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的感觉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朱利安·巴恩斯  页数:193  字数:91000  译者:郭国良  
Tag标签:无  

前言

回忆中的“新乐音”陆建德不变的自我往往是美好的虚构。我们不少成语(如白璧无瑕、怀瑾握瑜、怀真抱素、泥而不滓)都强调人的恒定性,《离骚》里的诗人还自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内美”指先天的品质,是一种先于社会与历史的完足,就像橘树的基因一般。其实自我受制于时间,通过回忆不断生成变化。如果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理解有所不同,那么回忆在发挥关键作用。朱利安·巴恩斯的《终结的感觉》是一部回忆之书,它既是在回忆中写成,也是对回忆的心理特点的探究。小说叙述者对过去的理解变了,对自己的认识也变了。“我是谁?”这一问题不仅在无形中引导主人公与自己的搏斗,也在每一位读者的耳边回响。回忆是一口深井。爱尔兰诗人西默斯·希尼在《个人的诗泉》里写道:有的浅井闪过访问者的脸庞,而“有些井发出回声,用纯洁的新乐音/应对你的呼声”。两种不同的井象征了不同的回忆目的,一种是自恋式的,另一种是为了发掘:去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去凝视泉水中的那喀索斯,他有双大眼睛,都有伤成年人的自尊。我写诗是为了认识自己,使黑暗发出回音。但是“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很难与“认识自己”完全对立起来。有时候人们需要有“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的勇气,因为那个沉睡的地带也许正是自己记忆的禁区。《终结的感觉》的叙述者就是不断在记忆深处中挖掘,冲破自己不知不觉间设置的障碍,最终听到了“纯洁的新乐音”。他跳脱出狭隘的自我,开始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自己的历史,并且变得具有同情心。早在80年代,巴恩斯就凭借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跻身英国一流作家的行列,我国英语文学研究界早就对他寄予厚望。1997年出版的《英国小说研究》第四卷《现代主义之后》(社科出版社)就收有阮炜先生论巴恩斯和他的成名之作《福楼拜的鹦鹉》(1984)的文章。巴恩斯在牛津就学时读的是现代语言专业,主修法语。《福楼拜的鹦鹉》展示出巴恩斯在法国文学上的精湛知识,深得法国人好感,出版那年获法国梅第奇奖,数年后作者还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学艺术军官勋章。可以说他在法国是最受欢迎的当代英语作家之一。巴恩斯曾任《纽约客》的伦敦通讯员,在美国也拥有大量读者。以笔者之见,巴恩斯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终结的感觉》叙述者托尼·韦伯斯特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年龄应该与巴恩斯差不多,在上世纪60年代上的大学。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托尼对学生时代的回顾(也夹杂了四十年之后的评点),主要讲他中学与大学的生活。托尼在中学里有两个好朋友,形成三人帮,他们的手表表面从来戴在手腕内侧,后来这“铁三角”增加了艾德里安·芬恩。艾德里安智力超群,他喜爱的作家是加缪和尼采,可见高出同学一截。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此出色,看来是读书的好料子。艾德里安的母亲早就离家出走,父亲一人抚养他和妹妹。小团伙里的同伴用粗鲁的语言追问艾德里安,他母亲究竟为什么离开,艾德里安不知道,他的回答十分平和。他说自己“爱母亲,敬重父亲”。奇怪的是艾德里安并没有因为成长于单亲家庭而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反之,他待人接物显得比“铁三角”中的成员都要成熟,对少年人故意冲撞的用语,他小心回避。后来他获得奖学金进剑桥,大家也并不意外。中学毕业后,托尼到布里斯托尔读大学,很快就交上了维罗妮卡,一位学西班牙文学的女生。