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在阿坝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伊萨贝拉•伯德(Isabella Lucy Bishop)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伊萨贝拉·伯德  页数:1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伊莎贝拉在阿坝》共七章,作者用笔记录了从外国人眼中看到100年前我的家乡,灌县与成都、从灌县到兴文坪、从理番厅到杂谷脑、从梭磨到成都府等内容。书中这样写道:一座紫罗兰色与金色,交相辉映的,巨大的双碉城堡,这里就是这个,美丽地方的,首领——梭磨土司的居住地。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伊萨贝拉•伯德(Isabella Lucy Bishop) 译者:红音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Lucy Bishop),(1831-1904),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旅行家、游记作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第一位女性会员。自幼多病,一生旅行,笔耕不辍。世界的风景成为她笔下的传奇。代表作有《英国女人在美洲》《夏威夷群岛》《朝鲜及其近邻》《长江流域旅行记》等。 红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人,藏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共管理硕士、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生。

书籍目录

从外国人眼中看到100年前我的家乡 拿起笔来,记录我们的历程 第一章 灌县与成都 第二章 从灌县到兴文坪 第三章 从兴文坪到理番厅 第四章 从理番厅到杂谷脑 第五章 “远方” 第六章 “蛮子”、“岩人”或“山上人” 第七章 从梭磨到成都府 伊莎贝拉•伯德小传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天与卡勒姆夫妇的旅行仍然是穿越富饶美丽的大平原。当我们越接近成都,土地越肥沃,人口也越稠密。大路两旁有许多饭馆,里面挤满了苦力和旅行的人,路上独轮车队伍川流不息。 鸦片的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而且极有可能将这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消耗殆尽。 在去往成都的路上有一座奇特的石桥,每个桥墩上都雕刻着石龙,坚实有力。我听过许多对成都的赞誉,有人说成都是中国最舒适的城市之一,有人称它为“第二座北京”等等。我们从西城门入城,城门雄伟壮丽。穿过一片绿色空地之后就是满人的居住区。那是一片被围起来的园林,里面树木郁郁葱葱,还有一些略显衰败的大型宅院。街道上有些商铺的招牌是用满文书写的。在这个区域我竟然看见个头高大、面色红润健康的“大脚”女人,她们身穿长袍,发髻上插着玫瑰花,如同在中国东北一样,男男女女站在门口与朋友闲聊,仿佛英国妇女般的悠然自得和自由自在。 沿着宽阔干净的街道穿过引入注目的“市郊住宅区”,虽然那片区域也是在城墙内,但我这样称呼它。走了一段路程到达“高档住宅区”,内地会的教士们就住在这里,自从那次骚乱后总督提供给传教士低廉租金的房屋。那次骚乱使传教士的房屋遭到彻底破坏,其他教团的房屋和医院也没能幸免,甚至连砖瓦都一并被拿走。我受到热情接待的这所房子是政府指定给美国委员会的,他们从北京来调查排外骚乱所造成的损失。房间里的窗户上装着玻璃,地上铺着垫子,窗户上装饰着考究的薄纱帘子。 除了内地会外,还有一个大的天主教传教团,一个美国传教团和一个加拿大传教团在这里传教。新教的传教士们虽然有时在对外方针方面有分歧,但还是在一起和睦地生活和工作。自从那次骚乱之后,传教士们的生活就再没有安定过。罗马天主教传教团要求并得到赔付的巨额赔偿使得官僚阶层非常恼怒。关于外国人吃小孩的谣言仍然在流传着,我相信当地人确信传教士就是干那种事的,因为后来在穿越成都的时候,我观察到只要外国人一踏上那些狭窄贫穷的街道,立即会有人把他们的孩子抱起来慌慌张张地躲进屋里。有的孩子衣服后面绿色的补丁上绣着红色的十字架,那是因为人们相信外国人非常敬畏十字架,所以是不会伤害衣服上有这个图案的孩子的。 我不觉得成都与北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成都干净而且整洁,空气中弥漫的麝香的强烈味道也是北京没有的。的确,成都除了从四川的其他城市购买茶叶、丝绸、鸦片和棉花之外,它更重要的是与藏区进行的大宗交易,包括大黄、药材、毛皮,当然最主要的是麝香。

编辑推荐

《伊莎贝拉在阿坝:1896年伊莎贝拉在四川西部汶川、理县、马尔康梭磨旅行游记》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伊莎贝拉在阿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