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页数:226  字数:151000  译者:钱定平  
Tag标签:无  

前言

精微之处,深藏大义曹文轩这些年,我一直在向我的学生与朋友大力推荐这本书,在我为他人开出的所有书单中,无一没有这本书的名字。我在许多场合,还解读了这本书。我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对此加以推崇,可能与我根深蒂固的文学观有关--也就是说,这样一本书,正合我的阅读趣味与文学理念。有没有人将它看成是经典,我不在意,但在我这里,它就是经典--至少具有经典的品质。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我一直将庄重的风气看成是文学应当具有的主流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应当对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地玩闹,一味地逗乐,甚至公然拿庄重开涮,我以为这样的文学格局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经典,其实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庄重的文本。《朗读者》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再次登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一次朋友的聚会,一个会议的召开,我们已经很难再有进入庄重氛围的机遇。甚至是一个本就应当庄重的场合,也已无法庄重。嬉笑声荡彻在无边的空气中。到处是低级趣味的笑话,到处是赤裸裸的段子,人与人的见面无非就是玩笑与没完没了的调侃,说话没正经已经成为风尚。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缺乏神圣感。我常在想一个奇幻小说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一个痞子国家与痞子民族吗?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文学不仅没有把持住自己,引领国民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与智慧,而是随着每况愈下的世风,步步向下,甚至推波助澜。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如此氛围的形成,中国当下的文学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在这样的语境中,现在我们来读这样一部庄重的文本,实在是一种调整,一种洗礼。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还在于它的丰富与多义。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一直萦绕在心,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刻。这个作者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所以制造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在的深度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这些机关需要我们经过小心翼翼的考证与掂量,才有可能打开:谁是真正的朗读者?伯格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伯格、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这整个社会?中年的汉娜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伯格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作品篇幅不长,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而这些悬疑,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的问题时,都可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然而,它确实又是单纯的。它的线索非常简单:一个少年与一个成年女性之间的看似没有什么复杂背景的身体与灵魂的欢愉。看上去,没有什么邪恶,也没有什么肮脏。作品的一个细节是不可忽略的:他们经常要用清水沐浴,将肉体洗得十分的清洁。更使我们感到具有抒情意味的是,在他们做爱之前或之后,少年伯格都要向汉娜朗诵那些华采篇章。我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想,因为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的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也许最聪明的阅读就是什么也不要多想,随它而去。一种单纯的感动这就足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朴素的阅读倒可能比一种思考式的、追寻式的理性阅读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20世纪以来,由知识训练成的阅读方式,也许是一种值得怀疑的阅读方式。当我们不怀有任何探究之心去阅读《朗读者》时,我们会不时地陷入那种巨大而美丽的悲悯。