他曾经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绍给中学里那几位朋友,并一起在伦敦留了影。有一次托尼应邀到维罗妮卡家度周末,那是一次让他难以忘怀的经历。托尼带的皮箱偏大了,维罗妮卡的父亲借此开玩笑,很不得体,他的一系列语言都有故意伤害托尼自尊心之嫌。托尼意识到自己的家庭背景不及女友,感到有点羞愧。维罗妮卡家是独栋房子,位于比较殷实的肯特郡,她父亲还是公务员,那在英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而托尼压根儿没有提及他自己的父亲,想来是他的自卑在作怪。托尼做客时因自卑而更加拘谨,然而只有维罗妮卡的母亲使他感到一丝温暖。托尼究竟爱维罗妮卡吗?从托尼早期的回忆来看,他对这位身材娇小的姑娘的兴趣主要停留在生理学层面上,性冲动说来就来,情感之流却是受到压制的。他认定维罗妮卡是处女,仅仅因为她不愿意和他上床。并不合理的推断会被下意识地误解为“事实”,一旦“事实”崩塌,心理上就无法承受。他们最终还是上床了,但是在托尼的回忆里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分手以后,她和我上了床。”对托尼而言,那次经历太重要了,然而他的叙述十分简略,可见他是不大愉快的。托尼没有告诉读者他的重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不快,这一点自然逃不过读者的眼睛。维罗妮卡有一点如何安全做爱的经验,这让托尼无法忍受。但是他没有说。巴恩斯在关键处留白,这是他的高明。实际上两人上床并不是在分手之后,而是在分手之前。托尼颠倒时间次序,图的是自己的方便:他不必因做爱而负有责任,以更明确的语言来界定两人的关系。维罗妮卡意识到了他的畏缩与自私,说:“你可以相信任何你愿意相信的事情。”两人居然就这样在上床后立即分手了,维罗妮卡感觉极坏,不过她并没有记恨。维罗妮卡的慷慨可以从这件事上看出来。大学最后一年,艾德里安写信给托尼,表示想跟维罗妮卡交往,希望征得托尼的理解与同意。这封信本来是善意的见证,如果托尼回信,做出一些友好的表示,他们可以继续做朋友,结束托尼制造出来的他与维罗妮卡之间的敌对。但托尼对这封本来不应引起误会的信件做了很多猜想,断定是维罗妮卡“想让我知道,她,维罗妮卡,是如何以旧换新的:换成了我最聪明的朋友,……同时,也为了警告我:如果我打算去见艾德里安,她也会悠然到场——很明显,这是想让我不要和艾德里安见面。”他习惯于从最坏的方面来认识别人的动机,一而再,再而三。这是他的自白:“我觉得我有一种生存的本能,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也许这就是维罗妮卡所说的胆小吧,但我称之为温和。”他回了信,并且交代了大致内容:他的顾忌和告诫,然后是他的祝福。他决心再也不受这两人的干扰,要把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清除出去。托尼自己受到了非正常情绪的伤害,但是他却断定维罗妮卡“很早以前一定受过伤害”。他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他知道,很多人做出一个本能的决定,会找出一些大道理来解释自己的决定,并将结果称为常识。然而,托尼关于自己那封回信的记忆是否有误?就在他大学毕业不久,传来艾德里安在剑桥自杀的消息。在这样的时候,他应该向维罗妮卡表达哀思,但是他是这样想的:“她肯定会觉得我很虚伪。如果我联系她,她要么会对我不理不睬,要么就会扭曲事实,那样我更没办法理清头绪了。”小说第二部分是主人公退休之后的叙述。托尼志愿管理住处附近一家医院的图书室,穿梭于病房送书、收书。但是有一天,他的生活变了:他收到了法律事务所来信。原来维罗妮卡的母亲去世了,她五年前立下了遗嘱,要遗赠托尼五百英镑,并要把艾德里安的日记转给托尼保管。为什么有这笔遗赠?为什么维罗妮卡的母亲有权支配艾德里安的日记?正是这些问题启动了托尼对自己过往历史的修正,寻回了被记忆扭曲、删改甚至完全抽毁的片段。无非出于好奇,他想知道维罗妮卡和艾德里安后来的生活,更想从维罗妮卡那里索取法律上说现在应该属于他的艾德里安日记。托尼于是又与维罗妮卡联系,即使碰了钉子,还是不依不饶。维罗妮卡不堪其扰,当面交给他一封信的复印件,那就是托尼当年写给艾德里安的所谓告诫与祝福。信上处处是平庸的恶毒,如不是亲眼所见,托尼难以相信。此时他带着羞愧回忆往事。多年封压住自己记忆的那块青石板渐渐被移开,托尼“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 开始真正认识他自己。他的记忆之城出现了裂痕,原来坚实的地基动摇了。