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柏拉图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德]施米特(Arbogast Schmitt)  页数:687  译者:郑辟瑞,朱清华  
Tag标签:无  

前言

经典是影响一个悠久文明走向的文本源头。它不限于时间上的源头,还意味着重现思想与人生开端的溯源能力。这也就是说,它能让我们重回起头处,体验到最初的、边缘上的取向如何发生,并由此而生出某种边际处的敏感。非经典的文本则已经处于某种框架之中,近代以来的反经典潮流则指一种以“靠最先进手段直接解决问题”为标榜的倾向,否认经典有当下及未来的活的真身。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没有经典的国度,只有西方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技术(高科技)的至高无上与无处不在。形而上学与科学同属于一个观念普遍主义的思路。“现代自然科学、现代数学和现代形而上学都是源出于广义上的数学因素”(《海德格尔选集》,第875页)。但我们也知道,数学同样是古希腊形而上学的形成因素。只通过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古代经典,也属于这个高科技崇拜的现象。科学无经典可言。培养一位物理学家,根本无须去读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甚至牛顿的《原理》,只需要最应时(updated)的教科书、成果报告和实验手段。但要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命运的士(儒士、道士)、思想家,或完整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则必读经典,非如此就无法以“究际通变”(司马迁语)的方式来进入生活。特定的科学很快地、越来越快地过时,特定的经典却不过时。一个原因是:科学自认为在追求一个可直接确证的真理,因此将语言只当作表达手段,经典却要凭借语言的时间结构、并通过重塑语言来领会和揭示生存的意义。高科技只有现在时,经典却是过去与未来的当下交织。科学的重复只是结果的验证,经典的重复却要生发。所以,不同于科学,经典不但不力求摆脱自己的特殊身份,要求“统一语言”,平整化语言,反倒只有在自己的独特语言、文明和生命结构中才成为经典,具备与其他经典传统打交道的能力和视野。这么看来,相比于现代科技的工具化,经典是语言化的;相比于现在进行时的口语,经典更倾向于那让过去(阴)和将来(阳)交织的构象书写。经是书,书总在写,写总在生,此乃经书书写的书生意境。书一写不只是被印刷,哪怕是抄写、背写也有自己的生长分蘖。书一写让经典和思想有了手感与身命,自成格局,有生成意义的机制,有源头本身的尊严。这样的书写自能与它种写作区分开,也就有了自家的致思书法和笔调意趣。如此看来,书写不只是写出已有的什么,而是随手去写,在书中写,写中成书。“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系辞土》)。但失言之意乃孤意,失书之言不过是表意之言,往而无返。只有意入言中,言浸于书体,书又得其意境,水墨意气回环往复,“点画之间皆有意”(《王右军自论书》),方成蕴藉结构,阴阳不测而生生不已,“鼓之舞之以尽神”(《易经·系辞上》。20世纪的中国,最需要经典的回归。但这回归绝不现成。前一个世纪中,经典及其传统被以一些可怕的罪名——包括“吃人”——流放、戴帽、判死刑,以十字架或其他名义来诅咒,这些都不是文学的虚构。经典的真实回归,不会出现于自欺欺人的“繁荣”、“盛世”,不会出现于压抑精神深层创伤的强迫遗忘和轮番炒作。因为这种无罪感、无悲痛、无悔恨、无招魂的重塑金身,只是尸身的水晶棺化和为己所用而已。

