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的女人

出版时间:2008-05-0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奥地利]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  页数:171  字数:138000  译者:陈良梅  
Tag标签:无  

前言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推动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丰富的实践总结、珍贵的价值理念、有益的学术参考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资源。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人类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怀和国际视野。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冲撞与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荡与扬弃,是不同文明的竞争和共存。从历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交融、扬弃、共存是大趋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总是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向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吸取异质文化的养分,从而与时俱进,发展壮大。文库将积极采撷当今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凤凰文库将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建设,面向全国,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背后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培育,是先进文化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华民族必将展示新的实践,产生新的经验,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文库将展现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和新总结,成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理论界创新平台。  凤凰文库的基本特征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中心,立足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思潮,树立新观念,建设新学科,着力出版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以及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同时也注重推出以新的形式、新的观念呈现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作品,从而把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并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转型。  凤凰文库努力实现知识学术传播和思想理论创新的融合,以若干主题系列的形式呈现,并且是一个开放式的结构。它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中国化、政治学、哲学、宗教、人文与社会、海外中国研究、外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设计规划主题系列,并不断在内容上加以充实;同时,文库还将围绕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科学文化领域的新问题、新动向,分批设计规划出新的主题系列,增强文库思想的活力和学术的丰富性。  从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大视角出发,从中国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独特性出发,中国已经并将更加鲜明地表现自己特有的实践、经验和路径,形成独特的学术和创新的思想、理论,这是我们出版凤凰文库的信心之所在。因此,我们相信,在全国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的支持和参与下,在广大读者的帮助和关心下,凤凰文库一定会成为深为社会各界欢迎的大型丛书,在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实现凤凰出版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凤凰文库出版委员会

内容概要

  《逐爱的女人》中讲了两个女人的爱情,布丽吉特和宝拉。布丽吉特是一家小工厂的缝制胸罩的女工,而宝拉呢,是做梦都想钓一个“金龟婿”的乡村姑娘。布丽吉特爱上了叫海因茨的男人,但,海因茨觉得“布丽吉特身上看不到任何可爱之处”,日常生活中,布丽吉特心里一点不踏实,常常会为爱感到烦恼。如果爱情顺利的话,布丽吉特嫁给海因茨,呆在家里做个全职太太,享清福,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了。而宝拉呢,她是很懂得利用自己姿色和身体的女人,她不甘心嫁给当地的屠夫或伐木工人,可是,她还是爱上了村里年轻英俊的伐木工人埃里希,宝拉在埃里希眼里不过是个做家务活的工具。布丽吉特和宝拉生活的环境不同,选择爱情的方式也不同,但是她们选择的爱情却让人感到并不是“光明”,这主要取决于她们对爱情所操持的态度,他们把爱情的出路堵得很死了。
  对于曾经爱过的人来说,时间是检验爱情的试金石,“年岁晚暮日已斜”,人老了,珠黄了,两情尚能相悦,这才是真正的爱情。
  而布丽吉特和宝拉的爱情裹扯上了太多非爱情的东西,她们心中充满了情欲、物欲,爱情的韵味在她们身上已经荡然无存。

作者简介

埃尔弗里得•耶利内克是当代奥地利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的女作家。1946年10月20日生于米尔茨施拉格,长于维也纳。耶利内克在教会幼儿园和学校度过了 “非常压抑”的童年。她自幼就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接受音乐训练。1964年耶利内克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戏剧和艺术史,后因精神状况恶化而中断学业。1968年她躲身于父母家和外界完全隔绝,次年她的父亲死于精神病院。1969年以后,耶利内克投身于当时的学生运动,并参与文学杂志《手稿》的活动。1971年她出色地通过了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毕业考试,

