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麦克莱伦第三  页数:563  译者:王鸣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在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本书的一大特色是:摒弃了 “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  本书获得2000年度美国世界史协会图书奖,除中文版外,还被译为德文、土耳其文、韩文出版。

作者简介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1946-),197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科学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科学史教授。著有《科学重组:18世纪的科学学会》、《殖民主义与科学:旧王朝时代的圣多曼格》等。论著《专家控制: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出版委员会(1700-1793)》获美国哲学会颁发的2003年度刘易斯奖。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作者简介中文版序插图目录致谢开篇语第一编 从猿到亚历山大 第一章 人类的出现:工具和工具制造者 第二章 农民时代 第三章 法老和工程师 第四章 得天独厚的希腊第二编 世界人民的思与行 第五章 永恒的东方 第六章 中央帝国 第七章 印度河、恒河及其他 第八章 新大陆第三编 欧洲 第九章 犁、马镫、枪炮和黑死病 第十章 哥白尼掀起一场革命 第十一章 伽利略的罪与罚 第十二章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第四编 美妙的新世界 第十三章 工业革命 第十四章 通向现代科学之路:纯科学和应用科学 第十五章 生命自身 第十六章 受支配的工具制造者 第十七章 新亚里士多德学派 第十八章 今天的应用科学和技术结束语 历史的透视进一步的读物译后记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6条)

 
 

  •   很好,在阅读过程中,技能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又能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同时还能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总之,这本书能让人获得很多的知识.
  •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第一,承认西方之外的其他地区的科学技术成就的价值;第二,颠覆了科学不断走向进步的观念。同时,作者也透露出对历史研究的消极态度,即历史不决定未来,这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很值得关注。
  •   科学的历史+技术的历史
  •   现在不少中国的出版社开始陆陆续续翻译外国的科学著作,或单出,或编辑成套。说明国人已经开始注意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愿不会被不明原因所中断。200多年前狄德罗做了一项伟大的事业,在这200年内有人也是想继续做这个事业。但是科学发展迅猛如潮,都不能成形。现在我们中国人应该勇挑这个重担,编撰一部新的百科全书。让世界的科学中心转移到中国来。这个千秋万代的大事业,我辈当当仁不让
  •   作者的观点比较独特,内容详略得当,探讨了一些很多国内通史著作少有论及的问题。总体来看,是科学史专业必读的一本通史著作。
  •   想起以前看过的富国论 这篇是从科学的角度来描述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对各种鼎鼎大名的名人都有个更多的了解。
  •   通览全书,可以说是科学史领域的一本全新视角的新书,绝不是象国内其它书一样,是别人书的翻版。有新意,有新观点。很好!
  •   这本书对于了解科技的发展历史是有用的。
  •   本书采用的一个比较特殊的视野,从一个综合的方面分析的相关事实材料。适合于初学人掌握分析历史的方法!
  •   书的内容侧重宏观发展脉络,适合入门者,但不适合学术研究参考。
  •   本书思想内涵不错,大长见识,可以一读
  •   这本书对于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内容全面而又不晦涩难懂 非常好!
  •   送货速度快,这本书写得也蛮好的
  •   上通选课的教材,挺不错的,值得一读。
  •   买来扫扫盲也挺好
  •   不错的书,就是纸张一般般~
  •   送自己的科普书···还没看,不过外包装完好
  •   看了百页了,觉得不错,能有些感触
  •   VeryGood!!...............................................
  •   老师推荐看的,知识含量很高,朋友看了都说好。
  •   此书不错,内容丰富,观点新颖,值得一读。
  •   介绍了些以前没有注意过的现象
  •   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教育者,这本书都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书籍。
  •   总体感觉这本书很好。
  •   印刷不错,内容也不错
  •   读完万物简史,正好读这一本。很好的科普书~
  •   讲得不错,老外很仔细
  •   书的质量还蛮好的,就是书的版面设计有些窄了,希望卖家以后换个版本。
  •   书内容好,质量也好,值得收藏
  •   各章连续性不强,适合有一定知识背景的读者购买。
  •   还行,不过跟我理想的书有一些差距。
  •   排版难看行距太大浪费>100页纸!
  •   内容太专业,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   也是开放人文系列的,就是书页不够宽,翻书费事些。
  •   北大科哲推荐,我学霸室友看了都说好!
  •   没看完,带来的启发不是太大
  •   ‘科学’基本上和‘民族’、‘国家’等等一样都是近代产生出的新名词和新概念。现代科学的前身是什么,短短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里科技发挥了什么作用。书里基本上把这个过程介绍清楚了,主要和其它史书不同的是作者把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区分开来,不再只是用‘科技’这个综合概念。书里的一些资料比较有趣,作者这种分开式的探讨角度也很有趣。
  •   理科生大概不需要看了吧
  •   挺好的专业书,正版靠谱。
  •   写的稍嫌严肃,如果在活泼些就好了,这是符合我的趣味的书,该不该想其他人推荐呢?个人感觉蛮好。
  •   包装2层,书籍完整!
  •   虽然是为了考试才买的 但是内容还是不错的 很吸引人 虽然考完试就放一边了……
  •   这本书吧,不是很系统,但是思想性很强,如果是想系统的了解科技史的人不太适合看,刚入门的人看看还是可以的,总体来说还是一本不错的值得珍藏的好书。
  •   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多角度全方位的一本普及性的读物。
  •   作为科技哲学的趣味读物很好,能够打下日后学习基础。说是趣味读物是因为语言平实易懂,不像有些国内专家的书晦涩。但是实际上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前传。科哲专业必备基础读物。
  •   书质量很好,送货较快,且附送书签.
  •   很不错 要是英文原版的就更好了
  •   从世界的范围内将人类科技发展史,不错
  •   经典科普,深入浅出
  •   嗯,应该了解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
  •   挺好的,较为经典的图书
  •   经典科普读物
  •   正版图书,图文并茂,值得一读!
  •   书质量很好,内容也喜欢
  •     对科学和技术做比较宽泛的解读
      尤其是技术史 是从石器时代开始记叙的
      古希腊时代着墨很多
      
