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亚·伊利切夫斯基  页数:326  字数:245000  译者:张俊翔 薛冉冉 刘彤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句中国成语在俄罗斯颇为流行:“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是在自己的朋友——一位姓陈的中国老人那儿听到这句话的。十五年前我还是个大学生,整个夏天都和他在旧金山的一家快餐店打工。一次短暂的工休时,这位十分勤劳的老人蹲在我们和面洗菜的小屋里,一边翻弄锡箔纸,一边递给我一个蒸好的包子。咬开包子之前,他叹了一口气:“我唯一担心的就是再赶上大变动的年代。”那时我还太年轻,真的无法理解老陈的话。在我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是比生活在改朝换代的年月里更有趣的事了。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给《马蒂斯》选了这么一个不同寻常的主题——身处转折年代的人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拒绝了外界?他为什么不去适应外部世界的瞬息万变,而是回归了自我?我想,其实并不是我选择了《马蒂斯》的主题,而是这个主题选择了我。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不禁会四下环顾并且反躬自问——最近十到十五年间,在自己和朋友们身上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两年前我就这么做了,我发现,跟我在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一起读过书、钻研过理论物理的同学们的命运极其有趣,各不相同。有的人在国内不再从事学术研究,而是做起了生意。其中的一些人获得了成功,另一些人却是惨败。很多人出了国,在那儿他们同样放弃了科研。还有人开始深切思索,自己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国家里?最近十五年它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同学们都出生于1970年,在列宁和伊万·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诞生一百年之后。1970年前后出生的人与通常可被称为同龄人的那些人有所不同。尽管三十岁过后这种差别就几乎都消失了,但就在之前的几年,1968年出生的显然不跟我们一样,而1972年出生的也已经完全不是那样的了。少年时代,印象和思想的递增速度无比之快,就仿佛身陷极端危险的那一处,连时间也被种种经历所浓缩,放慢了步伐。正因如此,在十八至二十岁的阶段,我们被推到了海啸的风口浪尖,众所周知它摧毁了什么:我们与充满旋涡和乱流的时代共同成长,我们发出了这个时代的第一声咿呀之语——虽然对变革心存些许的轻蔑,但我们也不禁对它打量了一番,还条件反射地反观自身,并且能比其他人更自由、更同步地加以观察:彼岸未明——不知是乱石还是天堂,让人灰心丧气的地平线永远在天际。换言之,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运动元素,能够顺流而动。不管是否情愿,我们自身的成长反映了周遭环境的发展或者毁灭。那也就是说,我们不断增长的年龄完全可以用卢布贬值的程度来比对,这些变化可以用必然而并不重要的结果去衡量。不断形成的意识能够最好地记录现实的变化,就好像在地质学里,经过了漫长的期限之后再去研究时间,就可以指望最终能得出关于它的结论。在小说中我便进行了这种尝试。  这部小说有相当多的自传成分。年轻时,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无家可归,尤其是我们这一代——1970年前后出生的这些人。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不是莫斯科人,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不得不经常在城里奔波,寻找栖身之地,去宿舍,去莫斯科市中心那些面临大修、已经不住人的楼房——它们常被年轻人的团伙占据着。科罗廖夫的经历毫无特别之处,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起码有一次会感到自己处在深渊的边缘,就要与外界脱节了。他要么退回原处,要么向前迈出一步。很遗憾,我属于那种无法凭空想象的人,我创作的东西一定都有现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宁愿把自己所写的任何一个哪怕最怪诞的情节都称为是现实主义的。