余万字。整个二十世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生活、理想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包括爱恨情仇,在本著中几乎被一网打尽,得到了较为全面反映。作者为写此书,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抗战八年中国知识分子们云集之地如——长沙、蒙自、昆明、李庄、成都、重庆等等,皆实际考察采访,除拍摄照片外,还在当地采访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些史料正是支撑本著的“宏大建构”(梁思成语),因了这个建构,与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有本质的不同,更胜一筹也是意料中事。

内容概要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作者简介

  岳南,山东诸城贾悦镇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现居北京。  
  著有《复活的军团》《日暮东陵》《天赐王国》《风雪定陵》(合著)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另著有以自由知识分子学术精神与情感命运为主体脉络的《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李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等十部,其中《风雪定陵》《西汉亡魂》《遭遇兵圣》《千古学案》《万世法门》(合著)等十余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德、意、日、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销量已达数百万册,为中国最具全球影响的当代著名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南渡
 序章 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 往事再回首
  慌乱大逃亡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
  大师云集清华园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第二章 英雄辈出的时代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
  从北大到柏林
  狭路相逢
 第三章 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四巨头聚会
  从殷墟到龙山
  人类星光闪耀时
  胡适在摇摆中前行
 第四章 流亡岁月
  战争催生的中央博物院
  华北沦陷
  炸弹落到梁家
  清溪阁醉别
 第五章 弦诵在山城
  遥遥长路,到联合大学
  跑警报的日子
  观音殿、尼姑庵的学者们
  九州遍洒黎元血
 第六章 又成别离
  小酒馆奇遇
  胡福林神秘出走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滇川道上的行旅
 第七章 陶孟和逼上“梁山”
  与毛泽东北大结缘
  自立山头的甘苦
  何处觅安居
 第八章 扬子江头的来客
  庙堂之困
  梅贻琦在李庄
  一场特殊的考试
 第九章 似水流年
  人生若只如初见
  林徽因与冰心成为仇敌
  老金千里走单骑
 第十章 大爱无言
  状元府走出的才子
  梁思永患病之因
  在困境中突围
 第十一章 归去来兮
  李济的哀伤
  吴金鼎与城子崖遗址
  考古界两只学术大鼎
 第十二章 三只新生代“海龟”
  一代才女曾昭燏
  伦敦大学的中国学生
  发掘彭山汉墓
 第十三章 三千里地山河
  三百年来一大师
  天涯涕泪一身遥
  由长沙到蒙自
 第十四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对花还忆去年人
  北归端恐待来生
  别了,蒙自
 第十五章 国破花开溅泪流
  炸弹下的书生们
  鸡犬飞升送逝波
  残剩河山行旅倦

章节摘录

插图:1938年1月中旬,根据国民政府指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另行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当时中共驻长沙办事处的徐特立等几位书生闻讯,急速来到长沙临时大学讲演,坚决反对西迁,鼓动学生抵制国民政府与学校当局的号令。无奈形势比人强,历史选择的只能是顺应时代潮流为民族大义而前行的人,不会顾及怀揣不可告之目的的几个老朽的哀鸣。国难当头,大局已定,临时大学师生打点行装,昂头挺胸,以悲壮的豪气英姿,毅然迈出了西迁的步伐。几乎与此同时,中央研究院在长沙各研究所,经过一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论后,决定即刻向重庆、桂林、昆明等不同的地区撤退转移。中研院总办事处于重庆发出指示,电令在长沙的史语所与社会科学研究所、天文研究所等设法向昆明转移。1938年春,中央研究院在长沙各所陆续向昆明进发。据《史语所大事记》1937年12月条:“议迁昆明,图书标本迁昆明者三百六十五箱,运重庆者三百箱,运桂林者三十四箱,待运汉口者两箱,等运香港者五十二箱,其余六十多箱且封存于长沙。”一切安排完毕,史语所人员押送三百余箱器物,先乘船至桂林,经越南海防转道抵达昆明,暂租赁云南大学隔壁青云街靛花巷三号一处楼房居住。此时梁思成一家已先期抵达昆明,并在翠湖边一个大宅院里落脚。可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史语所同仁与梁家在这个陌生的边陲春城再度相会了,大家相互倾诉路途的艰辛。关于梁家由长沙至昆明的逃难经过,许多年后,梁从诫曾有过这样的回忆:“汽车晓行夜宿,几天以后,在一个阴雨的傍晚,到达一处破败的小城——湘黔交界处的晃县。泥泞的公路两侧,错落着几排板房铺面,星星地闪出昏暗的烛火。为了投宿,父母抱着我们姐弟,搀着外婆,沿街探问旅店。妈妈不停地咳嗽,走不了几步,就把我放在地上喘息。但是我们走完了几条街巷,也没有找到一个床位。原来前面公路坍方,这里已滞留了几班旅客,到处住满了人。妈妈打起了寒战,闯进一个茶馆,再也走不动了。她两颊绯红,额头烧得烫人。但是茶铺老板连打个地铺都不让。全家人围着母亲,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多亏遇上了一群空军飞行学院的学员,才在他们的住处挤了个房间住了下来。此时的林徽因患急性肺炎已发烧四十度,一进门就昏迷不醒,多亏同车一位曾留学日本的女医生给开了几味中药治疗,两个星期后才见好转。经历了四十余天的颠簸动荡,梁氏一家穿山越岭,历尽艰难困苦,终于在1938年1月到达昆明。几个月后,史语所人员接踵而至,相见之后的惊喜可想而知。

后记

本作品自2003年春开始采访和收集资料(与影视剧作家杨珺、钟亦非,编辑家史奉真等在送别宴会的暗夜里告别,乘机到达成都时,听说北京的“非典”已正式揭开了盖子并撤掉了两位拿着人民的俸禄,欺上瞒下、阴奉阳违的官员;到南溪县招待所时听说有死于非命者;到李庄镇时听说已有数人横尸大街小巷了),几经奔波努力,于2006年秋进入创作状态,直至今日方得以完成并有幸出版,屈指一算,悠忽8个春秋过去矣!回首往日四处奔波忙碌的情景,犹在眼前。遗憾的是其中部分受访者已命赴黄泉,墓有宿草了,令人思之伤感。值此之际,谨向在采访、创作过程中给予支持、帮助的机关、团体、学校等机构表示感谢。向已故的、健在的前辈和同辈师友表示谢意。本著所涉历史与考古部分,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王世民先生审校并提出修改意见,使书稿原有的错讹减少到最低限度,特表感谢。当然,在本著面向全国和部分海外读者发行之际,对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百岁老人何兹全先生,以及台湾中研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联袂推荐的热心、挚诚和期待,表达一个晚辈学人的感激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  ——陈寅恪《余季豫先生挽词二首》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穆旦《冥想》

编辑推荐

《南渡北归(套装共3册)》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李存葆、莫言、朱向前、张志忠、王久辛、徐贵祥、张颐武、茅于轼、何亮亮、李国庆、余世存、张鸣、解玺璋、崔卫平……联袂推荐。《陈寅恪与傅斯年》作者岳南再推力作、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披阅史料还原被遮蔽尘封的历史真相、巨笔如椽再现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南渡北归(第一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8条)

 
 

