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梁文道 主讲,凤凰卫视出版中心 编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梁文道 我读》是基于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节目而来的,这个节目通过主持人每天介绍一本书,让观众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主持人梁文道通过自己读书后的消化、反刍,然后变成评论,某种意义上说,他起了一个图书“中介人”的作用,把社会思潮、文化热点等内容以另一套大众化语言去推广。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作者简介

`

书籍目录

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读书这件事《如何阅读一本书》 从简式阅读到业余学者《好绘本如何好》 教你如何“阅读”图画书《私人阅读史》年阅读史变迁《灰皮书、黄皮书》 禁书总是诱惑难挡《读库》书跟人之间那点复杂的情感关系《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狱中创作:作家的另一种出路《查令十字街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文艺进行时《天工开物•栩栩如真》当香港小说家严肃起来的时候……《切•格瓦拉之死》“很可惜,他失败了!”王小波Ⅰ《沉默的大多数》被炒作出的神话符号?王小波Ⅱ《黄金时代》好的色情不遮掩王小波Ⅲ《理想国与哲人王》《个人尊严》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什么?《山楂树之恋》纯爱感动张爱玲《小团圆》Ⅰ乱世之中现苍凉张爱玲《小团圆》Ⅱ“汉奸妻,人人可戏”张爱玲《小团圆》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通过跑步去悟道《丈量世界》知识的态度是谦逊《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鹿鼎记》金庸武侠里的女人和政治《哥伦比亚的倒影》美貌不需要休息《退步集续编》那些“干净”的中文《在春风里》陈之藩忆胡适《一个人的电影》追忆放电影的美好时光《我和电影的二三事》把自己交给电影,就像爱情一样思想杂草《于丹〈论语〉心得》粗浅的话语,朴素的道理李零《丧家狗》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李零《丧家狗》Ⅱ经典的“原解”与“诠释”《伊利亚随笔集》一剂心灵创伤的“止血良药”《沉思录》Ⅰ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沉思录》Ⅱ属于个人的精神修念《道德情操论》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Purity and Danger英国女爵士的“肮脏观”万象《民主是个好东西》建立动态的和谐社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启蒙与救亡的纠结《八十年代访谈录》找回失去的常识《七十年代》Ⅰ酝酿在70年代《七十年代》Ⅱ语言变化中的文艺潜流《提问是记者的天职》英美媒体值得尊重的地方《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货币战争》从抄袭看我们对无知的恐惧知客《大师与门徒》教育的本性是爱欲The Companion Species Manifesto对动物的溺爱折射了对人类世界的失望《嘘嘘嗯嗯屁屁》“嘘嘘”也有大学问

章节摘录

《查令十字路84号》爱书人的书信情缘要在世界上找一个最适合逛书店的城市,伦敦绝对排在名单的前三位。如果要去伦敦逛书店,你多半会去查令十字路,因为这条路上新、旧书店皆是邻比,各有特色,跟我们日常看到的书店不一样。我们平常去书店会发现每家卖的书都差不多,大家的规矩都一样,一本书上了架,半年、一年,或者几年卖不出去的话就得下架了。但是在查令十字路你会看到一些很坚持自己风格的书店,就是喜欢某本书,即便50年没人买,还是要把它放在架上。  查令十字路有一家酒吧在84号,酒吧上有块牌子,上面写着这里就是当年有名的查令十字路84号书店的原址。书店现在已经被这个酒吧所取代,但是每天仍然有很多来自全世界的书迷到这里拍照留念。  为什么原来那家书店那么有名?像莎士比亚书店一样了不起吗?它之所以有名全靠一本书《查令十字路84号》,作者是海莲·汉芙,她在美国只能算第二流的作家,一生大半时间都在编写历史教材、教科书或是帮美国电视及好莱坞写剧本等等。写的东西不算怎样,人也比较穷苦潦倒,就因为出版了这本书,她的名字被永远记下来,也因为这本书,这家原来不算特别的书店被永远记住了。  