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风雅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大西克礼  页数:380  译者:王向远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去年六月出版的拙著《幽玄与物哀》的姊妹篇,试图从美学的立场上,对另一个重要概念“寂”加以考察。题名为《风雅论》,是因为“风雅”这个概念,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上做种种理解,而在芭蕉及其门人那里,“风雅”_几乎就是“俳谐”的同义词,我们尊重这一习惯表达,将“风雅”作为“寂”这一审美范畴的特殊的艺术背景,并主要在俳谐领域中研究这个问题,因而便以“风雅论”作为题名。实际上,对俳谐加以关学的考察,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只要从这个意义上加以理解,那么这个书名可能不至于招致“挂羊头卖狗肉”之讥吧。当然,关于“寂”的艺术背景,除了俳谐之外,还应该考虑到茶道这样的艺术。本书在行文中,也对茶道这一背景随时加以涉及。然而,无论是俳谐还是茶道,本书作者都是一个门外汉,只不过是为了对“寂”这一概念做美学上的考察,而不知深浅地踏人“风雅”的世界而已。“寂”的问题的研究,也和“幽玄”“物哀”的研究一样,著者原本要把研究的重心,放在美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但本书的内容又是将“寂”权且作为一个单独的问题来研究的,因此关于美学体系性的构建问题,起码在表面上看,还是受到了一些局限。关于这方面的不足,我打算等待今后以另外的形式加以弥补。而另一方面,在研究的材料上,因种种原因需要具体翔实,因而对原始资料的引用可能稍嫌烦琐些。但我想读者应该会有适当的方法对此加以忽略,于是就任其烦琐,不加删削。    总之,本书固然有种种缺陷,但以本书这样的立场与方法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一直以采付之阙如,因而本书期望能对今后相关向题的研究有所启发,为此,著者在战时这种非常状态下将本书公之于众,诅愿不会受到指责。

内容概要

  本书是《日本物哀》《日本幽玄》的姊妹篇,编译者将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的《风雅论——“寂”的研究》一书首次译出,又将“俳圣”松尾芭蕉及其弟子的俳谐论及“寂”原典择要译出,形成了贯通古今的日本“寂”论,为我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学、美学及日本审美文化中的“寂”,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译者撰写的《风雅之“寂”——对日本俳谐及古典文艺美学一个关键词的解析(代译序)》,站在现代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的立场上,运用比较语义学、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方法,清晰地揭示了“寂”论的内在构造,阐发了“寂”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足资读者参阅。