  •   之前看过岳南的《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人》的书籍,对里面大家有了更多的认识。而此次读到该书,更是感觉格外亲切,但是同样对这些人所经受到的苦难感到悲切。这些人中的大家已经在当前绝迹了,他们的业绩也是无人能及了,更因此觉得除了缅怀和叹息之外,不知道还可以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别样的心情和感受。也因此格外喜欢这套书。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发生过向南逃的时间,真是此一时彼一时。而这次除了南渡之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个北归。该作品主要描写了当时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时间跨度长达近一个世纪,书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绝对囊括了那个时代人文社科领域绝大部分大师级的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
      作为《南渡北归》的第一部《南渡》,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反映了在国家突遇不幸之时,这些大师级的知识分子群体命运又将如何变化和发展,书中作了详细的描述,并且给出了大量的引证,这些印证使得历史背景更加清晰,使得人物的色彩更加丰富。曾经有多少历史事件背后的人事纷杂与爱恨情仇被过往的云烟掩盖了,现在重新展示给我们,而且通过大量史料揭示了这些纷杂、情仇背后的秘密,让人为之叹息扼腕之余,更多这些大师的人格魅力叹为观止。
    大师已经远去,但是大师留下的足迹不会被遗忘,更何况那铮铮铁骨的风采!
  •   对抗战期间知识分子由北平集体迁徙到西南之地,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事迹早有耳闻,不过读了本书之后,才具体、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历史的方方面面,以及其悲壮和意义重大。
    所谓“南渡北归”,就是指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们冒着抗日战争的重重险恶与艰辛,迎着烽火狼烟枪林弹雨,由中原迁往西南尔后又回归中原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此前的中国历史曾有过三次大规模南渡,即晋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而三次南渡之人最后看到的是国破家亡,再也没有回归中原,徒令后人哀叹。唯抗日战争的第四次南渡,中华民族终于在胜利凯歌声中重返故土,再建家园。这一扭转乾坤的历史转折,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以及所做的努力和重大牺牲有着重要的关联。正是有了这批自由知识分了的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种子,使之弦歌不缀,精神长存。
    “南渡北归”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一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梅贻琦、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钱穆、毛子水等等,随着内战爆发,携家带口,同时带着他们的个人理想和主义,越过台湾海峡,进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终长眠台湾,死后倍受哀荣。而陈寅恪、吴宓等一批知识分子,则在南渡中突然改辙更张,回蓦故土,仓皇张望,不知如何适应,终于在大时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凉。更有一批北归后原地不动的知识分子,紧守故土,积极改造,其晚境不是投湖便是上吊,如向达、汪钱、傅乐焕等等。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权贵,红极一时,如冯友兰、周一良等等,最终又陷于世人皆曰杀的尴尬之境,令人悲叹。
    本书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肇端,着墨于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不同的命运和学术追求,所涉机构众多,人物广泛,有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从上海流亡桂林、昆明、四川南溪李庄的同济大学;有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以及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名流大师由北平、南京迁往西南抗战后方的艰难历程和人生轨迹。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全部大师,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李济、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胡适、傅斯年、陶孟和、叶企孙、陈寅恪、冯友兰、顾颉刚、吴宓、钱穆、朱自清、罗常培、闻一多、潘光旦、郑天挺、姚从吾、毛子水、刘文典、曾昭抡、李方桂、董作宾、梁思永、钱锺书、吴晗、陈梦家、吴金鼎、夏鼐、曾昭燏、游寿、穆旦等两代学术大师的生命轨迹,以及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沈性仁、陈衡哲等人的爱情纠葛与学术贡献。作品特别注重抗战岁月的同时,亦对内战爆发的根缘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两岸的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   记得两年前,我与王珂博士曾一起探讨过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中的知识分子与大师的问题,以研究当代诗歌闻名于世的王珂博士说:如同高雅题材需要高贵文体(high style),他们的“学术大师品格”呼唤着与他们志趣相同的作者的“学者作家人格”。只有理解并欣赏他们的生存方式,特别是精神追求的作者才配为他们写传。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徐悲鸿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样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基本品格,应该是为陈寅恪、傅斯年这样的学术大师写传记者的必备条件,只有这样的作者才能与自己的写作对象产生“精神上的共鸣”。王博士的高论,甚得我意,我想这一点岳南算是比较靠近的一个吧。
    据我所知,作为新时代“考古文学作家”“自由知识分子”的岳南,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关注20世纪自由知识分子,并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人文知识分子学术、精神及人生历程的研究,曾著有以自由知识分子人生命运、情感经历、学术精神与成就为主体脉络的《李庄往事》《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陈寅恪与傅斯年》等纪实文学十余部。现在,岳南又推出洋洋一百六十万言的大作《南渡北归》三部曲,这样的速度与规模,对于那些忙于升官,忙于发财,忙于经营人脉,深入股海,楼市沉浮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对我也是一个不小的震动。特别是那些把读书当作奢侈的国人来说,读一遍都没有功夫,更谈不上写作了。因而,当我捧读的时候,自是感慨多多。作者的功力不仅是写作才能,还有他对材料的搜集把握和使用,看着看着我忍不住拿起笔在书上写下当时的感受。 无疑地,这是一部相当严肃的传记文学作品,与当前一些低质量的传记相比,这部作品的长处或曰特点,可用下列三点来概括:
    首先是考证和引据认真。作品凡所引言论或文章必有出处,而非大鸣大放; 文章所讲述的大师与大师的故事,并非一味歌功颂德或急于翻案,作者的着眼点始终集中在叙事,而非煽情的层面上;特别值得赞赏的是作者用力之勤,用心之专,对史料的搜罗真的是如傅斯年所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看不到有闭门造车的投机取巧。此处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对于岳南这部作品的写作历程,我略知一点。记得2003年春天,我与几个朋友与他一起吃过饭后,他就踏上了赴成都采访的旅程,后来他一直沉浸在实地采访和查找资料的线索之中,直到这部著作完成,已历时八个春秋,其间他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对抗战八年中国知识分子们云集之地如——长沙、蒙自、昆明、李庄、成都、重庆等等,皆实地考察采访,除拍摄照片外,还在当地采访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并对过往人与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不仅用心血和汗水,更用一腔激情、一身豪气与一副傲骨成就了这部“国内首部全景再现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史诗巨著”,为我们刻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真实而又多彩的抗战期间中国一流大师们“南渡北归”的群体雕像,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精英在艰难困苦中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英雄赞歌。
    就我读这部作品的感觉,作者明显沿用或借鉴了古典名著《水浒传》描写梁山好汉的谋篇布局、写作手法与语言风格,书中人物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加以旁征博引,读来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弥漫。如果说作者此前创作的《陈寅恪与傅斯年》,是两颗巨星高高闪耀的日子,那么,《南渡北归》(三部)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岁月。当年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所思考的“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e in a cluster)”,在这部著作中似乎找到了注脚。有人说,知识分子的命运就是民族的命运,这话是不差的,特别是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当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仔细品爵所述人物精神风貌与人格力量的展示,再加上对近现代史的理解,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我想,稍有智慧之人不难得出准确的结论。在当今一片培养大师、培养诺贝尔学人、培育顶尖学府和顶尖国家的声浪中,这部作品所述及的一切,很清楚地树立了一座标杆。标竿上的刻度清晰地显现着大师的位置,以及走向这个位置所必须的道路。如何做?如何做事做人,如何对待研究,如何对待文化传承,尽可在这部作品中找到证据和启迪。这些启迪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广泛讨论,但据我的理解,最重要的启示恐怕还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果没有了这一点,所谓的大师与一流人才是培养不出来的。
    掩卷沉思,不仅豁然开朗,也有不胜唏嘘,扼腕浩叹之慨。读到作品的最后一部,还会胸闷气短,齿冷心寒,悲从中来。往事并不总是如烟,历史总有一些是属于未来的东西,让历史告诉未来,或者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史中求史识”“寻找历史的教训”,并不总是一句空话,随便喊喊就算的,还要切实地为之努力地去做,人才方可辈出,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得以复兴。
  •   总难把对硝烟初起的那个时代的关注放在文人与知识分子身上。以为风花雪月的浪漫和漫无缘由的迂腐才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写照。所以痴迷的只有大环境下的慷慨激昂,更加再也容不得一丝迂回曲折的纠结与婉转。便是抱着如此狭隘的成见,字字句句的读了岳南的《南渡北归》。然而掩卷的那一刻,却再也无法认同当初的自己,竟是那样误读了南渡与北归中那群默默的人,也完全错解了那个时代。
    “南渡北归”——那是大批知识分子在战火下被迫辗转各地,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又历尽磨难回归中原的尘封岁月。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跨越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钱钟书等。作者岳南秉持一贯客观严谨、处处有典的态度,极尽细致地描绘了中国历史上那段特殊岁月中知识分子们的悲欢离合、恩怨纠葛、乃至与时代和命运的抗争、以及奔赴理想与抱负的决绝。那些早已定格的历史画面,而今竟是这样鲜活地明朗起来,真实而耀眼地穿透人们的眼睛,给人以久违了的、刺入心灵的震撼。
    遥忆1937年之夏,沉闷、压抑的氛围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待到卢沟桥事变震惊全国,一时间人们方才从睡梦中惊醒。政府机关及工商界的秩序骤然崩溃,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燕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亦岌岌可危。仓皇失措的人们只剩下逃亡的最后选择,教育界的平和之势不复存在。七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一些著名的大学遭到了空前的巨大浩劫。从1937年7月至1938年8月的一年内,全国108所高校中有94所遭到日军破坏,其中25所因损失惨重被迫停办,继续维持的仅有83所。在国破家亡的民族生死关头,为了捍卫中国教育的精髓,让中国教育文脉得以延续;为了坚持民族教育,并使无校可归的师生不致失学当亡国奴,受奴化教育。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煜瀛、同济大学校长翁之龙、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等102人联合发表声明,揭露日本侵略军破坏我国教育机关的罪行。提出了“教育为民族复兴之本”的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
    1937年9月,由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而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北洋大学)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的西北(西安)临时大学,也于1938年3月改称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并迁往陕西城固。战时的中国教育终以特殊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以浑厚而坚实的声音穿过硝烟炮火,召唤着流亡的教职员工、学生与知识分子们。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当年西南联大的校歌还依稀回荡在耳边,在这次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知识分子大撤退的浪潮中,我们看到的是教育界广大师生对祖国炽烈的热爱,是学术大师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是中国教育在低谷中艰难的前行,也是硝烟与炮火下中国人的不屈不挠。尽管人们将这次南渡与此前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南渡——晋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相提并论,然而即使是此次南渡渲染着血和泪,但最终却是了无遗憾的。
    不愿将《南渡北归》简单归于一部历史书,如果是历史,却真真饱含了太多故事。抗战烽火中的悲怆之歌,众多知识分子在颠沛流离中不舍理想抱负,钻研学术、在重压之下的生活皆令人为之动容。然而,我却独独只想顺着作者的笔路将那些尘封的记忆细细回溯,越过曾经扛起历史重担的重重肩膀,找寻带领众人前行的灯塔,那是永不磨灭的中国教育的希望之火。
  •   很少有这样的经验,读完了一部书,我根本无法掩卷释怀。从收到《南渡北归》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了一次神奇的体验:不断心胸开阔,也不住地扼腕长叹。直到此刻我在写着关于它的文字,这种体验还是没有结束的迹象。
    纠缠我的头脑的,首先是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很快平津沦陷,民国知识分子们的好日子彻底结束了,开始面临生与死,“南渡”到相对安全的地区或留守北方做亡国奴的艰难抉择。那是怎样一段动荡不安的岁月啊!梅贻琦、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们本来在北平过着云上的学者生活,此刻却必须要放弃原有的富足和优厚,踏上前途渺茫的南渡之漫旅。
    此前的中国历史曾有过三次大规模南渡,即晋之南渡、宋之南渡、明之南渡。而三次南渡之人最后看到的是国破家亡,再也没有回归中原,徒令后人哀叹。
    此次南渡虽然奇迹般地摆脱了“南渡必亡国”的规律,细细想来,这一扭转乾坤的历史转折,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以及所做的努力和重大牺牲也有着重要的关联。正是有了这批自由知识分了的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奋发精神,才在精神上提升了全民抗战的力量,为民族保存了文化血脉与读书种子。
    但其八年抗战之艰辛,其在轰炸机下面办学的悲壮,却也是历史无法磨灭的光灿。
    另一方面,我也为本著搜罗之宏富、作者文笔之巨力而感到惊讶——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几乎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全部大师,而且本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或大事年表,而是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学术大师们的交往与对峙,命运与追求。这样浩大的工程,仅仅凭借作者岳南一人之功,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了解到,作者为写此书,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抗战八年中国知识分子们云集之地如——长沙、蒙自、昆明、李庄、成都、重庆等等,皆实际考察采访,除拍摄照片外,还在当地采访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些史料正是支撑本著的“宏大建构”。
    同时我们还会记得,两年前岳南先生曾出过一本厚重大作《陈寅恪与傅斯年》,取得了口碑和市场的双丰收。这本《南渡北归》的时间背景与前者基本相同,但人物更多,规模更加宏大,意旨也更加宏远。
    穆旦说:“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这些大师们虽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但是他们历尽南渡北归的艰辛、遭遇过抗战的炮火、内战的乱相、文革的摧残、到头来,那只是普通的生活?
    不可能。可能……
  •   真正的大师