一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女性之间的情欲,却没有引起我们道德上的审判,相反我们却觉得这一切竟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对于汉娜让伯格朗诵的原因,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朗读本身所带来的意境。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行为,这个行为贯穿了整个小说,它使我们感到了高尚,并且为这种高尚而感动。当汉娜选择了自杀时,我们似乎再次听到那不绝于耳的声情并茂的朗读。那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是千古绝唱。究竟谁是朗读者,这一切实在无所谓了。我们在感动中得到了升华--情感上的升华与精神上、人性上的升华。在20世纪的文学普遍放弃感动的文章而一味--甚至变态追求思想深刻的当下,再一次阅读这样令人感动的小说,我们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感激之情。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细节上却是十分的考究。三部分,划出了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当汉娜还在“逍遥法外”并充满生命的鲜活时,她的气味是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而当她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时,她的体臭不可避免地散发了出来。小说很仔细地写到了从前与现在的气味--汉娜的气味。两种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这是命运的咏叹,是生命的挽歌。小说中一些重大的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应了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精微之处,深藏大义。译林出版社大概知道我对此书的欣赏,所以让我写一篇序。我写了太多的序,已经遭人批评了。殊不知,这些序有一些是我在极不情愿的状态下勉强写成的。有些序是一拖再拖,实在拖不过去了,才很痛苦地了结的。里头有些话,往往言不由衷。明眼人是能看出的。当我听到有人指责我时,我会在心中很恼火地说一句:站着说话不知腰疼!我是一个驳不开情面的人,这是我的一大弱点,也是我的善良之所在。它们耽误了我许多短篇与长篇,每每想起,心情会十分的懊恼。因为自知写序的难过,所以我自己写了那么多的书,只除了刚刚出道时请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写过一篇序外,后来的好几百万的文字,就再也没有让任何人写过序。但这一回我是愿意的。因为我有话可说,只可惜是作一篇序,篇幅不宜过长,由不得我去铺张。2005年12月15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内容概要

  《朗读者》讲述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开始交往,读书,做爱。不辞而别的汉娜在八年后作为被告出现在审判纳粹战犯的法庭上。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让文学界震惊的故事,很快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阅读话题。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作者简介

   本哈德·施林克(1944—
),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现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职,并是北威州宪法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并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小说。据其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附录:
“我把它一夜读完”

章节摘录

  现在,车站路那栋高大的房子已经不复存在了。打那件事以后,我 有许多年离乡背井。那房屋究竟是什么时候、又为什么要拆掉的,我也 就不晓得了。现在的新房子是七八十年代建造的,有五层高,屋顶底下 还带着装修好的空余间隔,正面打磨得光滑铮亮,就是小阳台和拱形窗 没有了。大门口门铃密密麻麻的,显示出楼里面一套套小公寓也排得层 层叠叠。住户随时搬进搬出,就像人们租轿车时开进开出一样随意。底 层现在开了一间电脑商店,原先,那儿是一家医药店、一间食品店和一 家录像出租店。原来的老房子也是一样高,只是光有四层楼,底层用的是金刚石打 磨的砂岩砖块,上面三层则是普通砖头墙面,镶衬着砂岩造的小阳台、转角楼和窗框子。通向那房子底层要走几级台阶,进厅堂也是这样,下 面的台阶比较宽,上边比较窄,两边全都砌着矮矮的扶手墙,上边嵌有 生铁扶手,底部作蜗牛状盘旋着。建筑物的大门两边还有门柱,门楣上 有两只石头狮子,一只对车站路仰视着,一只却俯瞰着。那女人把我领 到水龙头边所经过的,还只是一座边门。其实,我从小男孩时代就注意到了这栋房子。因为,在左右那一排 排房屋当中,这建筑实在鹤立鸡群。我当时就想过,如果这栋楼房再建 造得厚重宽广点儿,就会把它紧邻的房子给挤到边上去,以便给它腾出 更多地方。进得门来是间厅堂,或者常说的楼梯井,在我的印象里,那屋 子里一进门迎面就对着几面大镜子,仰看天花板点缀着石膏花饰,低头 看地上铺着长条地毯,带有东方式样的花纹,还压扣着磨得光滑了的铜 棍。我暗自猜测,这种有板有眼的大楼,也仅仅是有头有脸的人们才能 居住。可惜,因为年代久远,又受着附近火车的烟熏火燎,它已经黯然失 色。