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斋落叶/慈溪文丛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周乃复  页数:345  

前言

  文以载道,书以达义。读文章可以看出写作者的胸襟,读一套地方文丛,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底蕴与气度。慈溪史上文人荟萃,名家辈出,以诗文、书画闻名的本土先贤数以千计。去年出版的耆旧诗集《溪上诗丛》,与今年这套《慈溪文丛》,构成了文脉上的传承,堪称文风兴盛,百花齐放。 翻看《慈溪文丛》,又一次引发我对慈溪文学的审视。十四本精选出来的文集基本代表了现阶段慈溪文学创作的整体水平。作者队伍涵括老中青,由小说、散文、诗歌等不同文体组成。内容涉及广泛,有温暖的乡村情结,有后工业时代苦涩而激扬的旋律,有书写慈溪地域文化的篇章,也有记录寻常家庭的点滴,有面对内心的写作,有文史追述,有读书笔记… …不同文体的自由以及言说的庞杂和开阔,包容了人性、诗性、知性、理性、神性、个性,不可谓不丰富。十四部文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出版《文丛》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慈溪文学创作的成果,繁荣文化鼓舞人心,更在于通过出版与研讨,进一步明确我们所担负的文化责任。 文学要有益于天下与后人,既要传承文明、发展文明,更需要从思想和感情的层面来体现人生的大境界、大情怀。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必须拥有视野、思想与精神上的辽阔,更大,更朴素。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于今七十年。七十年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但《讲话》提出的一些问题,依然是作家们面临的基本问题。《讲话》在这些问题上的论断,也是解决文艺创作“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为了人民,是文艺的基本出发点。 植根人民、深入生活,是文艺的源泉。 无论过去多少年,文学创作依然要遵循这些基本规律。作为作家,应自觉以《讲话》精神指导自己:我们是不是植根于这个城市的当下?是不是与读者、与公众的阅读生活密切呼应?是不是与文化发展的新因素保持着强有力的对话?我们是否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并形成健康的主导力量? 慈溪的写作者应当对生活本身有更广泛的理解和体验,打破个体的局限,投身于火热的生活现场,把视野投向更朴实更广大的群体,把笔尖转向更宽广、也更深邃的生命意义。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努力创作出一批体现慈溪特色的文艺精品,以推动慈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慈溪人、慈溪地、慈溪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常听人说,这个时代缺乏大家,缺乏荡气回肠的作品。其实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非因辞藻之美,恰因其博大的情怀。如果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大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慈溪的写作者们,能有更加磅礴的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写出具有人民共性,引发人民共鸣的大作品。立足慈溪,走出慈溪,文艺工作者可谓任重而道远。 心中装着一座城市,才能写出一座城市的气派;心里放着这个时代,才能走在这个时代的前沿;心怀天下,方能成为大家。 愿与作家朋友们共勉。是为序。

内容概要

  慈溪的写作者应当对生活本身有更广泛的理解和体验,打破个体的局限,投身于火热的生活现场,把视野投向更朴实更广大的群体,把笔尖转向更宽广、也更深邃的生命意义。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努力创作出一批体现慈溪特色的文艺精品,以推动慈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升慈溪人、慈溪地、慈溪文化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书籍目录