作者简介

  美学家,曾任东京大学美学教授,日本现代思辨美学的主要确立者,主要学术贡献是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对日本传统审美概念“幽玄”、“物哀”、“寂”加以阐发,著有《幽玄与物哀》《风雅论》《美意识史》《美学》(上下卷)等,译有康德《判断力批判》等。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
风雅之“寂”——对日本俳谐及古典文艺美学一个关键词的解析(代译序)
Ⅰ风雅论——“寂”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一)
第三章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二)
第四章俳谐的艺术本质与“风雅”概念
第五章“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
第六章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第七章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第八章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三)
第九章“寂”的美学界限与茶室的审美价值
Ⅱ松尾芭蕉及弟子等论风雅之“寂”
松尾芭蕉
向井去来
森川许六
服部土芳
上岛鬼贯
与谢芜村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序论“寂”与我国国民的审美意识   “寂”的审美内容研究的缺乏   缺乏的原因   历史研究的见地   美及艺术中的日本性格(精神性)   日本的独特审美概念的美学研究   “寂”的研究中的美学方法之一:语义及用例的检讨   “寂”的研究中的美学方法之二:对俳谐的美学考察   “寂”的研究中的美学方法之三:对俳论中的美学问题的考察与“幽玄”“物哀”等概念一样,“寂”(さび)这个词显然也是一个审美概念或美的形态。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特殊形态的美,在日本国民的某个时代,或在某种艺术样式、某种艺术的生活方式中,例如俳谐①俳谐(はいかい):原文为汉语词,指谐谑取笑的言辞。在日语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文体概念,指:一、“俳谐歌”的略称,即带有滑稽谐谑意味的和歌;二、“俳谐连歌”(又称“连句”)的略称,指具有滑稽、通俗趣味的连歌;三、日本近世(江户时代)以降,是发句(连歌中的首句,有“五七五”共十七个音节,近代以后称为“俳句”)和“连句”的总称。在本书中,“俳谐”主要是指俳句,有时也指俳谐连歌(连句)。不少情况下,作者将“俳句”与“俳谐”二词并用或混用。、茶道等之类的所谓“风雅之道”中表现出来。有时候它不仅仅作为一种理念,而且在艺术与生活当中被某种程度上地具体化,在享受艺术生活的国民的审美体验中,被把握、被欣赏。而且,这种特殊的艺术生活中所包含的某种民众性,以及某一时代特别流行与发达的文化潮流,都使得人们对于这种美的感受性与趣味性得以普及。这一事实恐怕也是众所公认的。另一方面,“寂”这个概念所表示的特殊形态的美,也天然地与日本及东洋的民族趣味相投合,对于这种特殊之美的感受乃至欣赏趣味,造就了我国国民审美意识的重要方面,这一事实也是确凿无疑的。不仅如此,据我所知,对于“寂”这一审美概念的理论的检讨,较之对“幽玄”、“物哀”等其他审美概念的理论探讨则要贫乏得多。即使说以前从未有过这一类的尝试,也不过分。另一方面,日本传统的审美概念都表示着极度非合理的内容,而一直以来在日本并没有所谓“美学的研究”这样的学问。因而,对“寂”的特别的考察和研究从来没有出现过,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对于“幽玄”、“物哀”等概念的研究尽管也嫌贫乏,但毕竟在中世时代的歌学书、近世的本居宣长等人的著作当中,都做过某种程度的美学意义上的考察。在俳谐方面,“寂”作为一种“艺术”中的根本问题,以蕉门①蕉门:指江户时代以松尾芭蕉为中心、由芭蕉弟子及追随者形成的俳谐流派,其风格被称为“蕉风”,是俳谐的“正风”和主流。的各务支考等人为中心,很多俳人②俳人:从事俳谐(俳句)创作的人。在其俳论③俳论:对俳谐或俳句所在的鉴赏与评论,成书者又称“俳论书”。中都有过种种议论。然而在众多的俳论当中,对“蕉风俳谐”的“寂”只是在理念的意义上加以强调,直接对其特殊的审美内涵加以理论反省和讨论的却非常稀见。除了那些模棱两可的只言片语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其种种的必然的和偶然的原因。