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大家精要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谭绍江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2-03出版)  作者:谭绍江  页数:154  

内容概要

  李翱(785~804),字习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出身于唐朝名门望族陇西李氏,素有政治抱负,27岁即考中进士,历任校书郎、国子博士等职,终官至礼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成为中枢要员。学术思想上,李翱师从唐朝大儒韩愈,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之一。他追随乃师主张,大力提倡“文以载道”“文贵创意造言”“文应实用”等文学创作理论,为文重秉笔实录,敢为女性立传,开唐朝古文写作朴实一派风气之先。李翱也是唐朝儒学的代表人物,极力主张辟“佛老”,复兴儒学。他挖掘发挥《中庸》“性命”传统,吸收佛、道理论,提出“性善情恶”说以及“灭情复性”,思想。李翱的思想对后世北宋理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后世学者也尊其为“理学先驱”。

作者简介

谭绍江,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目前主要从事古代儒家哲学、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方面的研究。在《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湖北社会科学》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青葱岁月 一、动荡的时代 二、望族后裔 三、应考进士 四、南下游学 第2章 宦海沉浮 一、初入官场 二、幕僚岁月 三、诤臣本色 四、迈向官场生涯顶峰 五、宦海生涯总结 第3章 师友情深 一、韩李之交:千古佳话 二、知遇之交 三、学问之交 第4章 一代文杰 一、古文创作理论 二、李翱的叙事类作品 三、李翱的抒情类作品 四、李翱的随笔杂著 第5章 复性思想 一、李翱复性思想的渊源 二、复性思想的内容(一):性与情的关系 三、复性思想的内容(二):“诚”之道 四、复性思想的内容(三):灭情复性 五、复性思想的历史地位 附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佛、道的广泛传播与三教融合的趋势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充分发展,隋唐时期,佛教与道教两种宗教的传播达到空前鼎盛的高度。 由于皇族的支持,道教在唐代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李唐王朝的皇帝都以老子后裔自居,积极扶持道教,力图借助神权来巩固皇权。早在唐高祖时期,就确定了道先、儒次、佛末的三教次序,拟定了尊崇道教的方针。唐高宗又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以《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期,皇帝遣使搜访道经,纂修《道藏》,并亲自为《道德经》作注,又命令两京、诸州修设玄远皇帝庙,并将《老子》《庄子》《列子》和《文子》等道家文献列为国子学学习的科目,每年以明经的类型参加科举考试。由于执政者的提倡,唐代的道观增加迅速,达到1689所。到中唐时期,皇帝不仅崇奉道教,而且还沉溺于其中,他们信赖方士,服食仙丹,寄望成仙。唐文宗、武宗、宣宗都因服食丹药而死。连唐朝的公主也有出家当女道士的,如睿宗的金仙、玉真二公主,玄宗的新昌、永穆二公主等等。士大夫中间沉溺道教、服食丹药中毒而死的就更多,申请加入道教的也不少,著名诗人、集贤院学士贺知章也请度为道士,可见当时道教在社会上的地位之高。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经过漫长演变,到唐代也已达到了传播的高峰,佛教力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出现了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如同道教一样,佛教也得到君王的青睐。唐高祖时期就在京城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后,拨巨资修建译经场,建立重要的寺刹。贞观年间的玄奘和尚,违法越境赴印度求法取经,回国后却受到“国宝”级待遇。唐太宗亲自接见,并为他提供优厚待遇,组织大规模译场,受他影响的达官贵人以及平民人数众多。武则天曾请高僧为其讲《华严经》。不空和尚在玄宗、肃宗和代宗三朝任官,出入宫门,封肃国公。唐宪宗曾下诏将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迎到皇宫里供奉。同时,佛教的寺院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会昌五年(845)武宗下令毁佛时,拆毁的寺院达4600余所,佛教建筑40000余座,强迫僧尼还俗的达260500人,可见佛教在当时的盛行程度。

编辑推荐

《大家精要:李翱》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李翱-大家精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