章节摘录

  开始  一天,布丽吉特决定自己只当女人,当一个名叫海因茨的男人的女人。  她相信,从现在开始她的弱点会变得可爱,她的强项将深藏不露。  但海因茨在布丽吉特身上看不到任何可爱之处,她身上的弱点却也只是令他生厌。  现在布丽吉特也只为海因茨而打扮,因为你如果是一个女人,那你就没法从这条路上回头,你就必须修饰打扮自己。布丽吉特希望,她的青春容颜将来会给她带来回报。也许布丽吉特根本就没有将来。这个将来完全取决于海因茨。  人年轻的时候,看上去总是年轻,上了年纪以后,反正已经太晚了,如果此时看上去不比实际要年轻,那周围人一定会无情地评说道:年轻时没有注意保养!  也就是说,布丽吉特做了一件对她的将来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事。  如果一个人没有现在,那就得为将来着想。  布丽吉特缝制胸罩。如果缝制的是一条短缝,那得缝上很多只,四十只是最低的工作定额。如果缝制的是比较复杂的长缝,那就可以相应地少做一些。这很人道,公平。  布丽吉特可以得到很多工人,但她只要海因茨一个人,他将会成为一个生意人。  材料是衬着一层薄薄海绵的镂花尼龙布。她的工厂在外国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并且很多女工是从外国来的。很多缝纫女工以嫁人、生孩子或者死亡的方式离开这里。  布丽吉特希望自己有一天也通过嫁人和生孩子离开这里。布丽吉特希望海因茨把她从这里领出去。  其他的一切对她来说都是虽生犹死。  除了自己的名字,b.暂时还一无所有。随着故事的进展布丽吉特将会从海因茨那里得到一个姓,这要比金钱和财产更重要,这能带来金钱和财产。  可以表现出的真正生活,如果有人问起的话,真正的生活就是工作之余的生活。对布丽吉特来说,生活和工作就像白天和黑夜。这里谈论更多的是业余时间。  在上述特殊情形中,海因茨就叫生活。真正的生活不仅叫海因茨,他就是生活本身。  除了海因茨便什么都没有。比海因茨更好的东西,对布丽吉特来说是绝对无法企及的;不如海因茨的东西,布丽吉特则不想要。布丽吉特使出全身解数以确保自己的地位不下降,这个下降就是失去海因茨。  布丽吉特也知道,她是没有升迁的可能的,她只会有海因茨或者一些不如海因茨的东西或者缝制胸罩至死。没有海因茨的话,现在缝制胸罩就已经意味着死。  布丽吉特是否活着,与海因茨一道活着,或者错过生活,堕落,全凭偶然造化。  在这事上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命运决定着布丽吉特的命运。她是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海因茨和海因茨做什么。  布丽吉特和海因茨没有故事。布丽吉特和海因茨只有工作。海因茨应该成为布丽吉特的故事,他应该替她制造一个自己的生活,接着应该给她制造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的未来又将深受海因茨和他职业的影响。  b.和h.的故事不是那种缓慢成形的东西,而是突然出现的那种东西(闪电),它叫爱情。  这个爱情来自布丽吉特一方。她必须使海因茨相信,这个爱情也来自他那一方。他得学会认识到,没有布丽吉特他也同样不可能有将来。海因茨当然已经有了一个将来,而且是作为电器安装工的将来。即使没有布丽吉特,他也可以拥有它。电线可以铺设,无论是否有布丽吉特存在。甚至生活!还有去打保龄球或者九柱球游戏,这些都可以没有布丽吉特。  不过布丽吉特却有一项任务。  她得不停地使海因茨弄明白,没有她,他就没有将来。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此外还必须竭力防止海因茨在其他某个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将来。此为后话。  这是一件艰难的事,但情况看上去还不错。  海因茨想要并且将成为小小的企业家,拥有或者将拥有一家自己的小企业。海因茨将置业立命,布丽吉特得到置办好的一切。布丽吉特宁愿让自己的男人把她置办进他的铺子中去,这铺子也将有那么点儿是她自己的。  海因茨如果不是有一天认识了一个女中学生,比如像苏茜那样的就好了!我的老天爷,海因茨不会有一天相信,某个无论如何比布丽吉特要好的人对他自己也更有利。

编辑推荐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耶利内克以《逐爱的女人》一举成名。在作品中,耶利内克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尖锐透明得几乎冷酷的文字讲述了两个女工的故事:布丽吉特和宝拉如何追逐着各自的婚姻目标。  女人,追逐爱情,就像行者追逐远方的目标一样无可厚非。可是,《逐爱的女人》中的爱情似乎变了味道,背离了爱情的本身的意义,沾染了爱情以外的许多的东西。耶利内克用她看似玩世不恭、冷淡的语调叙述的是高度符号化的日常故事,以尖刻的笔触将生活温情的假面毫不留情地戳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逐爱的女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屯着
  •     只有女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才能引导女性走上正轨。
      
      原来很早就已经把这本书列入准备要读的书单里。很可能当时只是偶然的一时兴起,只是把它列出来就能满足当时的某些欲望进而得到些的满足,而这些满足是无耻的,带有虚荣的,不利的,丝毫没有任何意思的。它让我彻底忽视了这本书本身的真正价值。而对于这些毫无意义的行为我确实是必须要好好反省一下的。
      
