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黄山书社  作者:相宇剑  页数:510  字数:4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大型汉语语文词典,该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义项细密,释义精深,书证宏富,资料丰赡,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出版后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辞书中的一面旗帜。
  作为是一部大型历时性详解语文词典,《汉语大词典》的编纂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力图反映出汉语词汇的历史演变。所以在每一词条的书证中,既要溯源,又要探流,这样才能反映该词的历史发展过程。而其中的工作,尤以溯源最为重要,因为最早的用例即“最早书证”或“始见书证”标志着一个词语的正式产生。在溯源的基础上,才可能探究语词的流变乃至定型,寻求其体式沿革、意义更迭,理清本义、引申义、假借义、比喻义之相互关系与演变规律。《汉语大词典》在书证溯源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白璧微瑕,这项工作仍有一定的缺憾,不少词条所举例证过晚,书证滞后的现象相当严重。

书籍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博引)广泛地引证。《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诸公要不信这话,博引烦称,还有个左证。” 按:唐房玄龄《晋书》卷三五:每授一职,未曾不殷勤固让,表疏十余上,博引古今成败以为言,览之者莫不寒心。 (博取)1.多方面吸取或广泛听取。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青莲《梼衣曲》……皆脉络分明,句调婉畅,既自成家,然后博取。” 按:汉班固《汉书》卷八六:臣伏惟人情无子,年虽六七十,犹博取而广求。 (博咨)谓广泛征求意见。元姚燧《浙西廉访副史潘公碑》:“剖白羣疑,商订时才,自其口出,人所畏缩,皆身任为,无少顾让,然不专己,博咨之人。” 按: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帝既儒仁无远略,见诸将数败,乃博咨近臣,求所以御之之术。 (博闻)多闻,见闻广博。《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按:汉戴圣《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矗耸)高耸。萧干《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那一次在汉口,我遇到过一个身长二尺半的矮朋友。立在他面前,我俨然成为一座矗耸的纪念塔了。” 按: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路宛转峰罅,下瞰絶涧诸峰,在铁船峰旁,俱从涧底矗耸直上,离立咫尺,争雄竞秀。 厂部 (厄日)遭灾受难之日。李大钊《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各国资本阶级都是战战兢兢的过这一天,人称此日是资本家的厄日。” 按: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二: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久矣。

编辑推荐

《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是一部集古今汉语语词之大成的大型汉语语文词典。《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义项细密,释义精深,书证宏富,资料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出版后风靡海內外,成为中国辞书中的一面旗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大词典书证溯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书对 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提出了新的出处,可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功德啊!。我想这1997年版的汉语大词典的编者们对有些书证早晚是应当了解的,何以如此错乱,买一个修订版又要花很多银两,也不知又有错乱否。
  •   找到汉语大词典词目的最早书证,有用!
  •   亚马逊总体对书的介绍都不是很详细,这本书买回来后一看不是我需要的,不实用,所以选择了退货,希望以后能对书的具体内容用途描述的更详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