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周兴  页数:285  
Tag标签:无  

前言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曾讽刺德语,说它只配用来与马讲话。其时为16世纪上半叶,马丁·路德通过翻译《圣经》而初创德语——诗人海涅说,路德把《圣经》译成了“一种还完全没有出生的语言”。自那以后,作为一个文化单元的德意志才算上了路。德意志在欧洲常被称为“中央之国”(das Land der Mitte),至少在文化学术上这大概是可以成立的。  马丁·路德为德意志确立了一个优良传统。有统计资料显示,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语和法语,位居世界第三;而在把其他文字译成本民族语言方面,德语则在世界上占居首位——德国竟是当今世界第一翻译大国!  看来这个德意志最合乎鲁迅先生的理想了:既会“摹仿”又会“创造”。而这个理想自然也可以意味着:不会“摹仿”亦不会“创造”。先生还说:如果再不“拿来”,再不“摹仿”,那就依然无助,依然无望,终将落个“恨恨不已”而已。  我们设计的“同济·欧洲文化丛书”之“德意志文化系列”,宗旨正在于体现鲁迅先生的理想:摹仿与创造并举。丛书相应地分为“译作”与“著作”两个系列,此外加上《德意志思想评论》。只要好书好文,门类大可不限,但大抵以诗(学)与哲学为重——也算应了洪堡老人的教诲:一个民族的文学(文化)的永恒成果,首推诗与哲学。  丛书名目上标以“同济”两字,固然是为了彰显吾校与德国、德语、德意志文化之历史渊源,但也决不划地为牢,而是以此邀请学界同仁伸出同济之手,协力推进我国的德国文化翻译与研究事业。

内容概要

哲学只是一种思想方式而已,虽然这一种思想方式在后哲学时代里仍旧起着主导性作用。所谓“后哲学”仅仅意味着除哲学之外其他思想方式的可能性。后哲学的思想将会有一个更为自由开阔的课题范围,因为它面临着一个没有边界的多元文化世界。在这个由于技术工业的普遍作用而导致文化全面失度和失控的时代里,思想正在经受咄咄逼人的考验。  本书收集了作者20世纪90年代的短篇作品,凡二十四篇,记录了作者主要从海德格尔现象学出发,对西方哲学传统、当代哲学文化、现代技术、诗-思关系、东西方哲思差异等课题的思考。