记忆作弄人,只说明时间是宰制一切的神力:“时间先安顿我们,继而又迷惑我们。我们以为自己是在慢慢成熟,而其实我们只是安然无恙而已。我们以为自己很有担当,其实我们十分懦弱。我们所谓的务实,充其量不过是逃避现实,绝非直面以对。”托尼突然明白,他以往的人生故事是讲给别人听的,更是讲给自己听的,免不了有很多下意识的调整、修饰和剔除。维罗妮卡和艾德里安决定写信给托尼,告知他们的恋爱关系,绝非故意为之的残酷之举。托尼自问:我为什么要(在回信中)表现出很愤怒呢?因为受伤的自尊、考试前的压力、孤立感?这些全都是借口而已。不,我此刻没有感到耻辱,或者愧疚,而是我生命中很少有过的、比前两者更强烈的感觉:悔恨。托尼在自己这封粗鄙的信面前低下头来,他向维罗妮卡真诚致歉,并通过搜寻记忆深处角落里的点点滴滴来建构一个新的自我。原来他关注的焦点总是自己,现在他打听四十年来维罗妮卡和她家庭的境况。她父亲过世后,母亲把房子卖了,在伦敦买了公寓,后来收了房客。这些虽然是简约得不能再简约的陈述,而且没有任何抱怨或感伤,读者却不会意识不到一家人经济与社会地位的变化。  维罗妮卡自己的居住区也是各种肤色的人杂居的,那区域在一般伦敦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必明言。新的细节的涌现还使托尼想到别人。中学同学罗布森因女友怀孕自杀了,只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对不起。”当时“铁三角”听到这消息非但毫无触动,甚至还妒忌乃至怨恨罗布森:为什么你这小子有福气把女生肚子搞大?他们猜测死者的女友究竟是一本正经的处女还是脏婊子。现在托尼由自己的经历想到当年那位从未谋面的姑娘,想到她所承受的压力,她的痛苦和社会对她的歧视,想到她腹中的胎儿如生下来已经年近五十。这时他想请求她原谅自己和朋友们的冷漠和恶毒,尽管她完全不知情。最重要的是他渐渐想起一些朦胧的情愫曾在他和维罗妮卡之间萌发。有一天晚上,从来不喜欢跳舞的维罗妮卡心血来潮,竟然在他房间里踩着留声机上播放的歌曲拍子轻盈起舞。她跳得优美,让人怀疑她学过芭蕾;她跳得投入,“转啊转地就撞到我身上来了”。可是当时的托尼却是拘谨的,大概还在担心维罗妮卡嫌他音乐鉴赏的档次偏低。同一件事出现于两个部分,内容却不能吻合。小说开头有六个场景,第四个是:“——一条河莫名地逆流而上,奔涌跃腾,在六束追逐的手电筒光线照射下波光粼粼”。同样的场面又出现于小说收尾处,可见它特别的分量。在年轻的托尼的叙述中,某晚他和同学们到布里斯托尔旁的塞文河河边观潮。他的记忆是这样的:“我们一干人在河岸上一直等到午夜之后,终于,等待获得了回报。”然后是小说中轰然作响的潮汐描写。维罗妮卡一直不在场。但是在四十年之后的回忆中,缺席的维罗妮卡出场了:托尼和维罗妮卡两人一起坐在河边一块湿漉漉的毯子上,手握着手,溶溶月色下潮汐汹涌卷来。同去的朋友们打着手电筒追随潮汐消失在夜色之中,他们两人依然在老地方坐着,谈论着世上不可思议之事。那天出行时,维罗妮卡还带上一只保温瓶,装满热巧克力饮料,想必是为她和托尼准备的,两人可以从同一个杯子里饮用。为什么前后记忆出现如此巨大的偏差?对此,小说的开端有所交代。那是第五个场景:——另一条河,宽阔而灰暗,一阵狂风搅乱了水面,掩盖了河的流向。读完小说回到第一页,我们才明白这句话可能喻指托尼自己的生命之河,他的黑暗的自我,他意识层面之下的潜流。这“另一条河”在隐约规定着四十年前托尼的选择,使他永远失去了生活中的一种可能性,并且间接为相关人物(包括维罗妮卡和艾德里安)的命运负责。觉醒之后的“新乐音”让人感到温暖,它带来新生,也带来别样的痛苦。小说的“终结”表达了叙述者托尼的不安,也令读者不安:“有累积。有责任。除此之外,还有动荡不安。浩大的动荡不安。”这条“宽阔而灰暗”的河流也可以象征艾德里安的情感世界。艾德里安究竟是怎样的人,依然不很确定。表面上看起来他见识不凡,极其冷静而富有理性,最后走上自杀之路,仿佛全部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和意志。这只是托尼的印象而已,绝非艾德里安人生故事的全部。为了保留悬念,这篇序言不涉及小说最后披露的情节。对一位上世纪60 年代的中学生而言,艾德里安的历史观是非常新潮的。历史既不是胜利者的谎言,也不是失败者的自欺欺人,也许,“不可靠的记忆与不充分的材料相遇所产生的确定性就是历史。”我们可以说,巴恩斯几十年来都在试图回答英国史学家E. H. 卡尔提出来的问题:历史是什么?在讨论谁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负责的时候,艾德里安说:“这整个追究责任的行为难道不就是一种逃避吗?我们责备某个个人,目的就是为其余人开脱罪责。