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乡话书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邓云乡  页数:482  字数:36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风俗是既有传统,又富有变化的;历史是时间的延续,不断前进的;文化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的……    因为写了几本有关北京和《红楼梦》的风俗旧事的书,又参加拍了一部《红楼梦》电视剧,挂了一个“民俗指导”的衔,便被朋友们一会儿叫作“红学家,一会儿叫作“民俗学家”,真是感到惭愧得很,只不过比年轻朋友多活了几年,杂七杂八地看了几本无用的书,照《儒林外史》马二先生所说,都是些无用的“举业”,既不能做官,也个能发财,哪里配称什么“家”呢?只是爱好此道,喜欢结合书中所写,神游今古;结合生活经历,留心俗事赏鉴生活而已,岂敢望成家哉!    现在民俗学是很摩登的,因为外国人也讲求此道,大范畴来讲: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小范畴来讲:宗教学、民俗学……具体到实际上,饮食、衣着、建筑、礼仪、婚丧、娱乐等等生活习惯,因国家、民族、地区而异。中国过去说:百里不同风。各地区差别都很大,至于个同民族、不同国家,那就各有传统,差异更大了。地区差异而外,又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区之间,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不断变化着。距离越远,时代越长,差异越大,隔阂也越多,而人类又富于好奇心、求知欲,文化越发达,知识越广泛,来往越频繁,就越想多知道一些不同的奇风异俗,或以好古之心,想了解其历史;或以好奇之心,想探索其源流;或以爱美之心,鉴赏其表面;或以好善之心,雅爱其淳真……总之,人们对于这样一些知识学问感兴趣,去注意它,去研究它,出发点总是好的,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总是起到丰富作用的,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说来也是有益的。    民俗学来源于民俗,民俗来源于生活,这样说大概不会错。民俗按我国古语习惯,也可以说成是民间风俗,在历史传统上,虽然不大说民俗,而风俗却是说了有两千多年的老话。什么叫“风俗”,《汉书》中解释说:“凡民之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律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大抵人类的生活,总不外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自然的、二是人为的。前者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物产等等,后者如政治、宗教、教育、文化、战争等等。再加历史的因素,前者形成其传统特征,后者又促使其不断变化。这样“风俗”两字,概括的面更全更广,似较民俗的内涵更有概括性,因此如把进口的“民俗学”,转称为内销的“风俗学”,不是也很好吗?     广阔的世界、悠久的历史,要把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的各种民俗或风俗了解个大概,这真是比一部“不知从何说起”的《二十四史》,还要“不知从何说起”,真所谓“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难免要望洋兴叹了。宏观既难,微观实也不易,有时候“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有时某地风俗中的一桩事,尽管好多人在做,却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手头有一本六十二年前顾颉刚先生编的《妙峰山》,这是当时北京延续了几百年的最盛大的庙会,年年四月庙会开时,有组织的朝山赶庙的善会以百数个计算,有组织的香客和自行前往的有多少万人。顾颉刚先生和北京大学研究所的同仁特地组织调查团,去妙峰山做了一次实地调查,参加的人都写了调查记或日记,详细记录了看到的一切。但调查虽然详尽,却也只是表面的纷繁的现象,只是留下了历史的实录,供后人去想像其盛况。本质的东西也很难了解透彻,如提到宏观理论上来看,那也就更难了。