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战争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页数:255  字数:29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主要讨论了这样一个命题:为何英国以茶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走向衰亡。    1840年鸦片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清朝统治者自身利益而言,是一场茶叶战争。最初的问题是因为茶叶输入英国造成英国白银流失,为了扭转这种贸易逆差,英国才向中国输出鸦片。茶是因,鸦片是果,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出,为了保住银子,中国才有了禁烟运动。    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在这场战争里,清政府无力还击侵略者,他们拿起的武器只有柔软的茶叶,企图通过茶来制衡英国。英国人贩卖的鸦片摧毁了天朝上国,但中国的茶叶却缔造了一个强大的英国,两种物品在两国的不同命运无疑是最吸引人的部分。    1888年,英国入侵西藏,这次又是因为茶。与1840年不同,这时候,英国人已经在印度开辟了大规模的茶园,自明代以来所构筑的中国茶叶这道无形的长城轰然倒塌。英国人企图用茶叶来分化西藏。自唐之后,饮茶成为西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深知茶叶要害的英国人,希望通过对茶的控制,达到占领西藏的目的。    其实,明代嘉靖年间俺答汗为了茶叶而发动的数次战争,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预演。    茶、瓷、丝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最卓越的三大贡献,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了世界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质。    丝绸是茶的柔软外衣,茶被包裹、被缠绕,之后安详地躺在精致的茶盒中,当茶被取出来品饮的时候,便与甜美的瓷器发生了关系。    柔然、坚硬、可饮制造出一个梦境,只要人置身于茶空间,便可触及华夏三大物质文明带来的高级精神享受。    传统的茶文化研究中,茶已经被塑造成华夏帝国的最高美食形态,但言及茶对世界的贡献,往往局限于茶对文化风俗的影响,少有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层面谈及。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者,又觉得茶过于轻盈,不值得大书特书。    然而,晚清却制造了一个可以通过茶来谈历史的状况。被史学界长期忽略的事实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茶叶所扮演的角色。茶叶不仅是晚清行走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全球化贸易最彻底的物质。茶运与国运是密切相关的。在茶叶贸易兴起的时间里,中国也是随之兴起。茶在英国、美国的发展轨迹一样如此。17—19世纪的三个大国,其兴衰都与茶有着密切的关系。    1820年之前,中国依靠茶叶等贸易物品,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是西欧十几个国家GDP的总和的三倍。正是有茶叶这样的硬通货,晚清才得以立足世界,吸引全球的贸易者。也因为如此,才有晚清知识界和政界的“以茶制夷”,茶叶战术表面上看是贸易制裁策略,是一种缺乏远见的迂腐之论,但从文化的角度去考察,又会发现其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叶是攻城掠地的一把利器,它可以迅速捕获那些远在万里之外的人群,让他们一喝就上瘾,不得即病。茶叶也是中国的一道无形长城,它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说晚清的衰落,不在其闭关锁国,也不在其不思进取,而在于茶叶文明的衰落。中国经济衰落的同时,正是英国在印度茶叶的帮助下崛起之时。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中认为,任何一种凝聚着文明成果的作物都使种植者受它的奴役。这几乎是文明世界的特征,任何一种文明都需要奢侈的食品和一系列带刺激性的兴奋剂,12、13世纪人们迷上香料和胡椒,16世纪出现烧酒,然后是茶、咖啡……    就像安德森在《中国食物》和麦克法兰在《绿色黄金:茶叶的故事》中指出的那样,茶在中国的流行,与其物质文明有着莫大关系。宋、明和前清时期,中国领先世界,茶叶由此开始影响世界文明。19世纪的英国,同样借助茶叶成为“日不落帝国”。戴维·考特莱特在《上瘾五百年》里,更是从茶中看到世界权力的交替,茶叶无疑在世界权力领导者更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稍后因为茶叶崛起的美国同样成为世界霸主。小小茶叶重塑了世界的权力格局。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以茶叶为主线的书,讨论这样一个主要命题:为何英国以茶而富强,而晚清却因茶而走向衰亡。故事时间节点由两部分组成,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与1888年的英国入侵西藏前后。让我们去体会茶运与国运的纠葛。
透过一杯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衰败的王朝,收获的也不只是那些廉价的屈辱,而是日常生活中的那杯茶,是怎么样到了手中,又是怎么丢失的。所谓的全球化,在那个时间里,又是如何展开的。