这本书其实是本书信集,里面是身在纽约的海莲·汉芙从1949年到1969年的20年间跟查令十字路84号这家小书店之间的书信往来。之所以会有书信往来是因为她跟他们订书。本来纽约有很多书店,但是海莲·汉芙深深爱上了英国文学,觉得美国文化很低级,甚至觉得自己干的电视行当也很低级。海莲·汉芙一直很崇拜英国,认为只有在英国才能买到好书,她痛恨当时纽约那些书店,觉得它们非常庸俗无聊,所以她从这家书店买书,然后就有了这样的书信往来。  现在这些书信集结成一本小书,还被拍成了电影,皆因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刚开始通信的时候,英国处在战后,物资紧张,采取分配制度,每家每年分到的鸡蛋、火腿、罐头都很有限,不是你没钱,就是有钱你也买不起。海莲·汉芙很同情这家书店店员的处境,常常给他们寄罐头,寄鸡蛋,有时甚至通过邮政服务从欧洲别的地方寄过去给他们。这家书店的人收到这些罐头、鸡蛋、火腿之类的都吓傻了,说:“好久没见过肉了,为什么一个顾客会对我们那么好呢?”海莲·汉芙说:“你们卖书给我,难道对我不是比我对你们还要慷慨,还要了不起嘛,对不对?”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两边的爱书人互相通信。起初她通信的对象是这家书店的经理,叫弗兰克·德尔,后来变成了弗兰克·德尔的老婆、他的孩子、书店的老板,最后甚至书店的邻居也都加入到这个通信里,变成一段因书而起的奇妙缘分。最特别的是,作者一生从未踏进过这家书店,没能看看这个书店和跟她通信的人。这本通信集有喜悦,有微笑,充满文学跟书的爱以及一些漂亮的记载和思考,同时也带着淡淡的忧伤。  海莲·汉芙是典型的美国女子,写东西非常直接,她迷上这家书店缘于她朋友曾去伦敦看过,并描述给她:“哎呀,亲爱的,这是一间活脱脱从狄更斯书里面蹦出来的可爱铺子,如果让你见到了,不爱死才怪。极目所见,全是书架,高崇直抵到天花板的深色古老书架,橡木架面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虽已褪色,仍尽放光芒。”  在书里我们看到她是如何跟对方通信的,她骂这家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德尔,说你们竟然忍心用一本古书拆出来的纸来包书,这不是很不像话吗?后来德尔回信给她解释说那本书是早就散掉的,我们也没办法。后来海莲·汉芙又骂他们,因为这家书店的店员感激她,给她送了一本书当圣诞礼物,上面还写了一张卡片,她回信说:“你们另外写一张卡片,而不直接写在蝴蝶页上,我真希望你们不要这样过分拘谨,如果我猜得没错,这一定是你们书商本性作祟使然吧,你们担心一旦写了字在书上将会折损它的价值,差矣。如果你们能这么做,不仅对我而言,对未来的书主都将增添无可估算的价值,因为那种爱惜,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凄泣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  海莲·汉芙虽然是二流的作者,但绝对是一流的爱书人。她说“我从来不买没有读过的书”,换言之,买的书一定是读过的,那还买来干吗?她形容说:“否则不就像买了一件没试穿过的衣服同样的下场吗?”  弗兰克·德尔则让我们看出了典型英国书店人的感觉,有点拘谨,有点幽默,但非常有意思。他在第一封给她的信里说:“这位亲爱的小姐,我们能够满足您三分之二的要求,解决您三分之二的困惑,那些您要的书,我们能够找到三分之二。”《查令十字路84号》被搬上大银幕时,弗兰克·德尔由老牌英国演员安东尼· 霍普金斯饰演,真是惟妙惟肖,演出了书店人该有的博学、温文尔雅,有一点拘谨,又有点冷嘲热讽的幽默。  每当看到这样的书店,这样的店员,就觉得应该向所有明智的女士们提出一个谦卑而且大胆的建议:与其选择一个富翁,不如选择这样一个书店的店员,或许不是很有钱,但是你想象一下,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会点一根烟,有一个水壶的水正在烧着,准备煮咖啡,你会看到他正在优雅地跟客人谈论着最近进了哪一本狄更斯的绝版好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于如何读书,我们有选择的标准,有品位的判断。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知识不是中性的。同样的书,同样的知识,由不同的人体现、构想甚至描述出来的时候是不同的,那些知识无法离开人和入的身体独立存在。 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因为此后你会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遇失败也会视为一时的困惑。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 ——梁文道

