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方法论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怀祖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前言

  承蒙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织评审,于2002年秋将本书推荐为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并转来评审专家对本书提出的修改建议。作者对此深表感激并珍惜所提供的修订再版机会。根据评审专家的宝贵建议以及三年来读者的反馈意见和本人的教学体会,对原书作了力所能及的修改,每章都有补充和修正之处,并将原第四章论证方法分为数据观测和数据分析两章。  “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并无多么深奥的推理或复杂的运算,以研究生的知识层次,读懂其中任何段落或章节都不会有难度。然而,本人在这门课程10年的教学经历中观察到一种现象:研究生学完“方法论”的课程后,不时反映有收获,受启发等等,能够接受课程的内容,但在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和写作过程中,似乎又将课程的要点遗忘了,写出的论文还是出现书中所指出的主要弊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非是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问题。“管理研究方法论”讲的是研究逻辑和研究规范,实际上就是研究工作的思维方法。让一位成年人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去接受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是最困难的事情,这可能是原因所在。研究生要将原本熟悉的学习思维方法、传授知识的思维方法、行政工作的思维方法等转换成研究思维方法,比弄懂一个原理,掌握一个推理过程或数学模型要困难得多,没有一段较长的实践过程是难以做到的。

内容概要

《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全书分六章:第一章讨论管理学科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第二章论述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三章管理研究设计,描述规范地进行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阐明了“主题先行”和“假设树”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第四章介绍为了论证研究假设而可能采用的各种数据观测方法;第五章数据分析,从应用角度介绍了管理研究中的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方法;第六章总结以创新点模式撰写管理专业研究生论文的要点。

作者简介

李怀祖,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U of Alberta)商学院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江西临川人,1933年3月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并留校任教。1958年随校西迁,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系统工程研究所和管理学院任教。自1

书籍目录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科学及科学研究    一、科学    二、科学研究  第二节 管理研究    一、发展过程    二、两个难点    三、研究类型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名词、术语 第三节 定义 第四节 变量 第五节 命题和假设    一、命题类型    二、假设合理性判断    三、假设类型    四、假设表达形式  第六节 理论  第七节 推理    一、归纳和演绎推理    二、华莱士模型  第八节 分类    一、分类的作用    二、分类规则   三、规则偏离情况   四、分类准则的选择第三章 管理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辨析    一、辨析要素    二、主题    三、假设树    四、创新点    五、“集中意识”和“支援意识”    六、文献综览 第二节 变量设计   一、操作变量设计   二、变量的属性设计   三、尺度选择   四、尺度类型   五、示例 第三节 抽样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二、抽样方法   三、抽样误差和偏差   四、样本大小第四章 数据观测和收集 第一节 假设论证途径    一、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二、日常观测和科学观测 第二节 实验研究    一、基本概念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外部效度  第三节 统计调查研究    一、问卷法    二、访谈法 ……第五章 数据分析第六章 研究论文撰写附录参考文献英汉名词对照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科学及科学研究  一、科学  “科学”在人们心目中是个美好的名词。科学代表了客观、公正、科学家受到社会普遍的崇敬,攀登科学高峰的目标鼓励着许多莘莘学子勤奋上进,“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然而,从研究方法论的视角,科学则被看作是一种求知方式(method of inquiring)。按牛津辞典解释:科学是“通过观察、调查和试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科学在人类积累知识和发现新知识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人们有时陷入一种片面性,把科学看成人类知识库的唯一组成部分和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事实上,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学科并不具备“观察、调查和试验”等科学特征,属于与科学不同的求知途径。各种求知途径都有其特色,有其优点和弱点,有其适用和不适用之处,科学也不例外。  人类知识能够一代一代积累并延续下去,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进展,社会条件固然重要,然而,归根结底是靠作为思维主体的个人求知过程来实现的。求知是个人对于事物间的关联作出的主观判断过程。取得众多共识的这类判断,便形成人们共享的知识。个人求知,总的说来有两种途径:一是认同别人的知识,二是直接观察体验。个人知识的绝大部分来自对别人知识的认同。譬如说,地球是椭圆形的,地球是属于太阳系的一颗行星,拉丁美洲国家通行西班牙语等知识,都是从地理教师或教材中获知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安排,生、老、病、死的料理,所依赖的知识也大多听信别人。在人类社会中听信别人和获取前人的知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当然,这些并不排斥个人直接经历、观察和感受到的知识。孩提时期如遭受水、火烫伤,便懂得水、火会伤人。这些间接和直接的求知途径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编辑推荐

  《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探讨管理研究工作过程的规范和结构,亦即研究逻辑问题,旨在提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权威准确,不容错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理研究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纸张干净
  •   看完了,内容不错的.这本书可以看看的.推荐.
  •   研究生教学用书:管理研究方法论(第2版)
  •   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比较经典的著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