作者简介

周重林,现居昆明,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郎骑竹马来》、《红土揽辔》、《兆龙火凤》等作品,主编和合著《天下普洱》等作品50余种。在全国多家媒体开有专栏,是政府和多家企业的文化顾问和专家组成员。
太俊林,云南普洱茶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云南茶业商会副会长,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第四届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1840年的茶叶战争
小引:林则徐与道光皇帝
一、中英对抗
1晚清“以茶制夷”的共识
2茶叶奇效与茶叶富国论
3英吉利与天朝上国
二、“以茶制夷”的观念演变
1乾隆对俄罗斯的贸易制裁
2道光对安集延的贸易制裁
三、茶叶、银子与鸦片
1茶叶凭什么制英国
2白银流失的恐慌
四、中国被一家英国茶叶公司就打败了吗
1立顿王朝,一剑西来
2印度阿萨姆与中国云南,一场话语权的争夺
3印茶崛起,大英帝国梦想实现
第二章 1888年的茶叶战争
小引:黄懋材游历印度与印度茶小记
一、商贸谈判与大臣之死
二、藩篱尽失之忧患
三、边茶与边政
四、唯茶不可
五、权力与地理
六、滇茶、川茶对印茶的阻击战
第三章 全球化:茶运与国运
一、岌岌可危的中国茶
二、我们也要全面喝红茶吗
第四章 美国:茶叶战争与茶叶外交
一、茶叶——国家的敌人
二、没有中国茶,美国不可能完成原始积累
三、第二个茶叶帝国
第五章 茶叶:何以为华夏物质精神的缩影
一、陆羽的一个惊天发现
二、发现者,谜一般的人
三、皎然,布道者
四、李白——茶叶的书写秘密
五、欧阳修:茶品与人品
六、苏轼与泡茶三昧手
七、文震亨:茶无他,长物而已
八、张岱之后,再无茶,再无茶的传说
外篇嘉靖年间的茶叶战争
一、武力就范,十年方开茶市
二、俺答汗为什么要茶
三、明廷为何屡次拒绝与俺答汗互市
四、自明始,中国有了茶叶边界和疆域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1840年的茶叶战争 小引:林则徐与道光皇帝 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林则徐 将萎之华,惨于槁木。——龚自珍 1839年1月8日(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小寒刚过去两天,拂晓时分的北京街头,寒风刺骨。晨雾遮挡了早起者的视野,更多的北京居民还躲在被窝里。这一天将要做什么,许多人没有打算。 林则徐所住的行辕前,此时已是人喧马嘶,打破了清晨的静谧。华丽的轿子和马车停在门前,即将要出行的人们分头张罗着,只待林则徐一声令下,大家就可以登车揽辔,浩浩荡荡南下奔广州而去。 前来送行的人,觉得钦差大人的排场似乎小了点。那么大群人中,有12个是轮流抬轿的脚夫,9个是厨子,没有官兵随行,前面也没有鸣锣开道的人。这也是林则徐好友龚自珍担心的,他建议林则徐不要孤身前往,应该带军南下,这样才能起到震慑的效果,达到惩奸除恶的目的。 天完全亮了后,阳光明媚,这是一个不错的晴朗天,适合远行。由于前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行程一再延误,直到午饭后,林则徐一行人才焚香、发传牌,开始南下之旅。 这一年,林则徐55岁。道光皇帝一道圣旨,他成了钦差大臣。 “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驰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该省水师,兼归节制。” 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个平凡的年份很快就要过去了。