有的时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戏剧性场景就足以像钉子一样支撑起其他情节。现实这颗“钉子”被钉到整块木板当中,牢牢地撑起它,使其稳稳当当。  我至今也认为《马蒂斯》的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在经历了毁灭性与创造性兼具的变革之后,我们必须探索俄罗斯,感受俄罗斯,就像战士受伤后摩挲自己的身体一样。如果立刻重建国家的可能性不大,那么至少得开始感悟它。整个俄罗斯的人口密度比撒哈拉沙漠还要低,这让人想起契诃夫笔下的萨哈林,那可是确凿无疑的暗夜。然而,文化领域的某些现象却预示着曙光。至少,近来俄罗斯读者的阅读倾向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读起来并不轻松的小说发行量剧增,这在一年前还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时,某些通俗文学作品正在经受损失,这包括已经被模式化了的侦探小说以及女性小说。“动乱时期”似乎正在过去。现在,新文学的火苗终于蹿了出来。这是需要单独探讨的话题。实际上,几乎整个苏联文学都是无法遏止的失败,从文明的角度来看,都是不折不扣的停滞(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作者之外,他们的存在似乎只是为了证明任何规律都有例外)。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所有人都非常期待我们很快就把一切都写出来,非常希望在一切阻碍统统消失过后,我们马上就能看到俄罗斯文学的伟大所在。可惜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我想,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文学而言,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人们到底怎么了——不仅在俄罗斯国内,在俄语圈,而且在整个文明的范畴之内。我的小说能有幸被中国读者阅读,这令我感到格外高兴和自豪。

内容概要

莫斯科人科罗廖夫在地铁那些昏暗的通道里流浪的时候,就常常梦见亨利·马蒂斯的画作。在某一个美好的时刻他明白了:不能再生活于数学计算过的空间。于是他勇敢地完成了自己的英雄壮举——“向下转换”,逃到地下去。他在地下室过夜,到秘密地铁的通道里去,与没有户口的流浪人结下了友谊。他终于到达了现实那令人恶心的、散发着恶臭的内里,也因此探得了那些玄奥的秘密,而俄罗斯知识分子如果缺少了这些玄秘,活得就会很乏味。    都市主义悲剧小说《马蒂斯》是一本唯美的,装饰性的,同时又是带有尖锐社会意识的书。它叙述了痛苦的自我挖掘过程,但是带有一个明亮的结尾。小说证明逃离让你讨厌的废墟,是一种类似于艺术创造的过程。

作者简介

  亚·伊利切夫斯基(1970— ),诗人、小说家,毕业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1991年至1998年间在以色列和美国从事科研工作。1998年回到莫斯科。2005年获尤里·卡扎科夫最佳短篇小说奖,还以作品集《艾·彼特里》获俄罗斯国家文学奖“巨著奖”提名。后又凭短篇小说《小白房子》在第4届沃洛申国际文学竞赛中夺魁。2006年获得布宁奖提名,他的书《克莱因的瓶子》得到该奖项的银质奖章。2007年长篇小说《马蒂斯》获俄罗斯国家文学奖“巨著奖”提名。同一年作者又凭《马蒂斯》夺得该年度俄语布克奖。2008年其作品集《石灰石之歌》再次入围“巨著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普列斯尼亚第二章  草原、大山、修道院第三章  娜佳第四章  10月第五章  街道第六章  母亲第七章  动物园第八章  国王第九章  瓦佳第十章  P.B.C.H.第十一章  哥本哈根第十二章  并非我们第十三章  卡片第十四章  上路第十五章  地铁第十六章  画家第十七章  向河而行第十八章  秋天第十九章  4月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普列斯尼亚  第一节  “来啊!来啊!快打呀,别下不了手!使劲儿,来,朝这儿打。”  瓦佳气得脚底滑了一下,短大衣敞得更开了,连胸前的衬衫都被扯破了。他流着泪,无力地推了推娜佳,她正拦着瓦佳,怕他万一又想去追那些男孩子。  他们一共四个人,都是流浪儿。在女人面前被刺伤的自尊心让瓦佳觉得必须对抗他们。冬日的傍晚,天色已暗,冰雪正在消融。在路灯的照耀下,几个流浪儿沿着小格鲁吉亚街快步朝前走,时不时地在新鲜潮湿的雪地上滑行一段,还淘气地转个圈儿。他们当中的老大个头最高,话最多,他还在挑逗瓦佳:“来啊,来啊,你来追呀。怎么着你都追不上我们。”  