    中国历来不缺乏大师,不管是真才实学的抑或自我吹嘘或是被吹捧出来的,大师之风,于今,愈演愈烈,很多名不见经传的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师,特别是这几年国学大热,国学大师泛滥,大师的头衔比现在的本科学历来的都容易。很多的大师,靠相互吹捧,相互炒作,相互戴高帽得来的,而非真才实学和著书立著让世人公认。
    大师可作为尊称,在“国学大师”这一词语中,大师不仅是尊称。大,集大成者;师,典范者。故此大师不仅必须成就突出,得世人认同,且而必须德才兼备的学者、专家的尊称。著名学者,北大哲学教授汤一介说:“学问不错,人格又高尚,才可称为大师。”在近现代的历史上,确实出现了很多著作等生,通古博今,学识渊博,受人敬仰的学术大师和国学大家。
    本著是《南渡北归》第一部,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内容翔实,人物众多,以七七卢沟桥事件以后,国民政府首都沦陷,中国的半壁江山落入日寇为背景。描写了在民族危难的时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大批学者向西南撤退流亡时以什么样精神支撑着他们办学,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这些真正的大师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用他们扎实严谨的学术理论,朴实真诚的治学态度,深邃高远的哲学思想,广博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孜孜不倦的思考追求为我国的文化大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筑起了不朽长城,这些大师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财富,供后来人无尽的学习,追求,探索和享受。
    相比于现在的“大师”,看看当时的大师的履历,我们就会有深刻的了解,他们为何能称为大师了。
    1.蔡元培(1868—1940)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五育并举的思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主张五育并举。(2)大学教育思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3)提出了“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为基本,术为枝叶”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的观点。”

    2. 胡适(1891—1962)胡适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者中是学科领域涉猎最广、研究面最宽的一位,有所谓‘十项全能’之美称。他在思想史、哲学方法论、认识论、逻辑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版本目录、校勘辨伪等领域均沉替下来做过一番理论探索工作,写出一大批有很高学术造诣的研究专著和文章,在诸多学科都作出了开风气的重大贡献”。主要是:(1)国学基础的奠定;(2)新知识、新思想接受与丰富;(3)“科学”方法论的指导;(4)社会需要的推动

    3. 陈寅恪(1890-1969)陈寅恪通晓英、法、俄、日、德等11国14种文字。对史学、文学、语言学、人类学、宗教学、校勘学都有精深研究。史学造诣尤为深厚。对梵文、突厥文、西夏文、满文的佛教经典,也都很熟悉。旧体诗词功底深厚。陈先生是中古史研究方面的权威。他对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成果,不仅在许多方面都有开拓创建,而且有许多方法、结论至今仍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4. 傅斯年(1896-1950),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他组织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殷墟甲骨发掘,其后先后发掘十五次,大大推动了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商代历史的研究。傅斯年还将明清大库档案资料争取到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进行专门整理,使明清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傅斯年在历史学研究方面,主张“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重视考古材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摆脱故纸堆的束缚,同时注意将语言学等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运用到历史研究中,取得较高的学术成就,在现代历史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5. 梁思成(1901-1972)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对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他是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主要著作:《中国建筑史》。他和他领导的科学研究集体因为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文物建筑保护”这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1987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6. 李济(1896-1979)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它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已故的考古人类学大家张光直以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的权威身份,曾对自己的导师李济做过评价:近60年的岁月里,一开始作为中国考古学之父,随后又作为中国考古学掌门人,他的学术思想一直在中国这门学问的发展中占据支配地位。

    7. 林徽因(1904-1955),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
    8. 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浙江诸暨人士,生于湖南长沙。从事哲学和逻辑学的教学、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 其中《论道》,其原创性思想之丰富,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罕见其匹,被贺麟称为“一本最有独创性的玄学著作”。而《知识论》更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构建了完整的知识论体系。

    9. 梅贻琦(1889-1962)自1914年由美国吴士脱大学学成归国,即到清华担任教学和教务长等多种职务。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在他的领导下,清华才得以在十年之间从一所颇有名气但无学术地位的学校一跃而跻身于国内名牌大学之列。他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一是师资人才的严格遴选和延聘,二是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就是成功的建立了由教授会、评议会和校务会议组成的行政体制。

    10.冯友兰(1895-1990)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被编入中学教材。冯友
  •   中国的近现代史,只是屈辱和血泪,为我所不愿读。前有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强叩国门,烧杀抢掠,后有崛起新贵日本虎视眈眈,意图亡我灭我。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更是加速了侵华步伐,并于1937年7月7日悍然挑起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灭亡中华民族的侵略战争,亿万炎黄子孙顿时身陷水深火热之中。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民党政权被迫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作为中华文化传承者的知识分子,值此离乱之世,到底该何去何从?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的呢?这激起了我的兴趣。

    岳南先生的新著《南渡北归》三部曲所写的就是有关于此的历史。本书是其第一部《南渡》,他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为背景,重点描述了北大、清华、南开、同济等大学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的教授和学子为躲避战火,保存文化命脉,南渡西迁的情景。他们先长沙、后蒙自、再昆明,几经辗转又落脚李庄,一路流亡,不堪回首。但他们在这极其艰苦困苦的环境下,仍然以强烈的文化道统为精神支撑,办学求学,研究学术,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蔚为壮观的巨大成就,用坚韧和超迈书写了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光辉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用执着和顽强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永恒人文精神的火热赞歌。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蒋梦麟、胡适、陈寅恪、顾颉刚、陶孟和、丁文江、傅斯年、梅贻琦、吴宓、梁思成、李济、金岳霖、林徽因等一个个大师的性格特点、关系纠葛、传闻轶事、流亡历程和学术生涯等等从作者笔端缓缓流出,一一跃然纸上——人物可敬可佩,令人高山仰止;文章可读可感,使人受益匪浅。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学术追求面前,这些知识分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精神信仰和人格追求殊为可贵。那么,这其中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追寻、发掘并传承呢?

    一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情怀。战火纷飞的年代,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在战乱频仍的艰难岁月,这些知识分子深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始终心忧天下,把自身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他们秉承“学术至上,教育救国”的理念,用自己的行动教书育人、苦研学术,奋起砥砺,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和文化火种,为民族命运和国家未来的长远计议,做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他们是抗日战争中文学艺术战线上的特殊部队,是在学术抗日,他们的功绩一样彪炳千秋。

    二是独立的人格精神与学术追求。这些大师生逢传统文化衰落、西学东渐之际,多是一方面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接受了西方新式教育,在他们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余脉、人格印记和宽大胸怀,又有西方知识分子的科学方法、严谨逻辑和不懈追求。这些璀璨耀眼的大师级人物群聚一处,各有特点,各有研究,也各有追求,古今有冲突,东西有激荡,但不同见解、不同信仰的人们都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致发生冲突,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始终坚持自由民主、兼容并包,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在“学术至上,教育救国”的大旗帜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砥砺前行,所以能够学术成就光耀古今,培养人才群星璀璨。

    三是可贵的乐天精神和从容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抗战八年,生计弥艰,其艰难困苦,其条件恶劣自不必言,但这些大师不抱怨、不绝望,还能够在如此简陋、如此不堪的条件下教书育人,研究学术,自有一种强烈的乐观精神在支撑着他们。有追求,所以能忘我,他们以发愤、勤勉、笃实、淡然的状态直面艰窘困厄,醉心学术,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应该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阐释。在直面困难的同时,他们也苦中作乐,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努力在贫瘠的逃亡生活中寻找种种乐趣,苦中作乐,为生活增添色彩,更显示出艰难时世中的刚健有为,真可谓自强不息的最高境界。

    这些人,是最后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可以说,以上三种精神是这些大师能够在那种离乱之世还坚持学术研究,并结出累累硕果,使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和文化火种得以薪火相传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生息繁衍,得以延续发展下去的思想基础和内在的动力。而如今,中华民族正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阔步前行,更需要当代知识分子和每个中国人都充分发扬这些精神,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处,从从自身厚重历史传承中汲取更多智慧和教益,追忆历史,反思当下,面向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本书给我的启示。
  •   《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群体命运。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   读完掩卷,忍不住叹息。“若大的中国,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每当我们回想起那动荡而耻辱的岁月时,这句话总会伴随着叹息吐出。
    如果想打倒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并使它永世不得翻身,最有效也是最恶毒的做法就是摧毁它的文化,因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七七泸沟桥事变后,平津高校成了侵华日军重要的征服目标,为了保护和抢救平津地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与精英,政府被迫将一些高校迁往内地办学,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师生纷纷南下,带着珍贵的书籍、文物,带着满腹的才华,带着未尽的理想。
    作者力图从一个大的视角来描述平津地区等大学南渡西迁,在战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只是,那一段历史所涉人物众多,事件曲折繁杂,只怕是作者再摊上几倍的稿纸也难以写尽。因此,只能撷取一些历史片段、选几个代表人物、说一些重要事件。
    在《南渡》中,主要人物有蔡元培、胡适、傅斯年、陈寅恪、李济、梁思成、林徵因、金岳霖、梅贻琦、梁思永、冯友兰、王国维等人,他们的性格、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情操,他们的精神世界,在作者的笔下都悄然转身,给了我们一个或正或侧的清晰的形像。
    在这些烟尘往事中,作者突出讲述了两个单位,一是史语所(历史语言研究所),二是中国营造学社,从成立到运行,叙述得甚为详细,不知是作者偏爱还是研究方向使然,史语所所长傅斯年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位人物,理所当然,也是形像最为丰满的一位人物。其次便是国营造学社的灵魂人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尤其是林徽因,她的感情生活在文中占了一定的篇幅,通过这些,倒是可以让读者看出当时西方的爱情价值观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为了使读者对那段历史有更多的了解,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了插叙手法,有的插叙是补充交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而有的地方则是插入了大师们的生活轶事。这些资料的来源,作者在每一章节后都基本列出,每一章中所附的珍贵的图片,作者皆标明了出处。因为有了这些补充,作品的气势才彰显磅礴,大师们的形像才愈发生动。让我没法不对他们在那个恶劣的环境中展现的顽强,对教育、研究工作始终如一的认真、严谨的态度心生崇敬。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1931年就职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在我理解,这本是梅校长为自己旗下网罗了如此多的人材而骄傲,可是,后来,倒成了颠沛流离的莘莘学子的一个安慰。
  •   近年来,关于20世纪学术大师的书出了不少,如《陈寅恪与傅斯年》《联大教授》《联大八年》《联大长征》,但是岳南的《南渡北归》是其中规模最后打,笔力最宏富的,它一网打尽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自由主义大师,为读者再现当年最有范儿的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钟书们的学术路数、爱恨情仇和人生际遇。
    《南渡北归》笔端所至的那些学者,在隆隆炮火、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既无“评奖”也无“职称申报”,甚至没有一点稿酬回报的前提下,还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一部一部地推出学术精品,培养出大批日后成就斐然的优秀人才,让人感慨万分。
    当读到在抗战期间,冯友兰、梅贻琦、梁思成、金岳霖、林徽因等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日军的炮火,跋涉西南艰难办学,并且凭借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收获学术上的累累硕果时候;当读到在文革期间,诗人穆旦在寒冷冬夜冒着生命危险从改造农场中逃出,步行30里仅仅为了给妻子送去一块糖的时候;当读到大师们在艰苦岁月互相帮衬,不顾自己的极度穷困,为了提振民族精神力量而呼号奔走的时候……我没法不动容。我也相信,任何一位读者读到这些内容都会为之深深感动。
    从此之后,也许任何一部想了解民国的文化人都绕不开此书了。
  •   远去的背影和远去的时代

