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用评估与声誉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富全  页数:269  

前言

  在匿名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产权、法制、信用和风险是市场经济运转的四大要件。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信息用对于个人非常重要,被称作第二张身份证。在美国,是一个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人,可以瞬间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那里借得成千上万美元,严重阻碍了个人信贷市场和经济的发展。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始于1999年,基本采取了政府主导、各地试点的模式。尽管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于2006年1月份已经实现全国联网,但是仍然不完善,个人信息仍然不全面,我国的个人信用机制建设离规范化和系统化仍有距离,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个人征信市场发育不完备已经成为我国开发个人信用经济的“瓶颈”的今天,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对启动我国的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拉动,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国民负债结构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体系也是个人借贷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发展的基础,是完善普惠制金融服务体系的基石。

内容概要

本书立足于征信基本理论、立足于征信问题的实践,运用声誉理论以及数理经济学的一些知识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上为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可行建议,并以此指导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的实际工作。

作者简介

王富全  山东五莲人,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先后从事外汇管理、货币信贷管理等方面工作,现就职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曾在《金融研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研究意义和特点  1.3  相关理论知识与文献综述    1.3.1  信用、个人信用与征信制度    1.3.2  道德风险与声誉机制    1.3.3  声誉理论文献回顾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    1.4.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2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1.4.3  文献阅读与数据调查访问相结合  1.5  本书的结构安排  1.6  本书的创新之处第2章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2.2.2  个人信用相关数据资料不易得    2.2.3  个人信用评估标准不统一    2.2.4  中介机构规模较小且运作不够规范  本章小结第3章  国外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3.1  美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和运作    3.1.1  信用服务中介机构    3.1.2  信用法律体系    3.1.3  信用监管机构  3.2  欧洲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和运作    3.2.1  征信机构及其运作模式    3.2.2  信用法律体系  3.3  日本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和运作    3.3.1  日本个人信用征信对隐私权的保护    3.3.2  日本个人信用征信的管理模式  3.4  三种征信模式的比较及其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启示    3.4.1  征信体系三种模式的比较    3.4.2  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启示  本章小结第4章  个人征信体系中声誉激励与约束原理  4.1  缺乏声誉机制下的“囚徒困境”  4.2  博弈框架下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模型    4.2.1  单阶段博弈分析    4.2.2  多阶段重复博弈  4.3  征信体系中的失信惩戒机制    4.3.1  如何理解失信惩戒机制的基本内涵    4.3.2  失信惩戒机制构建的重要性    4.3.3  失信惩戒机制的功能    4.3.4  失信惩戒机制的构成要素    4.3.5  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中失信惩戒机制的若干建议  4.4  失信惩戒机制在我国的实践  本章小结第5章  影响个人信用的因素——基于山东省十七地市的实证分析  5.1  各机构对影响个人信用的因素的评价    5.1.1  国外机构对影响个人信用的因素的评价    5.1.2  国内机构对影响个人信用的因素的评价  5.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与统计描述  5.3  基于Logit模型对影响个人信用状况因素的分析    5.3.1  计量方法选择与原理    5.3.2  计量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第6章  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6.1  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础    6.1.1  信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6.1.2  国外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  6.2  国内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的指标体系    6.2.1  国内各商业银行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选择    6.2.2  国内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6.3  个人评价指标体系信息的特征  6.4  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6.4.1  个人基本情况    6.4.2  个人经济情况    6.4.3  个人信用状况  本章小结第7章  作为个人信用保证机制的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的比较  7.1  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比较研究现状  7.2  作为个人信用保证机制的征信制度    7.2.1  研究场景设定    7.2.2  均衡结果特征    7.2.3  总剩余  7.3  作为个人信用保证机制的诉讼制度  7.4  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的比较以及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启示    7.4.1  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相对价值比较    7.4.2  对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启示  本章小结第8章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8.1  培育专业化的个人信用征信中介服务机构  8.2  建立健全个人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及配套制度  8.3  构建完备的个人征信业监管框架  8.4  完善个人资信评估体系  8.5  营造良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外部运行环境  8.6  培育符合市场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文化  本章小结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展望附录1:我国个人信用报告解读附录2:征信体系中失信惩戒机制的经济学运作原理及其建设附录3:征信对象行为规范研究附录4:金融机构担保物权登记制度研究附录5:山东省金融机构法人客户结构分析附录6:山东省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效能分析附录7: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完善对策附录8:发辰动产担保物权融资拓展信贷服务新领域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所谓失信惩戒机制组织结构是指失信惩戒机制中信用标准、惩戒手段的制定和实施所涉及的各管理机构和组织之间的构成及其关系,主要包括失信惩戒机制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机构。失信惩戒机制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系统的各个部门,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及其他监管机构的管理部门、各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另一类是非金融系统的主管部门,包括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局和国家药品监督局。客体是社会上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一些以信用信息的征集、评级等业务作为经营范围的机构。中介机构将信用产品加工、生产、披露,从而使企业或个人的信用信息能为需要的人掌握,减少信息的不对称,使信用好的企业或个人能很顺利地得到贷款或交易的机会,使失信的企业或个人名誉扫地。  失信惩戒机制的信息传导系统包括横向和纵向两条信息通道。横向的传输方式有两条:一条是国内外政治、经济、人才需求信息与人民银行及其监管机构之间的传递渠道;二是国内各市场的发展变化与各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非金融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传递渠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个人信用评估与声誉机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研究个人信用需要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