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言与文化

出版时间:2008-08-01  出版社:贵州民族出版社  作者:叶德书 著  页数:298  

内容概要

  《土家语言与文化》从内容构成看,主要是针对一些文化现象,用土家语言给予科学的解释,涉及到习俗、地名、医术、手工技艺、文化生态等等,对民间流传的或学术界的某些讹误予以厘正祛魅,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语言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之一种。然而一切文化现象又必须通过语言去表达、说明、解释。正是在这一点上,叶德书老师辨清了土家语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厘清了许多看似神秘,长期以来无人可解甚至完全解释错了的语言文化现象。如果说《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只是从地名学上对涉及到的种种文化现象作解释说明的话,那么他的新著《土家语言与文化》则是多方面的,用土家语言对种种文化现象作解释说明。这新著可以说是对《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的内容的扩张和提升,它是直接通向土家语言文化学的途径。

作者简介

  叶德书,1935年生,湖南龙山县人,土家族,196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后分配在龙山教中学。自1954年起,研究土家语言。1983年3月,调吉首大学民族研究室,从事土家语言、文化、教育研究。1988年10月聘任中文系讲师,1993年7月晋升为语言学副教授。在《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著有《土家语课本》(一、二册)、《土家语研究》、《土家语言与文化》、《土家语常用口语半月通》、《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土家·汉双语读本》、《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晚秋新华》等;还参编出版了《湘西土家族》、《土家语简志》、《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等多部。  1996年7月退休,潜心著述之余,主要从事学术交流。著述被收藏于国内外著名的图书馆(如美国哈佛)。  2000年,应聘湖北民族学院为硕士研究生授课。2004年7月,吉首大学文学院、科技处、教务处、离退办共同为其举办了前无先例的“叶德书先生从事土家语言文化研究五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全面介绍了研究成果并授了奖。

书籍目录

序土家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容美”是汉语西南官话中一个土家语借词的汉字记音从石门县土家语地名谈生态农业旅游文化西部开发中保护、抢救土家语言的战略抉择“梯玛”不是“女神”,“文字不可轻作”:与《“梯玛”探幽》作者商榷双语教育在土家旅游业中的重要意义土家语表“生”的动词刍议是“舍把”,不是“社巴”:给土家“摆手节”正名新论土家语的判断句论土家语三音格形容词Atj21A式的特殊性湘西土家语地名考证龙山县土家语地名考辨也谈张家界地区的土家语地名:与庹三鹏先生商榷土家传统病名的临床特征土家“咚咚亏”曲牌解读土家古代人名训释土家织锦“四十八钩“的文化创意:兼与“女阴”论者商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土家语的四音连绵词世界语言报告--土家语附录:突破性的改革:两年来的“土家·汉双语双文接龙教学实验”原国家语委副主任王均教授的两封来信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秘书处

章节摘录

  3.与土家民俗不符,与土家秉性相悖。  罗兰讲得好,“艺术由生活创造的”①土家织锦“四十八钩”,是土家实用工艺美术珍品,它是以土家婚俗为依托、祈福为目的而做嫁妆用的。它在土家民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请看叶德政先生对织锦之乡猫儿滩镇(洗车河流域各乡镇均如此)土家婚俗的实写:“婚姻是人生的终身大事,一地的民风最易在婚俗上表现出来。猫儿滩镇的姑娘出嫁的嫁妆,有桌椅箱柜与其他地方无异,其特色尤其重视土花铺盖(即土家织锦被面),其数量按家境贫富而定,二、四、六、八、十二至二十四。至亲好友一般以赠送土花铺盖为贵。人们在看热闹时重心也只注意新姑娘有几床漂亮的土花铺盖。戴花酒这一天,新姑娘家把所有被子整整齐齐的摆在堂屋里让人们观赏,来看的妇女络绎不绝,这既是新娘展示自己智慧手艺的良辰,也是其他妇女尤其是姑娘观摩学习的佳期。这种崇尚土家织锦的风尚几百年不衰。在这种风尚熏陶之下,猫儿滩镇家家有织机,姑娘个个会织花。”②美化自我是人类社会意识之一,用装饰品美化自我也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之一,是人类一种文明意识的表现。从猫儿滩镇土家姑娘借婚俗为依托,“展示自己智慧手艺”“姑娘观摩学习”,正是土家婚姻生活中“美化自我”和“用装饰品美化自我”的文明意识的表现。因而才有与此婚俗相应的用几何形式的艺术语言又有“天人合一”“大发大旺”的“四十八钩”艺术珍品问世。它与土家崇尚土家织锦的婚俗和土家爱美的秉性是一致的。再如龙山县农车乡土家人跳“大摆手”时,“摆手队伍中第五组为神棍组,由八名以上青壮年男子组成,每人身披西朗卡普(即土家锦)肩扛齐眉棍(以示武器),扎脚卷袖,形似出战”。①这里的西朗卡普,既表现土家爱美,也示披甲,更显示出征队伍的英武。而“女阴”论恰好相反,它与土家的民俗和秉性是格格不入的。试想,有哪一位姑娘愿意把自己的阴部织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中让人观赏?!如按“女阴”论者说,土家的大摆手队伍它岂不是披着女阴去作战?这与情理不符,与土家民俗和秉性相悖。这不是别的,是“女阴”论者不是真正地了解土家民俗,特别是对崇尚土家织锦的风习知之甚少所致。另外,对织锦工艺也是生疏的,讲外行话。如向渊泉先生在其文章中把“四十八钩”的演化说成“‘四十八钩’也不断演变和简化,从四十八勾简化成二十四勾--十二勾--八勾--卍--十字花形”②刚好与土家织锦中钩族纹样生成和发展的演变轨迹相反就是无须证明的证明。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土家语言与文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