顾颉刚先生归纳了两点:一是虔诚的迷信活动,“有了国家的雏形”;二是风景特别好,“能给进香者满足的美感”。前者是宗教、政治因素,后者是自然环境影响;前者是迷信的心理在支配,后者是愉快的感受在驱使。而在千千万万的进香者中,也并不完全是一致的心态,有的偏重于前者,有的偏重于后者,而其程度也各不一样,但不辞辛劳,朝山赶会的行动却是一致的,这就形成延续了几百年的妙峰山庙会盛况,作为民俗,它是一种历史的存在;作为风俗调查者,民俗研究者,就要微观它的表现,调查研究它的历史,想像分析它的成因,宏观它的社会影响,文化意义。或赞扬之、提倡之,或诱导之、改变之……我想这既是有趣的,又是有意义的,与然也是很难的,要踏踏实实读书、调查、研究、想像……总之,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风俗中每一桩小事,都有它广泛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群众基础,又有它岁月悠久的历史习惯,还有地理、物产、气候等等因素的良久影响,再有各种宗教、政治原因,在某些个时期,最后这种原因起了很大的作用。(就我国历史讲,其特征政治总是主要的,宗教只是部分的,一直没有形成过全国的影响。)这些都能使好此者在某些小事上引起许多有趣的想像,比如近年发现的秦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是“俑”这一风俗的最大的表现,是极端迷信和专制政治的巨大表现,现代参观者有的人赞赏其伟大,这是人的某种本能迷信权势的表现;有的赞赏其精美,这是人的本能中爱美的感情的流露……这些感觉都是自觉不自觉产生表露出来的。如果以政治历史的知识看,就会联想到赢政的暴政和专制,单为他个人修个坟墓,尽管埋的是泥人,不是活人,也不知动用多少劳役,掠夺多少当时活人的财富,才修了这样的坟,试想当时被劳役的、被掠夺财富的人的家庭,有多少怨恨、悲剧、诅咒……有多少人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今日参观,某些人可能唾骂之,又哪里值得赞叹呢?假如再从工艺上想像,则另有趣味,我先想那么许多大泥人,如果全是高手艺人去塑,那得要多少高手艺人,多少时间塑成呢?想像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想大概是模子脱的,先做成几十个模子,然后用胶泥去脱,这就可制造几百几千,方便多了。因此我联想到我小时候玩过的泥人模子,这小小的玩具,似乎和两千年前的秦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在风俗演变,源远流长中,这样一个小事物,细想起来,也多么有趣呢?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人吃饭用筷子,欧美等国人用刀、叉、勺,亚洲、非洲有些国家人吃饭用手抓。我有时主观设想这一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呢?大概是最早开始在篝火中取熟食时,中国等地先民多吃芋栗之类干果,用两个木棍一夹就可取出,随便敲敲壳就可食用;欧洲先民多在火中取食渔、猎动物,要用尖锐有叉的硬的枝权叉出,用锋利的石片切割;而南业及非洲等处热带先民,熟食较晚,多以手采野果充饥,这样年代久远,世界上就形成用刀义、用筷子。用手抓三种不同的吃饭的形式。生活所关,风俗所系,如何形成,年代久远,尤法考证了,想像其原因也很难了。现代科学,促使人类交往日渐频繁,相隔万里朝夕可至,因而风俗的差异、互相的隔阂,也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隔阂也日见其缩小。即以用筷子而论,七十多年前,闻一多先生在美国留学时,他的房东老太太反复问他中国吃饭总是拿两根木棍吗?有一次吃通心面,又问他,难道吃面也用两根木棍吗?到此闻一多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一直以为用筷子也像用刀叉一样,是一只手拿一根。这就是风俗,也可以说是民俗的隔阂,时至今日,欧美到处都有中国菜馆,用筷子吃饭对在欧美大都市中的人说来,似乎已不稀奇了。    民俗中不少活动,有迷信的成分,这和宗教的信仰是很难严格划分开的。如妙峰山庙会,便是这样。但对当时京、津二地手工业者及四乡农民,却是一种很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活动,不但使个人通过朝山的活动,身心双畅,而且培养了一种自觉热心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比强迫其做这做那,或空口说教,宣传其做这做那有效得多。因而重视、讲求、研究民俗,其意义更在于引导民众发展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    民俗中落后的、愚昧的、甚至于很坏的、犯罪的成分都有,外国有,中国传统的也不少,要防止其沉渣泛起,就要从文化、教育入手,提倡、宣扬其好的方面,抑止,甚至防范、禁止其坏的东西。在提倡民俗学的同时,我想也必须注意到这点。

