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仲其军,张淑芳 主编  页数:315  字数:498000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确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遵循医学检验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如下:通过充分的岗位能力调研,结合执业考试内容与要求,按照“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有较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一定的临床对话能力,以满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用人要求。  本教材将近年来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与我国的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吸取近年来国内各检验教材之精华,力求充分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同时具备经典性(能够被业内公认,并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务实性(能够学以致用)、新颖性(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兼容性(适量介绍本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全书分为3个模块,生物化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物质代谢检验和器官功能与疾病检验。本书内容共十九章,包括绪论,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与验证,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自动生化分析,酶学分析技术,体液蛋白质检验,葡萄糖代谢检验,脂代谢相关检验,电解质检验和血气分析,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肝胆疾病检验,肾脏功能检验,心血管疾病检验,内分泌功能检验,妊娠和新生儿疾病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治疗药物监测和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来自全国十五个院校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及临床检验科的编写人员,将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经过半年多的通力协作,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对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工作深表敬意,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及帮助过此书编写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虽为高职高专教材,也适合在职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执业资格考试参考及自学者自学使用。  尽管全体编写人员已尽力完成编写任务并完善编写内容,但由于时间及水平所限,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真诚欢迎广大读者对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加以修改和完善。  仲其军张淑芳  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药学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生物化学检验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物质代谢检验和器官功能与疾病检验,
全书内容共十九章,包括生物化学检验实验室基本知识,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与验证,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自动生化分析,酶学分析技术,体液蛋白质检验,葡萄糖代谢检验,脂代谢相关检验,电解质检验和血气分析,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肝胆疾病检验,肾脏功能检验,心血管疾病检验,内分泌功能检验,妊娠和新生儿疾病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治疗药物监测,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及相关医学类专业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仲其军,男,副教授,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学科带头人、资深教学骨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第一节 生物化学检验的标本
第二节 实验用纯水
第三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
第三章 检验方法的分析性能评价与验证
第一节 检验方法分析性能评价的应用范围
第二节 检验方法分析性能的评价与验证
第三节 检验诊断结果的诊断性能评价与验证
第四章 生物化学检验常用技术
第一节 光谱分析技术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技术
第三节 电泳技术
第四节 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
第五章 自动生化分析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方法和校准
第三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参数设置
第四节 检测系统性能的核实、确认与评价
第五节 生化检测系统环境及仪器要求
第六节 生化分析仪试剂盒的选择与性能评价
第六章 酶学分析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酶活性测定技术
第三节 代谢物酶学法测定
第四节 酶质量测定技术
第五节 同工酶测定
第六节 诊断酶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七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体液蛋白质检验
第八章 糖代谢相关检验
第一节 血糖测定
第二节 血清糖基化蛋白测定
第三节 胰岛素释放及C肽释放试验
第四节 糖代谢产物测定
第五节 其他糖测定
第九章 脂代谢相关检验
第一节 血 脂 测 定
第二节 血清脂蛋白测定
第三节 血清载脂蛋白测定
第十章 电解质检验和血气分析
第一节 电解质检验
第二节 血气分析相关检验
第十一章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第一节 钙、磷、镁检验
第二节 微量元素检验
第十二章 肝胆功能检验
第一节 肝脏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
第二节 肝胆疾病的生化改变
第三节 肝胆功能检验
第四节 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
第十三章 肾脏功能检验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验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验
第三节 早期肾损伤检验
第四节 肾功能检验项目选择与组合
第十四章 心血管疾病检验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概述
第二节 心肌损伤的酶学标志物
第三节 心肌损伤的蛋白标志物
第四节 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标志物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检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测
第三节 肾上腺功能检测
第十六章 妊娠和新生儿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节 妊娠期的生物化学
第二节 妊娠期相关疾病及生物化学检验
第三节 新生儿相关疾病及检验
第十七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检验
第十八章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第十九章 生物化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第二节 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
第三节 分析后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总RNA的分离与纯化 由于RNase的影响,为获得完整的RNA分子,就必须在总RNA分离与纯化的最初阶段,尽可能快地消除细胞内RNase的活性。在β—巯基乙醇的协同作用下,高浓度的(异)硫氰酸胍可以极快地抑制RNase的活性,从胰腺等富含RNase的组织细胞中分离出完整的RNA分子,目前已成为常规使用的试剂。pH=8.0的Tris饱和酚用于DNA的制备,但在RNA纯化时,应使用pH=4.5~5.5的水饱和酸性酚,这既有利于DNA的变性又有利于RNA的分离。尽管对剪切力不敏感,但在碱性条件下,RNA可变性,需要严格控制pH值。另外,在DNA与RNA的提取过程中,酚与氯仿经常结合、交替使用,主要因为两者合用时去除蛋白质的效果更好,而且氯仿还能有效抑制RNase的活性,通过使酚脱水防止mRNA的丢失,加速有机相与水相的分层,去除植物色素和蔗糖以及核酸样品中的痕量酚。少量异戊醇的加入,其目的在于消除抽提过程中因蛋白质变性而产生的泡沫。由于高浓度胍类的使用,为防止SDS的沉淀,常改用十二烷基谷氨酸钠。对含量较低的样品,加入糖原可以提高RNA的回收率。 总RNA提取法中最常使用的是一步法。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常用的一步法均以异丙醇沉淀RNA,由于其选择性地沉淀大分子rRNA和mRNA,故提取的总RNA中含有的小相对分子质量RNA较少,rRNA和mRNA所占的比例相应增高。当然,目前的研究重点不是小相对分子质量RNA,而是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mRNA,不必苛求真正的总RNA。 3.mRNA的分离与纯化 与大小和序列明确的rRNA、tRNA及核内小RNA不同,真核生物的mRNA在细胞中含量少、种类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一。除血红蛋白及某些组蛋白外,绝大多数mRNA在其3′末端带有一个长短不一的聚腺苷酸(polyadenylic acid)的结构,即poly(A)尾巴。以总RNA制品为起始材料,利用核酸的碱基互补配对原理,通过0ligo(dT)—纤维素或poly(U)—琼脂糖凝胶的亲和层析,可以很容易地同时分离不同种类与大小的mRNA的分子群体。理论上,它们可编码细胞内所有的蛋白质与多肽分子。 (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最早于1955年被发现,而较具有实验价值及实用性的Klenow片断则是于20世纪70年代的初期由Dr.H.Klenow所发现,但由于此酶不耐高温,高温能使之变性,因此不适用高温变性的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现在所使用的酶(简称为Taq polymerase),则是于1976年从温泉中的细菌(Thermus aquaticus)分离出来的。它的特性就在于能耐高温,是一个很理想的酶,但它被广泛运用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

编辑推荐

《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药学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供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