编辑推荐

《梁文道 我读》: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道长”开列“悦读”书单,人生那么短,时间那么少,让我集中精力给大家介绍些好书吧!人的精力有限,而每天有这么多新书面世。到底哪些书是比较有价值的?哪些版本是比较好的?哪些书会是自己感兴趣的?凤凰卫视金牌评论员,“雅痞”牛棚书院院长梁文道为你开列最时尚的阅读书单。薄薄一本书,让你能够触摸时代脉动!品味七色人生!让我们来看张爱玲,那乱世中的苍凉之舞!十年后重读王小波,张开别一双自由之眼!切•格瓦拉真的死了?他的精神在何处飘荡?怎么都禁不了的禁书,一种莫名的吊诡和悖论。梁文道,1970年12月26日生于香港,于台湾成长后返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少年早慧,兴趣广泛,涉猎各方。在牛棚书院教书,后来进入商业电台。他的声音和文字穿梭各种媒体,在各报刊杂志上发表剧评、影评、乐评、艺评、书评、文化和政治评论。他身份多重,包括电视主持、文化评论人、知识分子、教书人及广播人等。其在凤凰卫视所做节目《开卷八分钟》、《文道非常道》等广受欢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1条)

 
 

  •   用最简利的方式碰触到书籍的精髓,进入一个又一个迥异又奇妙的书中世界。主持人梁文道通过自己读书后的消化、反刍,然后变成评论,某种意义上说,他起了一个图书“中介人”的作用,把社会思潮、文化热点等内容以另一套大众化语言去推广。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开始读《梁文道主讲我读》,源自于代序中的一段话:“所谓“人文沙文主义”是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味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 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我自我感觉哪个都跟我不太靠普,勉强凑个读书人吧,还自觉读书不算多,但也难以避免地沾染上了这种人文沙文主义的情绪。
    因此,在这里,我首先得向我的妈妈道歉,几年前她找我讨论于丹时,我嘲笑了她还看这种文化超女;其次要向凤姐道歉,当听她自己说爱看《故事会》和《知音》这类社会人文类读物时,我也发出了不友善的声音。既然前面我已经自认为还能勉强算个读书人,那么,正如梁文道所言:“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欣赏这部分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还能读书的一片心。”
    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来自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节目,我没有看过这个节目,而对于梁文道这个人,我也是知之甚少,只是一年前读过他的一本《噪音太多》,文字不错,但要说能给我留下怎么样深刻的印象,还没有。
    这本《我读》,让我记住了他。这本书与读者分享了梁文道的四十余本书的读书故事。所提到的大部分书我曾经读过,或者正在读。在阅读得过程中,不时发现一些共鸣的想法,禁不住报以莞尔。
    比如他提到少读励志书,会让人钻牛角尖,不会客观反省自己的问题所在;比如他提到张爱玲的前后期作品,并不是退步了,而是写法不同了;等等等等。
    可能是因为文字内容来自电视节目的缘故,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深刻,只是在叙述中不时蜻蜓点水。但是这正符合开篇所说的“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欣赏这部分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还能读书的一片心。”在这里,推荐什么书并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让还有读书欲望的人思考: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也是这本书正文中提到的第一本书的名字。
    凤凰卫视结集出本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在本书的出版絮语中就说得很明确了,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启蒙!而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是一个公众知识分子及一个公众媒体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责任。
    想起近年来颇为时髦的电子读物,前几天,读一篇文章,讲到电子书替代纸质书,说纸质书以后可能将变成收藏品,成为品味的象征。说实话,这种说法让我很难过。但后来一转念又想,就像甲骨文和竹简退出历史舞台一样,纸质书被电子读物所替代,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里面来,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对于普及阅读而言,我那点对纸质书所怀抱的一点小小情愫,显得何其微不足道。也许,又是我的人文沙文主义情绪在作怪。
  •   梁文道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知识分子,出版的《我读》基本上都是梁文道主持《开卷八分钟》所开列书单。《我读》中书籍设计门类很广,诸如文学、历史、科学、思想、财经、商业、宗教、人物传记,真正的展示了作者超凡的阅读能力和深厚的文化造诣,同时让你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文化评论角度和审视态度,他侧重于表述自己真实的读书感受,而不是随性而发一些无端的评论和感慨。对于金庸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和《鹿鼎记》等,他在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武侠世界背后,感受到金庸对女子独独的不偏爱,即使给她们赋予灵巧和聪慧之外,还要给她们赋予刁蛮、任性甚至于心黑手辣。在男子的世界里面充斥了民族主义,就连一个小混混韦小宝,也被这种无端的民族主义搞得东躲西藏的。而对于思想类书籍,特别是对于《于丹〈论语〉心得》,梁文道不能完全赞同于丹们的说法,甚至于列举了其中的一些硬伤,但是还是很感谢这些人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梁文道的阅读方式,谈书论人,时事人文、天文历史、中外古今,多方兼容,并非单纯的就书论书,属于浅阅读范畴,却能使人读到了更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梁文道论读书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听众,一个人书架上的书其实透露了他灵魂的秘密,完整地表达了其主人的人格。因此,梁文道鼓励读书人在书上写写画画,因为这样的书里包含了读者一段生命的记录,是读书人“灵魂教堂的一块砖”。
    “只看自己好懂的书等于没看书!”梁文道认为看太多的励志类书籍和那些粗糙的名人传记,容易盲目自信。读书应该让人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人生起点和方向,只有不断克服阅读困难,才能拓展自己的思想深度,让书真正成为我们的营养。”
    有感于我读,读书源于爱好和兴趣
  •   《我读》梁文道

    我读书很多很快,每次遇到读书多的人,在心里难免要进行一下比较,他读得有我多吗?时间长了,我发现,超过我还真不容易,虽然很多很多读书人年龄比我要长,但是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在中国内地是读不到太多的书的,就是你想读也没有那么多,到不是说少到没书可读的地步,是书少到你很难每天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或是足够吸引你的书来读。所以中国人大量的阅读应该都是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所以无论多大年纪,阅读量上差别并不会很大。从九零年开始我几乎就是在以两三天看一本书的速度读着,到现在有二十年了。每本书都有书账,记录着呢,两千多册,从数量上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可是看到梁文道,才知道还有比我读书还快的牛人!

    梁文道比我大三岁,读书很猛,在凤凰卫视主持“开卷八分钟”,从周一到周五每天用八分钟介绍一本书。这本《我读》就是从里面精选出来的作品。虽然听梁文道介绍说,这里介绍的每一本书他都读完了。并且介绍说在欧美知识分子当中,每天读一本书的人大有人在。确实如此,以色列人读书最多,年人均读书接近一百册,人家是人均,日均一册的人肯定大有人在。美国老布什当总统的时候,一年还能读到近百册,那是美国总统啊。在西方我读书的这个速度真算不了什么。不过在大陆能达到每天一册的人我还没听说过。

    不过人家梁文道读书的质量可比我的高很多,这一点不得不佩服。从开始读梁文道的书以后,我把当当收藏夹里的很多不入流的书都删除了。其实谁都知道读书的品位高低,只是有时候不自觉就喜欢读那些容易读的书,难读的好书就总排在后面。有梁文道这样一个读书的高峰在前面,以后读书的质量一定会更高的。

    这本书里面都是读书的评论,以前我也读过很多很多内地作家的书评,还有读书散文,从叶灵凤到唐弢、黄裳、姜德明、宋远……后面的作家越来越多,不过越读越没感觉,现在读书散文已经出得过多过烂了吧。以至于有好些年没读没买过这类书了,看到了都不想拿起来去翻。好在今天梁文道又给了我信心,读书小品也可以写得很精彩。下面《我读》还有第二本,赶紧看。

