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俱乐部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印) 库什万特·辛格,Khushwant Singh  页数:225  字数:138000  译者:高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沙玛、贝格、布塔是印度政界、商界和文化界里数一数二的人物。三个老男人不仅宗教信仰不同,性格爱好也不同。但他们却能在这四十多年里的每天傍晚,聚在新德里著名的罗迪公园里的长椅上畅谈人生。维系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爱女人、爱面子、爱斗嘴。
  他们三个用印式幽默对政治黑幕、名人绯闻、宗教冲突进行了调侃,对占星术、梵语诗歌、南亚次大陆的植物花草、美食和美景和宗教节日、仪式进行了炫耀式的分享,丝毫不掩饰男人的虚荣心和信心来源。
  重头戏更是对自己年轻时的私生活的追忆与攀比。那些曾在他们生命中留下痕迹的女人,却是他们在迈向不可逆转的年老之时记忆最深刻、最怀念的。
  昨日轻浮已去何处,往昔青春又逝何方?人生的智慧不会停止,特别是当触摸到死亡的存在之时。当死神的脚步慢慢逼近的时候,他们三个又将经历怎样一番痛苦与抉择?

作者简介

库什万特·辛格
Khushwant Singh(1915- )
库什万特?辛格,印度当代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作家。曾任印度议会议员,在《印度斯坦时报》《国民先驱报》《印度画报周刊》等媒体任记者、编辑。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列车驶往巴基斯坦》《我不会听那只夜莺歌唱》《德里》《女伴们》《海葬》等。辛格也是研究锡克教历史文化和乌尔都语诗歌的专家。
1974年获得印度公民荣誉奖,2007年获得印度公民最高荣誉奖。
译者简介:高伟,女,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外语学院英语学院翻译教研室主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翻译基地项目指导教师,《海外英语》编委以及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特约编辑。获得过多次教学成果奖,立项数十项。出版编著、译著数十本。

书籍目录

自 白
第一章 罗迪公园
第二章 花卉之月
第三章 由春入夏
第四章 人间四月
第五章 金链花开
第六章 炎炎夏日
第七章 孔雀之鸣
第八章 查土摩禁食期
第九章 由夏入秋
第十章 甘地的十月
第十一章 古鲁的十一月
第十二章 蓝月年的十二月第十三章 日落时分