所以,我又突发奇想,也许,里面原先体面显贵的居民也已经晦暗无 光,不是聋哑昏聩,就是弯腰曲背了。以后的好些年月,我居然一再梦见这栋房子。我做的梦都大同小 异,都只是同一片梦境、同一个主题的花样翻新而已。我梦见在一座陌 生的城市行走,忽然间就瞥见了这栋房子。那是在这座梦中城市的一个 市区,我根本不熟悉,这房子就座落在一排建筑物当中。我继续走,就晕 头转向了。因为我熟识的只是这房子,而不是那市区。忽地我又猛省,我 不是已经见过这房子了吗?这么一来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是在我家 乡城市的车站路,而是在一座别的城市,甚至是别的国家。例如,我梦中 是在罗马,我是在那儿见到了这房子,却又忽然记起来,我原来在瑞士 伯尔尼也见过它。这是一种梦里不知身是梦的境界,反而让我得到安 宁。在别的环境里重又见到这栋房子,使我觉得不像在别的城市偶然故 友重逢那样,给人一种突如其来之感。于是,我转过身来,又回到这栋房 子前,踏上台阶。我要进去。我想按铃。如果我是在乡间见到这房子,那梦境就会拉得很长很长,或者说,我会详细地回忆起房子的一些细节。我好像是开着车,看到这房子就在 右边,我却继续往前开。我开始只是觉得迷惑不解,明明这房子是厕身 在市区的一列马路之间,为什么现在却伫立在空旷的田野上呢?忽然我 又悟出,我在哪儿曾经见过这房子,结果就倍感迷惑了。每当我想起来 在哪儿遇见过它,我就会掉转车头往回开,希望再找到那房子。梦境中 的街市永远是空荡荡的,车子急转弯时轮胎发出吱吱声,我飞速行驶回 来。我心急如焚,害怕太迟了赶不上,车子就开得更加快了。忽然间我看 见这房子了,它正矗立在一片田野当中,周围满是法耳次地方的油菜、玉米和葡萄,忽而又变成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了。那地方一片平野,最多只有小丘起伏。周围竟然没有一树一木,天气晴朗,艳阳高照,空气 给照得透亮,街市也在热气中闪闪发光。防火墙把那栋房子分隔开去,看起来还没有完工似的,也许任何建筑物的防火墙都是如此。房子本身 看起来却并不像车站路的那么灰暗。但是,窗子上却沾满灰尘,从外边 看不清屋子里任何东西,连窗帘也见不到。房子简直像是瞎了眼,盲了 目一般。我在路边停下车,穿过马路向大门口走去。看不到有什么行人,听 不见有什么声响,甚至也感觉不到远处的一声马达,或一股清风,或一 阵鸟鸣。整个世界是一片死寂。我踏上台阶,去按门铃。但是,我没有去推门。我大梦骤醒,只知道我碰到了门铃,而且还按 了一下。于是,整个梦境又回到了我的记忆中,我发觉自己曾经梦到过 这一切。P7-9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相信了莫言对我说过的话,“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作家 毕飞宇我一直在盼望能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在和历史调过情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作家 肖复兴感人至深,幽婉隽永!小说跨越国与国之间的樊篱,而直接同人类的心灵对话。——《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它是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从德国每所中学到世界各地,这本《朗读者》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朗读者》是首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德语小说,奥斯卡奖封后之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朗读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0条)

 
 

  •   《朗读者》讲述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开始交往,读书,做爱。不辞而别的汉娜在八年后作为被告出现在审判纳粹战犯的法庭上。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让文学界震惊的故事,很快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阅读话题。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    《朗读者》讲述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开始交往,读书,做爱。不辞而别的汉娜在八年后作为被告出现在审判纳粹战犯的法庭上。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让文学界震惊的故事,很快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阅读话题。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    我早已料到,——汉娜·施秘茨会这样冷静孤傲地站在我眼前,使夏洛蒂、洛丽塔、黛茜这些人类文学史上疯狂爱情的女主角、那些我早已熟记于心的名字如此轻易地顺着脸颊流逝过去。    这倒不是说汉娜的出场尤其娇艳动人,实际上她已人到中年。只是在人类文学众多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中,无论是《少年维特之烦恼》、《洛丽塔》抑或《了不起的盖茨比》,男主角在情感上显然都过于单向度的“充满”了,他们的爱人——这些少女或少妇不能完全理解人性由敏感之深引发的感情之深度,——我不能说这些只有立场而没有逻辑的情感里除了爱情究竟还有一些什么,但我确信还有一些什么,——于是,维特、亨伯特和盖茨比就此因为感情强烈、没有节奏而终身在幻象中痉挛不已。    然而,我亦不知汉娜留给我的深刻印象是否因为她倔强和孤独的个性。