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演义

出版时间:2007-5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作者:黄继树  页数:9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桂系军阀是辛亥革命以来,西南地区最大的军阀派系之一,有新旧桂系之分——以广西都督陆荣廷为首的旧桂系(1911—1924),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兹为首的新桂系(1924-1949)。  本书以桂系军阀的兴起和败亡为线索,再现桂系军阀的兴起——追随孙中山实现广西统一,加入广东国民政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出兵北伐;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出兵抗日,共赴国难,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大战役,其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的首次重大胜利。桂系军阀的败亡——在“四一二”清党反共中,在蒋桂新军阀混战中,逆时代潮流而动;在解放战争中,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图谋划江而治,分裂国家。流落在美国当寓公的桂系军阀头面人物李宗仁,由于反对台湾独立,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在有关方面的关怀下,冲破重重险阻,回归祖国。  本书洋洋洒洒140余万字,场面宏大,气势夺人,既有历史走向的脉络勾画,又有人物形象的精致描绘,情节跌宕起伏,细节生动感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大江东去,顺兴逆亡,时代潮流汹涌澎湃的历史长卷,是一部视角独特,格调深沉的大历史文学作品。  根据本书改编的40集长篇电视连续剧由著名导演陈家林导演,上卷20集已封镜。

作者简介

  黄继树,原籍广西百寿县。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桂系演义》、《黄继树作品自选集》(上下卷)等。