最小的那个十来岁,还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他一路小跑,眼睛却不看同伴们,而是朝道路的两旁张望。以季米里亚泽夫命名的博物馆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座商用式的阁楼建筑有些特别,它笼罩在白雪和奇巧的光晕当中,就像童话书里的画面。看到自己落在了后面,小男孩从栏杆上抓起一把雪,捏成一团,把雪球拍打得更紧些,又咬了一口,比画出扬起胳膊的动作,朝着瓦佳扔了过去,然后就撒腿追赶同伴去了。  瓦佳仰面一闪,想避开飞来的雪球。娜佳扶住他,帮他扣上短大衣,抖掉他怀里、脖子上和胡须上的雪,他大声叫嚷着,娜佳也庆幸那几个流浪儿终于放过他们了,她不用再担心瓦佳会挨打。  三十五岁上下的列昂尼德·科罗廖夫在一家货物小宗批发公司当调配员,他正在拥堵的车流中朝普列斯尼亚方向缓慢前行,从天主教堂那里他就开始观察上面发生的一幕。他知道,无业游民和流浪儿之间的对峙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冬天。那些半大小子们有时聚到一起殴打无业游民,恐吓他们退出对火车隧道、过街天桥的拐角、干燥的管道、暖和的地下室、垃圾场周遭以及乞讨点等生活地盘的争夺。这些聚在一起的孩子残忍无情;而无业游民们由于太过自私和贪婪,无法采取集体行动,面对自己的主要竞争者,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科罗廖夫离自家巷子的那个拐弯处已经不远了。路上依然塞满了无精打采的汽车。烧坏了的消音器低沉地呻吟;松垮的安全带叽叽咕咕地叫着;昂贵的发动机直打呼噜;防滑带发出丁丁当当的声音;音响设备的低频嘭嘭作响,特种车辆横冲直撞,信号声此起彼伏,朝着迎面开来的车子尖啸、咆哮、嚎叫。汽车盖住了聚集在人们身上的疲惫、傲慢、愤怒、漠然、冷淡、专注……  塞车就像一场灾难。雪忽下忽停,关上雨刷开关似乎就是为了马上再把它打开。发动机罩子的上方升腾起一团雾气。车子缓慢爬行,轮胎不时打滑,带着车身在泥泞之中晃晃悠悠地往前挪。突然之间,车身蹿出了原地。看到普列斯尼亚路口的红灯,科罗廖夫急忙刹车,车子便紧跟着如同被拉伸的手风琴一般的车流停了下来。科罗廖夫已经听不进收音机里的节目,也无心关注路况。  细碎的雪花飘到车窗玻璃上沉积下来,不停地变换着形状,越来越透明,然后顺势往下流。雪花晶莹,从万里高空纷扬而下,是那么精致、纯洁。它带着科罗廖夫飞过挤满钢筋的城市、黑色的河边高地、密密麻麻的大街以及路旁的高楼和小山丘;它带着科罗廖夫跃出慌乱闪动却又静寂无声的雪帘;它带着科罗廖夫飘到低空云团的灰暗雾霭之上,那层烟雾犹如压在城市上空的野兽,星星都湮没在了它毛茸茸的灰色皮毛里。科罗廖夫逐渐忘却尘世,越升越高,离鱼子酱一般绵延起伏的城市灯火越来越远。这一切都汇成了他的一声长叹。  科罗廖夫一边转换广播节目,一边愤愤地思忖,无生命的事物比人更为体面;与遍布都市的“人群泥沼”相比,微小晶体的严整结构包含有更多的意义,也更加美好而意味深长——它似乎可以向他解释人为什么活着。  随着交通信号灯的变换,科罗廖夫一次又一次地追上这对无业游民。街上满是路人攒动的脊背和匆匆的步伐。商贩和教士们忙忙碌碌,年轻人迈着激昂的蹈蹄步,从地铁径直奔向夜总会。养路工、市政人员和更换广告板的工人懒懒散散,肆意妄为。这对无业游民的举止与街上的其他人是那么的不同,尽管看不到他们的面庞,但仅从他们的侧影和动作上也能分辨出来:她搀着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放在他身上;他矮矮壮壮,留着大胡子,衣衫不整,敞着怀,步履蹒跚,正努力用颤抖的手指捋顺她蓬乱的长发,并且亲吻她的鬓角。这一幕充满了戏剧色彩,至少显得比较特别。它是如此的“不现实”,就像是一部删掉了城市纷繁琐事的歌剧。  第二节  科罗廖夫不知道瓦佳和娜佳的名字,但已经同两人熟识了。他家的楼道入口没有安装对讲机,只有一个很容易被打开的机械密码锁,用拳头或手腕敲一敲那排字迹模糊的按钮当中的最后三个,就可以把它弄开。这是整条街上最容易进去的门洞。寒冷的夜晚,从十二点到早晨七点,这个单元三四层楼之间的空地上总会挤满无业游民。如果有住户回家迟了,就得从他们身上跨过去。他们把破烂衣物和绑腿布放在上面几层楼唯一的一排暖气片上烘烤,一股味道便在各个楼层之间弥漫开来,越来越浓、越来越无法忍受的臭味让人恶心。在这些无业游民当中,有肥胖的老太婆,有浑身酒气的小伙子——他穿着裂口的带套鞋的毡靴,总是把人家门前的小毯子铺到身下——还有穿着水手粗呢上衣的单腿秃顶老头,科罗廖夫有一次听到那老头慨叹了一声“上帝啊,救救我吧”,如此种种。他们蜷缩成臃肿丑陋的一团,埋着头不住地嘟囔,科罗廖夫误把这些声音当成了道歉。  科罗廖夫在这栋楼里住了两年多,到现在买房子欠下的债还没有还清。一直以来他都对无家可归感受颇深。他在寄宿学校里长大,又在集体宿舍待过。有时候去朋友的住处借宿,却被他们的女友赶了出来;有时候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过夜;有时候则住在女朋友家里,但她们最终都没成为他的妻子。