就作品而言,我只能粗浅地认为,是因为——汉娜是被书中男主角米夏·伯格用一生时间来理解而并非仅仅急于单向度地去铺陈爱意的那一位女子。尽管米夏关于爱情的立场已过早地到来,但命运的不可预知,使他此后的时间,甚至是他关于法律方面的专业也相当地贡献在了对这场爱情的梳理和反思上。这也正是多年以后,我获悉《朗读者》(原译《生死朗读》)已再版而迫不及待希望重读的原因。    故事的源起十分简单:米夏15岁的时候,得了黄疸病,在他走在路上因病情突发而行将就木时,陌生的中年女子汉娜救了他。此时,米夏正情窦初开,汉娜安详、稳重的独特风格俘获了他。于是,在米夏重新站在汉娜家门口以感谢其救命之恩时,他们进入了情欲之欢。    读到这里,我不想去思考关于道德抑或更多复杂的社会标准,我仅想到的是,——现行社会各种各样的权威话语总是在避免与文学(神秘、激情?)遭遇,可是一旦遭遇,权威性或许会发生转移;而更深刻的一个原因是,人性的秘密远在各种奇异书籍所描述的情境之上。于是,我也就这样继续朴素而单纯地阅读下去了。    在米夏与汉娜此后相处的几年中,情欲变成了爱情。其中,无论是汉娜以“拒绝再见面”为条件要求米夏认真读书、米夏对汉娜性格中的冷漠、强硬而伤心流泪,还是米夏为汉娜的悉心朗读,一直到两人一同出游时汉娜因对米夏“不告而别”的误解而嚎啕大哭,以及汉娜为这份爱情所做的最后努力,皆十分真实而动人。    然而,少年终会长大成人,米夏开始背叛汉娜。这倒不是说米夏就此泄露真情,或者暴露汉娜,他所做的只是没有承认生活中有她的存在。——“否认乃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背叛”——在汉娜突然出现在米夏大学校园的游泳池旁时,米夏没有向她奔跑过去,他的眼神出现了游移。于是,汉娜选择了“不告而别”。    这成了米夏一生的悲惨记忆。他想尽方法寻找汉娜;被哥哥举报在梦中不断呼喊一个陌生女人的名字;克服身体不断涌现的呕吐感,一直到这些痛苦的记忆因为爱情的消逝而不再有伤害性,却被固执地揉和在了米夏此后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中。    “曾经汉娜难为水……,我也不再去爱人,以免一旦失去便又会悲痛万分。”米夏变成了一个既麻木不仁又多愁善感的人,——不喜欢关心和参与任何一件事;可是,一个小小示爱的手势,不管是在电影中,也不管它是针对他还是针对别人,都足以让他喉咙哽塞、几欲流泪。    或许有人更愿意将《朗读者》理解为一个德国人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事实上,这也是米夏在多年以后与汉娜不期而遇的原因,只是在彼时彼地,两者的身份已发生了让人心碎的巨大变化:米夏作为积极控诉纳粹罪行的反叛的法律系学生,旁观了一场关于纳粹“集中营看守”的审判,而汉娜正是其中的被告之一。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汉娜因为性格中的孤傲、不谙世事以及对自己罪行的诚实态度,激怒了审判长,也激怒了其它被告(她们由此把所有罪行推到了她一个人身上)。其中,最关键的一场审判——她被指责在一场集中营的意外大火中没有对所关押的“囚犯”放生。    十多年后的米夏,对汉娜已没有感情,但他一场不落地旁听了所有审判过程,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过去,对历史、罪恶、道德、权力、爱情、人性和尊严等诸多母题的思考。或许在这里,我应该理解米夏,亦应该感到失望,——在米夏突然意识到汉娜其实不认识、也不会写字,所以在过往才那么渴望他给她朗读书籍,——而这个真相实际上能对汉娜是否必须锒铛入狱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他却在多次挣扎后选择了沉默,并没有为汉娜获得自由而说出真相。    我自以为看出了在汉娜宁愿被终身监禁也不愿说出“自己是一个文盲”的秘密背后,隐藏了她对人类早已失去的信任感,这种绝望实际上与她与一个少年相爱时始终拒绝向对方袒露自己感情的强硬态度一脉相承。    然而,——我们真的不可以代替别人去做决定,哪怕她此后会为此感到幸福么?在此,作者本哈德·施林克也选择了失语,他没有指出米夏这样做对还是不对,也没有指出承认无法修正的一生大谎算不算尊重别人对命运的自主权。    只是有一个情节让我在这个晚上心痛异常——在整个审判中,汉娜始终没有回过她高傲的头来看米夏,但是在一位被告提到她在作为集中营看守时曾让那些囚犯——姑娘们为她朗读书本时,汉娜突然坚定地回过头,向米夏望去。她的面部紧张而疲倦,但没有任何要求、乞求、设想和许诺的表情。    在汉娜锒铛入狱的26年中,她学会了看书和写信。这期间,米夏结婚而又离婚。在第8年时,从未探望过汉娜的米夏开始给汉娜邮寄自己的朗读录音带。而在米夏为了责任仔细筹备、在汉娜即将出狱的前一天,她却又再一次地选择了“不告而别”。    汉娜死了。但我深切地意识到,她不是维特、亨伯特和盖茨比,——为爱情失心疯外还要死,因为《朗读者》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情感理性因而温柔的小说。那末,汉娜所恐惧的,——是自知年迈遭人讨厌;不愿破坏之前在狱中他与米夏之间由问候、短信和录音磁带所营造的亲近而又疏远的关系;抑或不想面对她自己所以为的——此后在这场情感记忆中与米夏间不可更改却已然变化的强弱之势么?    米夏看到了在汉娜服刑的床位上,有一张她珍藏的他的照片,——这是她第一次不辞而别多年后在一张新闻报纸上看到而剪下来的;当米夏强忍住热泪把汉娜的尸布掀起时,他看到了汉娜年轻时候的面容。    “此情此景,一般在老年夫妻之间才会发生。彼此的容貌,都似天长地久一般不会随岁月改变。而为什么,我在一个礼拜前居然没有看出来呢?”    然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米夏在多年的情感漂泊和思考中终于拾回了他丢失已久的感情归宿,可是良人已去。只是尘世中的我们,在这信息不对称的一生中,关于爱情,究竟还要用多少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彼此的相互折磨上呢?