书籍目录

第一回 土崩瓦解 陆荣廷逃离麻雀巷势单力薄 李宗仁避走六万山第二回 踌躇满志 陈炯明坐镇南宁城兵荒马乱 马君武修路积公德第三回 痛心疾首 马省长洒泪哭公路风云突变 马晓军被困百色城第四回 阴阳错位 张罗盘跛脚看风水虚张声势 白崇禧自封总指挥第五回 接受改编 李宗仁下山被点验居心叵测 陈炯明缴炮费心机第六回 义正辞严 马省长怒愤贴讣告语重心长 孙总统赴邕说竞存第七回 粤军班师 李宗仁移防险中计迁省梧州 马君武失妾罗泊湾第八回 破釜沉舟 黄绍竑夜袭三江口金蝉脱壳 刘震寰撤退邕州城第九回 军情危急 马晓军胆怯逃北海前途渺茫 黄绍竑流窜粤桂边第十回 口蜜腹剑 俞作柏欲施虎狼计穷池之鱼 黄绍竑投奔李宗仁第十一回 乱世横行 蒙胡子铸印当省长众叛亲离 陆老帅丧气麻雀巷第十二回 白马会盟 滇桂军东下讨陈贼钩心斗角 沈鸿英暗设“鸿门宴”第十三回 风过浪子 马晓军容县索老本投靠革命 白崇禧晋谒孙中山第十四回 叛投北洋 沈鸿英新街就新职讨贼平叛 孙元帅督师越秀山第十五回 分道扬镳 黄绍竑暗中挖墙脚纵横捭阖 白崇禧上演“隆中对”第十六回 智取梧州 黄绍竑大闹花艇宴威镇西江 李济深扶植讨贼军第十七回 瞒天过海 黄绍竑就任总指挥冤家路窄 李石愚活埋两使者第十八回 暗图梧州 陈麻子出兵走南路四面包围 黄绍竑都城获大捷第十九回 一唱一和 黄绍竑演出双簧戏枪杀陆炎 白崇禧暗拔眼中钉第二十回 与民同乐 陆老帅桂林耍龙灯兵临城下 邓瑞征夤夜渡漓水第二十一回 联沈倒陆 李黄白起兵攻南宁关帝降坛 陆老帅弃城走全州第二十二回 剑拔弩张 李石愚火并俞作柏力挽危局 黄绍竑推戴李宗仁第二十三回 激战上雷 小诸葛临危施巧计允带三人 韩彩凤兵败入深山第二十四回 严明军纪 李宗仁挥泪撤何武酒店遇险 黄绍竑夜半遭枪击第二十五回 临危发难 唐继尧野心称继帅趁火打劫 智多星献计用疑兵第二十六回 寡不敌众 小诸葛巧施空城计老本蚀光 沈鸿英藏躲姑婆山第二十七回 昆仑关下 李宗仁血战斗卢汉南宁城外 黄绍竑疑阵困龙云第二十八回 沙浦血战 吴先锋丧胆白马山网开一面 小诸葛施计逐龙云第二十九回 巧立名目 黄绍竑自封民政长红颜命薄 水妹子飘零无所终第三十回 挥师南路 俞作柏兵围高州府侈谈革命 汪精卫屈驾梧州城第三十一回 讨价还价 统一会蒋桂初斗法夤缘时会 小诸葛赴湘借东风第三十二回 北伐兴师 蒋介石筹组司令部桂军整编 俞作柏含恨失兵权第三十三回 长沙阅兵 顾和尚鼓吹唐生智金兰结义 蒋介石拜把李宗仁第三十四回 孤注一掷 吴大帅督师贺胜桥铁军喋血 独立团威震武昌城第三十五回 背水攻坚 蒋介石南昌受挫一鼓作气 李宗仁德安克敌第三十六回 风卷残云 东路军扫荡浙江坐收渔利 白崇禧单骑人沪第三十七回 密谋反共 上海滩蒋桂勾结磨刀霍霍 四一二屠夫清党第三十八回 内外交困 总司令被迫下野龙蟠虎踞 “白狐狸”鏖战石城第三十九回 倒蒋去汪 “白狐狸”大权独揽计穷力竭 唐生智逃离武汉第四十回 送李迎黄 汪精卫苦心设圈套剃须易服 黄绍竑漏网出广州第四十一回 两路出兵 李济深讨伐张黄谤满天下 汪精卫无地自容第四十二回 权衡利弊 何应钦通电拥蒋坐镇南京 李宗仁防不胜防第四十三回 当机立断 白崇禧直捣长沙效法关公 廖燕农率部投降第四十四回 牢骚满腹 三师长饮酒添恨大闹总部 钟祖培愤怒解甲第四十五回 入据平津 总司令哭灵碧云寺觊觎西北 白崇禧请缨屯新疆第四十六回 平定关内 白崇禧挂帅征滦东徘徊平津 小诸葛定计夺幽燕第四十七回 三箭齐发 汪精卫灭桂有术入湘驱鲁 夏胡陶鲁莽生灾第四十八回 倒桂反蒋 俞作柏游说李明瑞暗布陷阱 蒋介石扣留李济深第四十九回 一龙一蛇 李品仙暗迎唐生智两肋插刀 廖燕农义释小诸葛第五十回 兵不血刃 蒋介石轻取武汉黄粱一梦 李黄白重归故土第五十一回 铤而走险 白崇禧全师攻粤四面楚歌 黄绍竑残局难收第五十二回 通电反蒋 俞作柏自封总司令参加红军 李明瑞出任总指挥第五十三回 看风转舵 杨腾辉脚踏五条船眼明手快 李宗仁扣押两师长第五十四回 诛锄内患 白崇禧借刀杀人策应冯阎 桂张军倾巢人湘第五十五回 穷追猛打 白崇禧进军岳阳后路被断 李宗仁回师衡州第五十六回 暮鼓晨钟 李黄白心酸湘山寺心灰意冷 黄绍竑息影良丰园第五十七回 聊以慰藉 黄绍竑种树寄情怀神出鬼没 白崇禧飞兵银屏山第五十八回 人各有志 李宗仁送别黄绍竑欲擒故纵 白崇禧惩处杨腾辉第五十九回 地上神仙 黄绍竑逍遥香港岛笼中黄雀 胡汉民被囚双龙巷第六十回 顽石点头 古应芬诡说陈济棠受骗上当 张发奎绝情汪精卫第六十一回 机不可失 陈济棠仓猝反蒋左右为难 黄绍竑奉命“再嫁”第六十二回 苦撑危局 白崇禧预拟讣文国难当头 蒋李白再度合作第六十三回 白日做梦 冯玉祥怒斥汪精卫杀一儆百 蒋介石处决韩复榘第六十四回 调兵遣将 李宗仁徐州备战死守孤城 王铭章滕县殉国第六十五回 血肉相搏 庞炳勋孤军守危城同仇敌忾 张自忠飞兵救临沂第六十六回 内外夹攻 李白徐州布战阵勇挫顽敌 国军血战台儿庄第六十七回 南海报警 倭寇登陆龙门港来桂监军 陈诚巡视南天门第六十八回 气壮山河第五军攻夺昆仑关功亏一篑 白崇禧众将被降级第六十九回 消灭异己 蒋介石道高一尺保存实力 白崇禧魔高一丈第七十回 不忘国耻 瘸将军请缨守土血洒叠彩 阚师长杀身成仁第七十一回 韬光养晦 李宗仁北平窥方向礼贤下士 封疆吏得名擎天柱第七十二回 云谲波诡 美大使故都觅知音疑团满腹 白崇禧南京测风向第七十三回 密锣紧鼓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气势逼人 蒋介石暗中驱“黑马”第七十四回 出其不意 龚大炮当头一炮攻其不备 黄绍竑以退为进第七十五回 假戏真唱 李宗仁发表声明长袍马褂 蒋介石突然袭击第七十六回 蒋桂角逐 白崇禧被摘乌纱帽尔虞我诈 黄绍竑一计释两嫌第七十七回 统一指挥 何应钦借重白崇禧总裁独裁 蒋介石谋杀李宗仁第七十八回 步步紧逼 小诸葛连电倡和平处处碰壁 蒋总统进退费心机第七十九回 被迫下野 蒋介石独谒中山陵风雨飘摇 李宗仁出任代总统第八十回 府院分裂 李宗仁往说孙科瞻前顾后 何应钦勉强组阁第八十一回 使命艰难 黄绍竑黎明赋新词图穷匕见 白崇禧拒绝和平案第八十二回 你争我夺 蒋李白杭州摊牌满目凄凉 李宗仁逃离南京第八十三回 勾留桂林 李宗仁暗施撒手锏甘当走卒 阎锡山赴桂促大驾第八十四回 一石两鸟 蒋介石掷金三万两见利忘义 白崇禧力主赴广州第八十五回 从容不迫 张翼三虎口脱险圈套落空 小诸葛棋输一着第八十六回 调虎离山 陈明仁取代程潜妙算不妙 小诸葛又输一着第八十七回 风水战术 青树坪解放军受挫衡宝大战 黄土铺小诸葛折兵第八十八回 怨恨交加 李宗仁广州斥蒋甜言蜜语 白崇禧黄埔动心第八十九回 回天无力 代总统洒泪辞故土去意彷徨 挥手间李白成诀别第九十回 风声鹤唳 白崇禧夜宿柳州回光返照 美议员飞抵南宁第九十一回 风水不灵 张罗盘被困博白县机关算尽 小诸葛率部逃龙门第九十二回 海天茫茫 小诸葛海口觅出路桂系覆灭 李白黄分手各一方第九十三回 柳暗花明 李宗仁叶落归根一筹莫展 白崇禧困死孤岛后记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