作者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理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1999年至2001年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Wuppertal大学从事访问研究;2002年4月起任同济大学教授。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授等。
  主要从事欧洲大陆哲学研究,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1994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等;译有《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尼采》、《权力意志》等多种。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编  哲学与时代  在何种意义上讲哲学是西方的?  什么是科学?  技术和新人类图景  不朽的反讽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  普遍交往时代的交往姿态  我们时代的理论姿态  失去边界的哲学第二编  诗歌与思想  存在历史的转向与语言论转向  诗的原始  启蒙的界限  在思想的林中路上  译读海德格尔的一组诗  神圣者的踪迹和思想的虔诚  奥斯维辛之后思想的责任  我们如何接近事物?第三编  东方与西方  道·道说·道路  事实与立场  我们如何敲打词语?  后期海德格尔基本词语的汉译  亲在的境界  玄妙之门  思想的本色  这个人在世纪末的仓皇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编 哲学与时代  在何种意义上讲哲学是西方的?  在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生前出版的著作中,有三本书以“道路”(Weg)立名:1950年的《林中路》(Holzwege)、1967年的《路标》(Wegmarken)以及1959年的《在通向语言的途中》(Unterwegs zur Sprache),现在分别被辑为《海德格尔全集》的第五、九、十二卷。学界公认这三“路”都很重要。笔者花了最近六七年时间来翻译这三“路”,虽然艰苦,但感觉还是值得的。《林中路》和《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两书的中译本已经在前两年间相继出版,而今《路标》的中译本即可见书,我想在这里说几句译者的话,一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路标》书,二是就海德格尔毕生所探讨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哲学”的问题。  先谈《路标》书。《路标》是海德格尔晚年自编的一本文集,汇集了海氏自1919年至1961年近半个世纪间所做的一些重要文章,计有十四篇,按写作时间顺序编排而成。在《路标》一书中,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海德格尔本人的“存在思想”之进程,以及他对于欧洲一西方“存在历史”的独特清理、批判。该书书名亦已向我们明示,它包含着海德格尔在对“存在问题”的不懈追问道路上的各个标记 “路标”。  在《路标》一书中可以见到海德格尔不同时期的诸多名篇。按照通常的分期方法,其中前五篇属于前期海德格尔(20世纪30年代前)的作品,如《现象学与神学》、《形而上学是什么?》、《论根据的本质》等文,是前期海德格尔哲学的名篇。后九篇则归于后期海德格尔,如《论真理的本质》(1930年)一文,标志着海德格尔思想“转向”(Kehre)的开端;《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一篇,最明确地传达出后期海德格尔对于其前期哲学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以及他与以萨特为代表的现代“实存主义”(又译“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自觉划界,也被学界视为海德格尔思想“转向”达到完成的一个标志;而作于1955年的《面向存在问题》一文,对20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尤其是海德格尔在其中首创的“涂划法”(即在“存在”一词上打叉删除,而又以此保留“痕迹”),后为法国激进思想家雅各·德里达所继承和发扬,对后者的“消解论”思想起到了直接的启发作用。  在上列海德格尔三“路”中,以眼下这本《路标》最具“学术性”,因为比较而言,《路标》书中的文章在形式上(文风、论题等)更近于西方传统学术的讨论风格。从文风上看,《路标》中的文章还是哲学专业的,而其他两“路”,特别是《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就差不多成了诗意十足的文学作品了。从论题上看,《路标》书讨论的几乎完全是哲学史专业的题目。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史上诸多哲学巨匠的讨论,或专题,或兼及,从古希腊哲学大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德国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及至与海氏同时代的欧洲现代哲学家,如雅斯贝尔斯和萨特,等等。显然,海德格尔把这十四篇不同时期的文章汇集在一起,是有一个专题设计的意图的。  海德格尔在“前言”中亦已明言,《路标》一书意在让读者体察到一条“通向对思想之实事的规定的道路”。所谓“思想之实事”在海氏那里就是“存在”。在《林中路》中,海德格尔也把他前期哲学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问》称为“路标”,实即因为海氏在《存在与时间》中重新提出和追问了“存在问题”,确立了他毕生思想的这个唯一主题。  作为一个理论课题,这个“存在”问题对我们东方人来说毕竟有些无稽,简直令人无从谈起。但它却是西方一欧洲哲学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它决不是海德格尔或者无论哪个西方哲学家任意发明出来的,而是一个植根于西方思想和语言中的、与西方人的历史性的文化和生存休戚相关的问题。海德格尔甚至把西方的历史称为“存在历史”(Seinsgeschichte),实为“存在之发生史”,亦可见海德格尔所理解的“存在”首先还不只是一个理论课题而已。