他曾经不止一次因为实在找不到落脚之处而在火车站过夜,在那里,他梦想着坐上火车去寻找新的生活。他也曾在花园环线晃荡到天亮,直到晨光熹微的时分才在路边的长椅上进入梦乡。所以一开始他对无业游民很是热情。他为自己拥有一套房子、拥有一处栖身之地感到无比高兴,以至于觉得不能不与人分享,哪怕间接地分享自己拥有的一小部分也好。他给无业游民拿来报纸,让他们铺在身下,用一次性杯子给他们倒茶水,只要他们走的时候把湿透了的报纸、硬纸板和破布带走,也别留下空瓶子和臭哄哄的破烂。他还劝说楼下的女邻居、一个艾索尔老太太善待无业游民。老太太常常抱怨他把那些人招惹过来,他们在这儿随地大小便,从不收拾。  “可是,奈利亚·约瑟福夫娜,您说说看,怎么能把这个奄奄一息的家伙赶出去受冻呢?”科罗廖夫正在劝导她,只听见楼道里一个看不清长相但恶臭袭人的活物又开始嘟囔了。科罗廖夫接着说:“他连火车站都走不到,即便到了那儿也没人肯放他进去,地铁站同样不会让他进,小客店也只接待头脑清醒的家伙。要是把警察喊来,他们要么痛打他一顿,要么就把他赶出楼道。您也不想让自己有负罪感吧?”  老太太摆摆手,嗤了一下鼻,咯吱一声关上了门。科罗廖夫屏住呼吸,可不一会儿就憋不住了,笨拙而用力地从旁边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去要求无业游民们别再随地大小便。那些人又嘟囔几句,身体动了几下,弄得酒瓶咣当作响,报纸窸窸窣窣。科罗廖夫再一次误把这种回应当成他们表示同意了,可一大清早他就看到打扫院子的那个忧郁的乌兹别克人在用火钳把无业游民暂居地的污物装到袋子里。  科罗廖夫捂住鼻子,顺手塞了张纸币给默不作声的乌兹别克人,然后跑下楼。坐在结了霜的汽车里,刺骨的寒冷向他袭来。发动机在罩子下撞击、颤动,可怎么也点不着火。他努力说服自己:那些家伙身体虚弱,神志不清,要让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从暖和的地方跑到严寒的户外去撒泡尿,这实属不易,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去年冬天,在发生了两件事之后,科罗廖夫再也不搭理无业游民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好的智性小说与“技巧”小说可以用这样的标准分辨:它值得你阅读的时候为它绷紧神经、消耗大量脑力吗?伊利切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你这样做。  ——著名文学评论家阿拉·拉蒂尼娜  近年来,俄罗斯文学正是因为缺少伊利切夫斯基这样的作者而面临严重的险情。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将他称为2007年俄罗斯文学最有价值的人物。  ——国际文传电讯社  你在看,说明你在创造!  这是关于光的故事,关于颜色的故事,关于创造性的光和颜色的故事……  ——亚·伊利切夫斯基

编辑推荐

  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初大变革期间的莫斯科,与伊利切夫斯基本人一样,小说的主人公是37岁的失业物理学家米哈伊尔·科罗廖夫,他浪迹于贫民区,周旋于横行霸道的警察、少年黑帮和越南民工之间,甚至进过教堂改造成的精神病院。为了寻找心目中的耶路撒冷,他独走南俄,并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幅马蒂斯的画作。  本书曾获2007年俄语布克奖,2007年俄罗斯国家文学奖、巨著奖提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马蒂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某个深夜,始读《马蒂斯》,作者的中文版前言让我感觉和他有很多共同的感受,对国家、对时代、对个人命运,不过我没有像伊利切夫斯基那样出身理科,在国外干过物理研究工作,但最相同的是我们都没有归宿感,有对现实社会和当下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厌倦。怎么找到俄罗斯作家亚·伊利切夫斯基的《马蒂斯》这本小说的,已经忘记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莫斯科物理学家为了内心的完整,抛弃工作而加入流浪人群的过程。逃离主流社会早有传统人为什么会有一种积极的逃离心态?这本小说不是个案,德国作家雅各布·海因的《延森先生遁世记》(吴晓樵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4月)也讲述了邮局一个非正式员工的逃离主流社会的故事。而另一本也是由俄罗斯作家M.阿盖耶夫的《可卡因传奇》(刁绍华等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年6月)同样创造了一个在时代转变中过着边缘生活、因吸食毒品过度而死去的大学生形象。