  •   与我以往读书的习惯一样,第一次接触一个新作者,我总是怀着试探的心情,唯恐又是空欢喜一场。第一次接触梁文道是从《南方周末》上,看到他那朴素无华、毫不做作的文章,和最真实的感情表达,最起码我知道他是为民代言者,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感情的人。看过《常识》后我终于接受这位关注社会、关注人文、关注百姓生活的读书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不以为然,改变历史的看似是那些英雄风云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成功英雄或辉煌的朝代背后,都有一群谋略之士在不断发挥自己的才智。
    《常识》中,作者针砭时弊,激扬文字,道人所不能道,说人所不敢言,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普罗大众最真切的关怀和关注。社会上发生的很多事其实都是常识,只是在多数人的眼中,在世俗的社会中,被扭曲成了一种不正常,普罗大众深受其害。作者用一双犀利的眼,一支锐利的笔,一种深邃的思想把社会还原,把事实还原,还世人以本来面目。《我读》中,虽是“开卷8分钟”中的书籍推荐及简介,但从作者所推书籍中,无不流露着作者对社会的关注。作者不是在按照自己的兴趣推荐书籍,而是在不断研究社会现状、历史沿革与当代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开启民智,这让我忽然想到了一代大师梁启超。
    书籍是个好东西,但不可能立竿见影,好的书籍对于培养国民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只是这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你感觉不到,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当有一天你发现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面对高官、面对外国人、面对一切都能侃侃而谈而不会有任何恐惧心态和粗俗之举时,你便会感到欣慰。什么是爱国,爱过当如此。即便是在香港回归数十年后,还有些人为了标新立异而分什么香港人、大陆人、内地人,却忘记我们都是中国人。梁文道的《我读》不仅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更表达了作者对吾国吾民早日走向富强之路的期盼。
    中国的名人很多,明星、高官、作家、学者,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企业家中陈光标者凤毛麟角,王老吉者难有其二,我们太需要齐心。伟人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很多人或许都不记得这句话了吧?中国人每年人均读书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不禁让人心焦。动辄我们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国度,动辄老子、孔子,却似乎从来都是口号,汉文化难道要靠韩国、日本一类国家越俎代庖以至渐生取而代之之心吗?这是何等危险的卧榻之侧?我们不能再睡了,该读书了。想想那些山里渴望读书的眼神,想想那些蹲在教室外偷偷听课的瘦小身影,我们没有理由不读书。一直不明白中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乞丐?真的,假的,老的,小的,甚至大学毕业生都能沦落为乞丐,我们究竟读了什么书?有人为我们列了一个书单,包罗万象,省却你很多时间,请安心坐下来读读书吧。书中有你需要的对任何疑问的解答!
  •   知道这本书,是在某天逛书店,百无聊赖地穿梭于众多书架之间,无聊地翻动那些高高标著着“本书在XX排行榜中位列第一”的书籍。很多书印制的封面非常漂亮,感觉像是一本很有内涵很不错的书,翻几页却觉得语言苍白,情节牵强。逛得直打呵欠的时候,突然翻到它,很简单的白色封面。其中看到梁文道先生这么一段序言,很有感触:“每回走进书店,看到那些读者,我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要娱乐有太多的选择,而一个人居然跑去看书,说明他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更是想提升自己。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书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还有,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的序言:“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读书。”

      我觉得这些话语很真诚,于是吸引我继续读下去。所以,这再次验证了真诚是最大魅力的道理。

      这本书里介绍的作品范围很广,散文、小说、传记、期刊;讲爱情的、讲历史的、讲科学的、讲电影的,讲孔子,讲亚历士多德。很多我都没有看过原著,并不清楚这些书是些什么内容。而他介绍的也不只是书的内容,而是描述什么让他觉得这本书有价值,是什么让他喜欢或者不喜欢。某个论点,某个理念,某条理论,某种感受。他也并不太去引述原著的原话,他多数是在讲述读过这本书后,结合所知所感而产生的某种想法,用论点论据来做阐述。

      于是,就有了个感受,原来读书,并不只是看了一个故事,学了一门知识,得到了某种感动。也并不是为了成为专家学者,成为让人称颂的大师。我们读书应该是通过从书中获得的道理,形成一种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这样的认知左右我们对于是非对错的界定,确立自己的定位和目标,让我们用豁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和对待周边的人事。这些认知的积累,让我们面对新的问题时不偏不倚,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度量事件的真实性,用更真诚地态度去生活。
  •   说到必读书目,根据不同的喜好与判断,每位爱书人士的心目中肯定都有本帐。但像是对于大多数并非专业学究读者的我们而言。有时候选书也可以是成为一门很大的学问。从古至今写书作者是那么的多,书的种类也有如浩淼,我们该如何从灿烂星空中选出自己的那本书呢?

    这时我们就会非常需要书评人的帮助。

    我们可以从他广博的书目中摘取适合自己或是感兴趣的。而书评人就像是书海导游一样为我们介绍着每本书的来历、主要内容及创作作者。

    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和梁文道先生正是扮演着“导游”的这个角色!使我们从他哪里能够更明朗清晰的筛选出自己需要的好书。

    而这本《我读》在我看来,则是爱书人比不可少的读本!
  •   很久以前,忘记了是否BN向我推荐了《常识》,当时在图书馆没借到。突然想起,就马上网购了回来。有空就抱着看看,感觉回到了大学,在课余闲暇时抱着一大推书,无论是否认真看,都喜欢享受从图书馆借书的感觉。

    ————————————————————————————————

    梁文道不愧系当代著名时评者,语言犀利中肯!可能受“心理学”所染指,当说到一些相关的,便十分感兴趣,现摘录:以作读书笔记~

    A:20世纪的德国思想家舍勒继尼采之后,深入挖掘了人类的“怨恨”心理。他认为怨恨不只在于个人内心,它还可以是社会群体的共有情绪,只要符合了两个条件,它就会产生。这两个条件之一是自己这个群体可以和其他群体比较;之二是觉得被怨恨嫉妒的群体之地位是自己可以达到,甚至本来就应该属于自己的。

    B: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幼童的一种奇行,他发现他们有时会把自己藏起来,好让大人找不着,这时他们会感到格外的紧张,深怕大人会自此忘却他们。可是在这个躲藏的过程里,他们却又享受着刺激的快感,把它当成一个好玩的游戏。然后,他们或者被发现,或者干脆耐不住性子自己跑了出来,与父母相拥团圆。这就是有名的“去/来”(fort/da)游戏,后来成了精神分析史上著名的模式,引起无数的诠释和争论。有学者认为这是自虐的基本形式之一;先是自我制造一个被舍弃被厌恶的状态,同时暗自咀嚼其中的痛苦刺激,于是可以期待破镜重圆的圆满幸福。

    C:“平凡之恶”(evil of banality)——人类不需要是个什么大奸大恶之徒,也不需要暴力威迫,他只需要合作,一个平凡的人就可以成就难以想象难以言传的邪恶。