或者呢,我们归咎于历史进程,为一个个个体免责。抑或将一切归咎于一片混沌,结果也是一样。在我看来,似乎有——或者曾经有——一条个体责任链,所有责任不可或缺,但此链并非无限之长,不然谁都可以轻率归咎于他人。当然,我想要追究责任,这或许只是反映了我本人的心境,并非对事件的合理分析。”因此,各种历史故事难免经过写作者的中介和建构:“我们必须了解历史学家的历史才能理解此刻放在我们面前的历史版本。”就《福楼拜的鹦鹉》来说,读者要了解故事的真相,还得进入叙述者、退休医生布雷斯科特的情感生活。在该书卷首,巴恩斯引用了福楼拜在致剧作家费多信中一句带有反讽意味的话:“当你为朋友立传时,一定要做得像你在为他报仇雪恨那样。”很多传记确实像是出自传主好友的手笔。司马迁为屈原、贾谊作传,何尝不是在为他们报仇雪恨?不是为他自己报仇雪恨?下意识地在传中为朋友报仇,是把意愿等同于事实。福楼拜这句话说明他不仅怀疑单一视角,而且怀疑历史是否可靠。然而常人读书往往被书上的文字牵着鼻子走。《10.章世界史》(1989)是巴恩斯的另一部杰作,小说一开头就颠覆了最权威的故事:《旧约·创世记》中的挪亚方舟。讲故事的细微的声音来自方舟上藏身于船体的木蠹。挪亚虚构出上帝以及上帝与他的契约,为的是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为的是可以永远借着上帝的名义压迫或消灭他自己不喜欢的周边其他部落和民族。他才是真正的暴君。在这部书的“二分之一章”中,讨论着“爱”的主题的叙述者说:“我们编造出故事来掩盖我们不知道或者不能接受的事实;我们保留一些事情真相,围绕这些事实编织新的故事。我们的恐慌和痛苦只有靠安慰性的编造功夫缓解;我们称之为历史。”在《终结的感觉》里,托尼所面临的任务是透过记忆的迷雾认识他自己的“编织”, 他那几乎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潜意识中“安慰性的编造功夫”。末了再提供一些与此书相关的花絮。巴恩斯这部新作是献给“帕特”的,即他夫人帕特·凯伐纳,一位著名的文学经纪人,2008年10 月死于脑瘤。小说家马丁·艾米斯(《幸运的吉姆》作者金斯利·艾米斯之子)一度也是凯伐纳的主顾。90年代中期,马丁·艾米斯中断与凯伐纳的合同,他与巴恩斯之间不免产生一点嫌隙,一时成为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关注一下艾米斯关于穆斯林、伊拉克的言论,不难知道艾米斯与巴恩斯道不相谋。艾米斯不会从木蠹的角度来挑战自以为蒙上帝之恩的挪亚的权威话语。《终结的感觉》是帕特·凯伐纳逝世后巴恩斯的第一部小说,获2011年布克奖,这也可以让作者告慰亡妻。还要说一下,这一届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是身份非常特殊的斯泰拉·雷明顿。她多年服务于英国军情五处(MI5),1992年任该处主管,1996 年退休,出版了回忆录《公开的秘密》和侦探小说数种。一个享有世界声誉的国家级情报机构主管有如此难得的文学才能,在各国是少见的。“9·11”后,雷明顿还曾批评美国,称布什政府反应过度。《终结的感觉》也可以理解为巴恩斯对著名学者弗兰克·克莫德的追忆。克莫德的批评著作《终结的意义:小说理论研究》(1967 年,2000年再版)讨论的是末世论思维与阅读、写作小说的关系。克莫德认为,对终局的预测反过来会影响到对初始和中间阶段的理解,或者说,故事的结尾使得前面发生的一切具有意义。在巴恩斯这部同名小说第二部第一页,托尼设定自己站在未来的某一点回望过去,体会岁月或时间带来的新的情感。可以断定,巴恩斯得益于克莫德四十几年前的小说理论。但是对人写的历史的真实性,巴恩斯也许更加悲观:如果每个人都有私密的、未曾记录的历史,而“我”以及“我”的记忆又受制于时间,史学家怎么才能讲出可信的故事来?好在他竟从怀疑主义出发,让过去的深井发出确确实实的“新乐音”。

内容概要

  《终结的感觉》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作者简介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
第二部

章节摘录