  •   两遍电影版《The Reader》,一遍原著,再一遍电影,每次都不能自已的泪流满面。 原来爱,也需要学习,是一种成长, 曾经一直以为,爱是自然而然的不用刻意学习,就在那里,当那个人出现的时候,爱也同时出现,没有预习不需要演练,四目相对电光四射激情迸发,爱情就横空出世了! 初识云雨的Michael,是Hanna带着他学习,一个十五岁的男孩,从这个和他母亲几乎同龄的女人身上学会了性的美好,学会了爱情,获得了自信。 青春期的Michael和其他少年一样对异性充满向往和好奇,可是他所在的班级都是男孩子,对女孩子性的渴望只能被压抑下来。多子女家庭长大的他,论体能上有哥哥压着,论受宠下有妹妹抢着,处在很容易被父母忽略的尴尬阶段,他需要得到一种认同感和自尊、自信,这些Hanna恰到好处的满足了他,他不仅能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释放性欲,而且还能像真正的男人一样给自己的女人带来快感,这对于其他还沉溺于偷偷评价那个女孩子更漂亮一些的同龄男孩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 她的一切都让他着迷,她的气味、她的表情、她丰腴是肉体、她穿丝袜的样子,她的一切,这个神秘的女人带给少年成长的力量。 除了性的满足,Michael 和Hanna 在共同的阅读中也产生了共鸣,那段宁静的时光,感受着文字的力量,是多么令人感到快乐的事情,虽然有时候阅读是被逼迫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也享受着阅读的乐趣。 一次短暂的旅行, Michael像个男子汉一样计划行程,对于习惯被安排的男孩来说,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对于他的自我认同和性别认同是一次飞跃,这次飞跃,又是Hanna无意识的帮助了他。 很可惜,这次成长太超前了。让少年拥有了超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过早的把一个少年拉扯到成人世界中来,好事?坏事? 监狱中的Hanna,则是Michael带着她学习,同样Hanna在狱中也是为Michael学习?正如监狱长所言:“她学会了读所有和你有关的“。我一直在关注你,用你不知道的方式。我不能去你去过的地方,但是我可以读你读过的书,我在补课在努力成长! 两个人相爱的那段时间里,汉娜拒绝成长,或者说她不知道该如何成长,她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着”小家伙“,她放弃了让自己成长的机会,固执的坚守着自己所谓的自尊。 在爱面前,Hanna 没有 Michael勇敢,她不敢再往前走,于是她放手了,放”小家伙"回到他的同伴中去,“Now you must go back to your friends”,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回到枯燥乏味的家庭中去!回到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生活中去!这个“小家伙”在她眼里是不是和集中营里那些为她朗读的孩子们一样?只是个孩子? 年龄给爱情增加了种种不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洛丽塔》,”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 “这种类似自虐的美感在艺术作品中更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或者更容易吸引我们内心的深处隐藏太久的被叫做欲望的罪恶感。正如李安所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封闭在自己内心深处,不愿对别人敞开的地方。 爱情需要英雄主义,在这段看似不平等关系的爱情中,Michael能满足Hanna对说对文字的渴望。这种渴望或许无关爱情,至少在当时的Hanna 看来与爱情无关。 汉娜在用一生去学习,学习如何去爱,如何面对战争,如何面对自己无知的过去。 很可惜,这次成长来得有些晚。 “你想过过去么?” “我们的过去?” “不是。” “没有什么好想的,逝者逝亦。”这简单的对白,说出了Hanna内心在狱中坚守这么多年的秘密:对重新回归到爱情中的希望。 当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你却消失在人海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着。就这样被放逐,一如当初我这么放逐你一样。当我明白这就是爱的时候,却只有回忆,没有自责,经历过的一切都是生命的过往,都是人生的体验。 Hanna最终还是放弃了,理由很简单,因为Michael让她看不到希望,也让她明白这么多年陪伴自己的朗读者并不能说明什么,只是一个朗读着而已。当她一步步走进爱情的时候,对方却正在一步步远离。那种被放逐的感觉,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当Hanna问他,出去和你住在一起?Michael说不的时候,她表现出明显的失望,而后又以一贯的倔强示人,就像她之前说的那样:没有人能伤害得了我,你还不够资格。没有爱,被放逐,冷漠,这些都足以让一个因为爱情活下来的女人最终依靠的堡垒全面坍塌。 汉娜对麦克是充满依赖的,她不愿意去想以后的问题,或许以后在她看来根本就不存在,她有米夏,她的米夏会给她安排好,可是时间在一点点的证明这一切都是她的一厢情愿,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没有希望的救赎哪里才是出口? Michael也在用一生去学习,学习如何忘记,学习如何面对这段感情,能重新开始,但是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学会与回忆共存,也是一种进步。 