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与迁都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殿庭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定都、迁都历来为国之要政,兹事体大,关乎国计民生至巨。历代朝堂上有时就定都、迁都的一系列问题产生激烈的辩论,为此常引发利益争端,甚至会使矛盾激化演变为严重冲突。《尚书·盘庚上》:“胥动以浮言。”这里说的是商王盘庚欲将商朝国都由毫迁至殷,毫都的贵族因为不愿外迁而极言迁都之弊。为阻挠迁都,他们浮言纷纭,煽动群情而致民怨沸腾。盘庚告诫他们:“汝不和吉言于百姓,唯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读者一看《定都与迁都:兼论中国迁都问题》题目,自然会觉得笔者有“浮言以动”之嫌,在现今首都正因为兴办奥运而蒸蒸日上之际提迁都,实在是让人觉得笔者为了哗众取宠而不惜赤膊上阵。笔者一向信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句话。吾辈久居太平,对于“危”已几忘殆尽,而热情中的冷静理应是社会进步中的雪中之炭。此书的目的亦希冀我们能回归冷静,冷静地思考我们所处的境际。

作者简介

  吴殿廷,男,1958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区域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全国经济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乡村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评价委员会委员。  袁俊(1980~ ),女,汉族,博士。现为,深圳大学师范学院讲师。2005年获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学位,200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  常旭(1980~ ),男,汉族.山西运城人。现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2006级博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北京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第一节 北京的历史溯源第二节 北京历史上作为都城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分析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北京的历史必然性第一节 解放前夕国内政治形势是定都北京的重要原因第二节 北平的和平解放是定都北京的前提条件第三节 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格局是定都北京的重要条件第四节 领导者的政治决策是定都北京的决定性因素第三章 北京作为中国今日之都的诸多弊端第一节 首都城市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北京作为今日首都的困难和挑战第四章 迁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迁都历史可行性:中国历史上以迁都作为国家战略取向第二节 迁都经验可行性:国外迁都成功案例众多第三节 迁都经济可行性:中央可动员的财力较大第四节 迁都操作可行性:中国社会稳定,中央决策能力强第五章 中国新都的方位选择第一节 首都区位类型分析第二节 影响首都区位的主要因子第三节 中国新都的方位选择第六章 中国新都城的位置选择第一节 中国新都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价第二节 荆宜襄地区作为新都的优势、劣势分析第三节 南襄盆地作为新都的优势、劣势分析第七章 迁都的时机和方式选择第一节 迁都时机的选择第二节 迁都方式的安排第八章 迁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中部崛起需要另辟蹊径第二节 迁都中部对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九章 迁都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第一节 历史上迁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节 迁都南襄盆地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第十章 昨日之都--迁都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第一节 北京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第二节 迁都后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第十一章 明日之都——中国新都城建设目标和形象设计第一节 中国未来新都建设的目标定位第二节 中国未来新都建设的功能定位第三节 中国未来新都建设的规模定位第四节 中国未来新都建设的形象定位附录1 近现代以来世界国家迁都情况表附录2 我国历代都城情况表后记

章节摘录

  在平津战役中,解放军以破竹之势攻克“堡垒化”的天津,对北平实施重重包围之势。北平守敌犹如瓮中之鳖,拿下北平对于人民解放军而言实如探囊取物。但对于采用何种方式解放北平,毛泽东有些顾虑。他希望能和平解放,古城不受炮火的摧残。1948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九月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对徐向前表明了和平解放北平的意愿。  毛泽东对徐向前说:“如果阎锡山同意和平解放太原,那么,请他把军队开到汾孝一带,我们的部队开进太原,麻烦就少了。”徐向前答道:“恐怕不太容易。我们曾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和平解放太原,还动员阎锡山的老师带了以我的名义写给他的信,进太原找老阎。结果他不但不听劝,反而不顾师生情谊,把那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给杀了,可见他顽固得很。”毛泽东听后缓缓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为了实现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指示要动员一切力量积极做好北平守军长官傅作义将军和上层军官的统战工作。在包围北平期间,毛泽东曾派人拿北平市地图请教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请他在图上把北平内值得保护的古建筑标出来,以免在进攻北平时被解放军误伤。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在平津战役前线时就曾考虑和平解放北平的问题:一是因为北平是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毁于炮火,损失太大;二是他在西柏坡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接触中,就曾议论过新中国成立之后,拟建都北平,自然应该使北平的损失越小越好;再说,“不战而胜”正是《孙子兵法》中的上上策。他曾对林彪说:“我们当然不放弃战争解决问题,而且要打北平也比较容易。北平的城墙虽然很厚,但工事不强,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兵无斗志。以我军现在的力量,打下北平不成问题。不过,我们最好不把一个打得稀巴烂的城市交给党中央。北平是座历史古都,如果名胜古迹被打坏了,你我都不好对历史作交代。”  中国共产党对于和平解放北平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北平解放前与傅作义的第三次和平谈判,并签订《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定都与迁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