再过些日子,春节就要到来,大部分百姓关心的是如何过上好年,年关总是会检阅钱袋,在这之前更要奋力一搏。 出京门时,林则徐拉着自己座师、侍郎沈鼎甫的手,两人相视而泣。他对后者说,“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来新夏,林则徐年谱新编。林则徐知道此行危险重重,责任大,压力亦大,而且,几乎没有退后的余地。 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方显贤者之能。明知前面有万丈深渊,也要有勇气走过去,这就需要英雄气概。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某个角度来说,茶叶似乎天然地塑造出了中国人的特质——清高、孤傲、不依于世。这种特质,符合中国文化中对知识分子及文人雅士的界定和理解,但却也使得知识分子多半沉溺于自己小情小调的小世界里,鲜有参与社会公共议题。中国社会公共空间及市民社会一直未能形成,若是说大了,或许能将原因归咎于茶叶带来的民族心理,而关于中国历史的走向归因,从茶叶中也可读出一二。  通过茶叶来窥视社会,周重林、太俊林不是第一个。关于茶叶的著作,更多的是如林满红的《茶、糖、樟脑业与台湾之社会经济变迁》一样,仅仅将其作为牵系经济命脉的作物而谈及。当然,茶叶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经济作物,必然是谈及中国历史时绕不过的一个方面。然而这样的论述,还是将视野局限在经济历史一隅,而像英国作家罗伊-莫克塞姆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一书中,将茶叶与文明和暴虐、交流和入侵结合起来,更具备了整体观和历史感。《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一书,有如前者,却比前者更为厚重。  从一片茶叶中透视出整个中国在近代的衰败之路,再从茶叶兴衰之中读解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周重林对茶叶的野心早已突破了其对经济史的把控,继而让自己的解读领域从茶叶上延展开来。  传统的文史写作让历史更具可读性,翔实数据试图还原历史真实,厚重史料让历史得以传承延续。这种突破了说教的史学观,为传统“侵略—反侵略”的中国史重新造型,将曾经被人们误读的重大历史事件开辟了别样的解释——可是,谁又能说,周重林的“新说”不是事实呢?  历史的诡谲在于时间之外的多重释义,每一层的释义,却可能是历史亲历者难以向后人解说的现场。中国人习惯于用马克思的革命范式来看待自身,殊不知这一角度可能带来历史谬误,而真正的主角却被人们刻意或无意地藏匿在时间背后,让历史对人类的启迪性变得更为微乎。就如我们说,历史的意义在于对今日的启示,若不可把兴衰之因厘清,便不可真正明白如今的中国。  而更令我感到欣喜的是,《茶叶战争》不像其他历史著作一样仅仅是以史论史,它将视野拓展到了如今社会。为何普洱茶热销,为何作为茶叶大国的中国却无一个世界性茶叶品牌,为何茶叶已成为一个关乎话语权争夺的核心,等等。我相信,周重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是在写作此书期间,它更体现了作者对茶及茶所影响的天朝命运的关注。  任何历史研究,必然要放在今日语境下进行考察,方可显现出其生命力和存在感。从来对茶叶的解读,局限在经济历史领域内,难以与现今社会发生更深层的互动,幸而《茶叶战争》在论述历史的同时,落脚点始终不曾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不仅是历史源流中的浪花一朵,它从百年前到如今,依然在经济社会中起到制约、确认和决定的作用。读史的意义,在此方才得到体现。  ——堇芽(出自《渤海日报》2012年7月23日)

