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语法理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上海教育  作者:徐烈炯  页数:401  
Tag标签:无  

前言

  《生成语法理论》于1987年写成,1988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现代语言学丛书之一。该书略加校订之后于1990年第2次印刷,以后又多次重印,有一次我在书店偶尔见到第6次重印本,不知道总共印了多少册。据我所知,有的大学曾经把此书翻印当教材使用。一部语言学著作,而且讲的是中国语言学界很陌生的语言学,竟然会有那么多读者,出乎我的意料。  受到读者的勉励还不仅表现在印数之多上,最令我感动的是有好几位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同行不请自来校订该书,寄来勘误表。可惜后来几次重印,出版社都没有与我联系,失误虽然未能都得以订正,但我心里一直深深感激他们对作品和对我的爱护。有好多位读者对我说,他们一直想了解中国语言学界觉得有点神秘的生成语法究竟是怎么回事,想了解生成语法怎么会一跃而为世界范围内语言学的主流。可是生成语法和中国的传统语法差距太大,不易入门。他们都说读了这本书才把生成语法弄懂了,这正是我当时写作想达到的目的。  本书初版至今已经整整20年过去了。读者都知道生成语法开创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他们也知道近20年生成语法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20年来不断有人建议我再版、补充、扩充该书,反映生成语法当前的面貌,而我一直不为所动。形势变了,我怀疑还有没有必要从事这项工作。当年之所以要写这本书是因为国外出版的著作国内的学者既看不到,也看不懂。现在大家不难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国外出版的学术资料,国内学者的英语水平也已大幅度提高,况且已经有人发表和出版了介绍当代生成语法理论的文章和书籍。不过我还是应该理解读者的心情和要求,他们希望更新知识,而且希望通过快捷而又舒坦的方式更新知识。我想我知道读者要什么,但愿我不让他们失望。

内容概要

  《生成语法理论》初版至今已经整整20年过去了,生成语法开创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近20年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新版书名改为《生成语法理论:标准理论到最简方案》,新版的结构更凸显以生成语法历史发展为脉络。除了对初版的个别地方做些修订以外,新加了介绍后期原则与参数理论和最简方案的两个章节,并在哲学基础部分增添了介绍生物语言学的内容。读者希望更新知识,而且希望通过快捷而又舒坦的方式更新知识。我想,我知道读者要什么……