不过,在海德格尔看来,自希腊柏拉图时代以降的西方形而上学哲学对“存在”的纯粹理论的探讨,本身就是一种对“存在”之发生运作的“遮蔽”。以海德格尔的说法,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存在之被遗忘状态的历史”。但必须看到,即便这样一个断言也并不是纯然否定性的,并不就意味着海德格尔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全盘否定。海德格尔倒是在“存在”的“命运”(Geschick)或“天命发送”(Schickung)的意义上来理解“历史”(Geschichte),包括形而上学史的。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属于西方的历史性命运。  众所周知,在西方学术传统中,关于“存在”(希腊文的on,拉丁文的esse,德文的Sein,英文的Being)的学问,是所谓“存在学”(Ontologia)。在中文翻译上,我们现在至少有“万有论”、“本体论”、“存在论”、“是论”等译法。我个人倾向于把这个Ontologia译为“存在学”。在我看来,广为流行的“本体论”一译比较难合Ontologia之本义,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解释把“本体”与“存在”牵连起来。译为“存在论”本无大碍,因为Ontologia本来就是“存在学说”(Seinslehre),但这个译名在具体语境里也常常有一些小小的不畅快。例如,海德格尔喜欢把Onto-logie与Theo-logie并用,视两者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要素,有时甚至干脆就把两者合写为Onto-Theo-Logie(“存在一神逻辑学”),因此,如若我们把两者分别译为“存在之论”(“存在论”)与“神之学”(“神学”),感觉总是不太好——明明都是“学”(一lone)嘛!  此外还有“是论”一译。我想,持此译名的学者们大概是要突出强调Ontologia中的On与系词“是”(einai)的形式联系,也即Bein9与to be的形式联系,从而强调Ontologia的特异性。这种用心固然是很可称道的。但问题恰恰就在于,即便在西文中,作为名词的On或者Being(“存在”)与系词einai或者to be(“是”)也并没有词面上的统一性,为什么我们中文中非得把两者统一起来呢?依我看,如若我们把名词On和系词einai一概译为“是”,多半会增加混乱,对于了解义理未必会有多少促进。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现代汉语学术的基本译名中,我们这里译为“存在学”的西文名词Ontologia,大概算得上最为混乱、最有争议、最难于统一的一个译名了。我敢说,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西文“学科专名”像“存在学”这样,在汉语学界受到如此持久的讨论、争议和解释,同时受到如此顽固的曲解和误解。这种情况是很值得我们深思一番的。它本身就已经表明,“存在学”这门“学”体现了西方-欧洲哲学文化的根本内核,一个与我们中国传统思想和表达格格不入的“硬核”。  “存在学”可以被看作“形而上学”的核心部分,也许后者的内涵更为广大一些,但在海德格尔那里则往往被等同起来使用。海德格尔甚至也在“存在学”的意义上使用“哲学”一词,从而也把“哲学”与“形而上学”等同起来了。海德格尔的理由似乎相当简单:“哲学”是希腊的,而“哲学”(“第一哲学”)研究的是“存在之为存在”,因而就可以与“存在学”、“形而上学”划一。  在20世纪50年代写的《这是什么——哲学?》一文中,海德格尔直白地指出:无论是“哲学”(Philosophie)这个主题,还是“这是什么?”(was ist das?)这样一种追问方式,两者都起源于希腊,也就是说,“哲学”、“存在学”或“形而上学”是“希腊的”,而且只是“希腊的”,是“希腊”所专有的。海德格尔的这个主张需要我们认真对待。若展开言之,这也就等于说:“哲学”、“存在学”或“形而上学”是西方-欧洲所特有的,而其他非欧洲的民族文化是没有“哲学”的,是没有“存在学”或“形而上学”的。  这样说来,问题就特别严重了。  我们要问:海德格尔这个论点的论据究竟何在?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欧洲的”或“西方的”呢?证据主要来自语言,主要显示于语言。海德格尔认为,希腊的哲学家们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问题方式:即“这是什么?”的问题方式,从语言上看,这种问法其实就标志着希腊语言中——扩大讲,即印欧语言中——系词系统以及存在判断句的高度发达。由此亦可推出,在系词和存在判断句不发达或者晚成的语言文化传统(如汉语文化)中,是没有也不可能有“存在学”或者“哲学”的。  “存在学”研究的是“存在”(On,Sein,Being),而在希腊文中,名词On是从系词einai演化而来的,是经过不定式的形式抽象、进一步动名词化而形成的。这也表明,“存在”(On)范畴的出现是以语法上趋于成熟的希腊语言为基础的。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范畴是在前苏格拉底的早期希腊“思想”向希腊体系化的“哲学”(柏拉图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转变中形成的。据海氏研究,前苏格拉底的早期思想家们,例如巴门尼德,还是用einai的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示“存在”的,还没有在他的思想语言中使用作为范畴的名词On;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开始用名词性的On来统一前苏格拉底思想家们表示“存在”的不同词语形式了,由此才形成了一种以一个固定不变的、绝对的“存在”(或者所谓的“现象世界”背后的“真实世界”,也即尼采所批判的“另一个世界”)为定向的哲学的追问传统,即形而上学的“柏拉图主义”传统。

编辑推荐

  失去边界的哲学,思想的本色,我们如何接近事物?这是一本学术随笔,用不朽的反讽笔调找寻最古老的学科:哲学和诗的汇合点,在对两者的比较和反思中,作者尝试找出现代社会的思想坐标。对于热爱哲学、热爱诗歌、观察敏锐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性和通俗性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都是些论文,不过还是有帮助的哦/。
  •   引人深思
  •   同济欧洲文化丛书中的一种,这个系列的有点就是封面设计、印刷、排版都很好,缺点是都是用的轻质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