这种行为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有的人只想过上一种简单的生活,以逃避纷繁复杂的世界、生存规则中暗含的游戏;有的则是在各种斗争中的失败者,作出这种选择,纯粹是从了个人生命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有人则是为了把闲适、逍遥的生活当作一种人生理想和终极目的。从文明的角度来说,现代文明本身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现代文明是否已经发展到了极限?未来的社会模式、人们的居住习惯、谋生手段、交流方式、人类繁衍是否会出现断链?人类文明是否将停滞不前?这些看起来杞人忧天的话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现代文明所包含的丰富多样的内容,是由不同的经济利益基础所决定,同时也引导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价值选择。这些不同的因素形成了人们在同一社会环境、国家体制下的群体分类。就现代社会的状况而言,社会阶层比古代社会多出了若干阶层,其中一直存在的群体就是遁世者,而这一群体从古至今都存在,并形成了各自群体的学说以宣扬其价值观和对世界、强权者的无视态度,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古希腊犬儒主义学派的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中国古代的老子、庄子。遁世者选择像一滴水汇入大海遁世者的群体性主要出现在社会的大转变时代,个体原有的价值观被彻底颠覆,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个性、环境、经历就会催生一种新的价值观,或许这一价值观尚未形成明晰的概念,但它的指向拥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以最简单的物质生活为前提,完全摒弃原有价值观,放大自我,突出个人行为,通过流浪、隐居、云游、自由职业等行为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遁世者的行为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主动遁世和被动遁世。在小说《马蒂斯》中,主人公科罗廖夫的情况有些复杂,1991年圣诞节,苏联解体导致俄罗斯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原有的生活轨道和政治信仰轰然倒塌,许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几近停止正常运转,人们被政局变动的离心力甩到原有生活轨道之外,从前的学者和高级干部纷纷成了生意人,其中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甚至丢掉性命。攻读物理学的博士研究生科罗廖夫所在的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也陷入一片混乱,他的导师被迫远走荷兰,科罗廖夫的博士学位自然也告落空。在从事各种职业之后,他已经对主流的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厌恶,并最终消失于流浪人群之中,就像一滴雨水坠入奔涌的河流。在伊利切夫斯基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极为生动地展现了因国家政局改变所造成的世俗社会中,人们所处的生活状态。智性语句表达个体感觉在这部小说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句子,可以说颇具哲理,比如科罗廖夫试图告诉瓦佳应该怎样制造一起暴动:“我告诉你,表面的暴动不会有任何结果。应该从内部搞暴动,并以内部为指向,要能把肠子给捋直了。只有敢于进行脱胎换骨的蜕变,我们才有机会被自己的所思所想主宰。”作者在讽刺一帮跳伞爱好者,“那些已经跳过十来次的人”就卖弄果敢时说:“他们积累的是次数,而非经验。”“通常情况下,要是喜欢一个人,就怎么也想不起那人的面孔。如果想不起来,记不清五官,回忆出来的只是整体的、变化的、模糊的外表,那就完蛋了,肯定已经坠入了情网。”
  •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经典,值得一读,是别人推荐的
  •   这套书基本都买下来了,好像各国的评论标准不一样,也许是文化差异。我总看不出他们的味儿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