作者简介

  徐烈炯,1937年生于上海市。先后在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复旦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代英语研究》编辑、主编等职。现任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专业方面为语言学理论、句法学、语义学。目前研究兴趣主要在于生成语法。曾在我国许多大学 及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挪威、丹麦等国作生成语法学术讲座。在《现代英语研究》、 《国外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及国际语言学学术期刊Language,Linguistic Inquiry, The Linguietic Review; Linguistics上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此外还曾译、注、校订外国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等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初版前言1 生成语法学的科学性质及哲学基础1.1 科学性质1.1.1 学术研究1.1.2 科学研究1.1.3 经验科学研究1.1.4 自然科学研究1.2 哲学基础1.2.1 方法论1.2.2 认识论1.3 生物语言学1.3.1 内在主义1.3.2 自然主义1.3.3 完美性2 生成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2.1 研究的对象2.1.1 语言2.1.1.1 无限性2.1.1.2 离散性2.1.1.3 结构层次性2.1.2 语法2.1.2.1 语法的内涵2.1.2.2 语法的外延2.1.3 普遍语法2.2 研究的范围2.2.1 能力2.2.2 理想化的能力2.2.3 语法的能力2.3 研究的目标2.3.1 观察充分性2.3.2 描写充分性2.3.3 解释充分性2.4 研究的验证2.5 研究的程序2.5.1 定向2.5.2 选题2.5.3 发现2.5.4 描写2.5.5 解释2.5.6 推广2.5.7 论证2.5.8 批评2.5.9 反应2.6 研究的表达形式2.6.1 形式化2.6.2 符号·标记3 规则及规则系统3.1 句法学与句法规则3.1.1 语类规则3.1.1.1 词类与语类3.1.1.2 语类规则及其表达方式3.1.1.3 语类规则及其生成能力3.1.1.4 语类的高低与先后关系3.1.1.5 语类结构层次与主宾关系3.1.2 词库3.1.2.1 词项插入3.1.2.2 子语类化3.1.2.3 选择限制3.1.3 转换规则3.1.3.1 转换规则的性质3.1.3.2 转换规则的作用3.1.3.3 转换规则的写法3.1.3.4 转换规则的操作类型3.1.3.5 转换前后的表达式3.1.3.6 转换规则的使用顺序3.1.3.7 转换层级3.2 音系学与音系规则3.2.1 音系知识3.2.2 音系表达式3.2.3 语音描写3.2.4 音系学规则3.2.4.1 音系规则的操作类型3.2.4.2 音系规则的写法3.2.4.3 音系规则的使用顺序3.2.4.4 音系规则的层级3.2.5 生成音系学特点3.3 语义学与语义规则3.3.1 语义知识3.3.2 语义描写3.3.3 语义表达式3.3.4 语义规则4 表达式及表达式之问的关系4.1 生成语义学4.1.1 句法抽象化4.1.2 词项分解说4.1.3 深层结构无用论4.1.4 普遍基础假设4.1.5 全应规则4.1.6 模糊语法4.2 解读语义学4.2.1 表层结构与语义的关系4.2.1.1 量词辖域4.2.1.2 焦点与先设4.2.2 词汇说4.2.3 照应规则4.2.4 语迹论4.2.5 逻辑式5 限制及限制的作用5.1 对基础部分的限制5.2 对转换的限制5.2.1 A盖A原则5.2.2 禁区条件5.2.2.1 复合名词词组限制5.2.2.2 并列结构限制5.2.2.3 左分枝条件5.2.2.4 主语从句限制5.2.2.5 疑问词禁区限制5.2.3 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转换限制5.2.3.1 领属条件5.2.3.2 时态句条件……6 原则及原则系统7 语类的沟通及语类的分解8 运算系统及系统的精简缩略语表术语英汉对照表参考文献主题索引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1.1.1学术研究  某学生已在学习外国语,某老师从事外语教学多年,同时兼做一些翻译工作,他们都借了一册生成语法学著作,希望从中学到些新知识。可是打开书本一看,不是艰深的议论就是陌生的符号,大部分内容不知所云,个别能读懂的段落谈的都是一些初学英语者早就熟知的基本语言现象。譬如,书里说到为什么John likes himself这一句子的意思只能是约翰喜欢他本人,不能指约翰喜欢别人;John likes him的意思只能是约翰喜欢别人,不能指约翰喜欢他本人。不管作者如何发挥,读者不可能从中学到原来不认识的新词语或原来不会的新用法。于是那位学生和那位教师都失望地放弃了。他们的问题在于把“语言学”和“学语言”混同起来了。  语言学是科学,它和其他科学一样,描写一些极为平凡的事实,并且提出科学假设或理论来解释这些事实。苹果只朝地下落,不向天上飞,北极熊长着厚厚的毛皮,这些都是人人知道的事,用不着科学家教我们。牛顿和达尔文的贡献在于指出万有引力和适者生存的道理。生成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和解释人所共知的各种语法现象,而不是对学外语的人传授渴望获得的那种“新知识”。学语言是给个人增加新知识,研究语言是给全人类增加新知识。一个中国人学会了英语,他所学会的是英美人早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他的成就并没有给人类知识宝库增添任何新的内容。语言学要探索的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能解答的问题,至少是研究者认为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填补了人类知识的一处空白,因此研究的题目必须是存在疑问的现象、事件、状态,用人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能解释它们怎么会产生、属什么性质、有什么特点,所以才需要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成语法理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