      500页的书 我看到280页左右才看到哥白尼的名字
      将近300页才看到伽利略的名字
      而伽利略一般被认为是现代科学之父
      到四百多页才讲到20世纪
      
      对现代的科学技术着墨很少
      
      本文的中心观点就是技术和科学两者在历史上关系并不紧密
      甚至是长期分离的
      
      技术靠的是经验摸索 人类在石器时代就拥有一些原始的技术
      
      而近代蒸汽机发明几十年后 才有人写书试图解释其中的原理
      
      前几年有人在微博上吵过 自由是科学之母 还是科学是自由他爹
      
      当然两者是互相影响交替前进的
      
      但是看完次书之后我觉得是自由催生了科学
      
      实际上是自由催生了技术
      
      自由可以促进生产的繁荣 可以激励创新
      
      有了生产的繁荣才有可能加速经验的积累
      自由也可以开发出人力资本 让人结合积累的经验试图去创新
      由此诞生新技术
      
      而新技术 往往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工具 比如望远镜之于天文学
      
      而直到19世纪之前 科学对技术鲜有影响
      
  •     The English “timber famine” may also serve as an instructive case
      study of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tensions that propelled change in
      eighteenth-century England. The British Isles were never heavily endowed
      with forest, and with the advent of Neolithic farming thousands
      of years earlier timber reserves became further depleted by the expansion
      of cropland and pasturage. In the early modern era military and
      naval requirements along with the beginnings of industrial intensification
      placed increasing strains on a dwindling supply of timber. Shipbuilding,
      for example, a major industry in a maritime nation, consumed
      vast quantities of timber.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man-of-war devoured 4,000 trees. And just prior
      to the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 one-third of the British merchant
      marine had to be built in the American colonies where timber remained
      plentiful. The smelting of iron ore, another major industry, depleted
      whole forests, with each furnace annually consuming the equivalent of
      four square kilometers of woodlands. And, like the smelting and refining
      of iron, the making of bread, beer, and glass likewise depended on
      wood as fuel in the form of charcoal (charred wood). In none of these
      production processes could coal be substituted since, using contemporary
      techniques, the fuel or its fumes came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product, which would then be ruined by coal’s impurities, notably sulfur.
      Also, in the heating and lighting of buildings wood was preferred
      as fuel since coal fires produced noxious fumes. As the scarcity of timber
      spread, its price inevitably rose. From 1500 to 1700 while general
      prices rose fivefold in England the price of firewood rose tenfold. As a
      result of this energy crisis, by the beginning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ritish iron production actually declined, owing to a shortage of fuel.
  •     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世界眼光,特别是第二编是不少科技通史著作在内容上有所忽略的。本书的翻译不论从总体还是细节上说都是相当到位的。不过作为一位负责任的读者我还是要指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p369 最后一行:
      