在我看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基于以下的缘由:“寂”这个概念,在芭蕉及其门人作为俳谐的审美理念加以强调时,赋予了太多高深、广泛、复杂的内容,其中的奥妙真谛,除了芭蕉这样的登堂入奥的人之外,毕竟是很难把握的,也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言说的。不过,如果把“寂”单纯地限定在“闲寂”这个意义上的话,这倒是非常简单明了,但那样一来,除了这个字本身的意味之外,并没有其他意味了。于是,“寂”这个词,就在明与暗两极之间摇摆不定。一方面,意思非常明了,以至于无须加以任何积极的说明;另一方面,它又是极不明了的,以至于在单纯的、消极的否定说明之外,不需要再加什么积极的解释。连写了很多俳论书、在这个问题上极尽饶舌的各务支考那样的人,尽管频频使用“寂”这个词,却对其本身的内容几乎不加任何说明和分析。而向井去来也在他的《花实集》中说过这样的话:“像‘寂’(さび)、‘位’(くらい)、‘细柔’(ほそみ)①细柔:俳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日文写作“ほそみ”或“細み”。、‘枝折’(しをり)②枝折:俳论的重要概念之一,日文假名写作“しをり”或“しほり”或“しおり”,蕉风俳谐的审美理念之一,指一种如柔枝一般的委曲婉转的风姿。这样的词,是用言语笔头难以说清的。”他只是举出了他的老师芭蕉对相关俳句加以品评的例子。(在《去来抄》中,他也说过类似的话:“总之,‘寂’‘位’‘细柔’‘枝折’等,只能以心传心。”)到了现代,与“幽玄”“物哀”等概念同时,“寂”这个概念也常被日本文学研究者提出来,并加以解释和讨论。对这些解释和讨论加以概观就会发现,在很多场合下,“寂”“幽玄”“物哀”这些概念,是被过分紧密地在某种语境中结合在一起,毋宁说人们都在寻求和阐明这些概念共通的审美本质。例如,在谈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人们往往解释为,这是同一审美本质的三个侧面的历史显现;或者又解释为,“寂”的概念是中世时代的“幽玄”概念在近世俳谐中的演变。当然,我并不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从文学史和精神史的立场上看,我们不能满足于把历史的现象仅仅作个别的孤立的解释,而是要尽可能从民族的精神本质的不同表现这一角度加以考察,并确认它的统一性,这也是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特别是最近在精神史和思想史研究方面,以西洋的精神与思想为参照,更倾向于强调东洋的或者日本的特性,这是当下时代流行的学术思潮。在这种背景下,仅仅对日本国民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思想中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与问题加以研究,往往不能充分满足这一要求,于是便急切地寻求贯穿于所有个别现象中的所谓“日本的”统一性原理。这种做法,倒也是可以理解的。对“幽玄”“物哀”“寂”等诸概念进行研究的时候,比起对这些概念所包含的种种审美的本质特性一一加以考察研究,较为便利的还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混合体,把这些日本式的审美范畴作为一个统一的问题加以处理,在美和艺术领域中阐发所谓“日本的”东西,以弘扬所谓“日本精神”。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存在于美与艺术当中的“日本的东西”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它所包含的一种深刻的精神性,这一点恐怕是任何人都不能怀疑的。我们在这里无法对这种精神性详加探讨,但可以说,这个意义上的精神性的深度,并非只限于美和艺术领域,它与道德、与宗教也有着深刻的关系,而其真正的源头毋宁说本来就发端于非审美的、超艺术的领域。在我国,之所以能够把各种艺术从单纯的“术”发展到“道”的境界,无疑都有赖于这一精神源泉。而要对这个意义上的精神性的特色,作为“日本的东西”加以强调的话,就如同把和歌、俳谐、绘画等其他各种艺术领域都在终极上归结于精神性的“道”一样。这样一来,所谓“幽玄”“物哀”“寂”等从各种艺术的母胎乃至根基上各自发展起来并形成的特殊的审美范畴,便被抹掉了各自的特色,而被统一到一个共通的“日本式”的审美意识或趣味本质上去了。在此我想起了本书中多次引用的芭蕉的《笈之小文》中的一段有名的文字……