做一个宽阔的写作者——《慈溪文丛》总序第一辑 溪畔碎绿游上林湖神游上林湖湖光山色映古刹青山寂寂水潺潺编志琐记难忘的一天“月亮船”扬帆驶向大海一衣带水两相知上下求索中的慈溪小说创作迎接山花烂漫的春天看两位演员演《徐福东渡》我的“家庭数字图书馆”吴锦堂精神的物化遗存谈谈慈溪地域文明的主旋律为辉煌20年营造一座全息丰碑提炼慈溪精神,增强民性魅力谈谈慈溪民性的文化母体重视民性弱点和失落点的总结跨海桥上看大海吴锦堂的三尊雕像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遥祭村冈央麻会长她在丛中笑一个捍卫新“商道”的文化阵地——贺《慈溪工商》刊发满50期潘一平与浙江地方志的编纂自制石构小品记茑萝第二辑 夜读偶记“秘色瓷”名称来由之我见从“日近”到“日远”“千金市骨”之举关于中国的姓氏——读《古今图书集成  氏族典》金圣叹选批《才子古文》的遭遇“秦台镜”前的思索“曲高和寡”成了阿Q的杀手锏沁人肺腑的“江海情环”古人眼中的非洲对《史记》徐福资料的再认识谈王孙荣的《孙月峰年谱》沁人心脾的翰墨馨香——谈《阳谋》对专业收藏知识的艺术处理王阳明的一首宴饮诗漫说《梨风》“息壤”考释俞钟□的诗意人生——读《淡淡集》《编珠》和高士奇第三辑 序跋选录慈溪风物鸟瞰——《慈溪风物》前言《秋斋文录》自序异军突起的慈溪钢笔书法艺术——《三北风情钢笔书法集》序《慈溪史志选刊》编辑说明一束穿越时间隧道而来的霞光——《难忘锦堂母校》代序我心中的不朽丰碑——《郭人全先生九秩华诞纪念集》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郭人全先生九秩华诞纪念集续集》序《方志札记》序《浒山镇广电简史》序《如水之夜》跋《新兴的城市慈溪》后记《浙江省新编县(市)志资料集萃》编后记《达蓬之路》代前言《陈雁小楷叙景散文选》序《寻绎慈溪文化之源流》后记求知道上蹒跚行——《蹒跚二十年集》序《徐福东渡》跋在学诗填词中青春常驻——《晚霞采锦》代序《雁过无痕》序《走近徐福》后记《我爱慈溪——新慈溪精神读本》序《岁月留韵》序《慈溪药王殿周承基公房宗谱》序《静斋诗文选》序《百年弦歌绕云天》编后记《慈溪旧闻》序《夜读偶记》后记《野菊花》序《真情润童心》序《白驹有痕》序《心瓣一束》序《虞世南诗文集》序《溪畔遗墨》后记《今生有你》序第四辑 立此存照《感悟慈溪》读稿摘记关于《越窑青瓷瓯乐》的意见关于“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陈列大纲敝帚自珍答西日本新闻社记者南阳子问近年编创的几种电子读物简介写在文献纪录片《我们的徐福》公映之际致孙永苗先生利在当世功在春秋——慈溪文史工作廿四年漫谈点评张晨先生的一篇论文后记