  作为一个史学工作者,我认为《桂系演义》是一部很严谨的作品。作者在忠实于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创作,在坚持历史的“真”和艺术的“美”方面,在历史眼光方面以至一些细节描写方面,较《第一个总统》又有了发展……作者对这些人物以及有关历史背景做了很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笔下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就更为生动,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更为准确可信。这部作品,无论是整体框架还是具体情节,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民国史研究专家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邱捷  《桂系演义》是一部规模宏大,时间跨度很长,头绪繁复的通俗历史小说,作品相当生动地演绎了桂系军阀形成、发迹、灭亡的过程,使我们看到了一部军阀兴衰史。全书涉及了民国史上各个派系中许多重要人物,有名有姓的人物不下一百人,其中包括孙中山、蒋介石、汪精卫、陈烔明、李济深、唐继尧、何应钦、冯玉祥、张自忠、陈诚、阎锡山、复,等诸多历史人物……桂系军阀中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写得颇有历史深度,也有鲜明性格。  ——著名文艺评论家 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缪俊杰  这是海内迄今仅有的一部如此详尽地演述桂系史的大型文章创作。此书又是民国以来政治史、战争史的一个侧面,是从这一侧面反映出来的民国史的缩影。作者能驾驭浩瀚的民国史料和桂系史料,出入其间,剪裁穿插,笔触并不凝重,显示了良好的艺术结构能力和再现历史生活的艺术想象力。  ——著名文艺评论家 滕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桂系演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书很厚,纸质不错!整体比较软。只可惜书中看了几十页,就发现把孟子写“孟夫子”。在序言中说再版增加了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的死亡时间,在最后一页,但不按顺序排列,且只简单一笔带过。与前方没关联,很突然,应该说是备注比较适合。
  •   呵呵 广西民风强悍啊 俺是广东人 呵呵 当代三国演义 有点过了
  •   桂系演义
  •   朋友代购的
  •       自古以来,八桂地处南疆,以风土人情为人所赞。虽时有豪杰为中原人识之,多以尚武称著,故有“南蛮”之名。史记名门略有:冼夫人平叛归隋,侬智高起兵反宋,瓦(氏)夫人北上抗倭,石达开、杨秀清师往太平(天国),冯子材、刘永福领兵抗法(国)。然,如桂系军阀之势,一统两广,出兵北伐,共赴抗日,雄居西南,势倾朝国,终至土崩瓦解。实属仅有。桂系,尤以新桂系,沉浮民国十三年,民国三十八年。是为现代中国一支十分独特的新军阀。
       民国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一篇题为《珠江流域之思想与武力》的重要社评,文章指出:“广西军队之打到北京乃中国历史上破天荒之事”。着此为新桂系声阵南北的句点。这是一个军阀割据的年代,它应验着中国的那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凭借自身一时的优势划地而治,占山为王。迫于势力的牵制,时有朝秦暮楚,朝起夕落,都再正常不过。譬如张发奎部,民国十四年,随李济深率领上西江助黄绍竑打沈鸿英。民国十七年,张在汪精卫的计划下又在广东与和黄绍竑、李济深打了起来。民国十八年,张部到广西,又和黄绍竑去打广东。同样,桂系也走着同样的命运,他们虽同属广西省籍,但利益的导向却左右着他们的去处。像原桂系旧部俞作柏和李明瑞曾经也是李宗仁的部下,北伐之后因为处处受排挤干脆也就揭竿倒桂,而后倒蒋,最后又倒到百色红军一边去了。正如前面所说,迫于势力的牵制,时有朝秦暮楚,朝起夕落,这是民国军阀的一大特点。同时也由此衍生同类的共同点个相互矛盾。共同点皆在于,虽新旧军阀各为其主,但多数军阀都脱胎积贫积弱的晚清时代,怀抱着富国强兵的信念和口号坐镇一方。虽偶有政绩,却难免局势互有纠葛,彼此兵戎相见。同时也会有如孙氏一类革命先驱,收聚新生力量开拓北伐格局。然虽孙氏有明威却终难逆天命无缘一统中国。又落为树倒猢狲散,廖仲恺遇刺,胡汉民被逐,许崇智受制,蒋介石、汪精卫大斗法……旋即又开始徘徊在分分合合的尴尬上,桂系的事,便是在这一路上颠簸不平的走过。
        民国十年,孙中山命令粤军陈炯明部伐桂,旧桂系摇摇欲坠。由李宗仁(德邻),白崇禧(健生),黄绍竑(季宽)这几个营长加连长凭借对时局的判断及应对,相机有利的在几年间一跃成了持掌广西军政大权的要员,旋即同陆荣廷、沈鸿英的混战。时陆荣廷与沈鸿英水火不容,李宗仁趁机联结沈鸿英发兵攻打陆荣廷,将陆荣廷的势力消灭。随后,李宗仁与沈鸿英争夺广西的控制权,随后李部响应孙中山实现广西统一,加入广东国民政丨府。民国十四年,李宗仁消灭沈鸿英的势力,桂林告克复,统一广西。沈鸿英哀叹:“我沈鸿英十余年来,带兵数万横行桂、湘、粤、赣,谁奈我何,初不料今日竟败于几个排长出身的小子之手。”
       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桂系势力控制了广西全境。而后击退了企图进入广西的滇军唐继尧部。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旗帜下,桂系在北伐战争中扩展实力,兵拥两广两湖坐镇西南,对于掌控黄埔嫡系的中央派蒋介石构成了很大的权利威胁。一九二九年发生“蒋桂战争”,拉开“中原大战”序幕,李宗仁白崇禧兵败,流亡越南河内。随后,蒋介石的中央派系与冯焕章和阎伯川的联军对战争持不下。在汪兆铭的促和下,桂系三要人又相机集中到广西重组兵力投入到联军的反蒋战争。同时又多出了一个张发奎作为盟友。因黄绍竑感触广西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对“中原大战”失去了积极性,增援前方作战的“李白”二人部队贻慢,致使蒋的部队可以争取有利时机截断桂系部队接济的要脉。后黄绍竑以“不威胁桂系”为前提同李宗仁白崇禧达成协议,让黄绍竑离开桂系到中央蒋介石下丨任职。黄绍竑黯然离后,换来新搭档黄旭初,这是后期的“李白黄”。“中原大战”以蒋部重创地方军阀取得重大成功,而受挫的桂系则龟缩于广西负隅顽抗,与中央派系形成对峙局面。原本顺从中央调遣的粤方陈济棠部,因为胡汉民亲信古应芬的策动,又与桂系重修于好揭旗反蒋。粤桂合作期间,李宗仁到广州监督友军。留白崇禧治理广西。桂系政要励精图治,开始收拾和经营广西这片土地。终于取得相当乐观的成果。彼时的广西作为享誉全国的“三民丨主义模范省”,对于远在南京的蒋介石无疑又构成一个巨大挑战。
        桂系派阀和蒋氏中央政丨府便是这样一个复杂的权利角足关系,既离不开对方却又相互有排斥。桂系的存在也是构成国丨民党内部不稳定不团结的一大原因之一。国丨民党败退大陆之前,彼此竞选副总统力量的角逐,蒋的下野,李的升任,也是重重矛盾纠结后戏剧性的一幕。蒋介石一生除了共丨产党以外,就以李宗仁三人为劲敌,可见新桂系的力度所在。
        三十年代的广西是个兵民难分的地方省市。北伐时期被誉为“钢军”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也被视之为国丨民党军队杂牌里的王牌。作为新式军人出身的白崇禧不但崇尚古时的管仲、孔明治国的理念,同时也颇为崇尚日、法、德的徵兵制,故也颇合乎他“新斯巴达”的建设理念。这对于后来的抗战做好了十分扎实的对应基础。国民政丨府1945年统计,抗战时期,广西征募士兵及劳工450万,占全省1200万人之近40%,全国之最。出兵100万,人数排第二,按人口比例排第一。国丨民党中央军中,不少精锐部队中广西士兵也占有很大比例,比如第5军(其中有近7成是广西士兵)、第10军(广西士兵占近4成,湖南士兵也占4成)、第74军(也是第74师,广西士兵有1成五)、第11军(也是第11师,广西士兵也有近2成)。按照白先勇先生(白崇禧之子)的引述,“剑桥大学出版英国学历史教授戴安娜·拉瑞所著的《地方与国家:中国政治中的桂系——1925至1937》,分析桂系的政治定性,结论是桂系远超出当时中国的所谓‘地方势力’,实达到全国性的身分。美国学者、芝加哥大学历史博士尤金·赖维奇所撰的《国丨民党中国的广西模式:1931——1939》,对30年代的广西建深入研究,并以‘李、白、黄’领导的广西与同时代毛丨泽东的延安政丨府以及蒋中正的南京政丨府作了一个相当发人深省的比较。”这些研究资料逐一都对30年代时期桂系治理下的广西作出了肯定。
        摘取在书中一些引用的外部评论:
      