我记得,虽然次序不定:——一只手的手腕内侧,闪闪发光;——笑呵呵地把滚烫的平底锅抛进了水槽里,湿漉漉的水槽上顿时蒸汽升腾;——一团团精子环绕水池出水孔,然后从高楼的下水道一泻而下;——一条河莫名地逆流而上,奔涌跃腾,在六束追逐的手电筒光线照射下波光粼粼;——另一条河,宽阔而灰暗,一阵狂风搅乱了水面,掩盖了河的流向;——一扇上了锁的门后,冰冷已久的浴水。这最后一幕我没有真正见过,但是,你最后所记得的,并不总是与你曾经目睹的完全一样。我们生活在时间中——时间掌控并塑造我们——但我感觉自己从未很好地理解时间。当然,我并不是指那些关于时光弯曲和折回的种种理论,或者可能存在于他处的平行世界。不,我说的是一般的日常时间,钟表用滴答、滴答之声来告诉我们正在悠悠逝去的时间。还有什么比秒针更貌似真实的吗?然而,只需寥寥的愉悦或痛苦,我们就能体会到时间的韧性。某些情感会促其加速,而另一些情感又会让它放缓脚步;偶尔,它好像不知去向——直到最后时刻,它真的猝然失踪,一去不复返。我对学生时代兴味索然,毫无怀恋之意。然而,学校是那一切开始的地方,所以我得简要地重提那几件演化成趣闻的事情,回溯某些模糊的记忆,时间已将它们扭曲变形,使我笃信不疑。假如我对实际发生的事件不再能确信,我至少可以对那些事实所留下的印象有十足的把握。那是我最大的能耐了。我们这个小团体本来有三个人,他加入后就变成了四个。我们三个本是个铁三角,他的加入让我们始料不及。拉帮结派是很早以前的事儿啦,我们都已经开始想象着逃离学校,走向人生舞台。他名叫艾德里安?芬恩,一个高挑而羞涩的男孩,起先总低着头朝下看,什么都放在自己心里。刚开始那一两天,我们几乎都没注意到他:我们学校从来不搞欢迎仪式,更不必说其反面了——新生惩戒仪式。我们只是意识到他在那儿,然后就等着。相比我们,老师们对他兴趣更浓。他们得慢慢发掘他的才智,锻造他的纪律意识,评估他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看看他是不是一块“可获奖学金的料子”。在那个秋季学期的第三个早晨,我们有一堂老亨特的历史课。乔·亨特身着三件套西装,显得既和蔼可亲,又诙谐讥诮。他的管控之道在于让课堂保持足够无聊,但又不过度无聊。“好了,你们应该还记得,我要你们预习一下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的历史。”我、科林和亚历克斯面面相觑,希望这问题不要像个钓鱼钩一样甩落在我们某个人的头上。“谁愿意描述一下那个时代?”其实,他自己已从我们躲闪的目光中获取了答案。“好吧,要不就马歇尔吧。你会如何描述亨利八世统治时代的历史呢?”如释重负的感觉压倒了我们的好奇心,因为马歇尔这个人一问三不知,连自己的无知都不知道如何掩饰。他思忖了一下这个问题中可能隐含的复杂之处,终于给出了一个答复。“那时候动荡不安,老师。”全班哄堂大笑,连老亨特都差点儿笑出来。“你能不能更详细地阐述一下呢?”马歇尔缓缓点头,表示同意。他又思考了一会儿,终于觉得不能再犹豫了。“老师,当时非常动荡不安。”“好吧,芬恩,你来回答。这段历史你熟悉吗?”这位新来的男生坐在前面一排,在我的左边。对马歇尔弱智的回答,他没什么明显的反应。“恐怕谈不上熟悉吧,老师。但是,要形容任何历史事件——譬如说,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我们唯一真正可说的一句话就是:‘事情发生了’。”“真的吗?这么说来,我就得失业了,是不是?”一阵谄笑过后,老亨特原谅了我们的假日懒散症,娓娓地给我们讲了亨利八世这个一夫多妻的君王刽子手。在随后的课间休息时,我去找了芬恩。“我是托尼·韦伯斯特。”他谨慎地看着我。“你给亨特的回答很精彩啊。”他似乎不知道我在指什么。“就是那句‘事情发生了’。”“哈,是的。他没接茬儿,我很失望。”其实他本不应该那么说的。我还记得另一个细节:我们三个人,作为同盟的象征,经常把手表表面戴在手腕内侧。这当然是一番做作,但也许另有深意。它让时间感觉像是一件很个人,甚至是很私密的东西。我们希望艾德里安注意到这一举动,并跟着效仿;但他没有这样做。那天迟些时候——又或许是另一天——我们有两节菲尔?狄克逊的英语课。他是个年轻教师,刚从剑桥大学毕业,喜欢使用当代文本,会出其不意地甩出一个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出生,求偶,死亡’——这就是艾略特所说的人生。有什么评论吗?”有一次,他把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位主角比作《斯巴达克斯》中的柯克?道格拉斯。我记得我们在讨论泰德?休斯的诗歌时,他拿腔拿调地把头一歪,喃喃自语道:“当然,我们都很想知道他没动物可写了会怎么样。”有时他称我们为“绅士”。自然,我们对他十分倾倒。那个下午,他发给我们一首没有标题、没有时间、没有署名的诗歌,给我们十分钟来研读,然后要我们点评。“芬恩,从你开始可以吗?简单地说,你觉得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艾德里安从书桌上抬起头。“爱神和死神,先生。”“嗯,还有呢?”“性与死。”芬恩继续道,好像并不仅仅是后排的傻瓜们才不懂希腊文似的,“或者,不妨说,爱与死。