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文集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湖南人民  作者:叶永烈  页数:201  

内容概要

  《叶永烈文集·纪实文学系列:文坛风云录》中作者以亲访、亲见、记录了中国文坛的风云变幻。主要包括著名女作家戴厚英、“青年作家”路翎、作家韩素音等众多文坛大家在“文革”动荡年月的坎坷人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的命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至今,《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2.1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在1亿左右,这三个“亿”是叶永烈宝贵的精神财富。
  主要作品有《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反右派始末》《“四人帮”兴亡》《陈伯达传》《“中央文革”三支笔--王力、关锋、戚本禹》《邓小平改变中国》《受伤的美国》《陈云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钱学森》《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真实的朝鲜》等。

书籍目录

雾中的花
 她的心是一个“人”
 追踪戴厚英的音容笑貌
 难忘的最后一瞥
 从来没有一位上海作家死得这么惨
 连夜分析案情为凶手“画像”
 在两千名关系人中“捞针”
 谣言四起猜疑纷纷
 案情有了重大突破
 直扑界首智擒凶犯
 凶手交代了作案经过
 她曾三次与我谈到死
 “弱女子”肩上压着三副重担
 “大批判”使她一举成名
 父亲“划右”影响了她一生
 她原本是路边的一棵小草
 她曾被作为“现行反革命”揪出来
 家庭的离异
 把对闻捷的爱凝聚在《诗人之死》
 对闻捷的最初印象
 和闻捷在苦难中相恋
 在诗人的血泊中站起来的作家
 张春桥的“批示”使大祸降在闻捷和她头上
 把痛苦深深埋在心中
 写《诗人之死》的起因
 《诗人之死》差一点胎死腹中
 《人啊,人!》的催生和厄运
 “大批判”的炮弹朝《人啊,人!》倾泻
 她走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路
 她并不回避自己做过的“蠢事”
 《人啊,人!》以反“左”为基调
 她痛斥对她的种种诽谤
 “大批判”成了难得的“免费广告”
 “我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
 不倒,不垮,不降,不死!
 女儿深爱着“小个子妈妈”
 她终于摘去“心里的肿瘤”
 “我要做人,研究人,写人
 打着“白旗”进人中国作家协会
 终于论定“戴厚英是爱国的”
 磨难出作家
 哦,苍天在上!
 戴厚英采访手记
“斯文扫地”
 垂垂老矣的“青年作家”
 在风刀霜剑下默黩扫地
 胡风,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他因“反革命”罪锒铛入狱
 患难夫妻泪眼相对
 愿后生后世平安
 梁实秋的梦
 一朵遗憾的浪花
 北国青枣寄相思
 ……
韩素音关注着中国的命运
海外华文作家中的四朵金花
文坛侧记

章节摘录

  戴慧哪里能敌得过穷凶极恶的陶锋?陶锋又一次把她打倒在地,把她卡昏。陶锋又用菜刀对戴慧连砍二十多刀,将戴慧杀害。  陶锋后来交代说:最初卡昏戴慧,是为了谋财。戴厚英进来了,他杀害戴厚英,是为了灭口。他最后又杀死戴慧,也是为了灭口。  他在杀害戴厚英和戴慧之后,在戴厚英的书房里、卧室里以及戴慧的卧室里四处翻找,打开戴厚英的三个抽屉和戴慧的两个抽屉,甚至把抽屉整个整个的都拉了出来,还打开了戴厚英的衣柜。  他匆忙窃走戴厚英家的两张存折,一张为人民币两千元,一张为美金五百元.还窃走戴厚英和戴慧的身份证,以便提取存折用。他还窃走戴慧的项链、手镯、手表、胸针,还有“爱华”牌袖珍收录机,甚至连爱好集邮的戴慧所收藏的外国邮票也偷走了。  他洗去身上的血迹,换掉带血的衣服,扔下一双带血的白纱袜。他在戴厚英家前后约逗留了一小时,然后逃离现场。他拦住了一辆出租车,先驶往上海某大厦,找一位同乡买了她的车票,当晚回到呼玛一村。  据陶锋交代,他在离开上海之前,在呼玛一村一处荒僻处,烧掉了戴厚英那五百美元的存折以及戴厚英和戴慧的身份证。陶锋说,他知道他无法去领取这些钱,因为一上银行,就可能被抓起来。  陶锋在法庭上交代说,他是在案发后翌日下午五时多,从上海回到了安徽界首市。陶锋住在爷爷家,隐瞒了自己在上海犯下的滔天大罪。  陶锋回家后不久,8月28日,陶锋的爷爷从短波“美国之音”中听见r戴厚英遇害的新闻,非常震惊,问起了陶锋。陶锋说自己后来没有去过戴家,戴厚英遇害的情况,他不知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叶永烈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叶老师的书好看。本书中介绍了戴厚英、路翎、梁实秋、韩素音等名人的情况,受益匪浅,值得一看。
  •   这本书不错,印刷什么的都挺好。所写的作家事迹也给我们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
  •   戴厚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名震文坛。了解她的人生经历,有助于了解“文革”及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面貌。如今的年轻人,多数不了解其人。收入本书的的关于戴厚英的纪实,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作者对几次“文代会”、“作代会”的记叙,前后比较,能令人体会到历史的进步、观念的更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