    ——————————————————————————————————————

    当然在心理学范畴之余,也长了许多见识。

    “摩梭人”的故事,早在初中就随LY的娓娓道来充满好奇,当时说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到云南,去看看这个女儿国,去感觉一下异土风情。“道长”在书中还说道,如果他有个孩子,一定让他知道摩梭人的故事。让他晓得,我们习惯的正常其实不是唯一的。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著名譬喻,他说:一个有人性的欧洲人要是知道中华帝国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或许会感到伤恸,并且深思当中的悲剧意义;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回到日常的生活。亚当.斯密的意思是人类在理性上会接受一套普世的价值,但是在感情上却会受限于具体时空的制约,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发展自己感情上的道德想象力,要能同情共感地体会他人面对的处境。



    《京都协议书》要求发达国家先行一步大幅减排,着眼的是分配正义的“历史性原则”。意思是谁过去排放废气最多,消耗大气层的吸收能力这项稀有资源最多,谁就应该先降低自己日后排放的废气。

    根据一项调查,在1950年到1986年的全世界含碳废气排放问题里面,当时占全球人口5%的美国居然就贡献了30%的废气。反观占全球人口17%的印度则排放了2%的积累废气。

    。。。。。。

    ——————————————————————————————————

    当然,值得深思的评论还有许多。深思之余,我们应该祈祷这种评论的时效性之低。正如“道长”说:任何有良心的评论家都该期盼自己的文章失效,他的文章若是总有现实意义,那是种悲哀。


  •   从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认识了梁文道,感觉他的评论、他的观点比较冷静、客观,比较能够切中实质,所以比较喜欢看这个栏目。后来又看了他的其它栏目,感觉很棒。所以购买了这本书,希望通过他的介绍了解到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书看完后,他所评价的书有些已经读过,也确实是了解了一些原先并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但并没读过的书,也打算购买几本他所评价的书,非常感谢他,也希望自己也能够多读些书。
  •   梁文道,1970年生于香港,少年长于台湾,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首篇剧评见于《信报》文化版。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   读《我读》的时候,我最原初的想法是,一方面想通过这本书来认识更多更好的书,另一方面就是想通过梁文道来学习学习别人是怎样来读书,怎样把书读好。如果对比一下,对第二方面的欲望应该还要多些。
    高中的时候我没有读很多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太紧,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自己支配。记得那个时候也就是买些《读者》、《青年文摘》没事了翻翻。而且青年文摘我只买彩版,嘿嘿。到了大学我才真正算得上开始读一些书。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求多读一些书是一个原因,而更大的原因还是自己觉得现在大好的时光不多读些书,可真的算得上是虚度光阴了。
    五柳先生很潇洒的说了一句“好读书,不求甚解”。而用在我身上,则只能讲成事“好读书,不能甚解”,这可真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梁文道读的书有一部分我也读,但是读完后很少能够产生他那样发散的思维或者独到的见解,当然,我的水平跟梁文道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但是这也反映我读书真是太粗糙了。不过我到现在都没有把握住读书最大的价值,是仅仅满足一下自己小小的阅读欲望,还是真的要从中挖掘出一些很严肃的东西来作用于我们的思维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怎样调和好最最单纯的通过阅读来获得快感和通过阅读来引发一些严肃的思考这一对关系,这是目前很值得我思考的一件事情。
    我姑且把以上的一段文字看作是通过《我读》而产生的一些积极地思考,如果说读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勉励我们要有思辨的能力,那么我也还算得上比较靠谱,这本书没有白读。但是要真正获得足够成熟的思辨能力,真的还任重而道远。阅读,真不是一件平凡的小事。
  •   最近看了梁文道先生的《我读》。有些启发。

    阅读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是学习,不是娱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对我而言,就是这样。

    学会简式阅读。先看题目,再看作者背景,三看目录,四看序言。还有时间的话,挑重点章节来读。这四部曲下来,基本就可以搞清楚一本书、一篇文章想说的大概意思。有了孩子之后,私有时间变得少而零散,快速阅读对我尤为重要。

    一种不对等的阅读比消遣式阅读更有意义。与作者的高度一开始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读完之后,将理解力提升到了与之基本相当的地步。这对提升自己更有益处。主题式阅读适用于对某一问题真正感兴趣的时候。搜寻一切可能的相关资讯来阅读。当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业余学者,其实也培养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拓展了自己,会因此而快乐。

    如果说人到中年总会信奉某种哲学,那么我选择犬儒主义。名字不太好听,无所谓。人性善恶兼存,世界和他人并不那么值得信任。保持距离、冷眼旁观是明智的。所以对于世俗生活,始终是浅尝辄止地参与。为什么骨子里缺乏热情?因为我认同虚无主义。不要想宇宙那么宏大,只要想想一百年后。生命犹如尘埃,总要回归尘土。