章节摘录

  我要讲的故事从2009年1月26日下午开始。那天是星期一,是印度共和国成立五十九周年的纪念日。尽管印度是1947年8月15日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的,但印度共和国的众位领导很英明,认为8月中旬过于炎热和潮湿,不适合举行户外庆祝活动,而1月下旬则是个好时候,更适合用来庆祝共和国成立,于是他们便选择1950年1月26日签署印度共和国的新宪法。他们宣布这一天为全民假日,命名为共和日。  每年1月底,寒冬的凛冽渐渐减弱,日出之际,浓雾弥漫的黎明转化为阳光灿烂的早晨,鲜花盛开、巨嘴鸟啼叫的时节即将来临。  共和日是印度日历上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是印度举国欢庆的唯一一个节日。在印度,无论一个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锡克教、耆那教,还是印度祆教,都会庆祝这个节日。这一天,每一个邦的首府都会举行升旗仪式。此外,部队、警察和学生也会上街游行。不过,这一天,印度庆祝场面最宏大的地方在首都,这里会展示印度的军事力量和文化多样性。坦克、装甲车、火箭发射载具驶过大街;礼炮声隆隆;海、陆、空三军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列队行进,斜挎着随身佩剑做出敬礼动作:骑兵乘着骆驼和马匹,身后的队伍来自各个邦,集中展示自己取得的各项成就,队伍周围,民族舞蹈演员在表演歌舞。大家在拂晓时就开始集合,沿着国王大道两侧排成长队。这条宽阔的大道从位于芮希那小山上的总统府开始,沿着斜坡向下延伸,斜坡两侧有两组宏伟的政府大楼,即北区和南区,大道末端通往庄严的战争纪念拱门——印度门。印度门上刻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第三次阿富汗抗英战争以及1971年与邻国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失去生命的印度阵亡将士的姓名。在印度门的中间燃着圣火,常年不息,纪念这些为祖国献出宝贵生命的军人。  你可能会感到奇怪,印度作为圣雄甘地的祖国,一向崇尚非暴力运动,以自己是和平使者为傲,为何会展示这么多致命武器和战斗力量来欢度国庆节。真相是这样的:我们印度人内心充满了矛盾。我们向世界宣传和平,同时也在为战争做准备;我们宣扬心灵的纯净、贞洁和禁欲,同时我们也沉迷于情欲。这让我们变得很滑稽。不过,我们的确也因此对这种庸俗的武器展示做了一些补偿——在朝着政府大楼群的胜利广场举行了一场阅兵仪式。在这里,人数众多的陆、海、空三军乐队不携带任何武器,只带着小号、长笛、单簧管、爵士鼓和风笛,在广场上往来穿梭表演。这场盛大的集会最后伴着钟鸣声响起圣雄甘地最喜欢的圣歌《与我在一起》而宣告结束。  一天后,也就是1月30日,是甘地纪念日。这一天,印度领导人聚集在新德里的甘地陵,把鲜花撒在黑色的大理石平台上,这里是甘地遗体火葬成灰之所。你看,我们就是这种人,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很滑稽。  还是让我回到正题中来吧。大约中午时分,国王大道的游行结束了,人群开始逐渐四散开去。有些人前往附近的老堡垒,他们或在草坪上野餐,或在阳光下打着小盹。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古老的历史遗迹也能为大家提供休憩放松的空间,环境同样宁静,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离国王大道不远的罗迪公园。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飞鸟以及老式建筑。这里风景优美,可能是印度最具历史意义的公园了。这一带以前是海尔布尔村庄的一部分,散布着众多的墓地和纪念碑。在20世纪30年代,政府迁走这里的村民,以便保护墓地和纪念碑。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店里摆放的大量的书都是歌颂青春的,但很少有写曰薄西山的。我们不愿意面对年老,不愿意接受某一天就会降临到我们身上的那些事。但是死亡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读过此书后,希望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们会记住,我们会为曾经的感官愉悦付出代价。  ——《商业周刊》    《日落俱乐部》夺人心魄地探索了友谊、情爱、年老和疾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对神秘、复杂的印度社会进行了有趣、深刻的描绘。  ——《观点》    这本书的风格是当今少有的作家敢于尝试的——像绅士般文雅,回忆时的温柔浪漫,未经打磨、自然的散文般的段落。这种风格代表的就是人生,代表的就是过往曾经年轻的岁月。  ——《论坛报》

编辑推荐

  女人,美酒,信仰,  男人挚爱的选项还有无其他?  继泰戈尔后,印度当代最受欢迎作家  库什万特·辛格作品首次引进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落俱乐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作者的写作风格让人读得很轻松,时不时的“荤段子”也让人忍俊不禁。印度果真是一个具备智慧的国家。
  •   恋爱游戏……一本不错的小说,爱情中男女可以读一读,反思一下!
  •   虽然说知道人们内心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但是总觉得看着书中的主人公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年纪,也都觉得各自出轨啊,情人啊什么的事情似乎也无所谓的样子。。。残酷的现实
  •     暮年风景
      读《日落俱乐部》
      文/一念千尘
      《日落俱乐部》的作者是印度有名的作家,但是他写作此书时却已高达九十五岁高龄,看到这个介绍时,不由地吃了一惊,也便提起了兴趣,他与我们印象中活着只是为了活着的老人颇不一样,因为觉得无所事事,便开始写书,不管怎么说,都是让人佩服的事情。
      不止是人到老年,人的一生,其实不都是在怀念与留恋中度过的吗,逝去的远去的人与事总是纠缠在心底,有些人舍不得,便开始用文字建立不朽,作家正是基于这种思恋,而作此书。或者此书就是他曾经拥有过的,或者有大量的虚构,但是他的作品,仍然是为我们打开了老人们那越来越孤独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所谓的老去,只是身体上的无奈,原来老人们依然有着雄心壮士,依然顽强地与信念做着斗争。
      俱乐部的成员只有三名,三位很有钱的老人在公园里慢慢相识,于是每天的聚会成为必要的功课。其实此书也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故事,只是以三位老人大量的对话进行,而恰 是在这些有趣无趣的对话中,我们一方面了解了印度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另一方面也看到了人老了以后颇有些可爱的样子。
      作者在前言中自述中称,也许你会觉得他的东西品位不高,但随即一副耍赖的样子,就这样吧,反正一般人的印象中,我这个人从来没什么文明可言。所以你在他的书中会读到大量关于女人与性的话题。三个老人不仅整日为了政治话题吵吵闹闹,也常常不顾形象地讨论身体上的需求以及当年的风流韵事,或者,这就是真实的他们,虽然身体老去了,但精神上的渴求一刻都不曾消失,老去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我们总是到很久很久以后才肯相信,自己是真的老了。
      故事背景时间并不长,也不过是一年有余的光景,季节背景,政治背景,放在眼前的却是一天天的去日无多。于是一个摔了一跤后就走了,一个在睡梦中就告别了,三个人中走了两个,只丢下一个老人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
      刚刚看到一篇文章,意思是说,真正不朽的作品,恰恰是那些日常琐事交织起来的,像是《红楼梦》,吃吃喝喝的,一个家庭就崩落了,这篇文章其实恰是这样的感觉,三个老人也不过是每日去公园的长椅上聚会,也无非就是发表些高谈阔论或者表示沉默,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溜走了。生生死死,是必然要面对的人类命运。我读小说,有时更喜欢抛开作品的国籍背景与政治背景,更喜欢看到的是人性与精神,毕竟这些东西是离我更近一些的,也更容易触摸。所以我读到的只是人本身,而不是关于印度的大背景。
      简直不敢想像,自己也会老。
       20120914
      
