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李敬民  页数:274  字数:323000  

内容概要

杠天神仪式是豫南皖西民间的主要祭神形式,至今仍有“大祭”、“家祭”、“野祭”和“公祭”活动在民间;祭祀过程包括请神、祈神、送神的纯仪式部分,以及酬神仪式的杠天神戏表演部分。李敬民编著的《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从文化人类学、宗教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角度,探讨豫南皖西民间仪式音乐的用乐原则,探寻音乐在仪式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揭示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价值,认为杠天神仪式音乐是豫南皖西民间信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俗神信仰为核心,以当地的音乐素材为主要音声,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性信仰系统。

作者简介

李敬民,男,1961年3月生,河南西平县人,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文化部艺术科学项目1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7项,主编河南省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统编教材1部,参与撰写教育部本科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厅级以上奖励13项。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信阳师范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信阳师范学院十佳教师等荣誉。兼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职。

书籍目录

内容简介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的依据与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二、与选题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与选题相关的知识储备
(二)与选题相关的田野调查
三、民间仪式和仪式音乐研究的现状
(一)民间信仰的研究现状综述
(二)仪式音乐的研究现状
四、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构建
第一章 杠天神仪式及其历史和现状
第一节 杠天神仪式的基本概念
一、祭祀仪式及其分类
二、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的分类
第二节 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
一、杠天神戏的信仰功能
二、杠天神戏的祭祀功能
三、杠天神戏的仪式功能
四、杠天神戏的表演功能
第三节 杠天神戏的历史源流
一、从“灯出子”到杠天神戏
二、杠天神戏的形成
三、杠天神仪式的多元属性
第四节 杠天神仪式班社的生存现状
一、杠天神戏
二、灶戏
三、神调端公戏
第五节 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
一、杠天神仪式的环境空间整合
二、杠天神仪式的文化空间冲突
三、杠天神仪式宗亲关系的演仪空间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杠天神仪式的神灵谱系
第一节 不死为神,死者为鬼
第二节 在天为神,在地为鬼
第三节 飨祭为神,受奠为鬼
第四节 在“神”在“尸”在“巫觋”的祭祀仪式
一、在“神”在“尸”的观念确立
二、“尸”:代神享祭的活人
三、“巫、觋”是祭祀仪式的司仪者或表演者
第五节 杠天神神祖崇拜的历史依据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杠天神祭祀的仪式过程
第一节 “大祭”仪式的展演过程
第二节 “家祭”仪式的展演过程
第三节 “公祭”仪式的展演过程
第四节 “野祭”仪式的展演过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杠天神仪式的用乐原则
第一节 杠天神仪式用乐原则的观念确立
一、“近信仰”“远信仰”的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的转换
二、“时间性”“空间性”的一般含意和特殊含义的互补
三、“行为性”“象征性”的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的衍化
第二节 杠天神仪式音乐的基本分类
一、杠天神仪式用乐的分类原则
二、杠天神仪式音乐的两种类型
第三节 杠天神仪式音乐的固定性音乐
一、杠天神仪式的固定用歌调和固定用锣鼓
(一)杠天神仪式的固定用歌调
(二)杠天神仪式的固定用锣鼓
二、杠天神戏的固定用唱腔和固定用锣鼓
(一)杠天神戏的固定用唱腔
(二)杠天神戏的固定用锣鼓
第四节 杠天神仪式音乐的受容性音乐
一、杠天神仪式的受容性歌调和受容性锣鼓
(一)杠天神仪式的受容性歌调
(二)杠天神仪式的受容性锣鼓
二、杠天神戏的受容性唱腔和受容性锣鼓
(一)柱天神戏的受容性唱腔
(二)杠天神戏的受客性锣鼓
第五节 杠天神仪式用乐的认知距离
一、仪式音乐表达性原则——一般含意优于特殊含意
二、仪式音乐理解性原则——特殊含意优于一般含意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杠天神仪式音乐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杠天神仪式音乐整体结构分析
一、杠天神仪式音乐的声音构件分析
二、杠天神仪式音乐的结构要素分析
第二节 杠天神仪式音乐的“腔、调”结构分析
一、杠天神仪式音乐的生态简述
(一)杠天神仪式音乐的语音语调特点
(二)杠天神仪式音乐的韵文词格特点
二、杠天神仪式音乐的“六腔十三调”
(一)关于“六腔”的两种说法
(二)“六腔”的典型性腔音列
(三)“十三调”的典型性腔音列
第三节 杠天神戏音乐的“腔套”结构分析
一、单腔套唱腔的结构分析
二、双腔套唱腔的结构分析
三、三腔套唱腔的结构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杠天神仪式音乐的本体研究
二、杠天神仪式音乐文化的研究
附录 杠天神仪式剧目统计表
参考文献
致谢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三节杠天神戏的历史源流 杠天神戏的起源是一个十分庞杂而难于寻觅的问题,仅其源于何时、何地就足以使人扼腕,更何况这种展演形式既无文字资料可考,又与人们的信仰紧密相连。但依据神师、当地老艺人的回忆和文艺工作者所收集的零星资料,以及民间所举行的各种民俗活动与近些年来的考古发掘来考察,还是能够考证其起源、发展、演变、衰微的蛛丝马迹,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一些翔实的证据。 一、从“灯出子”到杠天神戏 据新蔡县佛阁寺乡梅楼吴岗村杠天神戏刘家班的刘敬洲(神师)、刘敬义(神师)回忆:杠天神戏未产生之前,杠天神仪式就已在豫南皖西民间盛行,但其祭祀仪式中的娱神手段则是依靠表演一种被称作“灯出子”的祭祀歌舞来实现。“灯出子”就是现在民间所说的“地灯”,也是豫南皖西民间祭祀舞蹈的专称。“灯出子”包括“担花篮”、“二鬼摔跤”、“张公背张婆”、“竹马”、“独轩轿”、“扁担轿”、“霸王鞭”、“鲤鱼闹莲”、“五女乐”、“火伞”、“大头舞”、“赶神路”、“抬财神”、“打瓦”等10多种仪式舞蹈。这些祭祀舞蹈多由4—6人表演,表演的内容与祭祀对象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担花篮”(又称“担经挑”或“履迹舞”)是专祀人祖伏羲和女娲的歌舞;“张公背张婆”是专祀河神的舞蹈;“火伞”和“麒麟舞”是专祀火神的舞蹈;“独轩轿”(也叫“抬老神”)和“赶神路”是专祀祖先神的舞蹈。然而这些仪式舞蹈,多是在当地的庙会上表演。庙会既是一种表现民众信仰生活的有效方式,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生活与娱乐内容。因而,庙会是一种民众观念和行为的综合体,尤其涉及具体的庙会形式,这种综合体内部的多重要素的比重就有着很大的差异。上述的各种祭祀舞蹈就充分说明了这种差异性,对此,涂尔干将其概括为“整个世界被划分为两大领域,一个领域包括所有神圣的事物,另一个领域包括所有凡俗的事物,宗教思想的显著特征便是这种划分”。而马林诺夫斯基和埃得蒙·利奇(Edmund Leach)以及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等人则将“神圣—凡俗世界理论”(Sacred—secular world theory)解释为辩证分类的根本依据,“说穿了,神圣与世俗其实就是一种人类具有永恒特性的生存的方式或样式”。因而神圣与凡俗也可被当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空间模式。

编辑推荐

《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中讲到的杠天神仪式是豫南皖西民间的主要祭神形式,至今仍有“大祭”、“家祭”、“野祭”和“公祭”活动在民间;祭祀过程包括请神、祈神、送神的纯仪式部分,以及酬神仪式的杠天神戏表演部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