    斯多葛学派与我生命深处的那根弦朦胧产生共鸣。也许我对这个学派该做做主题式阅读。写作也是我的修行方式。像周国平所说,我写东西从来只为解决自己的问题。
  •   这本似乎是凤凰《开卷八分钟》过去的内容集结本,梁文道精辟解读很多各种各样的书,短小精悍,观点独特。很喜欢《锵锵三人行》这个节目,而最喜欢的两位嘉宾就是梁文道和徐子东,感觉即使是很小的话题,在他们嘴里也能聊出新意,受益匪浅。
    书很好,值得一读!!!
  •   周五去上海,来回读两个多小时,周六坐大巴去接家人,来回都花了2个多小时——北京没法住了,正好阅读。
    读书这件事,唉,为什么需要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呢?梁文道的书,之前买过一本《常识》,这本书算是梁文道的读书笔记吧,但又不像李零那样的读书笔记,是简单地介绍,在电视台上介绍,一集一集地,稍微整理就成了一本书——出口成章呀。
    真值得看的一本书,这些书,有些已经买了没看,但大多都没有听说过,看了介绍,到当当上,把能买到的都给买了。
    梁对一些书的评论是深刻的,所有的篇章都是推荐,但有一篇是“诋毁”,这本书就是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梁文道用了这样的一个标题——从抄袭看我们无知的恐惧,是说宋这本书,是抄袭,抄袭的竟然是一个纪录片,哈哈,给宋的评价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了解,比不上大学一年级学生。而有趣的两件事是:有个领导邀请他参加国信年度大会的演讲,当时我打电话写信去大声指出宋仅是一个骗子而已;另一件事是参加一个首席给清华学生的讲课,这个首席大力推荐宋这本书,我敢肯定,他一定没看过这本书,而且,他也一样的大学一年级水平。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立志要好好研究论语,为了儿子。
  •   经常在凤凰卫视看到梁文道做节目,却从未看过他的书,这本《我读》是第一本,觉得不错!知识渊博的人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有自己的见解,也能找到共鸣。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
  •   一直都很喜欢看文道的文章,喜欢看他的开卷八分钟,有时候换人讲都会不习惯。个人偏好他介绍书的方法。听他介绍完一本书经常会有想读的冲动。这本“我读”虽然是他的节目筛选集,所选的内容是偏大众书籍。大部分都看过,但是有空再翻翻看也是不错的。
    这本书文道表示不是他出的,是公司出的。对于凤凰卫视出版中心这样的赚钱方式个人感到很厌恶。
  •   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梁文道主讲,好书,不再错过!
  •   因为《开卷八分钟》,所以喜欢梁文道。因为梁文道,所以喜欢《开卷八分钟》。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   这个梁文道主持开卷八分钟的写本,里面介绍书我们不一定全看,听梁文道说的趣闻蛮有意思
  •   我有个习惯是喜欢在读自己的书时,读到喜欢的语句用荧光笔画下来,这本书我勾画的挺多。
    梁文道先生睿智犀利温文尔雅,是我喜欢的语风。读起来很舒畅。
    读过这本书后,我又买了很多他推荐的书和推荐作者的一系列相关书籍。比方说木心。
    梁先生的其他书,我也会买,比较适合我的口味。
    所以
    我推荐。
  •   很喜欢道兄的文,常感觉是妙手偶得成。从《凤凰卫视》认识道兄,然后开始读他自己亲自写得书。虽然这本书不是道兄亲撰,也是他主持节目的录写。从凤凰台《开卷8分钟》开始,道兄让我的阅读面越来越宽广,总算不用去做井底蛙,感谢道兄,也希望道兄能坚持把开卷做下去,向我们推荐更多的好书。
  •   梁文道在节目上推荐的书,其中大部分我没读过,读过的那么基本虽然不一定像梁文道推荐的那样觉得喜欢,但是梁文道的解读或者说观点真的很有意思,很独到很真诚,而且和我自己的价值观什么的很相符,懒得看书的家伙(像我这种),听听别的读了的人的看法实在是相当偷懒而划算的事情~
  •   现代人可能平常太忙,没时间看时间看那么多书。这里面推荐的书都是比较经典的,有营养的,能够洗涤心灵的,排去白日的繁华,让你沉心。。挑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内容的书来看,人生享受。
    即使不看具体的书,光是梁文道对某本书的概括或说的一些评论有些也已经能触动人心了。
  •   作者梁文道先生,选择的书籍评论的角度很细腻。
    我的书是我亲爱的朋友先看完,我们很习惯性的一起看完来讨论此书。
    她说到,她因为看了《我读》,于是,记住了许多名家,正巧去图书馆,她一下子觉得更亲切了,因为许多作家的作品原来在角落躺了这么久她才知道。佩服她的记忆能力,以及爱好阅读的嗜好的同时,强烈推荐我读!
  •   喜欢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没有时间看每一集,只能买书~
  •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很奇怪之前为什么会漏买了第一本。加上这本,已经是集齐到目前为止的全套了。看了一些,感觉比后面的几本都好,介绍的内容很厚实,比如介绍艾米,张爱玲等等。梁文道的《我读》带给我很逗启发。真好有这样的书陪伴。
  •   之前看到很多人认为此书非道长所作,恐怕有失公允。

    作为道长在凤凰卫视节目《开卷8分钟》的忠实粉丝,
    我请大家就此书去对照2007年《开卷8分钟》,不难找,在凤凰网站上本身就有视频。
    此书基本是把道长当时节目中对书的点评,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难道只有道长手写的才是他的书,口说的就不是他的书了吗?
    唯一缺憾是,09年出版的是07年的点评,的确有点滞后了。
  •   物流给力,就是书壳有一小部分有点褶皱,不过不影响!注意,这本书不是梁文道写的,是根据他主持的《开卷8分钟》,由编辑整理出的内容,不过依旧很棒。
  •   选择读什么书真的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每次买书都是挑上好半天,如同看电影不买票进去看完全场,一定不知道剧情是什么样子的。最悲剧的就是,花高价而去看了一场让人闹心的电影,咨询时代,不一定大师就靠的住。自然就需要导游了,文道是资深专业导游,这本书虽然是开卷8分钟的精选集,但是完全没有电视的那种粗糙度,很精细的介绍了每一本书,有关作者或者写作的背景,以及一些知识的扩展。看过之后,在去品读推荐书目自然读深刻又有兴趣。希望,开卷八分钟继续结集出册。
  •   在每天的凌晨读完了这本书,书中提到的书目,有读过的,也有未见的。梁文道的视角永远那么好。
  •   梁算是国内很有名的一位学者了,他介绍的书应该是值得一读了。看过几期他那时主持的开卷三分钟,他本人、凤凰卫视能够在没有广告赞助的情况下坚持这么久就是为了知识的传播,这样的精神应当予以尊重。
  •   习惯在睡前看看这本书,里面有介绍我喜欢的书,更有我没读过的。所以我做了一个list,谢谢梁文道老师。
  •   歪在沙发上把这本书看完的。
    很认可梁文道的这段话“对于如何读书,我们有选择的标准,有品位的判断。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的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输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而这本书,就是道长通过他的视角再告诉我们,究竟这个世界有多少种人和书,值得一看。
  •   一直喜欢看书,但是很少和别人谈论读后感。即便会谈,也是小说的情节问题。而梁文道的这本书,让我看到更多,除了感悟之外的价值。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才叫“客观”。我是学生,看的书不是很多,但是看了《我读》我起码知道我自己以后看书 的一个大概方向吧
  •   喜欢《我读》这个节目,于是便买了书,和节目没什么不同,在看过节目之后细细品读一番,也有另一番滋味。