编辑推荐

  1.茶运缘何能影响国运?茶叶、白银、鸦片构建了怎样的体系?晚清朝野,不乏林则徐、龚自珍这类有识之士,为何一致认为“以茶制夷”是救国良方?  2.神奇的东方树叶却给东方带来了厄运,印度、尼泊尔沦为殖民地,中国饱受欺凌。而英国攫取暴利,美国实现独立,世界格局,在袅袅茶香中,遽然改变。  3.中国茶叶在植物间谍无孔不入下无奈衰败、英国茶叶在坚船利炮护航下日渐兴起。小小茶叶所承载的,既是文化,也有屈辱。  4.茶叶一片,书香三分。读《茶叶战争》,看中国茶再度崛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茶叶战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总体上来说这本书算是中规中矩吧,可读性不算特别强,但对历史的叙述也比较详实,还略带点戏谑的味道。除了有那么一点点教科书的痕迹,其他还是不错的。
  •   值得购买的好书,很不错。
  •   现在还没看,不过质量确实正版
  •   一直在盯着这本书,今天到手,沉甸甸的,很精美。不过主要是内容好,读了一张大为受益,想不到茶叶还能引出这么多故事啊。
  •   还行吧,虽然没看完。
  •   这本书把茶叶近代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很深刻详细。看一杯茶如何影响历史
  •   写得蛮严谨的一本书,读起来也很顺畅,还有幸见过本书的作者呢
  •   本书堪与《茶:嗜好、开拓与帝国》相对照着看。一个是世界上茶叶的先发国、一个是世界上茶叶的后起国.当然其中本书作者对莫克塞姆的某些观点也提出了异议。看完两本书,感觉英国人主要是把大规模生产照搬到茶叶种植、加工和贸易中,从而在质量、成本、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并借助军事手段,全面压制了中国。换言之,茶叶史很好地体现了机器大工业的胜利。... 阅读更多
  •   去重庆机场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当时比较匆忙,没有敲定,一直想买一本看,今天亚马逊发到的书,还不错。还会光顾的。
  •   不俗套有深度,增加见识啊~
  •   是朋友推荐的,才看,所以就不对内容下结论了。
  •   一部书让我对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喜欢这样讲述历史的方式
  •   茶叶与战争
  •   茶 叶
  •     很多时候,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那样,而是生动、鲜活、巧合,可能还充满家常化、琐碎化。尽管面对的是同样的那段历史——鸦片战争前后,但角度不一样、写法不一样,我们的阅读感受及其收获则极有可能不一样。《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即为一个典型的范例,苦难的历史我们谁都不生疏,但背后的风云变幻则不一定熟悉,我们要现象,还是要本质?
      
      在《茶叶战争》一书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清朝晚期(上层建筑)的万千现象,还看到了固步自封的、走向衰落的天朝兴衰的本质。问题是,这并不是本书值得称道的,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学者、任何一部学术著作都应该具备的使命。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那些无法抹去、淡化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注定悲剧的时代里,经作者之思之手,宛若跨越时空,让今天的读者倍感真实、震撼,也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晚清的衰落。
      
      《茶叶战争》是第一本以茶为视觉、来观照晚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学术专著,也是在此书中第一次提出了茶运与国运的关系。
      
  •     刚刚看完这本书。
      整本书,站在茶叶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晚清的衰败、中国的近代化,着实是一个很吸引人的point。
      
      值得推荐。
      梳理了对晚清的贸易历史,也顺便将贸易史与国运结合了起来。
      
      不过书后边几章讲述到的几个名人与茶的故事 内容有点冗杂 很多point重复了多遍 不过这无碍这本书的整体可读性 值得一看!
  •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最先作为药物被引入中国人饮食之中。而后,因其涤烦疗渴的功效而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与“柴米油盐酱醋”同等重要的生活必需品。
      
      我们爱茶,只能顺口拾古人几句牙慧, 诸如“从来佳茗似佳人”。但是,《茶叶战争》的作者却能从一片小小的茶叶解读出如此的厚重感。
      
      在封建统治时期,茶叶是铁器,盐巴及和亲等诸多统御少数民族中检验出来的最有效的方式。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入于南海”的文化疆域。这些友邦在外族来袭时又可以起到军事藩篱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航海时代出现的国际贸易中,茶叶的出口使得中国长期贸易顺差,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局面,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流出,为了银子,中国开始禁烟运动。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
      