      
  •      日暮客惆怅,夕阳几度归
       ——《日落俱乐部》
      
       文/细雨微澜
      
      日暮客惆,夕阳独下,恁地任春花秋月,幻化成梦境一场。挥手指点间,幕已谢下,徒留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悲壮。看破了故事繁琐,却看不透生命轮转,日暮苍山下,可有鹅毛落下?
      若有,是如阿甘般欣然回味,还是如布塔般苍凉独对?生命孕育于初春的娇嫩,却止息于白雪的苍茫,他坐在那里,看到的是生命的孕育,却感慨于生命的流逝。
      
      一、 音乐美之象征意义
      
      这是一部关于生命的故事,初时只觉索然无味,奈何尾页合上才感书中之深意,故事始于春夏秋冬的轮转,却在起承转合中暗示了生命的孕育,那个圆顶的苍穹,代表的并非是三个老人的唠嗑,而是生命行程中的过往经历,一切从哪里孕育终将于哪里止息,印度梵语诗体的美自然的融合于故事的各个方面,代表的正是生命不同阶段的真意。
      如同我们阅读沈从文的《边城》,往往会被那流动的情感、水般的温润所震撼,而在汪曾祺的《受戒》中,这种音乐之美则更加明显,文而育水,水而载文,《日落俱乐部》中的诗歌看似突兀,却于平凡中添就了几笔音乐的美感。瓦莱里认为,“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诗情,是一种兴奋和迷醉的心情”,因此他认为象征性的诗歌具有音乐美。这种美显而不露却适时地调节着文中的各个章节,就如同布塔对诗歌的吟诵,看似平淡无奇,实则点睛之笔。
      诗歌跨越了生命的大半个命轮,从一月开始亦从一月结束,这三个老人象征着社会、生活、宗教的各个方面,实则,归于一处,只是二字而已。
      冬去春来,春去冬至,一切看似无甚变化,却暗藏玄机。我们一页一页的翻下去,看到的是几个老人无趣的讨论,我们一页一页的回顾,反思的却是我们所不熟悉的印度。美正是孕育在这种朦胧之中,我们无法发现却只能够体会,那个乳房般的圆顶,那个成为日落俱乐部聚集地的公园,实则只是象征性的一个符号,它们不时地出现在文章的各个角落,体现的却是印度社会不同的人文价值。暗藏的性欲,引申的深意,终不过是在暗示他们一个又一个的离去。诗歌在这里成为了日落的象征,布塔吟诵着诗歌,望着那圆顶的孕育,独自承受着生命的最后时刻。
      