无论如何,性爱原则会与死亡原则起冲突。以及冲突的结果。先生。”此时此刻,我一副肃然起敬的神情,狄克逊都觉得有点不正常了。“韦伯斯特,给我们做进一步的阐述。”“我倒觉得这只是一首描写仓鸮的诗。”我们三个与这位新朋友之间有诸多不同点,这便是其中之一:除了偶尔严肃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在开玩笑。而他除了偶尔开玩笑,基本上都很严肃。我们颇花了点时间才搞清楚这点。艾德里安终于逐渐融入了我们的小团队,但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在寻找归属感。也许他确实没有。而且,他也没有为了迎合我们而改变自己的观点。晨祷的时候,我们可以听到他加入应答圣歌,而我和亚历克斯只是对个口型,科林则像个伪狂热分子一样,喜欢大吼大叫,极尽讥讽之能事。我们三个觉得,学校体育运动是一个秘密法西斯者的计谋,无非是想压制我们的性冲动;艾德里安却加入了击剑俱乐部,还参加跳高。我们五音不全,缺乏音乐细胞,而他是带着单簧管来学校的。当科林埋怨家人,我嘲讽政治体制,亚历克斯从哲学上反对感知到的现实的本质之时,艾德里安却不动声色,守口如瓶——起码,原先是如此。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其实我们也是——只不过我们纯粹地相信自己的事情,而不相信我们被决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持有的净化怀疑论。学校在伦敦中部,我们每天从不同的行政区各自赶来,从一个管制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那时候,事情简单多了:没现在这么多钱,没电子设备,极少时尚暴虐,也没女朋友。那时候,我们尽心尽责、心无旁骛地尽着人伦孝道的本分。学习,考试,拿着那一本本资格证书作敲门砖找份工作,然后踏上一条比我们父母更加富足的人生之路。父母们会心满意足,但在心中却暗暗地与他们自己从前的生活相比较,觉得那时候的生活更简单,因而更美好。当然,这种话从来都不会说出口:英国中产阶级彬彬有礼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总是含而不露。“妈的混蛋,这些老家伙。”某个星期一,科林在午餐时抱怨道,“你小时候觉得他们蛮好的,等你长大了才发觉他们不过是……”“亨利八世,科?”艾德里安接嘴道。我们逐渐开始习惯他的冷嘲热讽,也知道他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转枪口对准我们。在开玩笑或者要我们严肃起来的时候,他就会称我为“安东尼”,亚历克斯会变成“亚历山大”,而无法被加长的科林则被简化成“科”。“如果我爸有半打老婆,我也无所谓。”“而且还超级有钱。” “而且霍尔拜因曾为他画像。”“而且他还可以要教皇滚开。”“他们为什么是‘妈的混蛋’?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亚历克斯问科林。“我本来想一起去游乐场,但是他们说打算在那个周末做园艺。”这就对了:妈的混蛋。只有对艾德里安来说不是这样。他一直听我们在骂骂咧咧,却几乎没有参与进来。但是我们觉得他才是最有理由抱怨的人。他的母亲多年以前就离家出走,撇下他爸爸独自抚养艾德里安和他妹妹。那时,人们还远未开始使用“单亲家庭”这一词语,只说“破碎的家庭”。在我们认识的人中,艾德里安是唯一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按理说,这本应给他足够的理由愤世嫉俗,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他说,他爱母亲,敬重父亲。我们三个私下分析了他的情况,得出了一个结论:建立一个幸福家庭的关键,就是根本不需要拥有完整的家庭——或者至少一家人不要住在一起。分析完毕后,我们更加羡慕艾德里安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们可以说,巴恩斯几十年来都在试图回答英国史学家E. H. 卡尔提出来的问题:历史是什么?——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这本书超越了其他任何当代英国作家具有的智慧与深度。——《泰晤士报》

编辑推荐

