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钟明善 主  页数:348  

前言

“文化”二字在古文字中的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甲骨文中“文”字作“父”,或写作“父”。赵诚先生认为“象分理交错之形,即后世纹理、花纹之‘文’的本字。”金文中有写作。按:“文”有天文、地文、人文。文之本字依形推测似为站立之人形。中间花纹或为纹身之标志。金文中有取“心”形者更有意蕴。“化”字甲骨文作,从“人”。一正一倒,赵诚先生以为“构形不明,甲骨文用作人名”。依形追意,似为辗转反侧之人。可引申表示变化之“化”。据此,文化二字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创造的。文化思想的要害就是“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天文即日月星辰的相对固定序列定日夜、定晨昏、定节气、定历法;地文指山川草木及五岳等;人文即指人本身、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与合一、人与社会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制度等,还包括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所创造的文学、绘画、雕塑、书法、戏曲、音乐、民艺、建筑等各类艺术。总体来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以“道”、“易”思想为核心,同时融汇了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诸子百家和外来文化思想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有两个主要观念。

内容概要

过去是未来的钥匙。创造性地承继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从五千年华夏文明中汲取有益的智慧,是本书写作的宗旨。    《易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书稿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入手,以或冷静、或深沉、或热烈、或隽永的笔触,构画出儒道佛的精髓,传统哲学的智慧,政治文化的睿智,伦理道德的凝重,文学艺术的精粹,古典美学的魅力,科学技术的辉煌,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和未来展望,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景观和无穷魅力。独特的视角,新颖的体例,深邃的思考、洗练的文笔,令人耳目一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本书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既可供高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使用,亦可为社会各界关注、热爱中国文化的广大读者阅读、欣赏。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文化精神的意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以人为本    (二)儒道互补    (三)持中贵和    (四)实践理性 三、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一)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二)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三)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四)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第二章《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周易》概述    (一)概述    (二)思想   二、《周易》与中国文化    (一)易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二)易辞与中国文化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易数与中国文化中的诗性逻辑    (四)易理与中国文化的哲学境界第三章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儒学   (二)汉唐经学   (三)宋明理学   (四)明清实学 二、儒学的基本特质   (一)天人合一   (二)礼仁一体   (三)内圣外王   (四)致中和 三、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   (二)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的影响 四、儒学与现代社会  (一)儒学与社会稳定  (二)儒学与民主政治  (三)儒学与经济发展  (四)儒学与精神文明第四章  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道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道家哲学   (一)老子的哲学   (二)庄子的哲学   (三)老庄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三、道之艺术 四、道之宗教   (一)何谓道教   (二)道教的发展历程    (三)道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章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佛教史略    (一)释迦牟尼    (二)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第六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七章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第八章 中国传统兵学文化第九章 科举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十章 中国古典文学第十一章 中国传音乐第十二章  中国戏曲文化第十三章  中国绘画、雕塑与传统艺术第十四章  中国书法艺术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十六章  中华经典与中国人文精神第十七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参考文献与推荐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袖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中断过,有的被征服过,至今尚存七大或八大文明。中国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而从未中断过,业已成为世人瞩目的“东方之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功能。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文化精神的意旨文化作为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它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除了看不见,摸不着,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文化的概念也相当宽泛,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学界一般都认同,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面。它与“文明”的概念相近,以致于许多中外学者往往把“文化”与“文明”相互通用。中国《辞海》中说:“文明,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即为典型。狭义的文化专注于人类的精神成果,即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后者从属于前者,狭义的文化相当于广义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层面。研究狭义的文化当然离开不广义的文化这个宽阔背景。这正如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中所说:“为了便于了解局部,我们一定要把注意焦点先对准整体,因为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

后记

历经两个寒暑的伏案写作和不断修改,这本凝聚着我们心血的小册子终于完稿并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部书稿是我们多年在西安交通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系列讲座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从1996年建课初始到今天,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已经发展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门具有影响力的公共必修课程,并于2003年先后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以及“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一本好的教科书应当是,既可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该学科的一般发展趋向,又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思路和个性风格;既要注意引导读者能够使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来思维并表达,又要明快生动、引人人胜;既能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同时又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讲授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需要一本融学术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教科书,这成为我们编写这本书的最初动机和写作时的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华民族的文化典籍和文献更是浩如烟海,使我们难以系统把握并准确阐述它的博大与精深。因此,我们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若干层面,试图从中国走向现代化和面向21世纪发展的视角中,审视和把握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和走向。本书名日《中国传统文化精义》,正是取《易经》所言“精义入神,以致用也”之意也。本书的体例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全书分17个专题,各专题的执笔者大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有专长、有研究、有心得、有造诣的中青年学者,有的还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他们的思考和文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风格。在写作和统稿时,我们主要着力于全书在框架和思路上的整体性,而没有刻意追求写作风格的一致性。我们力求让各专题既各自成章、相对独立,又尽可能地互相呼应、相映成趣,使全书前后衔接,浑然天成。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haoyoong
  •   这是本书的第二版,总体来说确在一个“精”字,中国文化这个命题太大,所以该书也不可能深入讨论什么,只能表述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人物,思想和主张。所以本人认为这是一本入门下教材,比之于“你不能不知道的***”一类书,这本书更显制作精良,权威性强。
    若你想总体把握中国文化,抑或增加一些谈资,这本书还是很好的。
  •   不错,值得一买一读。
  •   书不错,只是没怎么看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