一个人可以在你的生命里影响多久? 我不想用精分去解析Michael 对Hanna的情感,爱情本身就是激情的爆发,在人类社会中,我们非要给爱情一个道德的边框,婚姻的外套,世俗的变色眼镜,这样折腾下来的爱情,还能叫爱情么?已经被折腾的千疮百孔的爱情,还要被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去肢解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 Michael 却一直在和回忆抗争,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寻找熟悉的感觉,汉娜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他寻找追忆的理由。就算和爱人重新相遇,Michael已经不能再爱了, 因为那个为爱痴狂的少年已经长大,因为那个丰腴的少妇已经老迈,浑身散发着老人特有的气味,那个充满魅力的女人,丢在哪里了? 其实在法庭上,Michael见到 Hanna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他们之间结束了。不仅仅是因为她是纳粹,恐怕还因为她在他心中美好形象的毁灭,那个日思夜想的女人也会老,所有的谜团都揭开的时候,随着神秘感的消失,爱情也荡然无存了。 既然没有了爱情,那么和谁上床都无所谓了, 为爱坚守的Michael开始了和不同的女人开始不同的恋情。但是爱情,真的是说忘记就能忘记?十五岁的感情影响了他一生。 到底是 Hanna影响了Michael,还是Michael影响了Michael?他在执意寻找十五岁的感觉,十五岁的气味,十五岁的那个夏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Michael一直寻找的是爱人,还是十五岁时那个青涩的不顾一切去爱的感觉?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那爱的最痛苦是什么?不是分开,而是之后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有些能力可以用时间去修复,有些不行,需要用一生去救赎。
  •   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这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我一直将庄重的风气看成是文学应当具有的主流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应当对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地玩闹,一味地逗乐,甚至公然拿庄重开涮,我以为这样的文学格局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经典,其实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庄重的文本。《朗读者》此时此刻在中国的再次登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流气在我们周遭的每一寸空气中飘散着。一次朋友的聚会,一个会议的召开,我们已经很难再有进入庄重氛围的机遇。甚至是一个本就应当庄重的场合,也已无法庄重。嬉笑声荡彻在无边的空气中。到处是低级趣味的笑话,到处是赤裸裸的段子,人与人的见面无非就是玩笑与没完没了的调侃,说话没正经已经成为风尚。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一个本就没有宗教感的国家,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缺乏神圣感。我常在想一个奇幻小说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一个痞子国家与痞子民族吗?在这样的语境中,中国文学不仅没有把持住自己,引领国民走向雅致,走向风度,走向修养与智慧,而是随着每况愈下的世风,步步向下,甚至推波助澜。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如此氛围的形成,中国当下的文学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   我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在看了太多的油里油气、痞里痞气、一点正经没有的中国当下小说之后,我对这部小说的庄重叙述,格外喜欢。
    这才是名著最好的诠释
  •   《朗读者》展现了电影所未能详细展现的主题:对阿伦特关于平庸的恶的理解。阿伦特有句名言:“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朋友的行为,持续一生的友谊可以在一夜之间被摧毁,就因为害怕错失了加入历史的潮流。他们只是在纳粹的威势面前失去了自己判断的能力。” 刚好是《朗读者》的点睛之笔。
  •   电影给我很大触动 想更深的了解 所以选择看朗读者
  •   朗读者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非常好
  •   看过电影朗读者,记忆深刻,原著应该更好
  •   欲哭无泪 感动 无奈 很难得的是作者没有在米夏和汉娜的年龄差距大作文章,
  •   我是看过电影后才找书看的,因为觉得电影的故事非常好看,所以认为原著应该在情节上更有内涵,果然如是!汉娜太悲剧了!她已经赎罪了,为什么还要自杀?没有勇气重新生活!