当代真正代表欧洲志趣的文坛大师2011年布克奖众望所归之作《终结的感觉》,《终结的感觉》一本少见的聪明又令人宽慰的书陆建德长文导读,深度解读记忆之谜有人说《巴恩斯作品:终结的感觉》是一本通俗的悬疑小说,布克奖评委认为它是真正的文学经典,每读一次都能涉及新的深度入选《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美国国家广播电台、《西雅图时报》等二十余家主流媒体年度好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终结的感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1条)

 
 

  •   朱利安·巴恩斯(194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父母皆为法语教师,哥哥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妻子帕特?凯伐纳是著名的文学经纪人。巴恩斯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参与《牛津英语辞典》的编纂工作,做过多年的文学编辑和评论家。
      “聪明”是巴恩斯作品的一贯标识。八十年代他以突破性之作《福楼拜的鹦鹉》入围布克奖决选,跻身英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此后,获各大文学奖项无数,三进布克奖决选,并于2011年凭借《终结的感觉》赢得大奖,同年获大卫?柯恩英国文学终身成就奖。
      巴恩斯也深得法国读者的好感,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法国梅第奇奖和费米娜奖的作家,并先后荣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学艺术骑士、军官、司令勋章,堪称在法国最受欢迎的英国作家之一。
    《终结的感觉》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   《巴恩斯作品:终结的感觉》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生托尼有两个好友,三人爱读书也热衷于谈论性,常聚在一起调侃戏谑。后来博学睿智的艾德里安也加入了他们,他的加入让这个小圈子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成年后的托尼结婚又离婚,退休后他的生活平静无扰。然而,一份旧日女友母亲的遗嘱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迫使他回首探寻当年的谜团。他发现,曾经笃信的回忆变得疑窦丛生,曾经温良无害的自己变得面目模糊。
  •   蔡康永有这句话,兔子打鼓,人生耗电,回忆才是人生的电池。梁静茹也有一首歌,回忆如困兽,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一直对带有回忆性或终结字样的东西没有任何抵抗力。大约,人没有了回忆,就变空心人了吧。读巴恩斯,总会在某些不经意中,让你突然明白一些过往的故事。闪回再明了,那记忆中的自己,也许并没有那么真实。就像小说的主人公。唯一不同的是,你仍可以清醒地继续走下去。
  •   布克奖就是一个显然的证明,很喜欢巴恩斯这种风格。
  •   巴恩斯小说写得很好不解释,书本身摸起来也很有感觉~
  •   作为布克奖的脑残粉,坚决推崇布克奖是最好看的英文小说代名词这句话!顺便讲下,李安导演最近拍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曾经得过此奖~
  •   布克文学奖比诺贝尔奖更有吸引力
  •   布克奖作品
  •   特别喜欢布克奖的口味,这本也不例外,可惜结尾有点没看懂。
  •   还木有时间细读~布克奖得主应该不会让人失望~~
  •   巴恩斯的作品,值得一读。
  •   看完这本,很想再看看巴恩斯的其他作品。
  •   假设用巴恩斯的口吻来评价他自己的书,“既有趣,又有用”,我想他会这么说。
  •   还未细读,感觉挺好
  •   奇妙的感觉
  •   还没有细看,只是第一感觉好薄啊,不过只要内容精彩就够了。
  •   看看欧洲大师的作品
  •   喜欢的作家,对时间和回忆的探讨有太多共鸣的地方
  •   这是关于时间和回忆的小说,而且我们也将会探寻。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不论如何都值得拜读~
  •   正如评论所说:作者非常聪明!值得推荐,不到最后不知道真相啊
  •   正在读,书内容不错,语言很睿智
  •   记忆之谜?