章节摘录

  攀登过几次“青山寂寂水潺潺”的栲栳山,又读了旧志收录的历代记山诗词,冯其庸先生的一首小诗立即涌上心头:“看竹何须问主人,满山新竹碧森森。他年曾过山阴道,不及林湖十里程。”确实,上林湖的诱人,不仅仅在百余处窑址,湖南面的栲栳山景,也足可与著名的山阴道媲美。 栲栳山又名仙居山,其风景以漫山翠盖、清涧瀑布和古拙建筑最令人赏心悦目。 那漫山翠盖,以松、竹、桐、茶为主。入得山来,夹径油桐郁郁葱葱,松坡竹海,莹碧森森;如在夏日,从那炎炎酷日暴晒下的平野进入这幽幽的林荫道,顿觉丝丝清凉渗入肌肤,真如到了仙境一般。前人诗中的“ 松阴满径归来晚,醉看岩花笑白头”(宋·高鹏飞)和“群峰环翠璧,一握去青天”,就是身处此景的即兴描写。由此上山,盘桓曲折,一路苍松翠竹,处处诗情画意,待到达山顶,则见平平顶上万丛茶园,清香飘逸,令人舌底生津、忆茗而止渴。你别小看了这一块高山平野,那可是越州名茶的产地,可与附近的瀑布茶媲美。孙因有赋为证:“若余姚之瀑布兮,尤茶经之所夸,嗟!陆羽之不逢兮,宜鉴味之绝少。” 而在这“青松千万植”里,又有“落瀑如悬中”的奇观,这就是所谓清涧瀑布。栲栳山有东西二峰,东峰高424米,西峰高357米,岭脉蜿蜒起伏,栲栳溪水则随山势迂回。溪水源头有二路,在瀑布岭合而为一,湍湍奔泻而下,一路上跳跃着银色的水花,途遇断崖峭壁,即形成各具特色的瀑布,其中以西湾米筛潭瀑布最富声色。每当汛季,瀑帘如烟似雾,瀑声如雷似鼓,直逗引得历代骚人墨客俯仰酬唱,借以寄情托意、伤春怀古。 宋人谢景初有《咏仙居山》二首,其第一首日:“落泉下峭壁,陡绝千万丈。溅急雪片飞,望若匹练广。曲岭隔青林,三里已闻响。其旁有巨石,平润可俯仰。愚俗所不道,我辈数来赏。须期秋色清,攀萝将尔上。”生动地写出了栲栳瀑布的声势和诗人对美景的赞叹向往。还有清人邵晋涵的《栲栳山》:“西峰急溅洒松林,匹练萦回挂玉岭。晚饭柁楼无个事,卧听双涧送清音。’’从喷涌的飞沫,写到悬挂岭头的白练,以至饭后静卧,遥听流涧清响的雅兴,几乎每一句都是入画的题材,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再说山中散布各处的桥、路、寺、亭,经历代人们的修建、题刻,形成了一处处景点,造型构建古拙朴素,沉积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东峰曾有仙居寺,建于梁大同元年;西峰有清波院,建于晋天福元年;旧构虽废,尚有遗迹可寻。西山麓有状元墩,为莫子纯读书处。站在汀步桥上可仰看钓鱼台;站在百念步石级上,可见跨溪的临空拱桥、溜滑的石条“泥鳅” 。山中旧有石谷亭,亭旁一方北宋年间的摩崖石刻,那六行十三字遗迹,虽经千年风雨,至今仍依稀可辨。丛山中还有一个石屋洞,洞口窄小,勉强可过一人,洞内宽广,可纳百余人,系革命战争时期的“公馆”之一。 凡此林林总总,点缀在风光旖旎的群山之中,给景区平添了许多光彩。 当你盘桓在翠盖、瀑布和众多人文景观之中,如果曾浏览过古人的记游诗词,随口吟诵一二,定会增加许多雅兴吧?为此,让我抄录古诗两首,稍加评析,以助游兴。 高翥是南宋江湖派诗人,今慈溪市匡堰镇石人山人。由于他不事功名,一生浪荡江湖,晚年僻居乡里,其文学创作深受民间文学影响,诗作平易雅淡、质朴清新,散文也风趣横生、情理隽永,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他有一首《上林山行》,写的就是栲栳山,诗日:“落尽桐花春已休,过墙新笋箨初抽。山行步步黄泥滑,小立溪桥听雨鸠。”写他于晚春时节雨中游山,只见如雪的落英铺满小径,茁壮的新笋破土拔节,走完了一程泥泞的黄土路,小憩在溪桥上浏览四周,只听声声鸠鸣穿过雨雾从远处传来,这是怎样的一种宁静、清新的山野风味啊! 再看明人伍得茂的《登栲栳山》:“栲栳山何峻,攀援喜陟巅。众峰环翠壁,一握去青天。阙斗双扉石,流悬百丈泉。香风吹我袖,渺渺欲乘仙。”前四句写山势之险峻,由攀援而至环观,按实游顺序写来;攀登时步步为营,无暇四顾,只写其行进时的险和登上一层时的喜。而登上了山巅之后,则目穷千里、心旷神怡:俯瞰四围,是翠壁环立;仰视苍穹,则青天可扪。后四句写飞瀑及游山感受,只见悬泉百丈,遥挂在双石天阙,奇观如在眼前,那渺渺欲仙的感受,读者也自然领悟到了。 听说,市政府有个绿化慈溪的计划,正在切实进行;又听说,有人收集了当代名书家的栲栳山题字,计划选刻在山中崖石上,那么不久的将来,栲栳山水必将更显出她秀美的姿色,招引来更多的游客。  ……

编辑推荐

  常听人说,这个时代缺乏大家,缺乏荡气回肠的作品。其实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非因辞藻之美,恰因其博大的情怀。如果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大家。我们有理由相信,慈溪的写作者们,能有更加磅礴的大视野、大手笔、大作为,写出具有人民共性,引发人民共鸣的大作品。立足慈溪,走出慈溪,文艺工作者可谓任重而道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秋斋落叶/慈溪文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