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道路(上.下册)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武力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武力 编  页数:1376  

内容概要

  《中国发展道路(套装上下册)》分为:选择的历史与历史的选择进退失据的旧邦新造(1840—1911);民主革命由旧到新的路径转换(1912—1949);跨越“贫困陷阱":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选择(1949—1976);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976—2012)等内容。

书籍目录

《中国发展道路(上册)》目录: 总论选择的历史与历史的选择 第一节172年的艰辛选择与中国道路 一、中华民族面临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二、在世界潮流面前选择了资本主义 三、为国家安全和突破“贫困陷阱”而选择了社会主义 四、为加快发展和人民富裕而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二节国际环境与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一、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外国侵略与中国的应对战略 二、帝国主义阶段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 三、新中国的建立及面对冷战的战略选择 四、对外开放决策的形成和初步实施 五、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更多参与国际事务 第三节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一、政府性质和经济职能上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阶段(1840—1897) 二、政府观念和职能由“自由”走向“统制”的阶段(1898—1949)  三、1949——1978年政府经济职能的极度强化 四、1978年以来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 五、民主与廉政是政府主导型优势的两个必要条件 第四节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 一、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坍塌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确立阶段(1840—1919)  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破产和新民主主义价值观的确立(1919——1952)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成为主流和陷入困境(1953——1978)  四、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建(1978——2010)  五、文化发展的新举措(2011——2012)  结束语: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和中国的独特性 一、现代化路径的多元性 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 三、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第一编进退失据的旧邦新造(1840——1911)——清末道路选择与制度设计的多维度分析 一、错过的发展机遇 二、从封建专制的没落到民主共和的初兴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移位和嬗变 四、中学、西学的优容反转 五、七十余年发展道路的选择与反思 第一章发展与困惑:鸦片战争后的道路选择(1840—1860) 第一节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一、欧美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二、掠夺方式的改变 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贸易 第二节鸦片打开中国市场 一、英国的宪政改革和工业革命 二、丝茶打赢中英贸易战 三、炮舰打开中国市场 第三节天朝上国梦难醒 一、太平皇帝不太平 二、“中国中心论”的前世今生 三、“重农抑商”拖累商战 第四节从《海国图志》到《瀛寰志略》 一、开眼看世界 二、从魏源到徐继畲 第五节耕者有其田的《天朝田亩制度》  一、清末的人地矛盾 二、耕者有其田的追求 三、失败的尝试 第六节国门初开的反思 一、全面落后的王朝体制 二、厘金——经济体制变迁的副产品 三、中外交往的新变化 第二章顿挫与中兴:同光时期的道路选择(1861—1894) 第一节资本主义进入新阶段 一、电气时代来临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第二节同治中兴的秩序重铸 一、辛酉政变后的权力整肃 二、总理衙门的设立及意义 三、宽松政策的推行 第三节中央、地方联手的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二、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三、洋务运动兴办的企业及特点 …… 《中国发展道路(下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晚清统治者所主持的“新政”与近代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所领导的反清革命运动,是发生于同一历史时空中两个水火不容的重大事件,影响及于后世,如何看待二者的价值与作用呢? 尽管革命者与“新政”的主持者清朝统治者是不共戴天的,但辛亥革命与“新政”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无法割断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学者郭世佑认为原因如下:第一,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活动逼得清朝统治者加快了“新政”特别是预备立宪的步伐,后者以为唯有尽快推行“新政”,才能使“内乱可弭”;第二,预备立宪促使革命者加快革命的准备,使后者计划抢在宪法与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前推翻清朝,以免革命成为非法而爱新觉罗家族成为“万世一系”的合法统治者;第三,“新政”为革命者准备了可资发动的基本力量——新军与新式知识分子;第四,“新政”为革命者准备了自己的同盟军与合作者——资产阶级与君主立宪论者;第五,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关于民权思想的公开宣传与历次国会请愿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国的创建提供了条件;第六,清末的国库空虚,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京临时政府可资利用的经济资源,迅速面临财政危机,督抚专权的趋势则导致民国初期的军阀割据与混战。 总体来说,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均为重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两次制度变迁,不论是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是对整个近代中国的社会进程来说,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需要支付时间、费用等成本的过程。最理想的制度安排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取最佳的利润,不论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都不例外,都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在清末中央政府发动强制性制度变迁之前,中国曾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先自下而上、后又自上而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二“百日维新”,涉及经济、军事和文教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私利终止了这场制度变迁,从而使得这场很可能取得较优绩效的制度变迁没有真正展开便已夭折。 庚子事变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意识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进行变革,一方面统治阶级自身产生了制度需求。

编辑推荐

《中国发展道路(套装共2册)》分为:选择的历史与历史的选择进退失据的旧邦新造(1840—1911);民主革命由旧到新的路径转换(1912—1949);跨越“贫困陷阱":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的选择(1949—1976);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976—2012)等内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发展道路(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