        白崇禧在贯彻他的“三自”“三寓”政策中,虽然专横跋扈,雷厉风行,但却颇能以身作则。他提倡廉洁苦干的精神,自己平日身穿一套粗布灰军装,腰上扎条皮带,戴只灰布军帽,脚穿青布鞋,象士兵一样打着人字裹脚。只因他戴着一副无边近视眼镜,才象一个参谋军官,不然便是一个十足的桂军士兵了。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无倦意。不但衣着朴实,吃的饭食也甚为简单,不招待来宾贵客,不设宴会。白崇禧精明能干,艰苦奋斗,手段强硬,在他督率之下,广西从上而下,刻苦奋斗,蔚然成风,赌博、贪污之事极少,社会风气为之一变。经过几年的生聚,无论财力、军力、民力皆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增长。在全国一派混乱破败的形势下,广西俨然已成模范之省焉!
        有国联远东调查团团长李顿者赞曰:“假如中国有两省这样干去,日本就不敢侵略满洲了。”
        德国驻粤总领事官阿登伯博士到桂视察商务,亦赞曰:“由梧到岂沿途所见,觉广西秩序甚佳,各项建设已有显著之进步。”
        日本记者和田济叹曰:“广西有着险峻的地形,慓悍的军队,名战的将领,和大广西主义的精神,谁想把他蹂躏,我敢说是徒然空想。”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胡适评论曰:“广西给我的第一个好印象,是全省没有迷信的恋古的反动空气;广西给我的第二个好印象,是俭朴的风气,一进了广西境内,到处都是所谓‘灰布化’;广西给我的第三个好印象,是治安。广西全省只有十七团兵,连官兵共有二万人,可算是能裁兵了,但全省无盗匪,人民能享受治安的幸福。”
        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对当时经过广西的情形,亦有记述:“由我这几天旅行,我得到了一个感觉,从公路我们可以看到,或者说可以推断广西、广东、湖南的政治的成就。在广西、湖南的公路,都平坦良好,可是一过宜章,踏上广东地,那就不同了,简直是初筑的路胚,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车时,常把我们抛起与车顶相撞,讨厌极了。广东亦不比广西、湖南穷,正相反,广东是南方最富的省,器具、材料并不比别省缺乏,这种破烂的公路,实显现了过去政治的腐败。”
        时任上海《新闻报》记者,后任《大公报》和《新华日报》记者,在抗战中成为名记者的陆治先生,在三十余年之后,撰文回忆他当年到广西采访的情景时,这样写道:
        “初次到广西给我的印象是办民团,实行军训,走向全省皆兵,这对当时许多人主张抗日救亡也起鼓舞作用。尤其重要的,八年抗战中,广西出兵员之多,仅次于四川,而桂林与柳州两地也曾在战时发挥过基地的作用。”
      
