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院士回忆录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张涤生  页数:264  

内容概要

  本书由四十四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撰写,分为“师长高风”、“天伦情深”、“人生感悟”三个栏目。院士们深情回忆了在求学各阶段及工作中师长对自己的教育与启迪,亲情所带来的欢乐和支持及工作、成长历程和感悟。字里行间折射出了院士们对师长、对亲人深深的感恩和对自己奋斗人生的感怀。全书附有140多张照片及院士题词手迹,弥足珍贵。《共和国院士回忆录(2)》既可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书籍目录

师长高风
 张涤生:记我的初中老师严济宽和高中老师徐承谋
 俞大光:我最敬仰的赵师梅老师
 尹文英:记引领我入门的英国寄生虫学家史若兰
 俞鸿儒:师长的教诲
 王梓坤:白鹭洲求学记——缅怀顾祖荫校长、高克正老师
 梁敬魁:回忆我的老师卢嘉锡、阿格耶夫、陆学善
 王佛松:难忘我的老师黄仲韬、多尔哥普罗斯克
 王迅:我的大学老师们
 高庆狮:感恩我所有的老师们
 钱清泉:良师益友?大师风采——谨以此文缅怀已故铁道电气化先驱曹建猷
 汪忠镐:一代宗师曾宪九、裘法祖
 曾溢滔:我的老师谈家桢
 朱英国:我的恩师胡建文
 李洪钟:引导我进入科学殿堂的三位名师
 李曙光:追忆好友孙贤铼
 杨雄里:托体同山阿——纪念冯德培院士百年诞辰
天伦情深
 黄纬禄:我的孙子豆豆
 徐叙珞:家庭往事
 夏培肃:我的母亲黄孝永
 刘源张:我的外祖母?我的大女儿
 张友尚:怀念父亲张孝骞
 陈宜张:记我的父亲和两个叔叔
 赵尔宓:怀念爱妻涂茂涮
 干福熹:科研苦旅——我和妻子邓佩珍科研生涯的欢乐和悲痛
 山仑:母恩难忘
 林宗虎:怀念母亲吴锡珍
 汪集暘:忆我的父亲母亲
 姜文汉:“成就和荣誉中有你的一半”——记我的爱妻凌宁
 李鹤林:感恩两位女性——我的慈母和爱妻
 杜祥琬:我的家庭
 顾金才:对母亲的回忆
 邱定蕃:感恩亲情师情
 王恩多:我的母亲赵湘因
人生感悟
 魏寿昆:奋斗人生
 中泮文:我的翻译生涯
 高鸿:我这一辈子
 陈述彭:独肾米翁别传
 陈秉聪:一个终生难忘的时刻
 黄本立:我的后半辈子
 孙钧:八秩虚度感怀
 傅依备:我的成长历程
 王梓坤:豪情尚在话当年
 邱蔚六:一次灾害医学的实践——忆7.28唐山大地震
 丑纪范: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有感
 石玉林:难忘的科学考察生活

