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八都古镇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三联  作者:罗德胤  页数:279  字数:31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自然农业的历史,中国的农民至今还占着人口的绝大多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基础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在广阔的乡土社会里,以农民为主,加上小手工业者、在乡知识分子和明末清初从农村兴起的各地商人,一起创造了像海洋般深厚瑰丽的乡土文化。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虽然给乡土文化以巨大的影响,但它们的根扎在乡土文化里。比起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来,乡土文化是最大多数人创造的文化,为最大多数人服务。它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因此最富有人情味。乡土文化依赖于土地.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不像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和市井文化那样有强烈的趋同性,它干变万化,更丰富多彩。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至今还没有被充分开发的宝藏,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史是残缺不全的,不研究乡土文化就不能真正了解我们这个民族。  乡土建筑是乡土生活的舞台和物质环境,它也是乡土文化最普遍存在的、信息含量最大的组成部分。它的综合度最高,紧密联系着许多其他乡土文化要素或者甚至是它们重要的载体。不研究乡土建筑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乡土文化。甚至可以说,乡土建筑研究是乡土文化系统研究的基础。

内容概要

“鸡鸣三省醒”的廿八都,本是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在清初,因福建先有南明隆武朝,后有耿精忠之乱,再后来又有郑成功家族割据台湾,致使浙闽边境的仙霞岭成为“准”边疆地带。出去军事需要,清廷必须保证仙霞岭驿路的通畅。畅通的驿路,则为后来经贸运输业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廿八都的兴起正是以此为背景。本书作为“乡土记忆丛书”之一,将为您介绍这个深山古道大集镇,介绍它的环境与布局、商铺作坊、住宅、庙宇等等,带您去感受这个古镇的乡土记忆。

书籍目录

总序自序第一章 深山古道大集镇第二章 兵家之地·枫岭营署第三章 移民社会·四大家族第四章 环境与布局第五章 商铺作坊第六章 住宅第七章 庙宇第八章 桥、亭、粮仓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深山古道大集镇  廿八都是冈驻军和交通运输业而发展起来的一个集镇。它地处浙江省西南端的仙霞山脉之中,属浙江省江山市管辖。廿八都的西面与江西省广丰县接壤,南面与福建省浦城县接壤。当地人常用“一脚踏三省”或“鸡鸣三省醒”来形容廿八都,确实不算夸张。  廿八都之名形成于南宋。当时江山境内十二乡,自东北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共分四十四都,廿八都排名第二十八。如今的廿八都镇,辖浔里、花桥和枫溪三村,建成区的占地面积约30公顷,人口约3600人,分属69姓。  浙闽赣交界处,横亘着号称“浙江山脉之祖”的仙霞山脉。廿八都就坐落在仙霞山脉之中。一般说来,像这种三省交界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和耕地缺乏等原因,往往经济发展落后,是政府无暇顾及的“三不管”地带。然而,廿八都镇却似乎是个例外。它不但为旧时官府重视,而且在其鼎盛期的晚清至民国年问,拥有浔里街和枫溪街两条各长约400米的街道,街边的店铺和作坊总数将近200家,市场繁华程度几乎与江山县城不相上下。  为什么廿八都会发展成如此繁华的集镇?这还要从跨越仙霞岭而连通浙闽的仙霞古道说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廿八都古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三省交界,杂居各地方人群。风景绮丽,自然物产丰茂,古镇散发出的魅力无限。好地方就要有好书介绍。
  •   作为建筑学专业和社会科学来说,学术价值比较高!辛苦了作者和同学们!
  •     仙霞古道系列,除《仙霞古道》外,以这本最佳。其原因不在于作者主观方面,而在客观因素。
      
      一为最奇。廿八都位于深山之中,而清湖、峡口、南浦等地则地势较平,交通更为便利。廿八都也不同于常见的因血缘关系形成的聚落,人口来源广,姓氏多。
      
      二是保存最完整。得益于深山的庇护,使廿八都免于在近几十年遭受全面破坏。
      
      三是经历风雨最多。传说中黄巢大军披荆斩棘越仙霞岭,清初平耿精忠、设浙闽枫岭营总署,太平军石达开部、李世贤部两次经过的烧杀,北伐军与孙传芳之战,赣东北、闽北红军的绑票,抗战期间沦陷区人员的内迁,日军的细菌战,戴笠在此设的特务训练班,解放军南下后枪毙地主反革命,土改又枪毙地主,文革的“破四旧”,仙霞古道的每一次风雨廿八都都经历了,而其它几个地方则只经历过一部分。
      
      在后记中作者写道,陈志华先生评论这四本书更像志,而不像史。廿八都这本应该是最有史料价值的一本了。通过对当地老人采访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也可算是“口述史”吧。有些故事正史是看不到的,比如红军攻入廿八都时,红军将富户绑票后索取高额赎金,“下等人”乘机抢劫,甚至借机寻仇杀人,两次“过红军”对当地人心理以及商业造成重创。土改时枪毙地主,即使本人人缘很好,并无劣迹,仅仅是多赚了钱,多买了田。地主杨瑞球因替长工主持公道,次年“过红军”时被仇人砍死。杨瑞球长子杨怡和抗战期间曾在贵州某机场当场长,1949年两个弟弟去台湾,杨怡和自以为是技术人员,不参与政治,留了下来,不久以“历史反革命”之罪名判刑七年。出狱后回到廿八都,但家中田地早已被没收,还被政府重点监管,不久即郁郁而终。像这样的故事书中还有一些。关于中国现代史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多着眼于高层政治,所谓的“正史”通过美化、谎言以及有意的忽略,掩藏了历史当时的血腥。通过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可以见微知著,更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