后记

在2011年上半年就要结束的时候,《审美日本》系列的最后一部书《日本风雅》终于如期完稿,虽说《日本风雅》连同《日本物哀》《日本幽玄》三部书只是《日本古典文论选译》的前期衍生成果,并不意味着此项任务的最终完成,但我还是感觉稍微松了一口气。    对我来说,翻译日本古典文论特别是“寂”论原典的过程,也是对“寂”之美的感受、体悟的过程。两年半以来,除每周二去学校授课之外。我都蛰居家中,埋头伏案,与外界保持最小限度的接触,每天按计划译出固定字数。要把这种生活状态用一个字加以概括,那当然非“寂”宇莫属。对我来说,这种“寂”的状态实际上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如今感觉越来越“寂”了。“寂”的首先是头发,仿佛秋叶,每天都不可挽回地逝去若干。最近,有多日不见的学生对我说:“老师的头发好像更少啦……不过头发少一点,更适合您啊!”学生在五月中旬刚刚听了我做的关于“物哀·幽玄·寂”的一场讲座,大概也是从“寂”的角度,才说“更适合”吧?不过,想来,“寂”就天生地“更适合”我么?人及动物的天性似乎就是“动”和“闹”——好活动、好热闹、怕寂寞、爱群聚、喜刺激。然而,假若一味地“闹”而不“寂”,与鸟兽何异耶?如果能把“寂”作为一种“美”来接受,乃至享受,那也是慢慢养成、习惯成自然的。我青年时代也很不耐“寂”,二十六岁时因强制自己久坐。而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几年问,前后八次发作,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似乎是因为那时还没有适应艰苦单调的研究生活,于是身体上出现了抗拒反应。不料四十岁以后,案头劳动的强度更大,坐得更久,腰病反而转好,工作效率反而更高了。与此同时,对忙忙碌碌、跑跑颠颠、奔走东西、聚会社交、出头招风、虚名实利之类,更是兴趣索然,视若浮云,这也是因为有了~点“寂”之心的缘故吗?不得而知。若是,那么“寂”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也是对身心的最存效的疗救。    我体会,“寂”作为一种“审美心’,就是寂然独立、甘于寂寞、乐于平淡、善于调适、以雅化俗、动中取静、以求逍遥超然,苦中求甜,自碍其乐;作为一种“审美眼”,就是在寂静中听出大音,在束缚中见出自由.在逼仄中见出宽阔,在单调中见出丰富,在古旧中见出鲜活,在简素中见出绚烂,在平淡中品出滋味,在不美中找到美。因此,“寂”就是将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不仅是一种审美态度,也是一种“风雅”的生活状态,甚至是一种修心养性、延年养生的方法,以“劳动”代“运动”,似乎比西方式的身体锻炼更为有效。记得曾读到已故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与入谈及身体健康的三“不”秘诀.头一条就是“不锻炼”。“不锻炼”而竟然健康,也许正是得益于“寂”之心吧?    “寂”之心不只是中老年人才能拥有,青少年也能拥有。女儿王方宇很小的时候,见父母都在看书写作,很多时候只能自娱自乐,例如坐在床上,将纸片轻轻撕碎,一片片地从一个盒子里转移到另一个盒子里,如此可以静静地玩半小时以上。三年前开始升初中后,便开始感受和思考一些抽象问题了,有一次跟妈妈说:整天听课、写作业,累,没有幸福感……我得知她说出这话,不禁黯然。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家长根本无法向孩子证明这话不对。但后来她还是很快适应了那种连成年人都望而生畏的艰苦生活.知道如何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自得其乐了,她常常要挤出一些时间,关起房门,大声吟唱喜爱的日文歌曲,还常常把日文歌词译成中文,挂在网上与网友欣赏切磋。她可能没有将时间精力百分之百地用于功课本身.但她能够安之于“寂”,又在“寂”中求乐;玩一些无用的“夏炉冬扇”之类的东西,这肯定无益于应试,但从长远来看,我觉得这种生活姿态的确立更为重要。    