章节摘录

张涤生:记我的初中老师严济宽和高中老师徐承谋    那是1929年夏末初秋,我考入了无锡县立初级中学,学校在宁静肃穆的学前街上。说它宁静,因为那是一个学校区域,对河是当时知名的江苏省立师范学校,左侧是江苏省国学专科学校,而县初中左邻就是无锡县的孔庙,平时很少有人去,被一派肃穆宁静气氛笼罩着。学前街只有清早开校和放学时刻才出现一番热闹活泼的景象。    我在县立初中度过了整整3年的学习生活,在那3年中,我先后曾受到十多位老师的教导。但在我初中时期,受益最多、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语文老师严济宽先生。严老师连续两年教我们语文课。他浓眉大眼,个儿较高,平时戴一副深色的高度近视眼镜,经常穿一件暗色的长袍,讲着一口带有宜兴口音的乡音,脸上永远挂着微笑,很有风度。    记得那时的初中语文课本只是薄薄的一本书,内容并不丰富。严老师上课时都很少要我们翻书本,他也从不照本宣读,却用大部分时间给我们讲“故事”,给我们介绍很多古典文学和当时流行的新文学作品,布置我们阅读许多课外读物。他先从《古文观止》上指定不少文章要我们精读和背诵,如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这些文章有的热血满腔,有的意境深远,有的词藻华丽,在我幼小的头脑中曾引起了不小的触动,迄今难忘!他后来又介绍我们读鲁迅的《阿Q正传》,冰心的《寄小读者》,又要我们读巴金著名的三部曲的首部《家》,以及英、法、俄许多著名作家的新小说,甚至新苏联时代的不少作品。    记得在那一年时光里,我们竟然阅读了当时世界上许多大文学家的名作,如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莫泊桑的多篇短篇小说、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以及旧俄时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高尔基的《母亲》和苏联时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当然,中国的不少新文学作品也是少不了的,当时我们已熟悉了茅盾、老舍、冰心等新文学作家。更令人难忘的是那个时期苏联正在建设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竟然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当时苏联的共产主义社会改革和人民幸福生活的情况。现在我回忆起来,这么一位传统和先进思想并存的好老师,居然屈居在一个初级中学当语文老师,真有些大材小用哩!    从我自己来说,我从小喜爱读书,小学时期,我已遍阅了许多古典小说,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红楼梦》等,还有就是边读边害怕的《聊斋志异》,更不用说《七侠五义》和张恨水的《啼笑因缘》等海派小说了。故此,有了这位严老师,我读书的劲儿就更大了。可能也是由于阅读量太大,用眼过度,初中二年级,我便戴上了近视眼镜。    第二年初二了,他随班继续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啊,那以后他居然给我们介绍唐诗宋词来了。唐宋诗词的确大大丰富了我对文学的爱好,开阔了我的思想眼界。我特别喜欢李煜和李清照的诗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它们表达着多么深沉的亡国丧家的哀怨和痛苦啊,真是绝世佳作、千年难得呀!后来他更介绍我们读有关戏剧和音乐的文字,从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到当时田汉、老舍等中国老一辈戏剧家的新作品。这时他对我们的要求也提高了,曾布置作业要每个学生试写一个独幕剧。他还曾要我们写一篇杂文,我回家思索了一番,试笔写了一篇回忆性短文:当我读小学四、五年级的两年时间里,我曾随父母亲去天津住了两年,就读于法租界西开小学,后来又随父母返回无锡定居,初回无锡时觉得故乡变了,竟是那么古老和破旧,让我很失望和无奈。在文章最后,我写道:“经过思索,家乡并没有什么改变,我之所以感到家乡变了,事实上是故乡依旧,而我的意识变了,我的心情变了。”这是我模仿鲁迅的杂文《故乡》而套用的话!严老师大加赏识,认为写得很好,竟然要我在课堂上向全体同学朗读,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严老师连续两年教我们语文课,给我介绍了许多中外古今名著,开阔了我的眼界,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播种了爱国进步的种子,特别是培养了我的写作能力,使我受益匪浅。后来我虽然没有成为作家,但在我从医后,在医学专业领域里,我先后出版了十多本中外文的学术专著,发表了一百二十多篇论文,出版了两本传记类图书和许多篇科普杂记等文章,也可以说是一位多产的医学家了。是哪位老师赋予了我写作的能力呢?我想还是应该首先归功于这位严济宽老师吧!    初中毕业后,我考入了私立无锡中学,学校在无锡城南大运河边,是当时江苏著名教育家高践四先生(也是后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建校教育家之一)殷家兴学而创建的,在当地很有名望。这个学校拥有初高中部,是一个完全中学。高中部的特点是英语特色。在高中部,除了语文、中国史、地理等课程外,其他化学、物理、数学(包括代数、几何、立体几何)等学科都清一色地使用原版英语教材。进了这么个以英语为主要读书工具的高级中学,可难为了我们这些在初中时期英语课并不是主要科目的学生了。回忆起来,我当时情绪十分紧张,生怕一旦英语课赶不上就得留级,而留级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啊,不但自己脸上无光,对十分关心培养我成长的父母亲来说,更是耻辱!    但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孩子,我们又有了一位好老师徐承谋先生来教我们英语课。他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生,英语基础扎实,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很有教书育人的才华。当时用的英语教科书是《泰西五十轶事》和《泰西三十轶事》,分别在高中一、二年级攻读;此外在文法方面,教材是原版的Nesfield English Graromar。这几本教科书收集了西方各国各类的名作和短篇。徐老师将每一篇文字朗读和解释给我们听,由浅人深,由表及里,没有几个星期就使我们学习外文的恐惧心理一扫而光。不久以后,读英语课文就成为我的一种享受和爱好了。他也经常指定要我们背诵多篇名作,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美国林肯总统的Gettsburg address,以及其他名家文章,如:Too dear for the whisle。(我已忘记作者是谁,但这篇文章教导人们在做人做事任何方面须“勿言过其实,适可而止”的做人道理,令我迄今不忘。)    经过徐老师一年的教导,我在期终考试中,英语不但及格而且名列前茅哩,也从此奠定了我的英语基础。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参加印缅远征军,常和美国军医打交道,在一起做救死扶伤的工作,我的英语水平居然和那些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的翻译官差距不大!战后,我又去了美国读书进修,英语的听、讲、写能力更有了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后,我开始打开我从事医学专业的国际交流平台,获得了声誉,靠的是什么?一是专业成就,二是英语水平!我想要不是徐老师在我高中时期为我打下了英语基础,我就不可能在我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里发挥积极作用,在国际学术领域里为祖国获取荣誉。    P3-5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共和国院士回忆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科学家写的东西,很平实,少文采,但也值得看看,感觉书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