  •   时间教会我们的那些曾经
  •   比前面几本水平高出很多,绝对大师水平。
  •   还没看,冲着获奖作这三个字买的,希望不会失望
  •   经典好书,收藏并阅读了!
  •   看书评推荐购买的,属于经典的纯文学作品。
  •   刚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有点混乱,可能是不理解作者回忆的顺序,后来看了第二遍之后觉得比较清楚,是本值得思考的书
  •   超好读,非常喜欢的一本小说,阅读就该是这样的
  •   听评价说很好,还没读。
  •   不错,值得一看的好书
  •   【好书】
  •   老婆很崇拜的一部作品,没事也看看吧。
  •   用来景仰的作品
  •   不错的作品,准确收齐
  •   这本书很好很好,读后让人深省呐
  •   很有意思,人的记忆不总是正确的,它所掩饰的缺失的往往是人无法直面的。
  •   翻阅此书不小心就会自我代入,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是否记忆一直在跟我开一个善意的玩笑
  •   很棒的小说,让人深思,让人自省
  •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包装,这种色调,这种质感。但是买的时候没看清楚,我以为是散文,但其实这是一本小说【我还没看几页呢】。但就小说来讲,这似乎太短了吧。总觉得内容不多
  •   各路评价都很高,买到手也有一些时日了,可一直没能读,今年一定要读
  •   到货很快,包装精美,手感不错,还未开封,期待读阅
  •   还没有读,但发货快快递也快,包装好,先好评看了内容再说
  •   帮同学买的,自己也悄悄买了一本,还没看呢!看完后会在自己的社区评价里写感受的。
  •   构思很巧妙。难得的是少年和中老年的心理都写得很真实,因为人在一个阶段再描写另一个阶段的心态其实是很难的,但这本的上下两部分都很自然。
  •   书很好,很实用,很漂亮,买了很值
  •   看起来还是不错。很喜欢的书
  •   比较不错的书。很有吸引力,接地气。
  •   不错的书 看着蛮有感触
  •   书刚到,还没看完呢,呵呵
  •   书是挺好的,还没有看,不知道内容怎么样,之前是因为在网上看到一段很让人动容的话,出自这本书,所以就买了。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惊喜。
  •   书还好,写的不错,同学也都很喜欢看,让人清醒
  •   很喜欢。让人看了懂得思考的书
  •   非常好看的书很好很好看
  •   不好意思前几天忙 忘记回复了 书不错 帮朋友买的
  •   很好用,书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句子。
  •   很不错的书 很快就收到了
  •   有意思的书,去看看吧,呵呵
  •   这书挺有特点的 还没看
  •   很喜欢的书推荐
  •   他的确是很会写书的人
  •   一直忘了评价,给老爸买来打发时间的。
  •   这个商品不错~买了不少,都是早就收藏的,慢慢看了~
  •   与众不同的人!闲时伴手的好东西!
  •   赞 赞 赞 赞 赞
  •   秋日午后的读品
  •   质量很好,看完了,打算看第二遍。
  •   从男孩到老头的人生历程中,一直磨磨唧唧,自以为是,任性执拗。老年时又想起自己对于他人的伤害而懊恼的每天惭愧不安,到底是闹哪样,我都烦他了!
  •   2011年布克奖获奖作品
  •   纸张质量很好 印刷精美 正版无疑 建议包装更结实一些 几本书的一角都被挤压皱的很厉害 影响翻页 美观和心情
  •   还没有看呢,写错地址了,邮寄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唉~
  •   刚看了几十页,不得不承认写的确实很不错,比较和我的口味
  •   听说很不错,看得很激情
  •   微博上看见蒋方舟推荐的,刚翻了几页,真不错
  •   书本很精致。暂时未阅读 物流快
  •   应该不错,早就听别人推荐过
  •   很深刻的故事~
  •   还没来得及看呢,都是我喜欢的书!
  •   真心很好··值得一看
  •   慢慢品。
  •   很好,不错,封面很漂亮,喜欢,推荐购买。
  •   怎麼說呢就是這樣一本書讀過後會說幸好我没有錯過它
  •   给领导订的,应该不错!
  •   阅读之中。
  •   在一个时代中,尤其在一个大家同方向、同速度前行如一列平稳火车的时代中,你必须让自己错身开来,至少以不一样的时间节奏、不一样的停停走走方式,你才能看出东西、看出层次、看出运动变化和隐藏。
  •   这个系列都不错,推荐一看
  •   这本书很值得一看,让人深思。
  •   巴恩斯作品:终结的感觉
  •   很不错!正在读!!!!大爱!
  •   因为推荐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