      在领教了中国茶在国际贸易中的威力之后,英国开始在中国偷茶种偷茶工,并在印度开辟大规模茶园,让茶叶不再是中国专利,并将其运到其遍布世界的殖民地换取财富。美国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也是以倾茶方式来表达的。
      
      西藏,因其肉奶等单调的饮食结构,所以极度依赖消解高热量食物。藏人嗜茶如命,藏地却无法产茶。在了解到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后,英国开始入侵西藏,以便向其出口自己在印度种植的茶叶,从而控制西藏分化西藏。
      
      古往今来,茶叶通过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影响着世界格局。然而,中国在茶叶市场上却逐渐沦为无足轻重的角色。作者在书中也表达了丝丝隐忧,偌大一个中国却没有一个茶叶品牌能与立顿相媲美;中国引以为傲的茶叶,居然以英国茶包的形式在世界流行开来;国际的通用茶叶标准制定,中国居然没有发言权……
      
      希望中国茶不久能再度雄霸天下,我们可以《问外国友人》,“绿蚁新沏茶,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远很久远,茶的魅力和上瘾度,比传说中的还要强大。很少人知道为了茶,历史上还发生过不止一次的“战争”。
       在前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大宗产品的茶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茶叶与国际贸易乃至国际政治的种种风云际会,值得大书,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茶叶战争》一书中,可以寻见这些内容,虽然该书作为一本通俗读物,在系统和深入方面表现得并不太够,但书中涉及的茶的历史与文化,仍值得一读。
  •      我们都知道,茶,本来是安神定气的饮料,但是围绕它,却有过无数的纷乱与战争。今天,茶叶,回归了它和平、和睦与和谐的象征本意。茶叶,并非仅仅是一种经济植物,它曾经深刻地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历史。
       茶叶,最古老的国际化非酒精饮料;茶叶,与丝绸一样,在最早的东西方贸易中炙手可热;人们似乎无法把淡雅飘逸的茶香和血腥的战场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某些特别的历史时刻,茶叶的确是人类争夺的战略资源。茶叶,曾经是明王朝覆灭的重要导火索;也导致了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鸦片战争的爆发。
       爱喝茶的朋友们可以一边沏茶一边品书,人生惬意不过如此!
      
  •       茶叶,看似恬淡雅致,却引爆了鸦片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看似平淡无奇,却开辟了一条贯通东西的茶马古道,一种普通的叶子,为何能引起如此波澜?茶叶,究竟与这些重大事件有着什么样的纷繁纠葛?
       茶叶以它的独特魅力征服了世界,由于人们对它的狂热喜爱,才使追逐利益的人们围绕着它产生了激烈的争夺与杀戮。而在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自己的魔力。
       在这本书里我们都能从作者的笔下找到答案。
  •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很早以前就开始在英国及欧美各国上层社会中流行,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以后,英国和欧美各国纷纷与我国进行贸易。英国人捷足先登,于1644年就将福建茶叶运到英国,并引起了英国人对茶的普遍嗜好,加上英国人饮食以牛奶及肉类为主,肠胃中多油腻,而茶叶中含有维生素C、P、B1、B2,可分解油腻,帮助消化,所以英人对茶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喜欢喝茶品茶,也喜欢看有关茶叶的图书,市面上满眼的品茶知识,文字无不美妙柔和,一叶障目,一片茶叶也会遮蔽人们探寻历史的目光和兴趣。本书则跳出温润的茶杯,跳出清香的茶汤,也跳出静谧雅致的茶室,深入过去,在一片茶叶上探寻国家兴衰的秘密。
  •      前不久,在新书推荐的位置买到这本《茶叶战争》,随书附赠了一个铁盒的红茶茶包,很是惊喜。
       在茶叶传播到欧洲的历史背后,谁能记住这个令人长叹的过往呢?百年之前,清心静气的茶叶,由它而起的商业贸易,最后反倒引发了一场可怕的鸦片战争……
       茶叶种植技术的失窃,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国运,当这种神奇的中国植物在印度生根发芽之后,大英帝国再也不需要仰清朝鼻息,白银外流的形势进一步加剧,茶叶战争引发了货币战争,货币战争引发了军事斗争,最终,老大帝国一败再败,这失败让我们百年后,仍能感觉到伤口的隐隐作痛。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先机?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优势无法持续保持?本书独辟蹊径,为我们带来了阅读历史的全新视角。
      
