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儿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刘庆邦  页数:161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黄山书社的一位年轻的编辑来信告诉我,出版社正在策划出版一套当代作家的选集,编辑宗旨是通过作品来反映当代作家的成长道路,如作家和故乡,作家和亲人,作家的童年经验、接受教育的方式等等。她说:“我们选择的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由此读者可以看到这个作家是怎样成长的,或者说,他们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即作家的精神源头。”我注意到信中用了“我们选择”这组词,猜想大约这些作品不光是作家自己选出来的,而是编辑与作家共同商量、一起挑选出来的,自然也有了编辑的主动与理解的投入。这样的通过出版社编辑主体参与策划的一套作家文丛,应该是独具一格的。  从编辑部给我提供的目录来看,大多数是当代最重要的一代作家的早期作品,反映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创作的信息。我是这代作家的同代人,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我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虽然我现在没有时间重温一遍这些作品,但看到这些熟悉的篇名,都会让我的思绪回到那个时代,——一个作家与时代的起落同命运的时代。我想提一下的是选入方方的作品集里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这篇小说是在一个沉闷的年头发表的,那个时候的文学创作处于相当疲软的时候,但是一股刚劲的清新的气息却在地下慢慢地流淌,我正是在那个时候先后读到了方方的这个中篇、以及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乌托邦诗篇》、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炜的《九月寓言》、杨争光的《老旦是一棵树》、阎连科的《年月日》等等,慢慢的,文坛的风气出现了转机,萎靡的风气冲淡了,中国的作家终又找到了一个嘹亮的音符来发出自己的独特的声音。这些声音,与作家们在80年代发出的稚嫩的声音不同,既继承和深化了80年代人文精神的最好的部分;又体现出90年代社会转型中的独立思考和我行我素的追求。93年人文精神讨论兴起,人们主要是藉了媒体力量,对“两张”的走向民间的创作趋向有很多推崇,而对于当时文坛上最有风骨的一批知识分子写作,诸如方方、王安忆、杨争光、阎连科、刘震云等一批作家的作品,却远远重视不够。而这些作家又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写作实践,各自形成了自己成熟独特的创作风格,而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方方的厚重而开阔的知识分子的叙事特点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成为当代文坛上的一个亮点。  再往上推,那就是80年代的中后期。我看到了选入叶兆言选集中的《悬挂的绿苹果》,也让我想起很多往事。这篇小说发表之初,我为之写过评论,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起过不错的反响。但关注的人似乎不多,叶兆言兄至今还把它列入选集,可见私心里还是喜欢的。这篇小说发表在探索风气弥漫文坛的80年代中期,许多打着“先锋”、“探索”、“创新”的稀奇古怪的作品满天飞,而这篇作品却以日常生活为描写题材,以不动声色的笔法进行了人心深处的探索,表达了在社会舆论的认知定势与人性自由流向的对照下,人在选择生活道路时本能所起的作用,还涉及到非理性和神秘的领域。作家把这些现象看作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加以表现,解构了时代生活的本质论和因果论。这种叙事方式,为后来成为创作主流的新写实小说开启了先河,有着更长久的生命力。  总之,这一代作家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于文坛,在艺术创新、形式探索、寻根以及先锋等一系列思潮的激励下,一步步走出了笼罩在中国文学创作领域长达几十年的政治阴影,靠着自己的人生体会和审美经验,凭借着文学表达的独特形式,慢慢地走向成熟,经过了三十年的艰苦跋涉,终于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一片绚烂风景。我在论文《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描述过当代中年作家如何在文学领域独领风骚三十年的理由和原因,这真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一道奇观,如今,出版社愿意用这一套文丛来保留或者说体现,这三十年来文学道路和作家成长的痕迹,以示后人从中可以获得某些启迪。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创意。这是这套文丛在一开始策划时就含有的独特意图,我希望通过读者的流通与阅读,能够使这样的编辑意图得到很好的传播,文学的力量就是这样慢慢地产生的。  2009年12月11日于上海黑水斋