作者简介

邓云乡,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人,著名的民俗学家。曾为电视剧《红楼梦》的民俗顾问。他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年定居上海,任华东电力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邓云乡教授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具有深厚文史功底。他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其著作多描绘与时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文化、民风民俗之变化,或明清以来文人文事钩沉,探究众说纷纭的历史文化现象,文笔隽永,富有情致,常道人之所未道。邓先生将其书斋命为“水流云在之室”,以云为精神故乡,读邓云乡,手中捧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中华传统文化往昔的历史和衰老垂危的生命。周汝昌曾言:邓氏已矣,或许竟可以视之为中国某种文化传统的断绝。“邓氏文章,今后怕是不会再有。没有人愿意写这种文章了,而且也没有能写这种文章的人了。”

书籍目录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痴想  关于《蜀碧》  《清史稿》琐谈  二百年前古书  “小山”辨  易安居士“送别词”蠡测  禁书与太平歌词  “青词”与“太平歌词”  雍正的大批判 《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  “红”趣胜谈禅  “红楼”茶事两则  《红楼梦》·《阴骘文》·惠红豆  《红楼梦》与《窕言》  《红楼梦》·上海话·“促狭”  乾隆与“傻大姐”  吴梅村·《红楼梦》·锦靴  湖畔谈“红”(三则)  两本“红楼”小书  “石头渡海”和胡适  “石头”的祝愿  画意·诗情·文理  汪辉祖及其著述  遗老与《雪桥诗话》  潘氏春闱诗纪  一首连着今人命运的绝唱   ——读邓廷桢《月华清》词  《清秘述闻三种》读后  《王国维全集·书信册》与《颐和园词》  读《藏园群书经眼录》  谈《瓜蒂庵丛刊》两则  谢国桢先生与《晚明史籍考》  读《王文韶日记》  《忘山庐日记》与北京  李越缦与《苏园花事词》  枝巢老人及其著述  《胡适的日记》录趣  胡、顾《水经注》书札  顾颉刚与崔东壁  鲁迅抄碑、抄书及《游仙窟》跋  叶老论《说园》  信里“红楼”   ——怀念平伯夫子  《俞平伯书信集》  俞家老书  家书抵万金  读《俞平伯家书》  俞平伯师与故乡  再读俞师日记  《冬夜》与《古槐》  徐志摩《府中日记》及罹难实录  沈从文师的学术文章  张伯驹氏原刊《丛碧词》书后  容庚先生的《丛帖目》  石印《御制圆明园图咏》  一本破书,三种乐趣   ——商务珂罗版《曼殊留影》残卷书后  杨小楼·周志辅·《昇平署档》   ——京剧史籍之一  梅兰芳·齐如山·“剧学丛书”   ——京剧史籍之二  金梁的书  笔记而且大观  才女写书  晚明小品  白话大师的文言文  新诗人写旧体诗  北京风俗画与日本  北京乎  读《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  书忆  著书难为稻梁谋  “书缘清话”八则  书话四则  稿费沧桑  送书的烦恼  为书打官司  书边杂写  “世缘”和“书缘”  万里《寄情吟》  谁知散木有乡根  董桥与《董桥文录》  《留欧印象》与医生写书

章节摘录