在翻译俳论、俳谐的这半年多的时问里,我觉得自己的“寂心”似乎更多了一些。有时为了体验俳人的心境,也忍不住想做个俳人,于是陆陆续续鼓捣出了一些“五七五”调、使用俗语而有韵脚的“汉俳”来。写这些汉俳本是自娱自乐,但是在此也不妨献丑。聊博读者一哂——今天开春时,我在楼上平台的花池中栽种了各色月季。四月的一天早晨,忽见一朵盛开的花朵中,睡着一只指甲大的小甲虫.于是吟咏:    月季香味浓,    —只黑色小甲虫,    安卧花蕊中。    楼上的阳光房里有一棵盆栽的仙人柱(仙人掌科,状高大挺拔,_又名“量天尺”),生长缓慢,半年不见其变。不料六月的一天晚间,突然神秘地在顶部斜长出一只花来,花枝加花朵长约二十五公分,呈清水芙蓉状,堪称奇葩——    五尺仙人柱:    突然发花在顶部,    如同变魔术。五月底应邀去西安陕西师范大学主持博士论文答辩并讲学,顺便游华山。在山脚下一饭馆用餐时,发现:    桌下有小拘,    抬腿仲头吐舌头,    想必要吃肉。     于是我把碗里的清炖土鸡块用筷子高高夹起,逗引之。两只小狗竞相跳高,达半米有余,每每得食。由此而对狗心有了一点理解:    店家小狗馋,    瞪眼巴望盘中餐:    骨头留给俺!    炎炎盛夏的黄昏.喜欢在街头餐馆前“风餐”,有一次让服务员把饭桌搬刭槐树底下,微风吹拂中:    树下吃晚餐,    槐花飘落在场碗,       味道非一般。       入夏,北京降下几场大雨,房子四周并无河潮沟渠,但每当雨后夜晚都能昕到此起彼伏的蛙声或蛤蟆声:    仲夏暴雨后,    屋外蛤蟆叫不够,    入眠有伴奏。    六月底,去山东威海主持东方文学年会暨研讨会,并应邀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学生做了一场题为《论“寂”》的学术讲座,不料讲座当晚正逢热带风暴来袭,但还是有七十多位热情的学生冒着暴风雨前来:    打伞穿雨衣,    还是成了落汤鸡,        为了来听“寂”。    八月中旬.初游东北部某国,感慨万千:    处处金光闪,    一江隔开三十年,    半国三代传。    最近半年主要是跟松尾芭蕉及其弟子们打交道,“芭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入夏天热,有时早餐也吃几根比一般香蕉口感更好的小芭蕉:    早餐芭蕉甜,    空调就当芭蕉扇,    翻译芭蕉篇。    翻译写作,伏案劳形,深感睡眠是最好的充电,尤其是午睡决不能免。午睡也会把完整的一个白天切成两段,有些事情做不了。不得已丽放弃二层垂时,往往眼睛发涩心里烦,真是无奈。一天午睡前写下一首俳,算是解嘲:    活儿堆成山,    如此这般压在肩,        睡个午觉先。      到了半夜,完成了一天的任务后,常常感到:    一天劳作后,    浑身都是懒骨头,    刷牙都发愁。    如此之类的“汉俳”,虽不成体统,但也部分地记录了我今年春夏的生活与心情。    当然,这其阅也有不“寂”的时候。六月三日至八日,作为无党派的“群众”,应邀随“同心行”考察团走红色路,踏察重庆、贵州。归京,应命撰文谈感想,便赋《十六字令》三首共四十八字,以塞文责。一日:“山,连绵万里云贵川,踏旧道,回首忆当年”;二日:“黔,山商路险水湍湍,赤水红,曾是鲜血染”;三日:“渝.红潮滚滚山水绿,红歌行,不愧红色旅”。以纪此行。同时也感到,在当下滚滚红潮、阵阵红歌中,在大都市的嘈杂喧嚣中,要稳坐在书桌前翻译外国古典文献、思考纯粹的美的问题,非要自己雕琢出一个小小的象牙塔不可。    寂之心可琢玉,文之心可雕龙,古今东西,以美贯之。“寂”虽然是日本古典审美观念,但我以为“寂”之受是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完全可以现代中国读者所理解,并能调动和激发我们的审美体验。这,也许就是编译《日本风雅》一书的价值之所在吧。    本书以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风雅论——“寂”的研究》(岩波书店1941年版)为主体,又将松尾芭蕉及弟子的俳论及“寂”论原典择要译出.以供读者延伸阅读。其中,