      二、 死后生前身外事
      
      当园丁无意的询问布塔好友下落时,其只能无奈的举起双手,仰望天空。生命在于轮回,生命在于运动。当他孤独地坐在那里时,感受到的只是圆顶般的轮回,静止般的沉寂。生命永远没有止息,只是生命之中的美好也随着生命的逝去而逝去,当事人的一切或成为社会的谈资,或成为他人的泪水,亦或成为好友亲人的回忆,只是,那些韶华时光、隐秘的往事却变成空气随他一同而去。
      几度笑谈中,却不曾知晓身后事,昨日之韶光成今日之离局,当死亡的恐怖步步逼近,你可还有几分畅谈的思绪?
      政治时局,女人性欲是三人谈论的主题,只是当二人离去,留下的这一人可还会继续关注这些身外之事,生命将其看为过客,而人们却猜不透看不懂,只是在生前无尽的愤怒,体现着自己残存的最后一点价值。然而佛曰涅槃,魂归何处?
      
      故事起于三个老人的聚首,却归于一个老人的沉思,命运的轮轴还会继续,并不会因一人的消逝而停止,年年岁岁,无尽的生命睁开双眸却也有无尽的生命归于尘土,恰如印度梵语般的吟唱,絮絮而又蕴含真意,其穿过时间岁月、跨越实事年限,均透过日暮苍山的老年俱乐部看尽生命的无尽苍穹。
      
       写于2012年9月12日晚(雯)
      
      
      
      备注:此书适合细读而非浅尝辄止。书中有几处印刷错误,略微破坏书籍整体的韵味。第62页诗中应为“啼啭”,最后一章中漏掉一个“婚”字。
  •     艺术家耽于情欲,就像耽于幻想一样。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就是情欲的延伸。因为,情欲意味着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才能创造出张力十足的生活(或者艺术)。
      
      印度小说《日落俱乐部》从三位老者在罗迪公园认识开始。沙玛信奉印度教,出身婆罗门(印度种姓制度中最高一个等级),青年时期就读于牛津大学,后来长期担任要职,直到退休。他富有女人缘,但却终生未婚。也就是说,沙玛是出身上流社会的骨灰级钻石王老五;贝格信奉伊斯兰教,祖上是大贵族,其父拥有庞大的产业,他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包括别墅和连锁医药店,喜欢乌尔都语的诗歌,热衷于收藏,堪称印度式的高富帅;布塔是锡克教徒,年轻时在英国接受过良好教育,曾为印度政府提供服务,还曾为报纸撰文,阅读大量小说、诗歌、传记,能流利的用英语和乌尔都语交谈。从三个人的履历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受过良好教育,生命力旺盛,且富有艺术气质。
      
      故事开始的时候,三位主人公就已经在八十岁以上,也就是说他们的生命已不再拥有未来,只剩下回忆。然而,他们依旧在讨论政治、诗歌、美食与女人。其中,谈论最多的是与女性的关系,主要与情欲有关。情欲并非指实际的性接触,在不同的年龄段,它有着不同的意义。到了八十岁这个年纪,有实际的性行为只能是个神话,但情欲所保留的记忆却可以一直温暖剩下的人生。总有一些女性,会成为男性灵魂中最光明的星辰。也许在万籁俱寂的暗夜之中,也许在睡梦沉昏的游离之中,也许在耄耋之年的白发飘舞中……
      
      性爱到了至高点,便接近神。
      印度密宗认为,唯有在性爱的高潮与死亡之际,人才有可能发现光明(悟道)。实际上,这种认识源于较高层次的哲学认知,在印度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反应。印度的性爱神庙,长篇史诗《罗摩衍那》,传统养生、木刻绘画中都有大量与生殖崇拜有关的内容。粗浅无知的人,大多将之理解为色情;稍微上一个层次的人,也不过将之视为情色;只有那些脱离了肉欲认识,进入哲学范畴的人,才会发现其中的智慧意味。色情、情色、智慧三者之间出于一体,但却有本质的区别。
      
      沙玛、贝格和布塔虽然信奉不同宗教,但却都是深受印度文化濡染的人物。他们既有世俗男女的欲望需求,也有植根于情欲之上的智慧。他们信奉不同宗教,但却能亲密无间,有时以理性的态度来认识对方,有时又片面的攻讦对方。也许,沙玛说得对:文化没有边界,一切宗教都在教导大家真理和爱的信念。这也是为何他们三个能够聚而相善,近则品谈自身,远则纵论时政,艺术的原因。这也反映了印度精英人物的思想,他们试图超越宗教与民族冲突,凝聚成一个没有裂痕的整体。
      