      “再用均衡热电偶来补偿温度的变化……”一句中的
      热电偶(thermocouples)应为热偶。
      
      其实这里的热偶就是指双金属片(bimetallic strip)。
      参考:http://www.nmm.ac.uk/harrison
      
      而热电偶(hermocouple)是根据于1821由 Thomas Johann Seebeck 发现的泽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发明的一种电工及温度测量方面的仪器。哈里森在18世纪30到60年代电学还刚刚甚至没有发展的年代里不可能会发明什么“热电偶”来补偿温度的变化。
      
      p445页“达尔文收到从南海寄来的一封信”一句中的
      南海(South Seas)应为南太平洋群岛。
      
      p484页“科学家认为波色子(bosons,注意是复数形式)是携带自然界已知的4种力的矢量。”一句中的
      矢量(vectors)应为矢量(性)粒子(也应是复数形式)。
      
      否则就会让读者误读出“某某粒子是矢量”这一句子主干,混淆了粒子与矢量这两个物理概念的关系。
      
  •      不要将思维僵化在流行观点中。事实上流行观点不过是诸种解释中的一种而已,其实这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流行观点往往是通过简单化、教条化,然后再大力宣传而成的。而实际的世界往往丰富的多、甚至有趣的多。本书描述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本书的内容提要如下:
      “本书是当代职业科学史家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世界科学技术通史教材,旨在提供一幅“全景图”,以满足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的需要。本书阐明: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总是一成不变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循着科学和技术的沿革,从史前期直到当前,查找出说明两者有时结合、有时分离的那些史实,检讨那种技术即应用科学的流行观点。而且证明:事实上,在20世纪以前的大多数历史条件下,科学和技术一直是处于彼此要么部分分离要么完全分离的状况下向前发展的,而且在智识上和社会学上都是如此。本书的一大 特色是:摒弃了“欧洲中心论”的编史学观点,以全球视角详述了中国、印度、中南美洲和近东帝国等文明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传统。”
      
       书中一些观点如下:
      “从这些学科以及其他一些学科获得的新知识,综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科学世界观。我们今天在一定意义上最后认识到的这些东西是真实的吗?不知道。科学毕竟代表的是在描绘世界时我们所能有的最好工具,今天所讲的故事无疑比迄今为止曾经有过的其他解释都更好。当然,说更好,并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在将来就不会再作修改,实际上,肯定还要修改。”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家曾经传播过一种观点:历史有一种世俗的、进步的趋向。人类总要进步和社会总会越来越好这种启蒙运动的观点直到20世纪下半叶还十分流行,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就被用来当做进步的例证。然而,按照今天的批判眼光,通过研究科学史和技术史得到的长期观察,似乎更加清楚的是,进步既不是必然现象,也未必能够坚持下去。具体说来,在过去2个世纪发生的工业革命及其后果把历史环境改变得如此迅速又如此深刻,当前这种高度工业化的生存方式就不一定能够继续维持下去。”
      
       本书后面针对各章提供了“进一步读物”,我觉得这个对读者十分方便。可以进一步查找资料。
      
  •     :),先看了此书部分,再看科学的历程,接着再看此书,感觉此书比科学的历程好看,科学的历程只是简单的事实的罗列,几乎很少有作者的观点!看了就是一大堆事实,很乱的感觉!……
      
      另外这书翻译的不错,:)
  •   读得好认真啊。。。佩服
  •   果然。读到“热电偶”作为时钟工具的一部分的时候就有是不是超出了所属的年代这个疑问,但不是学物理的又无法解答。楼主读得真仔细。
  •   有同感,真的翻译得很好
  •   这说明你是因为爱好才看,去问问考试的孩子们,看看谁喜欢用这本来考试
    这本翻译的确不错
  •   可我更喜欢科学的历程诶。。。。
  •   科学的历程第一遍读的时候确实是感觉很乱的,没有很清晰的线索,只是简单的事实罗列
  •   译者并非科学史专家,为了译本书也下了不少功夫,从字里行间看得出。还有,我没看过科学的历程,但从其他学科的中外书籍对比能看出,中国的偏重于应试,国外的偏重于学科本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