编辑推荐

《日本风雅》编辑推荐:译文流畅精美,虽是学术著作但可读性极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日本风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这和日本物哀一起很出名的一本有关日本文化的好书
  •   本书解读了日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特征,是认识、了解日本的入门书籍。
  •   很幸运能在当当上看到这个系列的书 曾在书店买到过其中的一本 读来特别喜欢 翻译非常好 近日又看到这本打折力度很大 毅然买下!物超所值 感觉赚到了 接下来还会再把其他几本一起买下 是正版书哦 非常喜欢~
  •   赏花饮酒,俳句和歌,浴衣烟火,种种雅事,皆是东瀛海州
  •   值得收藏品读一翻!
  •   好书, 必买一套啊
  •   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好书。
  •   还没仔细看,不过这套书本来就不错
  •   字号小了些,其他还好。
  •   上老师的课才来买,内容没话说,但是这本的左下角整个压了一个X型的很深的印痕,很遗憾,又不值得换,只好这样。
  •   可以看到日本人的一个方面
  •   因为要写三岛由纪夫的论文入的,讲日本讲的很细致。
  •   如标题所述,不过还没怎么看,最近要看的东西好多啊
  •   王向远的翻译非常靠谱=w= 幽玄和物哀也收了,读来非常享受。这个出版社的印刷字号好像是稍微小了点,不过也还好,还有就是封面掉色你懂的
  •   字体太小了,看着眼睛太累了。2、3十元的书,没必要搞得为了省这么几页纸,把读者眼睛累的够呛的事情吧?
  •     编译者将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的《风雅论——“寂”的研究》一书首次译出,又将“俳圣”松尾芭蕉及其弟子的俳谐论及“寂”原典择要译出,形成了贯通古今的日本“寂”论,为我国读者了解日本文学、美学及日本审美文化中的“寂”,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译者撰写的《风雅之“寂”——对日本俳谐及古典文艺美学一个关键词的解析(代译序)》,站在现代文艺美学和比较诗学的立场上,运用比较语义学、历史文化语义学的方法,清晰地揭示了“寂”论的内在构造,阐发了“寂”的理论内涵及其价值,足资读者参阅。
  •     其实这本书刚刚开始的时候读起来很费力。
      在我接触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日本美学的了解大概也就是三岛由纪夫的暴力美学之类的——我不过是个十八个大门外的妹子罢了(笑)。
      其实这本书主要谈论的是“寂”这一在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谐美学的关键词和重要范畴,但是作为我来说,对于这些实在是知之甚少,关于学术的部分就不加评论了,对其中一些能引起我共鸣的句子我稍微说几句个人之见。
      
      “...‘美’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被‘美’俘虏的人,要么会成为美的牺牲者,要么成为美的毁灭者,却难以成为美的守护者、美的创造者。”
      这里也举出了三岛由纪夫《金阁寺》里面沟口为了独占金阁的美而纵火的例子。
      在这里我也稍稍提一下《金阁寺》。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很小,大概小六或者初一这个样子吧,完全读不进去。后来大概高一高二左右再读一遍,感觉大概能触摸到些什么东西了。
      “我与人生之间,总是隔着一座金阁。”金阁寺对于沟口来说,是遥远的、渴望而不可及的镜中花水中月,它庄严神圣,反而使沟口感到一种渺小的痛苦。爱恨原本就是不可分离的同源物,由美而引起的情感往往狂烈又复杂。“人这东西,一旦钻在美里出不来,势必不知不觉撞进世间最为黑暗的思路。”
      其实美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对于我来说,美是一种从内而外的愉悦感受。这种愉悦感不一定轻松,它可能使人感到窒息和疼痛,但那是即使是被美的力量所禁锢也不舍得放开的感受。
      所以王向远在代译序中说,“真正的审美,就必须与美保持距离,要入乎其内,然后超乎其外。”
      