      沙玛魅力非凡,年轻时周游世界,与不同民族的几十位女性有过罗曼史;布塔最喜欢讲荤笑话,说脏话,但他也会说:“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是男女欢好后的产物”。他的谑谈中,其实往往包含着一针见血的哲理。这就好像看电影,有些人看到裸露的胴体,就以为是色情片,后续的情节却告诉他那不过是情色片。情色片与色情片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艺术,而后者最多不过是技术。
      
      贝格年轻时是一个精力充沛,情欲旺盛的浪子,他曾与身体娇小玲珑的妻子尝试各种美好的姿势,也曾与妻子的两个女仆轮流缠绵,更曾到红灯区去寻觅沦落风尘的美丽少女。但他并不是一个虚伪的人,他承认自己的一切行为,并不为之辩护。他热衷于诗歌,也热衷于性体验,他曾骄傲的说:“一切语言中最伟大的诗篇都是因爱情而写,不是出于性欲而作。”也曾诚恳而衷心的赞美他的性伴侣。他是一个始终对自己,与他人保持真诚的人。他只是与理解自己的密友分享那些美好的过往,而不是炫耀。他曾说,爱情是个人的事情,非常私密的,不用去告诉全世界。当他说起罗曼史的时候,就像是在讲述一个传说。幽默,生动,贴切自然,没有色情意味。
      
      情欲是大多数艺术家的原动力。
      法国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所创作的《浴女》系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其笔触仿佛滑过女性身体的手指,流溢着饱满的情色意味,将生命的张力陈然纸上。同为艺术巨匠的罗丹,则一面在工作室看模特儿裸体跳舞,一面将那些曲线优雅的姿态定格在雕塑草稿上。即便是梵高,瞎子阿炳这样的另类艺术家,也在戒行与情欲之间不停的挣扎,有时候会像清教徒一样节制欲望昼夜探究艺术,有时候又会整宿沉湎在妓院中。然而,作为艺术之神眷顾的优秀种子,他们并非陷入情欲不能自拔。当他们从欲望中醒来,智慧树便开始孕育最丰美的智慧之果。
      
      情欲和智慧就像是刀锋与犀利的关系。犀利的存在,首先源于刀锋这个实体。同样,智慧也依托于血肉之躯。正常的血肉之躯,必定有情欲。完全脱离了情欲,或者说没有情欲的人,要么是僵尸一具,要么是圣哲。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并不压抑自己的情欲,而是将之转化为艺术或者创造。卓别林、毕加索、达利、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等伟大的人物都是擅长将情欲转化为艺术创造的人。在他们的生命旅途中,情欲之花最终结出了智慧之果。
      
  •     其实对印度文学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对于印度的宗教文化风土民情,似乎还停留在《三傻大闹宝莱坞阶段》。小说《日落俱乐部》不像印度电影那样,以浪漫曲折的故事和歌舞升平的桥段摄人心魄,它是以散文风格的段落叙述三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在生命尽头所发生的故事。书中的全部章节就是记录他们从2009年印度共和日到2010年印度共和日的平常生活,不煽情,不做作,不故意惹人怜悯,似乎老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没有特别出色、有趣的地方,但读过之后却让人在心灵平静时产生无限的感慨和回味。
      
      沙玛、贝格、布塔是有着四十多年感情的至交好友,由于常逛罗迪公园又均已年过耄耋之年,三个老人组成了“日落俱乐部”,相约每天日落十分,坐在公园的老人椅上畅谈政治、社会、自然和女人。沙玛是看书需戴老花镜听话需戴助听器吃饭需戴假牙套的“健康”文化老人,贝格是身材魁伟家世显赫又偶尔风流的穆斯林显贵,而布塔,也就是小说中的作者本人,是热爱自然常常便秘又有点愤世嫉俗的锡克教徒。三个老人信仰不同,性格迥异,从他们的谈话内容可以领略印度各色宗教、艺术、阶层人物的现状和特点。三个好友互相关爱,时时争吵又彼此安慰,在仿佛闲谈的散文气质背后,是对日薄西山的生命的顺其自然的接受,和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思念和眷恋。文中着墨最多的段落是女人,虽然身体已经老去,但心灵仍然年轻的80岁的他们,仍然能够回忆起年轻时留给他们美好影像的女人们的温暖和感动,并对这些经历心存感激。2010年初,贝格和沙玛相继离世,布塔思绪万千,明白自己也将走向生命的终点,同时,面对死亡也更加坦然……
      