      宝拉这个糊里糊涂,心存幻想,无知的蠢货给了所有女人当头一棒。
      
  •      两个“逐爱的女人”都是被欺骗者。这个作者的卓越之处在于她的精确和尖锐,并以此刺向一个由错误的幸福观支撑的世界。
       ——《法拉克福评论报》
      关于剧情
       看完钢琴教师的电影,我没明白。看完钢琴教师的一篇评论,我大彻大悟了。随后赶紧接着看完这本《逐爱的女人》,结局完了。宝拉和布里吉特如愿以偿的和她们千方百计要得到的男人步入婚姻。对于这两个女主角,这是个多么完美的美梦成真。作为旁观者,这又是个多么悲哀的社会结论。
       其实在刚开始就会料到宝拉和布里吉特肯定是两个不同的结局,从一开始她们就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愿望。布里吉特只想用自己身体俘获一个看似前途光明的男人,尽管他们身体交织时候不带任何感情,布里吉特甚至厌恶。但为了逃脱现在的生活状况,她只得不断迎合他,对假象的情敌处处诋毁。最终她成功了,我真为她感到高兴啊。
       宝拉有自己的梦想,一心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缝纫师,并且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为自己的梦想执着。她想和她“喜欢”的男人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可惜她命不好。这样一个只会喝酒连话都不会蹦出几个字的男人让她的生活彻底毁灭了。宝拉见识了命。如果生活走过来的话,宝拉都不想着去搭理他。更别说与之攀谈了。
       婚姻是她们都像的得到的东西,婚姻对她们来说,不是“我爱你”“ys ,i do”.而是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方式。婚姻对于布里吉特来说,是成功的,她的生活终于开始了。婚姻对于宝拉来说是灾难性的,生活与她彻底无关了。
      
       可是,这两个女人的不同结局是由两个不同男人造成的,并不是她们本身的智商情商抱负不同。这两个让人看见就想抽他们的男人,这两个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埃里希甚至连思考都不会。他们居然操纵了这么有心机的两个女人。女人的一切优点在男人面前都是瞎了狗眼。
      
      关于某帖子
       刚刚不小心看了个让人心烦的帖子。《不奋斗的姑娘我不爱》。我不反对说的很正确,他点出来的种种现在女的的不良,是值得借鉴与反省的。可是从你一个要求自己女朋友的角度说出来,我真的忍不住不赞同。这些是女人之间用来相互学习的东西,要你一个大男人出来指手画脚批评自己女朋友么。
       有点智商有点情商的女的,断然不是你笔下的这些本事。只能说你太火背了,老是碰见瑕疵产品。这与你自己也不无关系吧,你先反省下自己是不是最近青光眼了。
       不奋斗的姑娘你不爱,不奋斗的姑娘我们姑娘们看见也不爽。这是内部问题。不要太霸权主义干涉别国政治。
       关于恋爱尤其是婚姻,是要建立在两个人相互平等相互认同的关系上的,打破了这个原则,您找到女朋友的动机恐怕也是用下半身思考得出的吧。等玩腻了,您拍拍屁股走人说“对不起,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不是觉得你很好吗?真不巧,哥们儿又遇到一个更好的,先撤了。
      ”这么可耻居然还说的自豪万分。
      
      
      
       说到底
       这是个男权主义导向的社会。男权无处不在。 有时候想这么有背景的希拉里没能战胜奥巴马,不是希拉里的无奈,是全世界女性的悲哀。不知道男同胞们看了这样的书是个如何的想法。
      
      
       如果哪天有了几几男士节,而不是只有妇女节,这种情况可能会平等些吧。
  •     要不是图书馆上架的那堆新书中 这耀眼的黄色吸引了我;要不是听闻这是《钢琴教师》作者在70年代的力作,我怎会随手将它拿下?
      
      我知道书中的原型已经很难在现实中的当下找到了,而我也打趣地推荐给那位有爱读书习惯的FEMALE,短信中我写道 小心这本书影响你们正常的二人生活....而她的回复竟然是:我得谢谢你 老兄 这还真不错 我几年前就已经买了 只是没有耐心读完..... 哦 原来也是个标题党!
      
      耶利内克的文字 可以用冷犀来形容 冷静地如哲学家 犀利地如心理学家 在书里的女性原型上 用着上帝的视角 俯视着她们的生活 追求男人的生活 爱早就化作对男人的渴求和对以后生活的肯定 要是通俗的改名为追逐男人的女人 我想就该被禁了!
      
      女性理性大了 是不是就更心灰意冷了呢?我把这本书当寓言来看 德语系的作家 似乎都充满着逻辑辩论的本能。没有正常叙事的小说 只有对生活哲理的高度凝缩!
      
      我期待看过之后 再结合《钢琴教师》再来做一个个人的定论!
  •   呵呵~~回头去看看
  •   这本书你都看完了?
    这书太晦涩了。
  •   我来推荐一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