内容概要

  《现代与柏拉图》写的是关于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事,中国学界突然对古今之争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据说,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中西之争,而是古今之争。《现代性与柏拉图》也以其独特的视角加入了这场大辩论之中。《现代与柏拉图》作者自觉地站在了柏拉图的立场上,将古今之争看成了柏拉图主义和反柏拉图主义之争。力图接续柏拉图的思考,在当代人中复活这位典型的古代的的生合,从而重新挑起哲学领域的古今之争。或许我们能够通过这本书,重新恢复对那些已经被认为不值一提的问题的兴趣。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施米特(A.Schmitt) 译者:郑辟瑞 朱清华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第二版序言序言导论第一部分 “抽象的思想——具体的感性”:现代中的文化与自然的对立第一章 自由与无规定性使得人成为文化的存在者吗?或者:古代为什么看起来陈旧了第二章 “健全的理智”与自然一文化的对立第二部分 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言,“具体的思想”作为一种伦理、政治和经济文化的前提第一章 从近代理性的视角来解释“古代”第二章 一种区分哲学的认识论原理第三章 抽象的意识一具体的思想:在一种区分哲学中超越情感与知性的对立第四章 意识哲学的和区分哲学的分析中的心灵第五章 意志的不同形式与它们对认识的依赖第六章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情感教化的审美、伦理和政治意义第七章 理论与实践: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国家和社会理论奠基于人的理论第八章 人的自我保存的进化生物学条件与自我实现的理性条件——为重估理性而辩护结语 欧洲合理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比较的尝试第一章 “古今”之争.第二章 柏拉图一亚里士多德的和希腊化时期的合理性理解之间的典型区分文献索引内容索引和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看见”一个圆,这看起来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认识任务。但要能够从所看到的整体中分辨出[30]普遍的圆,就需要一种选择标准,它使得我们可以说,粉笔、白色、具体的量等这些我们在眼前的这个圆上看到的东西,根本不属于圆。因为只有通过它作为圆而具有的性质,这个被看见的形状才是圆:它具有单一的、封闭的圆圈形,在它之中,圆周线上所有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等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通过概念分析,人们才能知道这些,感知必须受到它的引导,感知本身却无法起这种作用。感知总是面对一个整体,它由属于这一实质的性质(圆圈形、同样等)和无关的附属因素(白色、粉笔等)混合而成。根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这一意义上,人们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通过认识建立统一体的形式:人们可以依靠感知,那么这个统一体就是感知面对的事物整体。人们也可以依靠理智,那么这一统一体就是实质的统一体,只有概念才能把握它。“概念”这个概念是接下来研究的主要对象。司各脱提出的解决方法敉平了这两种不同的认识统一体的形式之间的差异。他只还区分着眼于整体的认识和从事物中区分出个别部分的认识。这种对整体的“把握”或者“立义”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或者是对整体的简单立义,这个整体的部分人们(还)不知晓,他只是把它感知为完全含混的杂乱之物;或者部分和整体的(有根据的)认知关联不再被注意,或不再认为是重要的。结果是,司各脱认为只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能力:整体立义——它被归属于一个结合了感知和理智的行为——,和分解性的知性——它区分部分。人们不需要感知、知性和理智,也就是说不需要(至少)三种认识方式,而只需要两种:(已经是)理智的直观和知性。只有二元图式,只有或此或彼。要么简单要么复杂;要么(直观的,感觉的)整体,要么(仍旧是推论思维的)部分。司各脱有“证据”断定,亚里士多德本人就认为,感知已经将个别事物接受为一个res simplex,一个自身完满规定的实质统一体。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施米特(Arbogast Schmitt 1943-),马堡大学古希腊文学与哲学教授。研究重点:荷马、悲剧、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现代与古代的对照及由此产生的后果,即现代的自我认识以及现代语境下对古代的阐释。总的看来,这部作品以令人印象深刻的专业知识和值得钦佩的透彻分析,成功地阐明了柏拉图的精神的重要意义以及他的世界观与现代世界观之间的根本差别。  ——《哲学年鉴》借助于丰富的证明,施米特分析了自中世纪晚期起就可觉察到的、向经验以及把单个事物作为单个事物来认识的反柏拉图主义的转向。这一转向始于思想家如邓斯·司各脱和奥康。然而施米特无论如何都不会停留在这样一种历史分析之上,而试图详细阐述、描绘柏拉图真正的立场究竟是什么……  ——《新苏黎世报》这是一本语惊四座的书。一位古典语文学家孤身开始了一项艰苦的工作,再次致力于另辟蹊径或反对占主导地位的趋势、从而为近代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时期之争。  ——《日晷》为什么是:“现代与柏拉图”?从近现代和古代、中世纪的对立中产生出来的现代性意识及其前提和后果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现代”。作为现代的对立面,更确切地说:作为确定的、几百年来一直起主导作用的现代性意识形式的对立面,柏拉图、非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或者更确切地说,由此出发的、支配古代晚期和中世纪的哲学传统,当然也只是一个缩写。但是,这也是有道理的。柏拉图就是那个通过明确的论证奠立区分哲学立场原则的人。尽管在个別问题上还有很多差异,亚里士多德完全是站在这一思路的根基之上,并且由此而从根本上区别于一切表象概念或意识概念。因而,在标题中,柏拉图代表这样一个人,由许多人所分有的现代性意识脱离了他对哲学的理解。  ——施米特(Arbogast Schmitt)

编辑推荐

《现代与柏拉图》:经典与书写翻译子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与柏拉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标题吸引人,加上德国人的认真精神,值得欣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