  •      世界饮料专家曾预言:“21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
       看到这本书,再详读此书,突然在思考怎样才能振兴我们中国的茶品牌呢,中国的茶文化那么博大精深,可是现在却连一个影响世界的品牌都没有。
       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最快将茶的影响力扩散,做成品牌,比如像星巴克的咖啡一样的知名品牌?
       只是,希望这小小的书能够让社会上的一批有影响力的行业人士带动中国茶文化行业的发展,振兴中国茶!
  •      俗话说“人间大雅最是茶”。成都是泡在盖碗茶里的城市,也是代表着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真希望能够借助这本书的力量,能让多一点的城市有这种茶馆带动茶文化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茶文化带来的惬意,了解茶叶背后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      虽然不喜欢周重林这个人,但这本书内容还是不错的。以小见大,视角新颖。值得一读。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近还是出了很多不错的书的~更好玩的是,买这本书居然还送了一盒茶叶~回去一喝,不错`~不错~
  •      很早以前听一位喜欢研究历史的朋友提起过,说鸦片战争的背后其实是由一片片小的茶叶引起的?
       知道这本书是从逛书店开始,由于自己的好奇心还是买来了这本《茶叶战争》,其实市面上介绍茶叶、茶叶文化及茶道的书有很多,而没有看到过一本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去描写茶叶的。爱喝茶,爱读书,爱历史,爱看细小的东西如何影响大的局面。
  •      俗话说“人间大雅最是茶”。成都是泡在盖碗茶里的城市,也是代表着一个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希望借助这本书的力量,能让多一点的城市有这种茶馆带动茶文化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茶叶只不过是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一种方式,但是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中国的茶导致天朝的灭亡——难道是自食其果??真的是这样的吗?...
      
  •     
       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这本书,总体觉得还是挺不赖的,值得一读。或许你觉得这样的书很多,但是这本书有作者的独到见解之处。茶叶本是中国打开英国的钥匙,谁成想却成了英国制裁中国的秘密武器。
       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品一杯茶,顺便细细推究一下天朝的颓败。茶叶战争的确挺吸引我的眼球的,很新颖。写的也的确很到位,不会偏激,还是很全面的。
      
  •      有谁能在天天饮茶中读出晚清的辛酸史。对于茶叶战争,我的确不了解什么。我也不能说作者开辟了先河,毕竟我没有博览群书,我读的书可以说是冰山一角,甚至连一角都谈不上。但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推荐。
  •      一个由茶叶引发的战争,同时也由茶结束了这个大国的生命。回顾它的历程,明明是应该辉煌的,可是他却消失了。必然的必然就是它的封闭,封建。。。。。。茶叶战争是中国与英国利益的冲突,难道中国真的就没有成功的1%机会吗?中国能屹立世界之林千年之久,也肯定又它的能力,可是终究它还是倒下了。也不能说它的倒下就是被殖民,也带来了新的生命。
      