内容概要

本套丛书的主题选定为作家的成长背景,如作家和故乡,作家和亲人,以及作家的童年生活、受教育经历等等。在我们选择的这些作品中,都有作家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强烈的主观情感投射。由此读者可以看到这些作家是怎样成长的,或者说他们的作品是怎样一步步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即“英雄出处”。这样一套书既能体现这一批当代作家的精神源头,又能展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加之与文字风格相配的插图,必将给读者呈现一份完整而精彩的当代作家档案。

作者简介

  刘庆邦,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阳光》杂志主编。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  刘庆邦在眼泪与鲜血中还原乡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里那些已经逝去和即将远离的真实,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他既有对大时代背景下追求梦想的灵魂的麻辣解剖,也有温婉细致、柔情蜜意的情怀。多少女性在刘庆邦的笔下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柔美、善良和坚韧。

书籍目录

梅妞放羊闺女儿玉  字回  门相家拾麦

章节摘录

  太阳升起来,草叶上的露珠落下去,梅妞该去放羊了。梅妞家的羊只有一只,是只白白净净的水羊。他们这里不把母羊叫母羊,叫水羊。水羊拴在石榴树爬出地面的树根上,梅妞刚去解绳子,水羊像是得到信号,就直着脖子往外挣,把绳扣儿拉得很紧。一个水羊家,不能这样性子急!梅妞不高兴了,停止解绳扣儿,对水羊说:“你挣吧,我不管你,看你能跑到天边去!”  水羊挨了吵,果然不挣了,把绳子放松下来。水羊还自我解嘲似的低头往地上找,找到一根干草茎,用两片嘴唇拣起来,一点一点地吃。梅妞认为这还差不多,遂解开绳子,牵着羊往院子大门口去了。一群绒团团的小炕鸡跑过来,像是一致要求梅妞姐姐把它们也带上,它们也想到外面去玩耍。梅妞嫌它们还小,不会躲避饿老雕,扬着胳膊把它们撵回去了。小炕鸡们仰着小脑袋细叫成一片,似乎对梅妞只跟水羊好不跟它们好的做法有些意见。  梅妞手上牵着羊,胳膊上还挎着荆条筐,筐里放着一把镰刀和一只掉了手把儿的大茶缸。这就是说,梅妞把羊的肚子放饱还不算,还要顺便割回一筐草,镰刀就是割草用的。那,大茶缸是干什么用的呢?拿它到河边舀水喝吗?茶缸太破旧了,不光掉了把儿,漆皮也几乎脱落尽了,露出锈迹斑斑的内胎。没关系,大茶缸是用来盛羊粪蛋儿的。羊吃了草,就会拉羊粪,爹要梅妞把羊粪拣回来,说羊粪是好肥料,上到豆角地里,豆角结得长;上到韭菜地里,韭菜叶长得宽。梅妞听话,每天都拣回半茶缸到一茶缸粒粒饱满的羊粪蛋儿。  ……

编辑推荐

  (1)《闺女儿》编选视角独特,以成长史、家族史为纽带!  (2)名家的完整回忆档案,追怀成长的源头!  (3)文学名家亲自参与编选,皆为公认的最优秀作品!  (4)时隔多年后,《伤心太平洋》重现于世!  (5)《桃园春醒》自期刊“收获”后首次亮相书林!  (6)黄山书社首次出版成套类文学名家读本!  (7)当代文学著名评论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倾力推荐!  刘庆邦的乡村女性主题小说在当代文坛是独树一帜的。由于自幼丧父,被母亲和几个姐姐养大,他把对女性的复杂感情全部倾注到小说创作中。对于乡村女性的心理历程描写得细腻而精准,入选的几个短篇正好勾勒出了乡村女性的一生,也是一卷诗意盎然、天人合一的乡村风景画卷。刘庆邦和阎连科同为河南人,但是两者风格截然相反,读者可在这套书中细细品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闺女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喜欢刘庆邦的作品,笔触细腻,人物形象鲜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语言有味儿,亲切。值得一读。
  •   好,等宝宝长大一点一定喜欢。
  •   买了不少刘庆邦的书。
  •   书比较旧,像旧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