        白崇禧不愧是统兵的强将,治世的强人。三国时代,给诸葛亮几十年的偏安局面;然而民国年间,对小诸葛却颇为吝啬,只给他几年时间。
            
        这本140万字的长篇小说《桂系演义》,洋洋洒洒,从旧桂系陆荣廷被孙中山连同陈炯明的粤军击溃开始书起。陆氏下野,广西陷入群龙无首的紊乱,新桂系三巨头的发迹功成,直至1949年的那个分水岭落幕。此书成于一九八八年,严格来评说这本书书名该作为《新桂系演义》更贴切些,因为旧桂系的戏份只占很小,且是以陆荣廷溃败为开篇,少了许多陆老帅由气概走向地方霸主的史事(笔者与陆荣廷为壮族人,同时又与陆氏老家武鸣县相近,对陆荣廷这位旧式军阀颇有兴趣)。作者黄继树,1943年出生,广西永福人。桂林市作家协会主席。由于身份意识形态,也局限了这本书对桂系以及国共双边人物的判定标准。但作为一位中丨共党员,能够作到此种程度的客观已属十分难得。作者屏弃了以往传统大陆现代史学的死板定义,把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描写塑造得更显得人性化。譬如像李宗仁、白崇禧这类人,不因他们具有曾经的反丨共背景而描述为黑脸将军,又如俞作柏人等,不因他们参加了广西百色、龙州起义等就描述为高大全的英雄。因为这是一部地方史(很大程度上看来),对熟悉地方的广西籍读者而言能够找到更为清晰的贴切感。譬如书中有提到俞作柏率军经过武鸣、那马、都安等地,其中那马即笔者老家片联和周鹿一带(现并为马山县)。作者曾在书尾结语,说不知该把此书归类传记还是历史小说。依笔者看来,这两类皆可算是,但严格而论还是当归类历史小说,毕竟演义体其中对白动作神色多为杜撰。不过笔者仍有许多地方十分钦佩此书中对言论细节的严谨,确实各有出处,不一而同。譬如台儿庄战役前,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和副总司令孙震处处受排挤,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皆表示不予接受,蒋介石闻知后,“把桌子一拍,‘把他们调回四川,当土匪、土皇帝由他们自便好了!’”(这是此书中所描述的情节)。而同类题材作品86年版的《血战台儿庄》,故事中也有这样一个情节:蒋介石恼火道:“既然都不要他们,那就让他们回四川,称王称霸算了……”此类相互吻合的细节之处,书种皆多有来源,不一一列举。总论,《桂系演义》采用了白话文结合旧式演义写作文体,加上作者不失幽默的语句,用通俗的语言罗织出了新桂系军阀的历史往事,是一本不可多得,对广西历史普及和研究都有着很大帮助的文学作品。顺带一提,导演陈家林先生早于2001年即为本书拍摄同名电视剧,据传已完成上卷20集,因为多种原因未能与观众分享,希望此片能够顺利通过并放送,以飨我辈。
        逐评:
            
        一、李宗仁。作为中国现代史一个举足轻重的军政高级将领,他的一生资历激荡起伏。先是从于陆荣廷旧部,早年参加过讨龙(济光)护法战争。民国九年旧桂系残部和粤军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时任营长的李宗仁拒绝前往广东接受收编,于是带领所部进入了六万大山。但是因为饷粮的匮乏,于是卖掉枪丨支换取饷粮(白崇禧的记述中为卖枪买衣)传为佳话,人人称颂。这跟旧式军阀形成了鲜明对比,李宗仁赢得了起步初期难得的声誉,为他开辟自己势力征到了人心。于是迎应时势,在玉林把控制区扩展到七个县。李德邻尊崇孔孟,信笃儒家之道,对仁义看得很重。且他为人心胸宽大。这跟喜欢耍权谋诡计的蒋有着明显的不同。由此也成为二人难以融合的芥蒂。能够把天资跋扈的黄绍竑,智谋精明的白崇禧、黄旭初至于自身部下,若无杀伐决断之才和宽宏大量的心胸,断然坐不上桂系的第一把交椅。早年起步初期他对贫乏交困的黄季宽伸出援手,不计较黄季宽挖墙角拉走他的两个主力营(俞作柏和伍廷飏)。对于桀骜不训的俞作柏袭丨击马君武(时任省长),竟打死马的姨太太,李宗仁也表现了相当难得的沉稳。李宗仁经常说:“洪杨之失败,非曾左之功也,洪杨内讧自毁其事业也。”
       他晚年流落到美国当寓公,过着孤寂平静的生活。后来认识史学家唐德刚,因他的的采访和帮助,完成了《李宗仁回忆录》并如愿的回到大陆“落叶归根”。在回到中国大陆之前,他提出以不发表任何反蒋言论为前提条件,比起后者定期组织大会骂“代总统”,蒋李这两位上下级,半辈子竞争对手之间的区别也由此可清楚的看出。
      