    只是书并不是梁文道自己写的,只是对节目的文本记录。
  •   阅读原本是好事,但是铺天盖地的所谓畅销书却让你难以甄别,若阅读一些无谓的书籍,没有营养,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这本书,不管是梁文道做的节目还是他亲自写的书还是只是他编的书,总之,能帮助你去选择阅读的书本,取其精华。这便是收获。
    另外,原来那么火的货币战争是那么回事吖。。。汗。。。
  •   虽然我一直分不清 梁文道是"梁文道"还是"梁道文",但是从凤凰的锵锵三人行还是上一本<常识>都看到了梁先生对事件的分析.
    许多人吧,或许只是小部分,太浮躁.看到的或许只是湖上浮萍,它掩盖的太多太多,导致我们或许迷失了对湖的真切模样.
    而梁先生却常像某种温度,抹去浮萍.

    <我读> 是梁先生的"我读" ,是我自身读的"我读".

    值得一看.

    (8号白天到的书,现在看完这本书!
  •   作者是个文人,推荐的文章内容都非常不错,包括作者包括书籍,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之前还读过一本香港记者写的关于现代香港主要文化界的一些作品,相比而言,那些更为时尚,但更缺乏底蕴。读梁文道的“我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两岸三地,近现代好的作者,好的作品。强烈推荐。
  •   梁文道的书买了几本,都不错!其实不用追究这书到底是谁的东西,对自己有价值就好了。就是不喜欢书是精装,真正用来读的书还是朴素些好,不累!
  •   惭愧的讲几年了,除了厚厚薄薄的教科书和网上永远下不完的文献资料,已经很久没正经度过一本书了,这几个月有了难得的清闲,突然拾得这样一本将别的书的书,呵呵,觉得十分受用。
    除了早早看完道长的介绍,我立即上网搜索了上面介绍的书籍,我最想看的莫过于《查令十字街86号》,虽然现在买不到………………

    总之,如果你问我 我会推荐这本书给我的朋友,无论如何多读点书总是好,正如道长所说,人生如此短,好书如此多,有时看看别人的评论和推荐不失为一件好事
  •   介绍了诸多好书,文字平实,让人愿意跟着梁文道的叙述缓缓走近读书的世界,对于我们知道或不知道的各种类型的很多书予以了推荐,难得的是也对个别书提出了批评的意见,可见本书并非泛泛的介绍的推荐,而是作者认真深刻的品评
  •   非常喜欢我读。有种感觉,是先看书评,是我的菜,再买书细看。
    不知道梁文道还写不写下去了。
  •   如果不知道平时该读写什么书,可以买“我读”这个系列的三本书作为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读的书的类型,这个里面会给有作者觉得不错的书,各类的都有,梁文道和马鼎盛还是值得信赖的。整个系列都买了 呵呵
  •   梁文道是通过锵锵三人行认识的,学识渊博,看了他的“我读”,知道了为什么这么渊博,上边很多书我仅读过一本,惭愧,还好多都没有听过,对于读者可以根据他的介绍有选择的去看,向大家推荐一下。
  •   梁文道—我读,真的好书呀!!!!!
  •   《我读》系列第一本,梁文道的好书。之前曾买了《我读》4,一直想买第一本,真的不错。
  •   自从接触了凤凰卫视,就特别喜欢梁文道的主持风格。
  •   很偶尔的知道有这本书,里面推荐了很多梁文道先生觉得好的书,我也买了其中基本他推荐的。也真的很好,以前从未发掘到的好书。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老师的节目。他对看书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也影响了身边了很多人。希望能从他的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   很久以前好友推荐的书,一直没有机会读来的,这次自己买了一本,会认真读完的&;hellip;梁文道是很有魅力的人呐&;hellip;
  •   这本书实际上不是梁文道先生所作,但是书中有一种指引的作用充满了一种文学意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梁文道啊,大家都懂得。独立评论人,非常犀利和独特的视点啊。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刚从高考场上脱离开来,完全对文艺界失去了方向感的人,非常值得一看啊~~强烈推荐,好吧,其实梁文道的所有书我都这样说,哈哈~~
  •   一直很喜欢看书评,因为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去读书。也很喜欢梁文道,喜欢他看书的角度。所以这本书我很喜欢。
  •   书太多,时间太少,需要找个有头脑的人来替你把把关。怎么说呢,就一句话吧:梁文道,我信他。
  •   很期待读梁文道的书
  •   香港的文人里,我只喜欢三人。亦舒,女子柔弱却带三分血性的剖白,林夕,缠绵到极致的爱情,以及,清浅温和的梁文道。
    第一次读他的书,是在图书馆里,朋友给我推荐的《我道》,着实风趣,又不显得自以为是或者咄咄逼人。
  •   果然是我看书的口味太浅显了吗?《我读》中介绍的书大部分都没看过,但是从梁文道先生的视角来看这些书,确实很有读一遍的必要,毕竟大部分都是经典啊,虽然一部分书很严肃。但是,为了充实自己,有机会还是要看一下的。
  •   鄙人寡闻,喜欢用梁文道书开眼界.并确实读有所获.
  •   “到底什么叫读书状态?我们平常应该在什么环境下念书呢?在图书馆好不好?周边有人的时候好不好?坐车的时候该不该看书?这些都是地理环境,而我们现在讲的是一种情景,不止是物质性的空间,而是一种处境。读禁书就是一种独特的处境,在高压社会下,有某种书你不能碰,就像伊甸园中智慧树上的智慧果一样。这时候,环境反而逼迫着你不由自主地相信那个果实真的能给你智慧,真的能开你的眼目,即使它不是那么出色,你也觉得它很了不起,这就是处境所造成的特殊阅读结果。”