  •      终于看到这本神秘的"茶叶战争"。这本书将我国茶史分为“茶学诞生”、“茶雅文化”、“茶格文化”、“茶空间广泛出现”四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中的代表性人物及茶文化的发展特征,在对茶叶的传播及文人对茶文化话语的解读、再阐释中,从根本上回答了茶文化何以成为了后世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最为可贵的是,二位作者文中明确提出我国自明代开始就有了一个无形的茶叶边界和疆域的概念。从这一视角反观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关系史和二位作者在书的前面讨论的内容时,我们自然不难发现,正是由于中国、英国、印度三地之间在茶叶、鸦片、棉纺织品和工业品三角贸易形成“木马”的飞速旋转,不仅将中国完全卷入了全球的经济贸易体系之中,打破了两千多年传统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使原本无处不在的、相对凝固的“茶空间”逐渐“融化”,最终使得近千年来由茶叶维系的中国边疆几乎荡然无存。
       所以,茶叶在全球的流通不仅导致了中英之间那场被人称为“鸦片战争”的“茶叶战争”,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模塑了中国的历史与现在。
      
      
  •      最近,偶然去书店逛了逛,在新书推荐的位置发现这本周重林、太俊林所著的《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作者对晚清历史、经济、社会的解读,不仅是多了一种视觉,更有着社会学的意义。
       在作者看来,“茶、瓷、丝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最卓越的三大贡献,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影响了世界性的经济和文化格局,最终从根本上改变了全世界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品质。”基于这样的认识,茶叶所带给我们的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一种转变是由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同时,也说明了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的价值是影响至今的。由此,《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以历史的视角,客观的记录,让我们在历史中审视茶叶,这在近年关于晚清历史的研究中也可以说是一个创见了。
      
      
  •      《茶叶战争》不像其他历史著作一样仅仅是以史论史,它将视野拓展到了如今社会。为何普洱茶热销,为何作为茶叶大国的中国却无一个世界性茶叶品牌,为何茶叶已成为一个关乎话语权争夺的核心,等等。我相信,周重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是在写作此书期间,它更体现了作者对茶及茶所影响的天朝命运的关注。
        任何历史研究,必然要放在今日语境下进行考察,方可显现出其生命力和存在感。从来对茶叶的解读,局限在经济历史领域内,难以与现今社会发生更深层的互动,幸而《茶叶战争》在论述历史的同时,落脚点始终不曾脱离中国的社会现实。
  •     谈谈我看过这本书之后的感觉,可以说一本书能够发表出来,肯定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这一点是不能够否认的啦,或许有人会认为写天朝的史书很多,权威的也比比皆是。那么为何我们还要读这样的书呢?当然这是在学习作者对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现在的社会,重在能力,不再是堆砌就能够成功的。
  •     茶本是中国掌握世界的话语权,可是清朝官员没有把握住,却让英国取得了。外夷于中国内地茶叶、大黄,数月不食,有瞽目塞肠之患,甚至不能聊生,英国的鸦片荼毒着天朝,天朝的茶叶也是那些外国人不可或缺的。天朝的鸦片全靠进口,但是英国却知道去学习种茶,这些都是差别啊。。。。。。
  •     茶叶,最古老的国际化非酒精饮料;茶叶,与丝绸一样,在最早的东西方贸易中炙手可热;人们似乎无法把淡雅飘逸的茶香和血腥的战场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某些特别的历史时刻,茶叶的确是人类争夺的战略资源。茶叶,曾经是明王朝覆灭的重要导火索;也是导致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关键。
  •     正如标题所写——‘茶叶与天朝的兴衰’,这本书是我们反思晚清历史的一个不错的参考,茶叶的演变带动着历史的变迁——经济贸易,军事人才,国力人力的战争。作者并不是单单谈茶叶引来的麻烦,其中不乏历史的记载与反思。‘以茶制夷’的共识最后却没有挽救中国当时的命运。‘师夷长技以制夷’却在最后收到了成效。
  •     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样的书也太平常了。。。现在不乏写晚清战争的书。追根朔源,无非离不开鸦片战争。但是,作者却写了茶叶的战争,似乎很新奇。于是乎就耐下性子读了起来,原来小小的茶叶却是作者笔下的另一个导致天朝灭亡的导火索。茶叶,白银,鸦片——这三者原来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战争无非就是利益的冲突——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谓是茶叶既成就了中国,也毁灭了曾经的大国,值得我们细细评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