        二、白崇禧。原与黄绍竑同属马晓军模范营的部下。二人后来辗转到李宗仁身旁,联合组织“定桂讨贼军”,李任总司令,黄任副总司令,白则担任参谋长。参谋一职显现白崇禧精与军事谋略的身份,但在政治权谋上却不如他的上级蒋介石(周恩来曾说白刚愎自用、不懂政治)。而后者在军事上则大不如前者。
       龙潭战役时,白崇禧督军苦战,一举击溃孙传芳,国民政丨府首脑的谭延闿就曾写过一幅对联给白崇禧对联一副:
       “指挥若定真能是,学语小儿知姓名。”
       一时间,天下传颂不已。时隔多年以后,身为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与白崇禧(国民政丨府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同车之时,周恩来一字不差的背出了这副对联,以诸葛呼之于白崇禧(注意:不是小诸葛,周恩来故意省略了小字,白事后对人说,周恩来之人格魅力可抵得上十万精锐。)
       国共内战时期,一直用人上排斥非嫡系部属的蒋介石,在国军战败消息一波接着一波传来之时,蒋极为无奈的又让白崇禧去指挥“戡乱”。有意思的是,在四平击败林彪的部队后,白崇禧主张乘胜追击,蒋介石却不知所谓的回绝了这个决定(这为林彪重整旗鼓创造了绝佳条件),李宗仁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原来蒋介石不是不同意追击共军,而反对的理由是因为:这个计划出自白崇禧!有着“小诸葛”出身的白崇禧,决非徒有虚名,在抗战时期。他在30年代治理广西时期,标榜“三民丨主义广西化”,创导“三自”(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寓兵於团、寓将於学、寓徵於募)基层组织,建立民团,推广“全省皆兵”,为“抗战”作出贡献。在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先生的眼力,他的父亲是一位闪烁着光芒的国军军官。白崇禧的晚年过的颇为凄凉,连最后的落幕也充满的谜样。不过,他是个优秀的军人,据说和谈时期,连毛丨泽东都曾如此评述:“白崇禧,小诸葛嘛,喜欢带兵,以后就让他做国防部长好了,喜欢带兵就让他带二十万好了。”
      
        三、黄绍竑。原与白崇禧、夏威和陈雄等同属马晓军模范营的部下。起初与白崇禧等等追随马晓军归附到马君武省长的治下,时局的不稳定又迅速卷入接连不断的战事中。先是刘日福的自治军向百色进逼时,力薄难支被俘,后有烟商搭救又辗转奔走投到直属旧桂系的李宗仁部(时名为为粤桂边防司令)。后与李宗仁协同商量分途发展。民国十二年八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七月配合粤军第一师夹击沈鸿英部。民国十三年五月陆荣廷、沈鸿英交战于桂林之际,黄绍竑与李宗仁、白崇禧部联合作战,采取联沈攻陆,尔后灭沈的各个击破策略,六月占领南宁,歼陆主力。后所部与李部组成定桂讨贼联军,任副总指挥。次年二月定桂讨贼联军击败沈鸿英、陆荣廷部,占领桂林;七月击退入桂滇军唐继尧、龙云部,实现广西统一。
       在桂系政要中黄绍竑是最具有悲剧色彩的一位。“蒋桂战争”时期增援前方作战的“李白”二人部队贻慢,受到迁怒,后黄绍竑以“不威胁桂系”为前提同李宗仁白崇禧达成协议,让黄绍竑离开桂系到中央蒋介石下丨任职。在1948年李宗仁参选副总统之时黄绍竑倾一己之力助李参选,由此评论也将黄绍竑到蒋部任职视为“蒋桂战争”后桂系败阵出的一步旗子。但国共内战和谈破裂后,黄绍竑留在了大陆当政协委员。在《桂系演义》中,黄绍竑给人一个粗中有细的铁汉子形象,其早年败兵奔走之时,即使饿着口子带兵也严律军纪,这一点上与李宗仁等新式军人都很相似。同时黄绍竑也是个颇有才识谋略的军人和政客,譬如在处理冯葆初的故事等等都写得很精彩和全面。1958年2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黄绍竑与章乃器、潘大逵、曾庶凡和陈铭枢等等被划分为右派。文革时期受到严重冲击,两次服毒不死,1966年8月31日在北京以剃刀刎颈自杀而死。李宗仁闻之,不禁老泪纵横道:“季宽天分最高,天假以年,必能为国家民族作出更多贡献。”
      