  二十四史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我不知高低,几年前忽然写了篇说“二十四史”的文章,扔在橱中,偶然发现,寄给《博览群书》,换点稿费,买冰棍吃。天气热了,退居林下的大官,有人孝敬。穷教书匠,株守户牖,不得不自想办法,自食其力。不想被北京日报读书版编辑先生见了,一定要我再写篇“二十四史”的文章,催稿电话,由北京追到上海。既承厚爱,敢不遵命?于是“不知从何说起”的“二十四史”,又要讲说几句。  “一二十四史”,从时间上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此话怎讲?因为时间、人事,有如流水,不知何时流起,也不知何时为止。“二十四史”所记,不过数千年事耳,就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记起,比之北京人的头盖骨,恐龙蛋刚下出来的那一刹那,那真不知要晚多少万年。如何说得上长呢?何况“二十四史”的第一部、第一篇、第一句也不过从“黄帝者,少典之子”说起也。那么短呢?最后到明代崇帧亡国,那也是三百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岂能说短乎?不过当时还没有二十四史的名称呢。“二十四史”是乾隆四年在明代“二十一史”的基础上,增加《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为“二十四史”,即自《史记》开始,至《明史》为止,共二十四种正史,总三千二百四十卷,称之为“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习惯上叫作前四史。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漫长的分裂混乱的时代,足足三百多年,所以《晋书》、《南史》、《北史》以及宋齐梁陈、北魏、北齐等大都是唐代人编写的。自唐以后,后代人修前朝史,唐、五代、宋、辽、金、元、明。这中间又有重复的,如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都是内容有同、有异的纪录同一时代历史的书。不过这是古已有之的。《史记》同《汉书》就重复记载了汉代前期的事,但有详有略,各有优缺点。过去有的大学史学系专门开过“史、汉异同”这门课,细说起来那是十分复杂,可以写成洋洋大观的专门著作了。列入“二十四史”的史书,都是经过皇帝上谕,国家正式公布的,所以明代不在“二十一史”之列的五代后晋刘陶所编《唐书》、宋薛居正所编《五代史》均加一“旧”字,与欧阳修所编之《唐书》、《五代史》均经乾隆上谕,列为正史,合称“二十四史”了。清初顺治年间,灵寿人傅维鳞按正史体例编写的一百七十一卷的《明书》,就不能列为正史,不能和张廷玉领衔修的《明史》相比。明初宋濂领衔编的《元史》,匆促成书,问题不少。清末民初,柯劭忞的《新元史》出版,声誉极高,其同年徐世昌作大总统,下令将其列入正史。这样《元史》也有新。旧之分,“二十四史”成为“二十五史”了。《清史稿》编成出版,始终未奉国家命令,因之只能称“稿”,不在“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之列。  “二十四史”标点出版,是大好事,对这套书的普及及未来影响关系极大。倒不是中国人吹牛,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这样一套辉煌的“二十四史”,有钱的大款买整套的,没钱的小知识分子,零买几种。这好比把万里长城放在你房间里,可以沾点祖宗的光荣,洋鬼子是没有这个福气的。四十年前在南京,第一次遇到编《辞源》的方毅老先生,问我是哪里毕业的,我说北大中文系。老先生板着脸问道:“看完‘二十四史’了吗?”我说没有。老先生睑拉得更长,冷冷地说道:“连‘二十四史’都没有看,那算什么中文系毕业的!”真是当头棒喊,冷水浇头。我再不敢回老先生话,只有后来慢慢地补课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云乡话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邓乡云的文字,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三位一体,使人读了一篇想读下一篇,读了一本想读下一本。
  •   这本书比想象的要好。怕历史类的书内容太少。结果还好。
  •   邓老的书读起来含蓄浑厚娓娓道来,滋味隽永,推荐必藏
  •   时间的距离挡不住同样寻书的乐趣
  •   这套集子封面设计很好,内容也好。
  •   知堂一路的。有些琐碎。总体还是给5分!
  •   很不错的一看休闲书,别人很少有看的吧。细细的看更有意思。
  •   非常不错的书。价格又实惠。
  •   很喜欢这样的作品。
  •   可惜我们已经接触不到了。
  •   适合细细品味。
  •   很好的书,这次送来的书品相也算不错。
  •   绝对超值的书,值得一读。
  •   多是讲述一些作者喜欢的一些文集文本之类的。
  •   第一版,时间久了,书脊有点发黄
  •   书出版近十年了,还有存货,难得。书不错。
  •   邓老 古典的文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