      有一天,我们终将老去,我们现在在做什么,给亲人带来了什么,将来还要做哪些?每个人的人生不尽相同,生命也似乎没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作者以12个月份作为隐喻,时光流转,岁月轮回,终其所述,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烦恼苦闷、欣喜欢愉,也都只不过是命运的一次旋转罢了。
      
      《日落俱乐部》虽然语言平实,充满反讽和自嘲,却暗藏丰富感情。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一股温暖的力量。如果有更多的时间,似乎应该以更温和平复的心情多读几遍。摘录了书中几处精彩的诗歌,供读者们一同欣赏。
      
      昨日轻浮已去何处?
      往昔青春又逝哪方?
      ——迦利布
      
      我祈求长寿,
      只得到四天。
      两天在期待中流逝,
      两天在等待中消失。
      ——阿巴克.沙二世
      
      我不与人争斗,没人值得;
      我热爱自然,艺术次之;
      我用生命之火温暖双手;
      火慢慢熄灭,而我也准备好离开。
      ——沃尔特.萨维奇.兰道
      
      
      
      
      
      
      
      
  •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是,女生宿舍的话题往往由男生开始,然后波及到全世界,而男生宿舍恰恰相反,大家会在聊完一圈之后,回归到女人的身上。从这个角度看,异性之于女人是一切的起始,而之于男人则是一切的终结。
       这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解密了为什么《日落俱乐部》中的三个年迈的老者如此爱讨论世间万物,每一章固定不变的却是女人与性,以及为什么作者写的最有意思的内容都发生在男女之间。
       在我看来,《日落俱乐部》中三位老者所谈论的事情,无论是女人,性还是政治,都是要消耗掉人精力的。即使自然也是如此。我有个当瑜伽教练的朋友,她对我说的我觉得最颠覆的话,就是其实她并不推崇在户外做瑜伽。因为自然都是有生命的,会给你滋养,也会吸收你的气。因此在印度的瑜伽圣地瑞诗凯诗,人们早上起来会在阳台上打坐冥想,而不是静修在深山老林。
       在《日落俱乐部》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的场景,但事实上,作者借由书中的句子告诉读者“印度人很少关注树木、飞鸟或动物”。这是现代人的通病,大概全世界都是一个样,永远马不停蹄的在赶路,直到老去了再也迈不动步子了,才会静下来听听风的声音,看看叶子的脉络。自然之于这些老人到底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十分微妙的,这也是年老带来的智慧吧。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自然交替皆有法则”,甚至在小说的末尾,对于两位老朋友的离世,借由布塔和园丁的对话,作者指出“神的意愿谁也不知”。的确,生活在尘世之中,每一个能消耗掉人精力的事情他们都做了,他们的光阴没有虚度,甚至在年老了也值得不断的拿来回味。比之国人追求养生之道妄图和老天抢时间,他们愿意相信每一个变化都是神的旨意,并认真的遵循神的意愿“随波逐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智”,一种悠然的人生态度——当然这种态度来源于他们富足的生活,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信仰对于印度人慵懒和随意的影响也蕴藏其中。
       《日落俱乐部》依章节区分了每一个月份,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前面四个月作者花掉了更多的心思,写得更加细密,铺陈也更加完整。相比之下,后面的月份只是利用政府的事件和一些情色的场面支撑的几个老年人的逗趣交流而已。我愿意把他理解为这是作者对于人生的见解,因为日出之时风华正茂,而日落之后暮霭沉沉,以这种写作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季节乃至人生的无常。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写作的方法无论是否有意,在可读性上都大打折扣。
       而过多的对于政治的评论相对于并不了解其文化的读者来说难免有些乏味,作为科普读物,内容又浅尝辄止。书后刊印着《论坛报》对此的评论是“绅士般的文雅”,想想也有几番道理,大概是各花入各眼,深藏在皱纹里的智慧,还要靠慢慢的研磨才能体会出来。
      