    读禁书的年代可能更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
  •   最喜欢的是对介绍的书的的背景等等的补充,给了我一个重新思考的视角,受益匪浅。。。
    除了第三页的目录的绿色的字有些重影外都还不错。因为开卷八分钟不是每期都看,好多没有听到,这也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虽然书目有限,但是收益匪浅,好多自己想看却没买的书目,都有很好的借鉴。谢谢《开卷八分钟》,也谢谢这本书。看过原著的读者也不妨看看这本书,会有别样的感觉。
  •   久仰梁文道,我会好好读,也作为我2012年的读书计划
  •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过,将来可以存活下来的,免费读物居多。现在手边也是有许多书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多,可是真正拿起来读的,却总是那么几本已然没了什么品相的书。老师说,电视是热媒介,书报杂志都是冷媒介。是吧,热媒介总是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让人无法安静下来去研究某一段文字或是事件。偏好的冷媒介,也总是会映出中国文人一直有的思想:落笔纸张,才称得上,是文章。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书,都该去读读。被别人说好的, 要去看看怎么好。别别人骂的很惨的,倒是要去研究下真的有这么差么。《我读》里,梁先生提点出每本书的优势、劣势,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通过这一本书,去看更多的书。
      
       那还等什么呢?合上这本书,也给自己列个书单,平心静气的去看一些。
  •   关注到这套书是看了梁文道和许子东的铿锵三人行,节目很好,这个书也很好~指导你看什么书和怎么看~
  •   平时爱看梁文道主持的节目,他写的书应该不错吧!
  •   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梁文道—我读,确实值得一读。
  •   梁文道的思想一直为我们所仰慕,陆陆续续买了一批,仔细读来。。。
  •   梁文道值得一读,早就想买,迫不及待开始看了。
  •   梁文道—我读你也读吧。
  •   因为这本书,又买了几本书,一直喜欢梁文道那种娓娓道来的气质和他独特的视角,他介绍的书应该也不会错啦
  •   竟然是小开本的,还用塑料膜包覆了,应该算简精装吧,不过书的优劣还是靠书的内容说话,都是梁文道的美文。
    有时我觉得,他就是个风流倜傥的大侠,楚留香那样的。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的书,我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少的是基本的逻辑
  •   之前只看过一本梁文道的书很喜欢所以又继续买了几本还没仔细看正在阅读中
  •   呵呵,喜欢梁文道,聪明又有趣。其书亦如人!看看这本访问吧,虽说他并没太说话,但是,这15个人是他选的,挺挺别人的话吧,很有意思的!不管你赞成不赞成,人家就是有访有问!听听有何妨?
  •   梁文道是一个比较中肯的学者,对 作品的评价也比较中肯。。。
  •   1.里面提及的书目是道长自己的读物,内容是他自己对于书目的评论或者是推荐词
    2.数目涉及的面很广,有文学,社科,,,,
    3.不是道长写得执笔写的书,是在做《开卷8分钟》节目时的记录或者是节选
  •   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我之前的读书方式完全是在瞎读~~
    书的开篇就交给人们阅读的方法,很是受益~~
    然后又推荐给大家一个教你读书的书~
    对我这种读书不多的人帮助真的很大~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感谢道长
  •   读书也需要学习,跟着梁文道学读书。
    每一本推荐,都有书本背后的故事。
    也许自己的水平不一定能把每本书都看全了,但是总有适合自己的。
    还可以发掘出平日里自己不大涉足的领域,益处多多
  •   里面介绍了梁文道先生推荐的书及感想
  •   一直很喜欢梁文道的书,这次买的这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许多以往我根本不会看的书,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
  •   有关梁文道的书是逢出必读呀,写得太好了,另外书的封面是我喜欢的那种,简洁!当然了最喜欢的要数他那本《《常识》了。
  •   梁文道的书一向不让人失望,很喜欢他对事物特别的见解,书的包装也很不错,很有气质。
  •   刚好赶上梁文道的签书会~~呵呵,很给力
  •   让我感觉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其实还推荐梁文道的访问,觉得世界很大,成功的定义也很多,我们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   看过道长的这些节目。绝大部分看后深有同感,对个别如《切.格瓦拉之死》等书的评价不能完全同意,但是,喜欢有这样的一本书一起争执。对于一些不是自己喜欢类型的书,看过《我读》基本上体会了他的精彩,就不用再买了,很好。
  •   梁文道一直都是比较喜欢的 还在看
  •   梁文道,我是在锵锵三人行里了角他的。。写的书评也很中肯。是的,我很喜欢。
  •   虽说文章里都是很早的时事,但其对中国社会的解读丝丝入扣,我们需要更多的梁文道,出来讲真话,讲实话,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我们的人们才会活得更有尊严!
  •   梁文道的书就像上课,但是一点也不无聊
  •   梁文道的书,赞了再说看。
  •   冲着梁文道买的,这套书都很不错
  •   一直喜欢梁文道的书,希望这本也不错
  •   喜欢梁文道的风格,
    不羁。

    现在太深入的书没心思看,闲来翻翻很好。
  •   个人非常喜欢梁文道,所以买了。
    他的书,不会差的。
  •   梁文道的书,有时候还是可以一看
  •   梁文道的书
    一直喜欢
  •   梁文道的书值得收藏
  •   梁文道的书都挺好
  •   梁文道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指引公众加大阅读量,提高思想水平方面有很大贡献。
  •   喜欢《开卷八分钟》,所以喜欢《我读》系列。是我想要的书。
  •   好书,精彩,在网上看了一半,后面的没有了,就买了。喜欢梁文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