    文/陈晓萍
    在一次名为“这就是民国”的文化沙龙活动中,电影导演贾樟柯讲述了想象中的民国,这个想象源自于他生活的汾阳县城。
    在我们整个成长的年代,历史的纵坐标被分成了新和旧两个标尺,课本里的名词和人物,也已被概念化。历史于我们,被概括为大而化之的历史意义,却没有了细节。在汾阳县城,少年贾樟柯时期,县城教堂的围墙上书写着毛泽东语录。对一个敏感的少年,建造于民国初年的教堂神秘无比,远比围墙上的标语有吸引力。里面曾经是什么样子,发生过什么故事,人去楼空,给少年留下了想象。
    关于历史,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细节,然后做出自己判断和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岳南的新书《南渡北归:南渡》,正是提供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大量细节。
    岳南讲述的故事,从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的知识分子南迁入笔。整部作品所涉有名有姓的知识分子近百人,作者为每一个出场的知识分子留下传记,从穿衣打扮到思想言论,再到每个人的成就,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雕被活灵活现地镌刻出来。
    回忆民国,研究者告诉我们,那是一个既可以说是最坏也可以说最好的时代,《南渡北归:南渡》正好为这个注解提供了丰富的佐证。
    1925年,在胡适的帮助下,清华国学院研究院成立,由留美归来的一代名士吴宓主持,它把国学大师王维国、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网罗旗下,这就是后世广为流传并且影响深远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而后年轻的“海龟”李济也以讲师的身份加入了这个超级团队。而这一年,赵元任34岁、陈寅恪35岁、李济29岁、吴宓31岁。一代学人,从此走上中国学术舞台。
    李济,后来被誉中国人类学和考古学之父。他1918年赴美留学,先后攻读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归国后在地质学家丁文江的鼓励下,转向考古学。后来在傅斯年的邀请下,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李济最大的贡献就是1928年至1937年,当时正是中国兵荒马乱之时,而李济主持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震惊世界,这个工作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直至今日,这一考古成就依旧被视为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发掘之一。
    抗战中,史语究所迁往四川李庄,在战时极其困苦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着一支顶级的考古学术阵容。为首的是李济和梁思永。梁思永是梁启超的二公子,此前中国学术界唯一一位真正受过考古学训练的“海龟”。在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等前辈的扶持下,这个学术队伍中涌现的优秀学者还有吴金鼎、夏鼐、曾昭燏等。夏鼐1934年考取公费留美奖学金时,对考古学所知甚少,只因把历史学的机会让给同学才选择了考古专业。当时赴国外学习考古,必须有田野考古经历,于是清华大学指定傅斯年、李济为其导师,在其出国前追随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的指导训练。1935年,在李济、梁思永的建议下,夏鼐转赴英学习考古学。1940年底,夏鼐响应导师李济的召唤,回到祖国,在李济筹备的中央博物院工作。
    让人唏嘘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李济和夏鼐,这一对师生,分别在台湾和大陆执掌考古学“帅印”。历史也因此出现了断层,李济名字逐渐在大陆消逝,一个时代就这样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 此作品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纪实作家岳南,三下江南、耗时八年,搜阅近千万字珍贵数据所完成的史诗巨著。书中详述了民国知识分子们冒着抗战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再回归中原,之后因政治局势对立而各自分别的故事。本系列完整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剧烈变迁的群体命运,可视为一部全面探讨民国百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流亡血泪史。
  •   春节假期,伴随窗外此起彼伏延绵不断的爆竹声,我读完了岳南的鸿篇巨著《南渡北归》的第一部《南渡》和第二部《北归》(本书全部应该有三部,第三部《离别》还未出版),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恢宏史学巨著佳作,单正文就有120万字,附注也达40万字(三部合计),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偏不倚的公正史观,让人印象深刻;其条理分明的叙述、清晰严密的行文风格更让人佩服不已。

    第一、二部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讲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辗转迁往内地敌后,成立西南联大,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复原截止,加上交代前因后果的补充,对几代人上百知识分子精英在几十年动荡历史中的命运进行全景式的描画,本书对于历史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作者以开阔的思路、独到的眼光对史料史实不厌其详深挖比对,让很多史学争议话题得以理清,很多模糊不清的历史人物恢复本来面目。

    书一开篇从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北平说起,头几个章节为我们理清了几个问题:平津陷落谁之过?是宋哲元还是张自忠?张自忠到底是汉奸还是抗日烈士?

    宋哲元是我们老家人,是西北军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被誉为军中赵子龙,当年我爷爷还在他手下当过警卫副官,后来因为要回家成婚离开部队,宋哲元还送了他一套茶具。我爷爷回来后在1925年参加过青岛纱厂大罢工,所以他在宋哲元那里应该是1925年前的事,小时听他讲过,年代久远我已记不清了。宋哲元是被誉为打响抗战第一枪的,1933年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抗日大捷,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就是以此为背景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宋梦想做华北王,并未领蒋介石之命全力抵抗,有意保存实力,而张自忠却私下与日本人签订停战协定,又逼走宋哲元,最终导致平津沦陷,华北失守,宋、张两人皆有过失,但是张有秘密签约的行为又有不抵抗之举措实际已是汉奸行径,1940年他在枣宜会战中以死殉国算是洗清了汉奸之名,成为抗日英雄。

    东北沦亡,平津失陷,华北失守,上海被占,南京被屠城,半壁江山沦入倭寇之手,几万万老百姓成了亡国奴。不愿做亡国奴的人跟着政府、大部队南渡,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南渡都未能再返回北方家园,西晋灭亡,司马睿定都建康(今南京)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北宋灭亡,赵构偏安江南临安(今杭州),复国号宋,史称南宋;明崇祯皇帝死后,南明小朝廷临时政权只有短短18年寿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又面临一次最大规模的南渡。

