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心隐-大家精要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克稳  页数:154  

内容概要

  何心隐(1517~1579),江西永丰人,明代阳明心学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孑L孟正宗传人自居,立足于儒家仁道之根本,主张“自然人性”的新理欲观,强烈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等违背人性的观点理论;提倡人人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激烈抨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强调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张扬,极力揭露假道学虚伪的面孔。他言行一致,积极投身于儒学平民化的讲学事业,积极建设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模态,表现出“舍身以成仁道”的大无畏斗争精神。他的思想是17世纪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人本主义思潮最早兴起的标志,是中国传统文化冲破桎梏走向现代化转型历程的一个“路标”。

作者简介

  刘克稳,湖北省大冶市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和美学。

书籍目录

引言第1章 早年的成长之路成长背景早年学术陶养心学思潮鼓荡第2章 中年变志,泰州学风的洗礼中年变志拜师颜山农泰州学风的洗礼第3章 创办聚和堂儒家社会理想实践先导聚和堂的创办始末第4章 讲学遍江湖何心隐讲学的四个阶段何心隐讲学的显著特征何心隐讲学的深远影响第5章 力抗权臣,只身殉道结怨张居正何心隐之死悲剧的根源第6章 璀璨的哲思哲学思想政治学思想社会学思想伦理学思想教育学思想美学思想思想特征附

章节摘录

  因此,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状态。一一方面,士大夫普遍持有一种大家心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复古守成、明哲保身。一方面,守道、卫道、率道而行,形成清流的强大道德力量,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屈服于帝王之权势,要么成为皇家奴仆,要么隐匿山林成为隐士。明代中期大多数士大夫身上都体现出这种矛盾性。这导致了士风疲软,一方面,在野的士人清流汹汹,另一方面,在朝的大臣要么因循守旧、平庸无能、毫无主见,要么唯利是图、趋炎附势、丧失原则和节操,就是所谓的“上流无用,下流无耻”。“上流无用,下流无耻”是梁启超对隆万之际的士风所做的概括。其中的“上流无用”,是指身处上层的文人,作为既得利益者,对民众疾苦漠不关心,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所谓“下流无耻”,则是指社会底层的文人,为了出入头地而不断地折腾闹事,沽名钓誉。董其昌是前者的代表,徐渭是后者的典型。因此,在张居正力图改革的时期,就很排斥那些空谈务虚之辈,大量提拔务实能干的循吏。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的思潮开始了萌动,那就是被程.朱理学信徒斥为“异端”的心学思潮。陈献章和王阳明是这一思潮的两大标志性人物。心学兴起的直接原因乃是为了解决明朝士大夫面临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透过方孝孺、于谦、杨廷和等士大夫们的个人遭遇,明代士人感受到了儒家“天下为公”的理想的脆弱不堪,已经到了不得不摘下“存天理,去人欲”的程朱理学面纱的时候了。在专制统治面前,士人们要么一味追求眼前利禄的欲望恶性膨胀,要么不得不被迫归隐,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然而,归隐后的他们如何重新调整自我的人生?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资源来加以调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何心隐-大家精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