  •     TIME TO SAY GOOGBYE
      ——回忆你,在《日落俱乐部》
         多少次,我们回眸青春,以为记忆中永远是满满的幸福,然而,青春最终告诉我们的,是永远不会离开的遗憾。
         ——题记
         说实话,我对于印度文学的印象,也不过是小学时读过的泰戈尔诗集,想象世界的丰富多彩,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以为印度的梦想家们,是对虚无感知最为深刻的人。印度的哲人们,在唯心的思想星空里,构筑他们的星座,成为无法忽视的伟大景致。但若你读了本书——库十万特·辛格的《日落俱乐部》,你会发现,对于永恒哲学命题的思考,他们是如此扎根在脚下的土地,直面人生和过往,终将走向归宿,在生命的中期,与陪伴着我们的众生,说声再见。
         小说的开头,没有因为变老而变成老好人的三个老头,在他们的“日落俱乐部”里聚会。他们凝视着清真寺如同少女酥胸的大圆顶,在公园里,开始了他们的故事。
         退休的前教育部一号人物出生婆罗门的沙玛、穆斯林逊尼派显贵贝格、耽于骄奢淫逸的锡克教徒辛格,三个代表印度文化组成的成员,在同一条老人凳上,交换自己的生活:现在的健康状况、年轻时候的花边故事、性、政治观点和八卦……在荒唐不羁却反映时代和人们的本性的坦荡荡的吐露中,我们看到了在复杂的印度社会中五光十色的赤裸裸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冷峻、残酷却又不得不让人感叹权势的罪恶、金钱的肮脏与纯粹的友情可以矛盾却又和谐的共生在同一个夜幕下。
         这是告别者的故事,他们用不着撒谎,他们真实地,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只知生命的中期,不知开端,也不知结局。”这才是生活最残酷最公平的面目——死亡。来来去去,轮回中,最根本的欲望和渴求从来没有变过,只是人变了,叙述者换做了他人。在告别时刻,伴随着朋友们突然的离去,书中的辛格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电话簿上,与朋友的信息排列在一起。“他在自己名字的旁边补充写道:死,日期?月份?年份?”无法预期,造物主随时都将带走我们,是的,这就是生活的本质,真实得可笑。
         我想,95岁的作者,在写下本书的时候,大约就是想要告诉我们,关于人生的箴言。生命的长短我们未竟可知,青春的光阴永无回头日,在过往里,我们欲壑难填,压力重重,而生活本身,不过只是一场夕阳,终将落下,我们定是有遗憾的,但是最为珍贵的东西请别忘记,友情和自我,让他们留在心里。
         TIME TO SAY GOODBYE.
         By 林怿
         2012年8月29日22:27:43
         写于蓝牙小筑
  •     提到印度,似乎要将我的人生履历好好温习一番。好歹,我曾经也研究过南亚。而毕业论文探讨的就是印度在上世纪的外交政策。(听起来多么严肃而正经啊)
      但那三年我似乎没有对印度有过多的好感。想到它的历史也是那么长,人种那么多,语言那么多种,连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徒。这都够混乱了,还存在有中国人都知道的“种姓制度”。(受等级制度压迫上千年的中国人也许见到这个词就会离奇愤怒吧)还有,还有那些道听途说的八卦例如手抓饭的故事,印度人对中国不太屑一顾这些泄气的话。天,虽然印度的IT产业很发达,神奇的医药继往开来,那又怎么样了呢?
      其实,学了文化人类学这门课的学生是不应该有文化偏见的。虽然偏见是人的本性,但消除偏见也是有法可循的。在看了《日落俱乐部》后,我似乎找到了消除前几年偏见的最好的办法。
      对于非专业文青来说,印度文学大师级的人物除了泰戈尔,其他作家的名字应该不会随便叫得出口。包括这本书的作者库什万特•辛格。这位高龄长寿(今年已经95岁)的作家(这倒证明了印度的医药确实很神奇,印度人普遍长寿,作家更甚),在印度的名气可以用“最著名作家”作为前缀。这位学者型作家前几年的作品《海葬》曾引起了国内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但是很可惜,并没有引进中国。(也许与中印间的敏感外交关系有关吧)由于辛格本身是锡克教徒,他也是印度研究锡克教文化历史和乌尔都语诗歌的专家。《日落俱乐部》里的布塔一角,据说大部分就是以作者为原型构思的。印度媒体在采访辛格时,辛格曾说道这也许就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虽然他现在每天依然都要花几个小时创作,但耄耋之年的辛格也不知道生命之火何时熄灭。还是希望他能跨入三位数吧,也好让他的智慧和阅历能分享给读者多一些。
      《日落俱乐部》这本书真的与其他小说不同。看看目录就知道,作者以一年十二个月作为生命轮回的隐喻。人和植物一样,在每年的十二个月份中会经历快乐、惊喜、忧愁、疼痛和分别。三个男主角分别是婆罗门、穆斯林和锡克教徒,也是印度上流社会的人物,四十多年来的友谊让他们习惯了每天傍晚约见在新德里古老而知名的罗迪公园。那些不敢也不想对老婆说的话,都会分享给男闺蜜听。这些谈话和秘密,给读者揭示了一幅神秘瑰丽的画卷。不是随便哪个作者能饱含如此深厚的沉淀,信手拈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如何在浮华复杂的社会里审视世界和自身的世界观。
      辛格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对宗教神灵不是那么谦恭的人。他笔下的各种植物和鸟类是非要查询后才能知道科属和长相的。在看了这本书后的这段时间,我学会了在回小区后都会看看各种花草树木的长势,并且奇怪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些植物我都对它们视而不见,原来它们是这么的可爱,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表现,给人带来的不仅是绿色和氧气,还有那种不畏的生命力。
      曾经我是一个对诗歌不感冒的人。私下觉得除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其他的诗歌不就是把一句话分成几句说么?诗歌在我的知识板块里是残缺的。但是,这本书又让我另一个偏见消失了。这些印度诗歌原来这么有趣,也很易懂且富有哲理嘛。随便看看几首诗:
      迦利布的爱情诗:
      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止;它是火。
      你想点火?它毫无反应 ,
      你想灭火?它仍毫无反应。
      阿巴克•沙二世的诗:
      我祈求长寿,
      只得到四天:
      两天在期待中流逝,
      两天在等待中消失。
      这一首也是迦利布的:
      我常常后悔,发誓要改变。
      但发誓时我是清醒的吗?
      接着春天到来了,
      将我的悔意撕碎。
      