  •   非常好的一本书!非常一看!从这本书里你可以看见在那个时期人性被戕害,汉娜的可怜!真的很触动!
  •   结局令人痛心,没想到汉娜会以自杀的方式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又或许对汉娜来说这是最好的一种解脱方式。阅读有感动。
  •   是先看了电影,太感动和震撼了,然后来买的书,书里会和电影的感觉有一点点的不一样,这是一本德国味很浓的小说,许多小说看过就看过了,但是这本看完后,过段时间还是会再去翻一下,就和电影一样,看一遍不够。
  •   纪念版就是不一样,封面是硬板的,虽说刚收到还没看,但感觉还是不错的。看完电影,再来看的小说,因为有些部分是电影无法完全表达出来的。
  •   奥斯卡得奖的电影,看了电影后来看小说的,还没看,不过一定不赖
  •   大学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推荐过这本书,后来一直没有付诸实际去读这本书,直到看完改编的电影让我又有了看原著的想法。书很好。不管怎样,我想我们都不能离开阅读的。而文学会让人更像一个人,老师曾经这样说过。
  •   因为电影才想要买书来读,读完觉得由小说改变来的电影果然总是会缺少点东西,原著的内容远比电影呈现出来的要丰富得多。但外语译本读来总感觉不能十分入心。
  •   原先读的英文版,觉得不过瘾,看了中文版觉得翻译一般,甚至想为这本书学德语了我不明白汉纳对迈克的那种感情,只有等到他去接她的那一天把这一切都了了迈克自己的家庭,人生都为此所累,他无法正视自己的生活他还有个小女儿,希望他们都幸福看完这本书,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想
  •   先看电影再买书,一口气读完!很久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小说了。一边读小说一边是电影里的画面再现,电影很完整的体现了小说的精髓。书和电影《生死朗读》都值得推荐。
  •   看了电影后意犹未尽,特地买小说来看。
  •   先看电影再看的小说
  •   这本小说没话说,出版的质量也不错。
  •   小说写的很真实,体现了对二战深刻的反思。
  •   “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莫言)
  •   不用说了,世界经典的名著,书确实很好。电影也焊好。
  •   拿到手,一口气就读完了。因为先看电影,再看书,所以看起来很快。书里讲得比较细腻。书的质量也不错,可以做珍藏版。
  •   跟一般的小说不同,情节很好
  •   很严谨的德国文学,故事结束之后有点无力感……一次性看完的好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希望更多的人能过读一读,顺便看一下改编的电影
  •   典型的德国人写的书,连语言叙述的都很理性!赞一个!
  •   想跟电影比较,分析改编才买的,不错。
  •   早就想买本书读,继而因种种原因都没买到,买书之前就已经看过了,改编的电影也看过了。好看,推荐
  •   看过根据这部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而自由,从来都是有局限的自由。
  •   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对爱情和人性的拷问,故事震捍人心.
  •   之前看过电影,非常感动,后来才知道有这本书,买来看看。一到手就一口气读完,写得很深刻,现在这种直抵心灵深处的好作品少之又少。
  •   非常好的书,但看这沉甸甸的纪念版,就爱的不得了
  •   这个书不用再多说了,先看到了电影,意犹未尽,沉思良久,买来原著读读,扼腕叹息。
  •   三本书中这本最让人满意
  •   之前是听了名家的诵读,就喜欢上了书中那些描写心理的细腻比喻,好像触动心弦一样,。我不太懂那段历史,也不太愿意去了解那种血腥可怕的历史。但这不妨碍我爱上这本书,爱上了书里所有跟情节不大有关的细腻描述。
  •   先看的电影,很喜欢那个故事之后才终于下手买了这本书^O^
  •   电影中的故事 书中的故事。太棒
  •   买过电影后才买的书,书比电影情节丰富,大赞!可惜不喜欢封面的硬纸皮。
  •   看过电影后才来看这本书,感觉书比电影好。
  •   刚刚收到短信就跑去拿了,曾经在图书馆看过,意犹未尽,所以买下。很可惜运输途中的颠簸让书皮上 朗读 那个位置磕了很明显的一块,撕开了。不过其他还好,完全新书,除了那个瑕疵= =准备回味一遍后去看看电影啦
  •   194页有个错别字,可能是先看了电影的原因,所以读起来没有太多新鲜感。但是,还是一本值得思考,值得收藏,和反复阅读的书。
  •   可以先看电影,或者先看书,都是不一样的感受。强烈的冲击感,直接,猛烈。在爱恨纠缠中去尝试理解两代人不同的爱恨观。推荐!
