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现代化研究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有志 主编  页数:357  

前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我国农业的主攻目标和发展方向。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指出,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总的思路和目标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霓争力。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二)务必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三)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四)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五)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六)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因此,紧密结合湖南实际,认真分析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据此提出有力推进湖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战略与措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总结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韩国、瑞典、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举措,介绍了华西村、大寨等先进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之路与我国先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很有启发作用与借鉴作用。  总之,本书紧跟中央和省委精神,紧贴湖南实际,知识性、针对性、创新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比较强,对湖南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特别是广大农村干部认真阅读。

作者简介

  朱有志,博士,1953年2月生,教授,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生导师。1988年5月任湘潭工学院(现湖南科技大学)马列部副主任;1989年12月任该校经济系系主任;1990年12月任该校党委宣传部长兼经济系主任;1991年12月任党委宣传部长;1993年3月任该校经济贸易与人文科学系主任;1995年1月任该校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1999年6月任常德师范学院(现湖南文理学院)院长;2001年8月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 二 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回顾 三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述评第二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一 湖南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二 全面推进湖南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与措施第三章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一 农业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二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 明确建设目标:加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 四 强化三个功能:为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保障第四章  农业市场化与湖南农业现代化 一 我国农业市场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回顾 二 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内涵与特征 三 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测定 四 湖南农业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湖南农业市场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中的产业结构研究 一 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二 湖南农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三 优化农业区域结构 四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五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 六 运用现代经济理论指导农业结构调整第六章  农业组织现代化 一 农业组织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二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组织的状态和特点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农业缉织现代化的变迁及其特点 四 推进湖南农业组织现代化的对策措施第七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中的科技发展 一 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二 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 三 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四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 五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第八章  农业信息化与湖南农业现代化 一 农业信息化的现实意义 二 农业信息化与湖南农业现代化 三 湖南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第九章  湖南农业管理现代化 一 农业管理现代化的含义与现状 二 发达国家农业管理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三 湖南农业宏观管理现代化 四 湖南农业微观管理现代化第十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人力资源开发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困境 三 湖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第十一章  湖南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实现九个转变 一 农业结构调整由调整粮经比重为主向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的更高层次转变 二 由传统的粗放型、浪费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精准型农业转变 三 由传统的、分散的种养业经营向农工贸一体化经营转变 四 由传统的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由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转变 五 由污染型农业向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转变 六 从依赖资源开发导向转变为市场开拓导向,从依赖比较优势转向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七 种植业应由传统的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 八 从就农业抓农业向农村工业化转变 九 由长官意志管理型向法制管理型转变后记

章节摘录

  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现代化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般概念。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排灌系统、交通道路、低压电网等为主,以作业运输方便、排灌自如、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目标,并根据各功能区的需要,建设温室大棚,应用滴灌、喷灌、增氧等现代化设施和生产技术,用现代装备和技术武装农业。通过建设高标准、配套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  广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农业与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在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改良土壤,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控制和合理使用农业化学品,加强土壤和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搞好植树绿化,营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抓好教育、培训和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建立农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整理和发布农业生产和市场动态信息,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后勤服务。  2.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力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第三,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湖南农业现代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理论与实践性都有参考价值。
  •   具有普参考价值
  •   参考书,相关研究者和爱好者,可以看看。
  •   数据不是很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