    候鸟在冬季来临时要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如果不能随鸟群南飞,留在寒冷的北方会冻饿、孤独而亡,虽然到了南方的鸟也不一定都能吃得饱,但是至少生命安全会有保障一些。就像迁移到南方的知识分子们,虽然和留在沦陷区的人差不多一样经济上困窘,但生命受到的威胁(包括学术、政治生命)要小很多。在沦陷区的知识分子必然会受到胁迫和诱惑,受不了胁迫或能拒绝诱惑的只有逃亡,或者隐姓埋名远离政治,写写风花雪月、小情小爱,反则就成为汉奸文人,像周作人那样起初还想当“苦雨庵中吃茶的老僧”,遇刺遭到恐吓后被吓破胆,成了汉奸文人,担任众多伪职,甚至头戴日本军帽,身着日本军装,参拜日本靖国鬼社,慰问日军侵华伤兵,成了彻底的汉奸;还有一个上海文人张资平,早年写过很多反日反侵略揭露日本屠杀国人的作品,一度被日本人仇视,但后来张却被日伪收买成了臭名昭著的汉奸文人,从背叛的那一刻起他们的政治生命和人格生命已经终结,学术、艺术生命也荡然无存,被永久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虽然今天我们又开始重新翻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早期作品确实值得夸赞,但是一旦联系他们后来的汉奸行径,总是不能排解不洁的恶心感。
  •   金岳霖给赵无任的妻子、妇产科专家杨步伟打电话请求援助,原因是他养的母鸡“难产”。
    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所长是傅斯年,郑天挺任副所长,于是就有:“郑所长是副所长,傅所长是正所长,郑傅所长掌研所;甄宝玉是假宝玉,贾宝玉是真宝玉,甄贾宝玉共红楼。”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李庄,贫病交加,但仍工作研究不辍。梁思永也是一身重病,傅斯年为救其性命,倾尽自己的能力和研究所的所有积蓄为其治病。
    陈寅恪夫妇被困孤岛香港,衣食无着,日伪为了拉拢这位“三百年来第一人”几次送米到其宅中,却被陈氏夫妇又把米拖出大门,演绎了一场现代版的“不食敌粟”。
    ……
    上面这些故事,或可喜,或可笑,或可悲,或可叹,但无不耐人寻味,无不体现出一代大师们的智慧、气度和风骨。
    这些故事,都出现在同一本书——岳南写的《南渡北归》的第一部,《南渡》。
    《南渡北归》一书,主要写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中国政治的风云变幻,给知识界和文化界带来的冲击,给那些先贤大才们的人生命运带来的冲击。而第一部《南渡》则着重写的是抗战时期,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大批知识界文化界的人南迁的故事。这个故事因为其时代大背景的悲壮,所以在大体上看来就比较悲壮,那些中国知识界的大师们要不停的“跑警报”躲突袭,要克服贫困和疾病、要在极为恶劣的环境里坚持教书授课、要在生命都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做学问搞研究并且成果丰硕。可以说,这些大师们无论其学品还是人品还是做人的态度,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有意拔高,作者也写了很多并不悲壮的趣事,比如本文开头引述的那个“母鸡难产”的故事;作者也写了一些并不拔高但却比较真实的东西,比如“吴宓苦爱毛彦文”以及林徽因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说到这里我倒是想插一句题外话,关于爱情,我个人比较喜欢陈寅恪先生说给吴宓的一番话:“学德不如人,此实吾之大耻。娶妻不如人,又何耻之有?娶妻仅生涯中之一事,小之又小耳。轻描淡写,得便了之可也。不志于学志之大,而竞竞惟求得美妻,是谓愚谬。”陈寅恪这段话其实有很多人参不透甚至不以为然,因为很多的现代人都会把爱情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每天思的想的做的玩的读的看的全是爱情,这至少说明两件事,一是现代人无事可做,二是现代人爱情匮乏,所以爱情一直占据现代人最高的精神领域——另一个至高点就是物质欲,所以当下的中国文化界远不如七八十年前也就不奇怪了。试问,当下的中国有几人能够抛下爱欲和物欲,专心致志地在破瓦寒窑里搞学问的,即使有一二人,一看到别人用一锅水煮三国就博得名利双收,恐怕也会心里不甘吧。
    有点扯远了。还是《南渡》回来吧,这本书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有些注释和正文一样有看头,刚才那段引陈寅恪的话就是出现在本书注释里面的。而且,在注释里作者更喜欢直抒自己的观点,他不止一次的骂“小疯狗”李敖,看着倒是很过瘾。
    不过在正文里,作者倒是基本上都是在叙述,没有太多的抒情和评论,这也就让本书有了更多的容量。作者的用词也很有意思,你很难从他的用词里看出他真正的褒贬,对于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他甚至可以褒贬两种形容词同时使用。不过,这也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本书有些地方显得啰嗦了一些,对于故事的交代有这个毛病,语言上就更有这个毛病。不过,这并不影响这本书的质量,我喜欢文人的故事,尤其喜欢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师们的故事。所以我也很期待下一部《北归》。
    那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然而,日本侵华,,却让中国变成了“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真是民族的大悲剧。现在,我们还能期待大师吗?
  •   《南渡北归》是一部描写20世纪大师们整体命运变迁的群像传记。作者岳南先生耗费8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搜阅近千万字珍贵资料,最终集大成洋洋洒洒160余万字,全面描述了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最后又不得不分隔海峡两岸的故事。
  •   读过这本书之后,觉的这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乱世才能出英雄,在那个国民时期的乱世,出现了一大批大师级别的人物,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非常值得读 强烈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领衔推荐,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台湾时报十大年度好书《风雪定陵》《陈寅恪与傅斯年》作者岳南巅峰力作
  •   南渡北归是一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披阅史料还被蓄意扭曲的历史真相,巨笔如椽再现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好看极了!
  •   中国的文化薪火相传《南渡北归》之南渡

    从很多过渠道中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好书,书买来以后却一直没有开始看,因为书太厚,而且还是三部曲。要是小说,或者是《一寸河山一寸血》那样的可读性很强的作品还好,这里面很多故事很多人物很多内容都需要耐心品味,需要认真的读好好的读。

    关于那段历史,其实早有耳闻,在很多很多书中都看过其中的片段和情节,但是从来没有那本书会这么集中,这么详细的把那段岁月呈现出来。

    从卢沟桥开始,抗战全面爆发以后,中国的文化精英们辗转从北平南下,然后淞沪抗战,上海南京失守,整个中国的文化界思想界文学界科学界教育界……这些大师们都开始撤向西南,到桂林到昆明到蒙自到重庆到李庄到成都,各个大学也都来到了西南。他们没带来自己的家产,带在身边的都是那些重要的手稿,图书,资料,文物。他们想要为中国保存一份文化的血脉。还好虽然坎坷虽然艰辛但是这些大师们都平安的来到了后方,也躲过了飞机的轰炸,并且在简陋的条件下,还去西南进行各种考察,继续办学校培养一批人才,继续做研究写出一批大师级的作品,甚至为西南的学生进行扫盲。

    岳南的书写得很认真,每一章的后面都有详细的注释,有的多达十几页,足见作者用心之细,做学问之认真。这样的书,在现在真的不多见。看了那些文化大师们的故事,真的想要重温一下他们的作品,看看他们写出的经典。也算是补一补课吧。

  •   这本书其实不需要介绍,上面的图片,一个作者就是号召力。先说作者吧。岳南,当年一本《陈寅恪与傅斯年》震动一天下士林。这本书同那本书一样都是描写清末民初的学者命运的,这本书更是上本书的升级本,它系统的介绍了当初的学者们如何在一个战乱的环境中作学问,更是对于是那些学者命运的描述。超赞!

    事实上中国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文化发展与科学研究,所以也就更关心我们的学者。可是很遗憾,一幕幕的学术丑闻,学历丑闻却历历在目。让国人寒心不已。于是对于是民国那个时代的研究也就不出奇了。事实上中国处在乱世中的时候却是学术最为苍明的时代,这真是历史对于是我们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回头看历史我们就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三国时代学术也得到很大发展,民国也是。可是到了现在我们却遇到这个历史上的尴尬时代,真想问问,现代大师今天何在?

    这本书有一个广告语“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真是的这样,里面出现的大师人物数不胜数,“国学四大导师”胡适、傅斯年、钱穆等等,看到这些人物为了学术自由与思想独立,为了求真求知那种奋斗精神,热血沸腾,真是恨不得早生百年做一门徒走狗也是幸福的!

    这本书是作者创作这套书的第一部,另外两部还未出,但是在我看来都是作为关心中国文化与学术研究所必须和必备的。想来中国站起来这么多年了,可是还没有几个像样的人能称雄于是士林,真是对于是新时代来讲是一个可笑的事。对于现在的学术现状,有人提出我们现在的“大师饥渴症”,是的,但是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只希望作学术的学者们一步一个脚印。说到这里就想到最近的深圳的想要建立国际科研型学校的愿望,一直没得到教育部批准,朱清时不得不提出自己颁发学历这招。就是这样报名的人还是很多,可见现在的人们对于是真知的追求是多么的饥渴!
  •   岳南  山东诸城贾悦镇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文艺学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现居北京。  著有《复活的军团》《日暮东陵》《天赐王国》《风雪定陵》(合著)等考古纪实文

    岳南老师的大作,好书必须支持
  •   上世纪初,是中国历史发生剧烈变迁的年代:清朝没落,终至倾覆,民国初创,却混乱不堪;袁氏独裁,军阀混战,革命蜂起,国共争雄,直到之后的八年抗战,三年内战……神州大地经历了百年未遇的新旧交替和血火洗礼,并因为自己的积贫积弱而使整个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然而,这也是一个人杰辈出的时代:已经在统治阶级的镇压和对外封锁之下衰朽不堪的中华文化,在欧风美雨涤荡下,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孕育出了一大批即使今天仍然令人感到高山仰止的“大师”。他们的出现与国家的遭遇有何关联?他们的命运又与国家多舛的命运如何联系在一起?岳南的这部《南渡北归》便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民国初年知识分子命运变迁的全景画像。
  •   南渡北归1:南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领衔推荐,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披阅史料还被蓄...
  •     个人评价:五星★★★★★ + 爱★ 很宽;很厚;很强大!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仰韶文化的记录片,深深记得了那个叫做安特生的瑞典人。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不仅成就了安特生在世界考古界的地位,也给瑞典带来巨大的财富,瑞典用安特生从中国所带回的文物成立一个博物馆——远东博物馆(甚至后来有传,瑞典的国王来过中国)。不仅如此,安特生依据仰韶文化的出土文物所作出“中国文化由西方传入”的论断,更深深地震撼和刺激了中国学者。其时,我还产生了“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自己没能发现”的疑问,并对于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研究和考古发掘充满了求知的兴趣和渴望。
      
      这本《南渡北归(南渡)》翔实地呈现了20世纪初的历史研究和文化状况,并生动地描述了大师们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里的真实经历。我不仅从这本书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也学习了更多的知识。李济和梁思成夫妇都是我很喜欢和崇敬的大师,他们在考古发掘和建筑构造领域的成就让我很崇拜。通过本书,我对李济和与20世纪初的中国考古发掘有了更多更清晰的了解。本书中,关于欧美派和法日派的分歧,在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彼时的“海龟”与此时的“海龟”差别怎么这么大呢?!看了彼时的“海龟”,也就明白此时的“海龟”为何多变成“海带”了。
      
      我很喜欢这本书,对于喜欢历史文化的我来说,这真的是一本开卷有益、受益匪浅的好书。写文化和历史的书,很容易大而虚化。这本书则完全不同,既有大背景的描述,又有人物命运经历的刻画,因为有了真实人物对于历史事件的承载和演绎,历史和文化便变得细微、生动起来。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对于中国文化血脉的传承和传播,大师所做出的努力、创造、牺牲和奉献,也看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脉络和历程。我们今天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就近而言,想必与这些大师们的付出和创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总之,这是一本很很宽;很厚;很强大的书,就连注释的部分也可以独立成书了。
      