  •   书是精装本,外面有封塑,看着挺好,但是不是我喜欢的翻译本,但粗翻了一下,还不错,买来是为了收藏用的,这是一本触动人心,思想深邃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   这本书看了还算不错,很快就看完了,推荐给同事看了。
  •   速度很快,书都很好性价比很高。
  •   物流很快,书籍包装的完好。
  •   书本质量很不错,还没看完。应该很精彩,等看完书再去看这个电影。
  •   电影感人,书读后更感人至深,幽婉隽永!
  •   看了电影,有些地方交代不是很清楚,就想找原著看看,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   包装精美,书和电影都很赞。
  •   女神出演的电影的原著,很喜欢很经典
  •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看了好几遍,书也不错。
  •   超感动超好看,我连夜看完的,强烈推荐!!!!!!电影也不错!!!!!!!
  •   看了几遍书,看了1遍电影,很耐人寻味,感受多多。朋友们借着看了。
  •   这本书比电影更精彩!值得一读
  •   看了电影准备读读原著
  •   看过这个电影,觉得意味深长,想到原版书会更丰富,就买来看看,真的有所值,文笔细腻,译文者的文字水平很高,不错!
  •   我是先看的同名电影,感触很深,所以买了一本,书比电影诠释的更多
  •   包装精美,以前看过电影,书比电影更细腻,很好,还是很震撼。
  •   电影看了好几遍,想找原著来看看
  •   有同名电影也值得一看
  •   昨天看了电影来看书,不错,包装好,书便宜不少
  •   与同名电影同看,很不错吧
  •   还没看,应该比电影更有滋味吧
  •   这本书与电影同样的精彩并且相符合
  •   硬壳,应该是正版,价格实惠,排版很舒服,看书和看电影的感受有很大不同,都很赞,推荐
  •   以前看过电影,就想着一定要买书回来看,相信书比电影更加有深度!
  •   听人说很好看
  •   既是拷问爱情,又是拷问人性
  •   人不因曾做过罪恶的事而变成魔鬼。
  •   序是曹文轩写的,内容也不错
  •   写得好,经典
  •   帮别人买的,说东西还行
  •   这本书还没读,但是是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推荐的,就买了。弟弟看了,也说非常好
  •   不想多说,自己感受
  •   帮同事买的说不错
  •   一直放在收藏夹里来着,看见打折买的很划算,内容应该是会很好的。
  •   喜欢这个故事,结局还没读,不知道后面会怎样,很期待
  •   这种恋情真令人入迷,我已经陷入故事的情节之中,年上的恋人啊,无比悲伤。
  •   超级震撼人心的故事!感人至深!
  •   喜欢,感悟……故事很耐人寻味。
  •   经典作品,不变的选择,很好的图书,非常喜欢。
  •   对于这两本书本身来说还是很好的,就是收货后书脚有严重的折损,看着心里不怎么舒服,希望店家以后邮寄的时候多加注意啊!
  •   拿到后 品相不太乐观 应该是运输途中。不过还不错。
  •   还没看完,但我想说是当当能不能好好注意下包裹的包装,这次买的书边角好多都破损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   没来得及阅读,服务不错,态度很好,加油!
  •   非常适合阅读的刊物,物有所值。
  •   这本书我买了两次了,每次都送人了,应该不错,老师推荐过,打算在每一本自己看
  •   好久没看到过这么好看的书了,非常震慑人的心灵。
  •   之前看过,买来珍藏。读到最后让人泪流满面的书。
  •   相当不错。支持当当。以后别一直发来送货延迟的邮件。虽然这里常忘了点收货,但包裹签收了就好!
  •   导师推荐的书,觉得应该很不错,所以买来看。送给同学的礼物
  •   整体感觉特别棒!
  •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