        四、黄旭初。是为桂系诸杰中笔者最为赞赏的一位。黄旭初与黄绍竑同为广西容县人。先后毕业於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及陆军大学,最初也是在马晓军模范营当连长。陆荣廷溃败时,粤军从南宁撤退后,黄旭初被自治军蒙仁潜部扣留,指为“通敌有据”,险遭杀害。时李宗仁正好在南宁与各自治军首领接洽善后。知黄在押,即向蒙力争,将黄保释出来,并和他一同回玉林,派为司令部参谋长。黄旭初在桂系统治下的广西当了19年省主席。他主政之下的广西,贡献于教育之多,使得广西这块贫瘠之地居然完成高小文化,一时为全国称奇。
       白崇禧后来曾撰文称赞其“沈毅敬慎,记忆力极佳,对於国学很有基础,虽文质彬彬恬淡自守,与人无争,但指挥作战时很勇敢,可说是允文尤武而极有节操的全才,对於统一广西建设广西贡献均钜。”这大概就是马君武卸任广西大学校长后,白崇禧推其接任校长的主要原因。黄旭初在在《桂系演义》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全可以用九全九美形容,其为人办事细腻,体恤上下级,不好争功夺利,懂得窥探李白人等的心思却懂得平稳把持和驾驭,致使桂系内部团结一并,黄旭初作为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关于黄旭初另一个另人深刻的印象,就是他的精敏。据说他找人谈话的本事是仅此于盛世才的。时人称李济深为桂系“保姆”,而黄旭初则为“管家”。但抗战时他曾受《新华日报》无耻之诋毁,标题是:“桂林危机声中,黄旭初扫他妈的墓。”
       黄旭初1949年后移居香港。1951年移居日本横滨,后因散尽家财,于1958年回到香港,获下属安排居住在石硖尾徙置区,出入要依赖九龙巴士2号线代步,只能在《春秋》半月刊卖文维生,但同年获国府聘为国策顾问。1975年11月死在广华医院。他是桂系四巨头当中最终没有投靠国共两党的唯一一人。晚年的黄旭初曾接到过老朋友上司的李宗仁回大陆的邀请。但他谢绝了,答曰:“健公陷于台,德公陷于共,我近观毛丨泽东、周恩来举动,恐有大风暴,也未可知。”,果不其然,其淡淡一语道出了其真实灼见的政论眼光。黄旭初其故居今尚在南宁,假以时日,当自登门走访。
      
       五、夏威。与黄绍竑同属原马晓军模范营旧部出身。32年时任南宁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校长。两广事变后任改编后的第四十八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六军军长,留守广西。
       北伐后期和胡宗铎、陶钧(此二者同属桂系)三人共同主政湖南湖北,由于其三人姓氏谐音,被人笑做“瞎胡闹”。统一广西时,他号称是新桂系的“陈玉成”,在龙潭战役中,血战七天七夜,其后授予上将军衔。剿共时期,在湘江之战中,夏威指挥所部两个师又一个团,进攻红五师。红五师自师参谋长胡浚以下,团、营、连干部几乎全部非伤即亡,全师3000多人,损失就达2000多人。夏威以这样的赫赫军功连国丨民党最高当局蒋介石一时都惊为天人(但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夏威率部对蒋作战后,却兵败而避居香港。)。在五次反围剿战役中,能够全歼红军整师的唯有夏威一人而已。夏威作战勇猛,堪称虎将。惟抗战之时战绩平平。大概是奉行白崇禧保存实力的目的。
       夏威说过一句名言,“共丨产党迟早要腐化的”,在当时被共丨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撰文痛批。而今笔者认为评价此话,需看今日中国大陆党政官员作风问题,便可知分晓。49年后夏威先去了海南岛,次年定居于香港。1975年1月3日在香港遭遇车祸身亡。
      
       六、李品仙。十五岁时考入蔡锷在桂林创办的广西陆军小学。参加过著名的武昌起义,后在护法战争、湘直战争、护宪战争中屡建战功。中日战争爆发时,李品仙下辖的第四十八军参加了上海保卫战。李品仙与唐生智为保定军丨校的同学,本属湘军唐生智所部。宁汉战争时,南京政丨府下令讨伐唐生智,桂系与唐生智交火,唐不敌而被迫通电下野,出亡日本。李品仙因为其广西籍身份,连同廖磊和叶琪被白崇禧收编留用。不久后,又改旗从唐,联蒋反桂。不久后,又与唐响应冯玉祥部石友三通电反蒋,被蒋中正、阎锡山的联军击溃,所部被全数收编。李品仙当自得远走香港。后受桂系之邀,再度授予重任(此间正应笔者前文所言,朝秦暮楚,朝起夕落,都再正常不过。)。
       李品仙其为人口碑颇差。宁汉战争后白崇禧收编其部,李品仙也乐得其所,甚至称赞白崇禧为其再造父母。此年的蒋桂战争,蒋介石重新起用唐生智,唐便重金联络老同学李品仙。李旋即通电支持唐生智、蒋介石,参与第一次肢解新桂系的战争。而白崇禧险遭其害,后因廖磊帮助得以脱险(有趣的地方是,收编初前,廖磊先言若其老上司唐生智有需效力,当即奔走投靠唐生智麾下)。李品仙在一系列“清共”的任务上,表现极为残暴。李品仙最为后人诟病的就是1938年他的盗墓事件,而且盗的是楚怀王的墓!而关于他因为行贿蒋介石,因此有了一个“孙殿英第二”的外号。且李品仙于安徽时,横征暴敛、搜刮民财,当时有民谣讥讽为“天高三尺,地陷三丈”。另一件应该谈到的则是国共内战后期,李品仙遵照陈诚的意思力劝白崇禧去台。白崇禧到台后因为其桂系身份不受重用,谋得一个挂名的闲差,还有过被蒋经国把地板下的黄金都给撬走的尴尬。
       但,我们写文章讲的是客观,不可完全否定李品仙其为人和作为。白崇禧撰文中曾评价李品仙“打仗沈著,待人宽大,态度甚佳。”李品仙在抗战时颇有建功,据《中国抗日军史》中记载,随枣会战时,李品仙协助李宗仁参加战役的具体指挥,亲自率左集团三个军防守桐柏山、大洪山一带。5月7日,日军陷枣阳,接着又分兵攻新野、唐河、南阳,第五战区乘日军后方补给中断,全力反攻,歼敌3万余人。战后,国丨民党中央统帅部为表彰李品仙在随枣战役中的功绩,特颁授干城勋章一枚,以示奖励。
       1987年3月23日,李品仙在台北去世,终年98岁。比桂系要员中任何一位都活得久。
      