      P.S.对于接下来的两部《南渡北归(北归)》和《南渡北归(离别)》,更是充满了期待。《南渡》和《北归》,单从字面意思来看,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所以,读罢《南渡》,《北归》更是不可不读的。至于那本《离别》会是什么内容,我还真没猜透呢。
  •   南渡是《南渡北归》系列的第一本,主要讲的是八年抗战北方以及沿海城市沦陷,为保存中国教育不受侵害大批知识分子向西南后方集体迁徙的过程,在中国最艰苦的八年中,那些杰出的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那个时候的教育是中国的鼎盛时期,再看看今天,所谓的砖家叫兽和大学,足以汗颜,可惜学术的辉煌是那么短暂,一切竟在不言中,民国时期的学术辉煌也不是用三两语可以唠叨的,只有自己深入去了解才明白那是一个怎样的时期,推荐本书的原因是作者没有为追捧某党又大力去讽刺另一党,完全是凭借史实加上自己的考究而客观而作的,我曾看过关于作者写此书过程的一个报道,说自己花费了10年的时间去寻找大量史料,尽量客观来写这本书,足以见得作者的严谨,不像市面上有些书,总是把那个时期写污秽不堪,貌似那个时代完全就是一片黑暗没有可取之处
  •   本书从1937年的日本侵华战争开始,讲述了各方面的政治背景以及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一群知识分子精英如何在躲避战乱中被迫南迁流亡,在艰苦的环境中治学,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延续文化之脉,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巨篇。

    清华、北大、南开、同济、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等一些高端的文化及教育机构,随着战事的爆发,开始向后方步步撤退,先到长沙,又通过不同的途径转折至昆明、蒙自,再又转至长江边上的四川小镇李庄。其中的分分合合,曲折艰辛能够通过那些大师们的身影和当时的重大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也真实披露了正面抗日战场上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当时中国军队及人民的英勇抵抗和不屈的顽强,尤其是在遭受敌机频繁轰炸的时候,依然能保持激昂的斗志,保存崛起的精神,保护文化的香脉。尽管当时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学习和研究条件更是有限,也有人际和学术间的纷争,然而依然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获得了一大批瞩目的学术成果,也在艰难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创新发明了许多好的方法,直到今天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其中的道理。

    本书谈及的大师们数量庞大,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群体,也是社会的精英,对我们后世有茫茫夜海中灯塔般的指引与光芒,尤其是在“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指导与鼓舞下所结出的累累硕果,体现了一个民族魂魄的精华。在我们眼前也是一座巨大和耀眼的丰碑。

    今天,当我们重新回首这段历史的时候,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那些刻意掩盖了的真相,那些被渐渐忘却了的人物都在书中复活了。其实他们离我们生活的年代并不遥远,甚至很近,许多生动的故事并不需要更多的解释,本身就能启发读者去思索,去辨别、去比较、去发现、去判断……大师们已经远去了,我们现在也很难再找到昔日的那种辉煌,然而大家心中是否有着一种愿望和期待呢?我们这个时代相比过去,也许从物质上来说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精神与文化的方面呢?我们渴望营造一种怎样文化的土壤,才可以再度呼唤出一批新的大师云集与辉煌?
  •   偶然间,我不再追随着别人去读书,偶然间,就会遇到一本让自己心动的书,这是我的读书心得。

    《南渡北归》,买这书的时候,在当当和豆瓣看书评,其中有用一个书评印象比较深刻,大意是说,如此恢弘的著作,却用了一个讲评书的手法。

    我想,写那个书评的人是期望于严肃和认真的态度吧。

    做学问,就是该严肃。然而,过于严肃的著作,会有多少人来读?在现在这种读书只是娱乐的风气下,都在学西方的嘻哈,多少人还会认为“肃”是一种该推崇的文化。

    然而,依然会让人怦然心动,依然会唤醒沉睡懒惰的一些国人--比如我自己。

    这套书,应该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和离别。

    书的封面写着这样的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很多评论的人都觉得这话言过其实。

    我不知道别人读这书时候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而我,只是一个平和的普通百姓,没有任何政治的,社会的,哲理的情绪,只是在用心去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和事件,只是在随着作者的笔触去审视那段过去的,却印记鲜明的历史,那段生死存亡于一念间的历史,那段让中华民族不被湮灭的历史。

    书中开篇是“七七事变”,然而却是从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讲诉,并且一直可以追溯到“庚子事变”甚至“戊戌变法”。

    总之,这是从推翻封建制度大变革中衍生的重重风云,是一个时代巨变产生的精神,一种不屈不饶,不卑不亢的中国人的精神。

    文中第32页有这样一段话:“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的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他们回国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要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李济

    在这段话的后面我只写了一个字:赞!

    不该赞吗?在如今如此崇洋媚外的社会风气中,还有这样“傻”的人吗?

    那么是不是那时代的人都是傻子呢?就权且认为他们是傻吧。

    然而,如果没有这些“傻”人,中国,会不会沦为殖民地,是否要商榷一下了。(写这话的时候忽然想起愚儿的夫君,也是该用一个赞字的)。

    我们最爱把祖国比作母亲。母亲太穷了,是不是就认别人的妈当妈!

    咳......

    第33页,李济会同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弗利尔艺术馆一起发掘和研究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李济谈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条件:

    一:在中国做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的学术团体合作。

    二:在中国掘出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

    两个条件,用了三个必须。这是那个没落时代颓废的中国人的一点风骨,而也就是这些风骨,让一个沉睡的古老的睡狮傲然的站立不被击垮,人民不被充作亡国奴。

    这些,是否值得现代有着安稳生活的人去思考?去自责。

    普通百姓的责任往往就是这些简单的责任,那些责任就是不去拾人牙慧,舔人涎渍,那种责任就叫做:尊严!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生命都是朝不保夕的年月,尚且有人为了责任义务和国格在艰难的奋斗,苟延残喘。

    实在让现代的人该好好的汗颜一番。

    前日在一个理发馆做头发,理发馆播放一个电视剧《雪豹》,这电视剧,我没看过,只大概记得其中演员的一段台词.

    日本人说:我们是在拯救你们,我们要做到一个繁荣的大东亚,难道你要为你们那么腐败黑暗的国家献出生命吗?

    中国人说:我是在保卫我的国家,拯救我们无辜的百姓。

    继续:赞!
  •   真是一部好书!作者以精湛的文笔,根据大量史料,配以真实的照片和详细的注解,真实的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在战争中辗转南下进行教学、研究的历史。了解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学术是何等的执着与热爱。真的值得当代人反思!也对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学界、对教育、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而深表致敬!对当时的大师们深表崇敬!感慨万千啊!
    有几个内容我印象非常深刻,受益匪浅。
    1.了解了卢沟桥事变期间的国民政府抗战情形。
    2.了解了国民政府对国家的教育、学术、文化的重视以及抗战刚开始所采取的行动。不自觉的与建国初期国家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与态度相比较。不禁叹息。
    3.了解了北大、清华早期的情形,并感慨于当年出国的学生,每个人都急于学成归来报效国家,于现在形成强烈对比。
    4.对林徽因以及梁思成、徐志摩和金岳霖之间的故事表示兴趣,并深深敬佩梁思成与金岳霖,特别是金岳霖对爱的认识与行为。
    5.对大师们在西南边陲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仍然进行学术研究并著书,为后人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而对他们非常的敬佩与感动!对李庄古镇这个地方开始有了兴趣,并计划将来一定到实地旅游与缅怀当时的人们。
    6.对这些大师后来的命运表示关注,也就引起了读后面两本书的兴趣与欲望。
  •   第一部《南渡》第五章“弦诵在山城”摘要(167-168页);
    1940年5月始,日机经常以一百架次以上轰炸重庆,许多无辜的民房与市民被炸毁炸死,其悲惨之状,令人痛扼。这年5月29日,蒋公中正(介石)在目睹了重庆大轰炸后,与当天的日记作了如下记载:“其扶老携幼,负重行远之情状,见之心酸,下代国民应知今日其父母挈其避难之苦痛,为空前史所未有,为国为家,更应特尽忠孝之道,庶不愧为中华民国之子孙也。”
    8月19日,日机出动一百九十余架,对重庆展开轮番轰炸,整个市区笼罩在浓烟与烈火中,许多建筑被炸后燃烧,持续数十小时。面对惨剧,蒋介石于8月21在日记中作了如下记载:“徒凭满腔热忱与血肉,而与倭寇高度之爆炸弹与炮火相周旋于今三年,若非中华民族,其谁能之?”
    1941年8月30日,蒋介石的重庆黄山官邸再次遭日机轰炸,6名卫士死2伤4。面对血肉横飞的惨象,蒋介石心怀忧愤但不为所惧,继续在残破的官邸办公和召开会议,周身透出一股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气。
    ........
    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其艰难困苦生离死别,更是时时催人泪下。
    重温这段历史,更知我中华民族之多艰,前辈之不易,我辈更应奋发努力!
    此书不可不读!
  •   在本书中,一个个陈列于史籍的名字:陈寅恪、傅斯年、胡适、李济、蒋梦麟、梅贻琦、丁文江、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曾昭抡、董作宾、夏鼐、陶孟和、郑天挺、李方桂、吴金鼎……都像风情画一样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我要说的是,这些一时之人杰,个个都非常独特,个性鲜明,观其言、听其形,如同欣赏很多独特的艺术品那样,充满了人性的盎然意味,富有浓重的人格魅力。岳南是位积淀丰厚写史的高手,一直追踪于历史发现的叙述,文笔严谨,讲究文必有据,并不善于用小说家、散文家笔法刻意去塑造人物、营造氛围什么。但大师总是大师,在极不其意的一笔中,都能展示出独特的人格魅力:
    梁启超的至理自我介绍“兄弟我没什么学问”,“还是有一点的”,牛得不一般,堪称牛气冲天;金岳霖的赤子般的痴傻风格我是早有耳闻的,一生痴迷林徽因也算用情之极,但呆呆乎乎到接了电话连自己都记不得自己是谁了,更堪称经典;化学专家曾昭抡,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后人,特立独行,并且骨子里透着可爱,不修边幅在其次,只因为某校领导上一个轻慢,就从中央大学跳槽到了北大,堪称人瑞……还有一大帮子学者之间的龌龊、互相的攻讦、闹小矛盾、搞小别扭等等,我等在的远远地方看来,一点不觉得这帮子大师有小人心肠或者小肚鸡肠,倒是都十分性情中人,坚持自我,不怕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不怕挺直腰杆说真话。总而言之,可爱得很。
  •   纵观人类历史,世上恐怕少有一段历史进程像中国抗战八年这样,国家多舛而学术益盛的。《南渡北归》里书写的那些学者,在隆隆炮火、朝不保夕的困境里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学术探索;在既无“评奖”也无“职称申报”乃至没有一点稿酬回报的前提下,还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一部一部地推出学术精品,培养出大批日后成就斐然的优秀人才。如此大行,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令人感动万分。心中立志,品行立德,秉持着独立与自由的生命姿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完全是一副《山海经》神话英雄的群像。要说真正不为任何功利意图、只为民族文明薪火相传的“可歌可泣”,《南渡北归》的记录作为一段历史影像,诚实、全面而又富有人情味地保留了见证既往的巨大价值。历史经由《南渡北归》,不再是一块黯淡无光的黑洞,而是温暖、冷峻、残酷、热烈、层次分明又百感交集的一段旅程。在战乱和杀戮、野蛮与侵略面前,人的毅力、信念、勇气、智慧、操守……一一慢慢凸显,并且像群星闪耀那样集中呈现出光芒来,遂成就了大师群体登场的美谈。
  •   陈寅恪言:“我昔来时春水荒,我昔去时秋草长。”
    文人之风格,文人之心骨
    恸天恸地
    烽火烟燃,吾国大地风雨飘摇,此千古之所未见之大灾。
    然吾国之文人未丧文人之奇崛,之清峻,之傲然
    南渡长江,学子万里迁征,越渝入滇,三校于艰难处成学问,于烽火时道为人。此天下唯文人有此信仰也。
    盖梅氏之涵养,张氏之厚重,蒋氏之精干,于可动人处更为动人,学潮难平,又是狼烟四起,三校长不离不弃,感人至深。
    傅斯年者,起令人生厌,后方知其之用心良苦也
    陈寅恪乃吾国三百年唯一人,泥于香港,困于无奈,却以拳拳之心,千里西行。
    然全书之最感人者,余以为清华南迁时之化学教授万里携镭,以眍?乞丐之形状,手执酸菜坛,并一竹杖,至联大悲喝一声“梅校长”,声泪俱下,余亦哭之。