      “外表显谈笑之姿,内里含清闲之心。”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扩大来说,喧嚣与静谧似乎势不两立(夸张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静谧是从喧嚣的谈笑中所抽取的一抹清闲,是一种“无所触及”的态度,“就是要使主体在对象之上保持游走、自由漂游的状态。(夏目漱石)”
      可能有人会觉得很牵强,这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这句话中的“谈笑之姿”指的是“滑稽”的意思,是“作为俳谐的本质特征,一直残存在蕉风俳谐中的,也是构成俳谐本身独特性的重要因素”。但是作为我来说,我就是来曲解这句话的——把这句话扩充到生活中也未尝不可。
      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闹市中读书。闹市中读书其实培养出的就是一种清闲之心,无论何种条件下都能迅速静下心来回归本我的一种能力。
      是的,我认为“清闲之心”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是内心的状态。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有这种感受,就像是在《春娇与志明》中,春娇一个人唱歌惆怅可是背后众人依旧欢乐无限。这种情况往往给人一种非常伤感的状态,好像是把自己从环境中剥离出来,然后有些人就有可能自怨自艾感觉受了莫大的委屈。
      虽然“清闲之心”不太一样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差不多,但是这种镇定和抽离是非常主动地把自己提升到某种境界,“无所触及”就是这个意思。从环境中把自己提高,有点像是自己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感觉吧..
      其实我也不是很会表达,有时候会觉得言语是累赘,写这些东西不过是想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是我还是希望如果有人读到这篇文章能体会我难以表达的感受。
      
      “...作为审美范畴的‘幽默’,必须包含着人对世界的实相加以透彻洞察之后的而具有的深沉的‘爱’,或许也可以说是包含着对人生与世界的一切事物的局限、缺陷、矛盾、丑恶的一种消极的谛观,但这个谛观并不能成为让我们消极逃遁的原因,它只是让我们从客观世界的实践主体、行为主体的直接的反应关系中超脱出来。采取一种自由的、静观的态度,以一种深沉的爱心,积极地面对人间世界的真实。因而,‘幽默’必须深深地根植于这种‘爱’,必须保持精神上最高的自由性。”
      这段话比较长,但是我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两点。
      一是罗曼•罗兰所说的“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这同“...以一种深沉的爱心,积极地面对人间世界的真实”有异曲同工之妙。真正的爱不是只看到世界的美好,而是在见过种种痛苦、贫穷、丑恶、奸诈等黑暗面之后,还依然相信美好的存在,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甚至改变。
      另外一点。余光中先生在《朋友四型》里把人分四种:第一型,高级而有趣;第二型,高级而无趣;第三型,低级而有趣;第四型,低级而无趣。想到这一点其实主要是因为“高级而有趣”,其实日本俳谐中的“幽默”便是高级而有趣的最贴切体现——我同样认为这四型也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的水平描述。
      
      在我打下以下文字之前,我要说明一下我在这段和上段之间的写作时间上隔了两天,所以思绪出现了断层,大概最后总结一下就结尾了。所以写作上也有这个问题,停下来有时候不一定能接回去。
      
      所以我从这本《日本风雅》上学到的,并不是什么日本美学或者对俳谐的了解,而是对“美”的重新认识和感受。我只是翻开书,看一看别人是怎样看待“美”的。
      另外一点心得是,要多去看看你其实最开始不感兴趣的书。这本书我买回来的时候其实很唾弃自己,因为一般这种书我不会看很久。但是看着看着感觉就来了,有时候就会觉得,“诶,这句话我觉得很带感”。我也是逼着自己看,也会看着看着就睡着——这并不代表书无聊只是有可能恰好不是你那杯茶——但是还是会有灵光闪现的感觉。
      读一读看上去你不感兴趣也没什么用的书,知识会留在脑子里,也许某一天你再次翻开这本书,你可能不记得情节不记得结论但是你会发现,“诶,这说的不就是我吗”。英文里有个词组是pick up,有个意思是说随手学到,读书就是这样一件事,你不知道读书能给你多大的影响。
      
      还是要用心读书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