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黄智平 编著  页数:280  字数:237000  

内容概要

  《沧桑中国》分为沧桑自然、沧桑社会和沧桑文明三编简要讲述了中国的部分历史,包括石器时代、大禹治水、历史大地震、楼兰古国等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沧桑自然
 第一章 耳得之而为声,日遇之而成色
  一、在爬滚中傲然站起
  二、借“火’’送我上青云
  三、器具完成了人由自然到社会角色的嬗变
 第二章 水兮水兮,祸兮,福兮?
  一、水成了图腾
  二、大禹,有多少人踏上了你开启的治水之路
  三、都江堰:上善若水的智慧
  四、水为我用:高峡出平湖
 第三章 在地动山摇中崛起
  一、历史在颠簸中前行
  二、唐山大地震:在废墟上艰难站起
  三、汶川地震:华夏子孙,同此国殇
 ……
第二编 沧桑社会
第三编 沧桑文明

章节摘录

  人类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尝试与自然对话,这对话在人类 数千年的文明史上,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人类由一个完全依赖自然、嗷嗷待哺的婴儿,渐渐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不断地发展自身的技能,在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与此同时,人类也在自身的不断进步中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并 不断调整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当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时,人在自然中将是多么的惬意与自由!正如 苏轼所言:“唯江上之清风,江上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自然,为我所用。一、在爬滚中傲然站起 人是什么?虽然人总是自诩是最高等的动物,其实也是动物而已!我们跟一般的脊椎动物一样:爬行。爬行,能够带我们走多远?然而,有一天自然环境的变化,使我们直 立起来,从此,我们笔挺腰杆做真正的人!我们是爬行动物 人是上帝随意抛洒给自然的种子,一个偶然,自然把这些种子孕育成 一个个赤裸裸的孩子,与古猿一样,甚至与猫狗一样。后人说:我们是由猴子变来的。其实,我们本身就是一只只“猴子”。我们曾在森林中跳来跳去,以大欺小,聚众对外,靠捕狩小动物而生 活。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快乐,本能地活着,很简单。阳光暖暖地照着,我们辜负了无数的阳光;雨水淅沥沥地下着,我们 读不懂这首无韵的诗……因为,我们只是一群栖息在树上的动物。如果,地球永远静止不动,如果自然始终如一,我们的子子孙孙,会 在这树上日复一日地跳着。直到跳死为止……可是,有一天,当我们还在树上跳着,眼睛里、心里分明被一个词填 满——若干年后,我们才知道这就是“恐慌”。和煦的阳光不再和煦,温暖湿润的空气被干燥寒冷取代:我们第一次 知道了什么是口干舌燥;更让我们惶恐的是,昨日还是绿叶成荫的树。今 日已经干枯。我们失去了家园。有很多同伴,在于枯的树叶里,靠寻找小动物的尸体苟且地活着;有 很多同伴,易子而食,甚至弱肉强食……智慧者呼吁:逃离森林,否则只有死路一条!我们连滚带爬,离开了那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森林。我们勇敢地站起来了 那是数百万年前,我们离开森林的日子。一群或几群,一种或几种灵长类四足爬行动物的“我们”——现代人 称它们为“类人猿”,来到了一大片沼泽地。可是,靠四肢爬行,几乎捕 捉不到食物,死亡——其实是灭种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我们周嗣。这片沼泽地大概有数千平方公里,而水里长有很多营养丰富、鲜嫩的 水生植物,还有成群的鱼、虾、蟹、贝等,水底有水生植物的根、茎,这 些都是“美食”。我们开始尝试在岸边啃食水生植物的嫩叶、嫩芽、种子,捡食岸边的 死鱼、虾、蟹和鸟蛋等,很快岸边可食的动植物被吃光了,便试着进入浅 水里,浅水里可食的动植物也吃尽了,又试着往更深的水域进发。可是,我们的同伴,好些在进了深水区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这都 是四肢着地惹的祸。下次再进入深水区的时候,我们试着用后肢站立在水底,前肢离地,身体竖立起来,居然获得更多的食物,占据了更宽广的水域。而在浮力的作用和水生植物的簇拥下,站立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很快我们的群体成员都学会了这种在水里直立行走的方式,并以此获得更 多的食物。在沼泽地里。我们不但能获得了充足的、种类繁多的、营养丰 富的食物,而且不用与其他动物竞争,不用逃避捕食者的追逐,不用追逐 捕食。我们终于站起来了,像人一样!我们再也不想离开这片“热土”!就这样又过了数万年,“它们”变成了“他们”。渐渐地,我们已经完全忘掉了祖先的模样,只知道自己是直立行走的,皮肤裸露的,与其他动物大不一样,就给自己取名叫“人”。深度思考 直立行走使我们成为真“人” 在与自然的对峙中,我们学会了直立行走;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改变了我们自身,我们终于成了顶天立地的“人”。直立行走后,我们的上肢被解放出来,手脚分工;直立使视野开阔,便于发现险情,取 食和御敌更为便捷;直立使我们的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 很大变化;直立还使我们的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具有“人”的高智商。直立行走,是人沧桑变化的第一步。从此,“人”形成了人所特有的体态结构。我们的双手越来越灵巧,制造工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过 程中,人与人之间要交流信息,从而产生了语言。手、脑和语言的发达又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效率,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如果没有直立行走,地球上不会有人类;如果没有直立行走,就不会 有人类社会。知识视野 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异 头骨是我们的骨架在进化旅程中发展最大的部分。跟黑猩猩的的头骨 相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头盖骨已经扩大到足以容纳更大的大 脑。黑猩猩的脸像我们自己祖先的脸那样,颚骨及牙齿,向前突出很大,而在我们的脸上,上下颚骨处于一条垂直线上。我们颅骨底部的开口,让 脊椎骨与大脑连接,与黑猩猩的不一样。人类颅骨底部的开口更靠近脑的 底部,因此一颗人头可以更稳当地坐落在直立的人身上。黑猩猩的颅骨开 口位于下后部,因为黑猩猩行走时,基本上是四肢行走,或靠指关节行走,这时它们的头部向前倾斜。让我们再来看看脑袋里面有什么不同。黑猩猩的大脑与人脑有相同的 结构,他们甚至有一个类似人脑的布洛卡区,该区被认为是人类语言控制 中心。然而,人类的大脑约有黑猩猩大脑的两倍大。两者脑部的某些结构 也特别不同。人有一个更大的角形脑回,它综合来自感官的信息,可以帮 助人们利用抽象符号,如文字,与实际的东西之间产生联想。P2-5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沧桑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