    此书极佳,文笔有瀑布丈落之感,文字削刻,多笔一用,极好
  •   此书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战去留往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   "1942年6月,陈寅恪从香港来到到桂林,傅斯年去信邀陈寅恪出任搬到四川李庄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陈寅恪以身体状况不允许继续前行为由谢绝了。此时陈寅恪的老友、时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的叶企孙出于关心,聘请在桂林的陈寅恪为专任研究员,允许其不到所工作。不料这个提议却遭到了傅斯年的坚决抵制,傅斯年的意思是:陈寅恪来史语所任专职,是傅氏本人及全所同人渴望日久的,,故陈寅恪不能长住在桂林而遥领本所专任研究员之薪水,但由于中央研究院和本所有严格的制度和服务规程必须来李庄住在史语所租赁的房中办公,才可以拿专任之薪。叶企孙执意办理此事,傅斯年立即发表声明拒绝承认;同时去信向陈寅恪解释他这样做的原因,得到了陈寅恪的理解。在引述了陈寅恪致傅斯年的善解人意的回信后,岳南这样感叹:“……有人云‘陈寅恪只是一位两耳不窗外事的书呆子式大师尔!’但通过此次对自己洁身自律,对世事的洞达明晰,以及为傅斯年巧妙解脱同人可能产生误会所献的移花接木之术,可见此言大谬矣!”该书第五章“弦诵在山城”写蔡元培逝世如此结尾:“蔡元培在民族危机的‘大风雪’中走来,又在山河破碎的暴风骤雨中离去,在他到来和离去之后,中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中国,他所开创的学术大业,自由之思想,民主、科学之理念,囊括、兼容之精神,将成为一座不灭的灯塔,于岚山雾海、天地苍茫中,昭示着天下儒林士子远航的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先贤的深深景仰和追慕。


    "
  •   理想,希望,追求。这些华丽的词语在历史的长河中造就了许多闪亮之处,也曾经主导了许多历史的拐点。那些伟大的先驱们,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执着创造着历史也改写着历史。然而在节奏日益变快的当今,快餐文化正在逐步的蚕食着这些理应被推崇的理念。
    没有人会认真,没有人会专注。
    这种改变也许你已经发现,这种改变的开始却并不遥远。
    就在几十年以前,我们就会在国内找到这样的一种精神,外国势力的侵略以及内战的随即爆发,伤害到了生活和社会的同时也伤害了历史。
    最受伤害的便是那些创造历史的先驱们,我能找到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就是西南联大,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战火纷飞年月里的一次文化逃亡,更代表了一次希望火种的延续,更代表了历史的火炬在艰辛的传递。先驱们在那苛刻的环境里奔走他乡,在生存的底限下仍然难以熄灭心中的热火,挽着希望的他们除了对生活的无奈更有对历史的无奈,对世界的惋惜。
    他们有各自的理想,希望和追求,他们为了这些甚至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信仰。
    蝼蚁尚且偷生,而他们害怕失去的却不仅仅是生命。
    或者说不是他们选择了南渡或者北归,而是历史的选择。
    稳定的环境才是科学文化良好发展的基础。然而在混乱的环境下,这些东西也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躲避灾难。
    先驱们的行为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行为,而并不是个人行为。
    那是社会在蜕变升华中的一种自我调整。
    那么历史为什么会选择他们作为这种调整,我们有必要跟随胡适,闻一多的脚步重新感受一次南渡北归。
    未饱暖而先忧国事,之后的他们并未向新中国的为人们一样弃笔从戎,也并没有向另一些人一样实业报国,他们就是这样一种群体,在乱世下找到了自己的特殊的位置,他们同样拥有满腔的热血,同样拥有执著的信念,或许会被乱世之风吹的支离破碎,左右摇摆,但是他们并没有停下自己迈向目标的脚步。
    我们看到的是,再艰苦的环境下,先驱们总是会坚持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就是理想,希望和追求。
    反思当今,我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呢,是盲目的拜金,还是娱乐至死的消极悲观,社会在前进,却少有了那样的一种震撼和感染,是短暂的昏睡,还是长久的麻木。
    其实我们还是怀念那段激情,还是渴望那种冲动的。
    那么出于另一次变革的历史当中,我们何去何从呢?不如踩着他们足迹再寻访一次南渡北归。
  •   南渡北归,披阅史料还被蓄意扭曲的历史真相,巨笔如椽再现被匆忙遗忘的沧桑辉煌
  •   南渡北归1是关于南渡的,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的命运变迁
  •   看完《南渡北归》三部曲,洋洋170万字,呈现了数以百位学术大师百年历程的跌宕起伏,慨叹历史的峥嵘,惊叹大师的命运,惜叹人生的沉浮!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有这样一批大师刻下永载历史的印记。时代的更替,更将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怀念大师云集、星光璀璨的岁月,何时再有大师的重现!?
  •   民国二十年,联大八年,从时间范畴来说,是指当年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由“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正式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名义确定下来开始,即以1938年5月在滇开课,至1946年5月复员为止,是对上个世纪那场关乎民族生存之抗战的另一种书写。从历史发展比较来看,民国联大学生那一代人思想之早熟,正如同他们过早背负起国家和民族奋斗的重担是同时发生的。联大学生的早期学术训练,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一说到西南联大,大家就想起梅贻琦先生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培养出那么多的大家大师来。前不久的钱学森大师走了,带着巨大的遗憾,留下一个振聋发聩的惊天巨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位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的巨人,将他一生的聪明才智都奉献给了祖国,可是,直到他闭上双眼,都没能看到自己的祖国有一所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大学。早在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就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老走了,但这个“很大的问题”却在社会上掀起了波澜,成为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问题。社会发展了,马路宽了,大楼高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大家都商业化了,大师怎能诞生?
  •   之前就在学校图书馆看完这一套书,看过之后由衷向往那个年代,更由衷钦佩那些大师。现在的中国已无大师,。回首那个大师林立的时代,认识大师们,了解大师们,我更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原因。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是那个时代大师们的共同之处——没有哪位大师脱离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之外,也没有哪位大师把自己封闭于西方文化之外。我想这一点对现在中国的文化现状是一个很大的启示。而在那个时代,尊重文化,尊师重道,尊重知识的社会之风更是令当今社会汗颜。从这一点上看,南渡北归 不仅仅是对大师们的纪念与致敬,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纪念,致敬与缅怀。大师们对文化,高等教育,人才,乃至中西体系的冲突等的理解都令人敬佩,当我漫步在大学校园时,会想起梅贻琦老先生的“所谓大学者也,非谓有大楼也,乃有大师也”,一时间感慨万千。总之,读这一套书,我的的确确是感受到来自一个时代的浓厚的文化情怀,感受到大师之大,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们是几千年来中国文人的典范,当之无愧!
  •   此书是第一部《南渡》,语言幽默,内容详实,有理有据,集中地反映了民国中后期知识分子的心态和作为,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当时的文化状态,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来说,那是一个久远的时代。
    期待第二部《北归》。
  •   《南渡北归》每一章背后都有密密麻麻的注释,用以说明自己所引材料的来历。序章“烽火照京都”文后的注释就有17个,这些注释短的只有三五十个字,长的以千字计。该章的长注释有两个,其中蒋介石担心宋哲元与日本私订抗战协议的注释有一千多字,宋哲元与二十九军将领撤退一事的注释有4千多字。写一本文学著作肯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在注释上,足见作家面对历史的那一份敬畏。
  •   本书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不仅在于本书的写作对象已成为历史,作者不仅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可谓资料翔实,所写内容真实可信,书中的叙述评论均有理有据,而且为了写作此书,作者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抗战八年中国知识分子们云集之地如——长沙、蒙自、昆明、李庄、成都、重庆等等,皆实际考察采访,拍摄了不少照片并运用于书中,还在当地采访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些史料为本书也增色不少,也使本书与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有了本质的不同,甚至更胜一筹。
  •   以前对民国的大家只是耳闻,不知其详。读完《南渡北归》三册,对那些大师在民国时期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以及1949年之后在大陆,在台湾,在香港的不同命运,感慨颇多。值得一读的好书!
  •   作者以知识分子先南渡后北归为主线,刻画了一大批时代知识分子的众生相。使他们性格鲜明地从书中向我们一一走来。使读者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喜爱他们。
  •   因喜欢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修订版)《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修订版)《绝代兵圣:银雀山《孙子兵法》破译记》(修订版)《旷世绝响——擂鼓墩曾侯乙墓发掘记》(修订版)《千古学案——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修订版)《日暮皇陵 : 清东陵地宫珍宝被盗记》(修订版)《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修订版)《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修订版)《西汉孤魂——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修订版)《寻找祖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记》(修订版)《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修订版)购买此书,的确巨笔如椽,大师风采宛然
  •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   岳南先生这一套南渡北归是了解民国一批大师们很好的书籍,看了第一册,厚重了点,行文稍显油滑,总体还不错。我们了解历史,从这个维度去看也不错哦。
  •   历史纪实文学作品应该有鲜明的历史态度、充沛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文学语言。以此观之,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实在称得上是一本好书。
  •   对于中国最后一批大师中肯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尤其是在大陆受教育成长的读者,知道了陈寅恪、傅斯年、李济等一批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学识、人品、胆量绝非当下一些所谓的“专家”所能望其项背的。试问,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那样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年代,国家的文物几经辗转却安然无恙,而最近故宫博物院却一再传出噩耗,现如今这些鼠辈岂不愧对先人?
  •   蒙自西南联大分校参观回来,买了“南渡”,知识分子的史诗!
  •   岳南先生的书是我们重新认识历史和现实的好书。为什么现在我们没有真正的大师?看了岳南先生的书就知道了。我是看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才发现中国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承受力之强大,之坚忍不拔,令人难以置信。看到大师们的结局,心中不尽惆怅。另外,多说一句,本书在莫言得奖之前即很受欢迎了,而且,它的好与否并不以某人推荐与否为转移的,当当拿大旗作虎皮实属多此一举。
  •   《南渡北归》是岳南的扛鼎之作,费力甚勤,这本书也是民国大师学案的扛鼎之作,对我们了解民国大师风范意义甚重,虽然书里的描写具有水浒式是立山头之语,也有大鳄、海龟等色彩鲜明之词,置之于民国大师身上似有不妥,但又不失书中特色,只能是仁者见知了。另外,不管作为书虫还是文史爱好者,此书的质量非常不错,值得购买
  •   虽然**上有人批评这套书写得不好,但我个人认为,南渡北归三卷本不是历史著作,它就是一历史传记式小说,但对于今天不爱读史的众多年青人而言,这套小说对于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民国时期的这一代大师们是有极大好处的,当然阅读本身就应该带有批判性而不能被作者完全左右。不论如何,这套书非常值得阅读,作者的立场和价值观并不影响本书的可读性。好书应该分享。
  •   在本书中,一个个陈列于史籍的名字:陈寅恪、傅斯年、胡适、李济、蒋梦麟、梅贻琦、丁文江、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金岳霖、曾昭抡、董作宾、夏鼐、陶孟和、郑天挺、李方桂、吴金鼎……都像风情画一样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我要说的是,这些一时之人杰,个个都非常独特,个性鲜明,观其言、听其形,如同欣赏很多独特的艺术品那样,充满了人性的盎然意味,富有浓重的人格魅力。
  •   《南渡北归》才出版不到三个月,岳南就说让杨幂演林徽因。
    民国时期远去的人和事,本书都还原了起来。对于民国控,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   通过第一部《南渡》了解了一批以前印象很淡漠的知识分子,甚至以前不为人所知的学者。而且对于抗日战争的开始和细节也有详细的叙述。
  •   读完南渡北归1,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大师们在战火纷飞中仍能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位卑未敢忘忧国,对国家满怀一腔热血,在那样的艰苦的流亡中坚持自己的学术梦想,国家不倒,正是有这种民族之脊梁。
    对比民国时的大师们,再看看现在的学术气氛,即使有更好的设备,更多的资金,却少了那颗坚守梦想的心,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已经看不到了,而眼中更多的确是那隐藏在学术后的名与利。
    的确,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   作者并非孤立地写人物,而是把这些堪称民族精英的大师级别的人物群体的命运与整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把人物的活动始终放在抗战以来的救亡图存运动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上,因此本书既集中展现了抗战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南迁北归这一壮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抗日战争下知识精英的爱国之举,从这个角度来解读抗战史,令人震撼不已。
  •   南渡北归这3本书很好,算是比较全面的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全貌,值得购买
  •   半年多前买了《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因不全就没开始看,直到又买回了第一部《南渡》和第二部《北归》,昨晚才开始阅读。初读的感觉是有厚重的历史感,书本中紧密排列的文字,给我一种扑面而来的强烈的信息感,我贪婪的攫取着每一个字,还能在严肃之余感觉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黑色幽默。
  •   大师之后无大师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啊!看了看《南渡北归》,真的很令人觉得悲哀啊!民国大师在年轻的时候达到学术高峰,在49年之后却由于政治的原因,一大部分都被打倒了。本书写得还是很深刻的!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实真相,强力推荐
  •   南渡北归!岳南的史诗巨作呀!
  •   南渡北归之1,大师命运多舛
  •   南渡北归这套书真是没话说啊。自从看了第一本后,就欲罢不能了啊。书的内容很丰富,中国近代大家学者的主要生平事迹都有涉及交代,关键是写的有血有肉,不枯燥。同时人与事紧紧联系在一起,读起来很有感觉。但是要批评下出版社,你们的印刷真的有点愧对作者啊,纸张有一股酸酸的墨臭味,我真的是忍者这个味把书看完的。
  •   东城老父机先烛,南渡残生梦独多。衰泪已因家国尽,人亡学废更如何。 ——陈寅恪《余季豫先生挽词二首》。这句诗是啥意思,看不太懂,有谁能告诉我,谢谢。
  •   南渡北归里描写了多少著名人物,你们数过吗?这是一部集合当时重要人物的合集,很全面
  •   我很少买中国作家写的书,但是南渡北归这三册书我破例了,因为它确实是一套好书,虽然还没有全部看完,但是已经非常享受。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喜欢它!
  •   阅读完了南渡、北归。好的方面的感受和其它读者的无异,就不多说了。想说的是:这两本书