       七、廖磊。大概是桂系中风评最好,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廖磊最为人称赞的是抗日期间主持安徽省政的政绩。虽短短一年,然已有时人夸赞为:「廖磊将军治军严明,与官兵同甘苦,勤政爱民,视吏民如弟兄,威德兼施,刚柔并济。平时不苟言笑,言出必行,力行贯彻,不成功不止,以建设安徽、复兴中国为目的,一年之间,巡视鄂东豫南二次、皖中二次、皖北一次,轻身简随,履险如夷,行旌所至,军民夹道欢迎」。民国军阀在平民大众中印象多与匪寇无异,能得此口碑当属极为难得。廖磊死后,国民政丨府明令褒扬:“安徽省政丨府主席廖磊,才略优长,忠勤夙着。抗敌军兴,率师转战前方,屡树勋绩。年来兼主皖政,艰难筹措,建树尤多。”而中丨共自周恩来、朱德以下叶丨剑英、董必武等均送花圈致哀。
       关于廖磊的事迹,这里还是直接引用白崇禧《新广西建设的重要人物》一文中所作的描述:
       “广西战将甚多,最可爱的是廖磊,廖从当下级军官起即在唐生智那里,与唐生智长久在一起,在湖南极有名,湘军都很佩服他。他勤於练兵,不苟言笑,赏罚分明,待士兵如手足,能同甘苦,其部属不奉其命令不敢任意进退,而他自己刻苦耐劳勇敢,在前线身先士卒,用兵不只勇敢,且坚忍不拔,自当排长起遇危险时绝不请援,未奉令不退,因此屡次能完成任务。第七军在他手里整理得最好,他驻柳州时,作特殊训练,每一士兵武装游过柳江。廿三年共丨匪流窜经桂北入黔,渡过江后尽收民船,以为无事,没料到第七军竟能渡河野袭,吃了一次大亏。此外第七军打广西土丨共韦拔群,剿了几次,把匪首砍了头全省示众。此外傜乱亦廖打的。我亲自看他指挥作战情形,咬牙切齿,好像他自己在打一样。他在广西当军长,只管本分的事,规规矩矩的,从不见县长、科长,不管外头闲事。抗战爆发,广西部队要开赴前线,医师以他有高血压劝他不要出来,他说:‘抗战怎么不去!’他率第七军赴沪作战,敌人装备好又有制空权,伤亡很大,有旅长二人、团长六七人牺牲,而撤退时无论搭车徒步,上下均能守秩序,对百姓秋毫无犯。第七军撤到大别山,后来荣膺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军人能守纪律,政治风气亦佳,安徽人对他均表好感。这时江北、山东都沦陷了,而安徽甚多县份在八年抗战中始终能守住,这基础是他建立的。可惜因战事控偬,不能按时检查身体,二十八年冬病逝於立煌县,葬於宜黄。继廖任安徽省主席的是李品仙,无论军政都比不上廖主持的时期了。我衷心佩服这人。”
      
       于桂系集团中,文臣武将颇多。像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是广西陆军小学先后期同学的叶琪,其生活朴素廉洁。最早一批发家桂系骨干韦云淞,同样是一生俭朴,为人忠厚善良。由此戴笠生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唯独广西方面,虽然穷的很,但是,金条竟不好用。”其他如胡宗铎、陶钧、伍廷颺、梁朝玑、吕焕炎、锺祖培、吕竞存、俞作柏、李明瑞等等其故事背景都有所研究价值。这里碍于篇幅(一个原因也是笔者懒的缘故),就不一一加以评述了。感兴趣的朋友推荐可以阅读下面这些著作和资料:
      
       《八桂将军风云录》,庾新顺 著,2001年 广西人民出版社;
       《大对局:桂系军阀全传》,周亚平 著,2002年 团结出版社;
       《桂系三雄:李宗仁、黄绍竑与白崇禧》,李永铭 著,2007年 湖北辞书出版社;
       《桂系演义》,黄继树 著,2007年 漓江出版社;
       《桂系军阀》,罗平汉 / 王续添 著,2001年 中丨共党史出版社;
       《李宗仁回忆录》,李宗仁 口述 / 唐德刚 撰写,2005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五十年回忆》,黄绍竑 著,1999年 岳麓书社;
       《白崇禧传》,程思远 著,1995年 华艺出版社;
       《铁血恩仇—桂系军阀往事》,凤凰大视野系列节目,2007年 凤凰卫视。
      
      
  •   哟,继续,继续~
  •   谢谢盗哥支持!
  •   哈哈!广西弟子顶一下,
  •   桂系作战是在是厉害
  •   我们钢的第七军!!!
  •   广西猴子兵,凶如老虎狠如狼,楼主应该是一位大侠,对这部书有如此的评剧,相当的了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