      这些诗句在印度是广为流传的,就像我们的成语或那些最朗朗上口的唐诗,被我们经常引用。但印度诗歌的意境更多了一层反省与审视,而不仅仅是悲花思人。
      也是在看了这本书后,有了一个新的旅行目的地。想把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关于印度的知识拿来用用看。现在才发现,原来印度已经成了一个热门的旅行地。专攻印度旅游的书籍都已经成了畅销货。在印度这样一个本土文化强势又多元,且不太欢迎其他文化的进攻特别是西方文化“侵略”的国家,对印度人来说,他们什么都有了:音乐、电影、服饰、美食、宗教、历史、文学。所以他们有了宝莱坞,有了本土的时装发布会,有了科技城班加罗尔,有了穷人也读得起的大学,(印度的教育投入达到了GDP的6%)。英语虽然口音浓厚,但敢讲能写,自然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是发自内心的。
      也正是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和保存善好的古迹和古城,在几百年后,印度人可以和世界分享的文化也许还是那么丰富。期待有一天,我能在印度的玫瑰古城看着日落,再和大家分享对印度的新的感受。
      
  •   虽然不怎么喜欢看评论的,但是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很高尚的事情,曾几何时发誓要去做的, 但总是无法坚持。总是被一些琐事所干扰,也许是心无法静把2!
  •   此文刊载于2012年9月16日《黔中早报 阅读周刊》
    链接:http://epaper.qbnews.cn/html/2012-9-16/25244.html
  •   越平淡,越让人感动
  •   真希望我老了也能有这样的挚友。
  •   在看到面临死亡的最后一章,想到这几位可爱的老人的离开,突然就很舍不得了。
  •   我对印度传统的社会关系感兴趣
  •   我也想去印度看看
  •   恩,感觉是本很好的,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   准备去印度旅游,是不是该买来看看啊?!。。。。
  •   都说男人的话题离不开女人,曾经的青春、曾经岁月的挥霍,在三个男人的回顾中那么有滋有味,难怪有人评价说这本书的尺度有些大……除此之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老有所悟的智慧也给人些许启发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