    的错词、错字、笔误还比较多。比如:“脚踏实地”书上是“脚踏实的”;“头衔”书上是“头

    街“;宋教仁被刺杀在1913年3月,书上是1931年3月。等等。一部写大师的书,应该有大师的严谨

    与精准。读到这些错的地方感觉很不舒服,也是对这部书的遗憾吧。
  •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   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现代学术史。资料翔实,态度严谨。很值一读。本人只买了《南渡》,争取把后两部《北归》、《离别》悉数购下。
  •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非常喜欢这套书~~
  •   岳南的书,南渡北归应该是最好的了。喜欢啊。
  •   南渡北归第三部啥时到货?看了第一部,感觉写得太好了
  •   大师们都在《南渡北归》中慷慨激昂,满腹学问与见识地比类着历史上历次南渡的前世今生。我想,彼时,他们根本不会相信历史给予他们还远不止这一次颠沛流离的苦难
  •   一部南渡北归,一部近代历史
  •   这本《南渡北归》在追求史料严谨的同时,也敢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出个人的评判
  •   读《南渡北归》,心情会随着年代的流逝和记录的变化而逐渐沉重,这是一本书,更是一部敲击人性,叩问灵魂的反思录。
  •   我一直在收藏夹里收藏《南渡北归》,当当搞活动真是实现了我的愿望。读大师,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   读南渡北归,体味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大师如何成为大师
  •   南渡,北归,第三部叫什么
  •   南渡北归在现民国时期的学术鼎盛
  •   不同的文学语言各有妙用,但形象生动应该是其最本质的要求。读《南渡北归》,我经常被其精彩的文字所吸引
  •   南渡北归一共几部?
  •   我没水平评价这本书,但强烈推荐你购买并细细阅读,并提供两件小事例以为佐证:

    1、开心、伤感、感动、沉重、过瘾、受益匪浅,这些“心情指数”我都选了,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在阅读《南渡北归》过程中的感受!

    2、在出差的路上,我从候机时开始读,差点误了登机,然后在排队登机和坐摆渡车的时候,仍然不舍得中断阅读,边走边看。
  •   岳南的作品第一次阅读,感觉到作者在史料收集方面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观点客观对中国近现代一批大师级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做了一个全面梳理。似乎作者对现在的知识分子非常不满。
  •   南渡北归是别人推荐的,内容丰满,很喜欢!
  •   二十世纪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如同水泊梁山不同人物的命运,作者通过对自由知识分子性格以及人生命运的描述,在让后来者探明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对过往的历史与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与拷问。
  •   一部非常恢宏的巨书,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时那段时期被掩蔽的历史,喜欢蔡元培,傅斯年等等这些特定历史时期的伟大爱国知识分子,强烈推荐年轻人要读读这本书
  •   南渡北归的故事,我看了一下,有感人的,有有趣的,但是无论怎样,这样伟人们的智慧都闪闪发光,很喜欢里面的内容,值得珍藏。
  •   南渡北归,了解真实的历史
  •   《南渡北归》充溢着生命的激情,这种激情无时无刻不感染你、打动你,让你不自觉地随着作者一起歌哭。
  •   南渡北归1,很好的版本,内容详实全面,物有所值,值得收藏,,,
  •   非常好,南渡北归,经典之作
  •   南渡北归,都是思想者,现在太缺了。
  •   南渡北归1—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
  •   刚从南国书香节淘书回来,因为南渡北归没买全,所以坐到电脑前找,结果感觉综合从方方面面比较,从网上购书还是称心的。
  •   南渡北归,很值得一看
  •   喜欢南渡北归,写的真是,易懂。想看。
  •   呜呼哀哉,数十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还要说什么?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前两天清华的老学堂也烧了,这样到好,连可怜的符号也没了,什么都没剩下了,什么也不会剩下了。当书记可以得鲁迅文学奖,当书记可以当陶艺大师时,我们就除了盛世中华,世界第二GDP后,什么都没了!上个世纪初的中国,狼烟遍地,外侮不断,但却诞生了数不清的大师:艺术、文化、科学,到了今天也有好多“大师”,此大师不是彼大师。你可以指望森林里产出大树,指望农田里长出庄稼,但你不能指望沙漠里冒出青草。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没有能比这更精辟的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