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水经注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郦道元  页数:591  字数:450000  译者:李岫岩 译  
Tag标签:无  

前言

一部举世无双的地理巨著“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随着历史的发展,河流引起人们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公元6世纪早期诞生的《水经注》,以专门记载我国江河水道的古书《水经》为纲。《水经》成书于三国时代,作者已不可考,共记载河流137条,但只是简略介绍每条河源的出处,流经地及最后注入哪条河流,全书比较疏略。《水经注》则立足于《水经》,补充支流及其他水体后达1252条;若再包含湖、淀、陂,泽,泉,渠,池,故渎等水体,则实记2596处,数倍于《水经》之数。《水经注》全文30余万字,逐一阐述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流经地域,汇流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地貌,气候、土壤,植物,农业。水利、矿藏及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作了详尽记述。《水经注》撰写的对象,除了西汉王朝的疆域外,还涉及到当时不少域外地区,包括今印度,中南半岛及朝鲜半岛若干地区,覆盖面积实属空前。《水经注》一书集中国六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水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水利学、考古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难能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内容并非单纯罗列,而是逻辑严密地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记述。正如侯仁之教授的贴切概括:“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郦道元其人及作书原因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

内容概要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6世纪,为郦道元所著,全文30余万字,以《水经》为纲,记载河流1252条,逐一阐述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流经地域、汇流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地貌、气候、植物、农业、矿藏及城邑、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做了详尽记叙,堪称内容宏富的地理百科全书。
为了使这部宏伟巨著以最适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完美展现,编者做了以下几点创新:首先,将全书译为准确流畅的白话文,方便阅读。其次,对原书中记载的大部分河流已考据出现代位置,并在正文中进行标注。再次,完备收录多种版本的珍贵《水经注》图,帮助读者最为便捷地了解古代地理概况和历史地理的变迁。最后,根据当代郦学研究权威专家陈桥驿教授著作中的研究和考据成果,制作了90条《水经注》研究专题。力图既保存《水经注》的原貌,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其成为适合现代人阅读、珍藏、馈赠亲友的经典图文典籍。

作者简介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他从小喜好游历,培养了“访渎搜渠”的兴趣,成年后周游了北方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足迹遍布今河北、河南、内蒙、陕西、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等省。他每到一地都要认真勘察水道形势,游览名胜古迹,在实地考察中搜集丰富资料;并查阅大量文献,引书多达437种,辑录了汉魏金石碑刻多达350种左右,还收录了不少谚语方言、民间歌谣、传说故事等,对《水经》的不足和错误进行了补充,修正,历时半生完成了举世无双的地理名著《水经注》。
关于撰写《水经注》的原因,郦道元在自己的序言中作了交待:首先,当时存在的地理典籍中,《山海经》过于荒杂;《禹贡》只具轮廓;《汉书·地理志》记述不够详备:《水经》虽专述河流,但过于疏略。他为了将自己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最终选定《水经》为纲来描述全国的地理概况。其次,他认识到地理现象的不断变化,因而决定记录瞬息万变的地理概况,以贻后人。

书籍目录

编者序:赋地理于时空的百科全书
原序
上篇 北水
卷一 河水
卷二 河水
卷三 河水
卷四 河水
卷五 河水
卷六 汾水 浍水 涑水 文水 原公水 洞公水 晋水 湛水
卷七 济水
卷八 济水
卷九 清水 沁水 淇水 荡水 洹水
卷十 浊漳水 清漳水
卷十一 易水 寇水
卷十二 圣水 巨马水
卷十三 漯水
卷十四 湿余水 洁河 鲍丘水 濡水 大辽水 小辽水 贝水
卷十五 洛水 伊水 涧水
卷十六 谷水 甘水 漆水 沮水
卷十七 渭水
卷十八 渭水
卷十九 渭水
卷二十 漾水 丹水
卷二十一 汝水
卷二十二 颍水 洧水 渠沙水
卷二十三 阴沟水 获水
卷二十四 睢水 瓠子河 汶水
卷二十五 泗水 沂水 洙水
卷二十六 沭水 巨洋水 淄水 汶水 潍水 胶水
卷二十七 沔水
下篇 南水
卷二十八 沔水
卷二十九 沔水 潜水 湍水 均水 粉水 白水 比水
卷三十 淮水
卷三十一 滍水 清水 漶水 灌水 (氵亲)水 (氵无)水 涢水
卷三十二 谬水 蕲水 决水 沘水 泄水 肥水 施水 沮水 漳水 夏水 羌水 涪水 梓潼水 涔水
卷三十三 江水
卷三十四 江水
卷三十五 江水
卷三十六 青衣水 桓水 若水 沫水 延江水 存水 温水
卷三十七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卷三十八 资水 涟水 湘水 漓水 溱水
卷三十九 涯水 深水 钟水 耒水 洣水 漉水 浏水 (氵买)水 赣水 庐江水
卷四十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章节摘录

插图:上篇 北水卷一 河水昆仑墟在西北昆仑丘有三层。据《昆仑说》记载:昆仑山有三级,最下一级名叫樊桐,亦称板桐;第二级叫玄圃,亦称阆风;最上一级叫层城,亦称天庭。据说天帝曾经住在这里。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禹本纪》内有相同的记载。高诱说:大河发源于昆山,进入地下潜流一万三千里,大禹疏导后才畅通,从积石山流出。按《山海经》说,从昆仑到积石共一千七百四十里。从积石出陇西郡到洛水,照《地志》记载,约五千余里。据《穆天子传》记载,天子从昆山进入西周的京城宗周,从宗周瀍水以西,到河宗邦、阳纡山,有三千四百里,从阳纡西至河首,有四千里,一共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说:昆仑之墟在大晋国正西七万里,是仙人聚居的地方。因为道路险远,史料年代久远,水、陆路取道不同,所计里程不同。其高万一千里。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但郭景纯却认为昆仑山高二千五百余里。《淮南子》说: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一十四步三尺六寸。河水《春秋说题辞》说:河读荷,就是载荷;载荷着天地的精气,分布于四方,怀藏五行中属阴的水,向低处流。《释名》说:河,是下的意思,循着地面向低下处流动。《考异邮》说:河,是水之气,由四渎的精华而成,所以流动变化。《元命苞》说:五行从水开始,万物都从水产生,是元气的渗泄和气血贯通之外。

编辑推荐

《图解水经注》独特之处: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减轻读者长篇累牍的辛苦和烦闷;准确的河流考据,帮助读者定位古地理位置;完备的水经注古图,使读者便捷、直观、愉快地了解《水经注》;增强历史文化感的专题,使读者在“悦”读的同时获取更多有趣信息。《水经注》一书集中国六世纪以前地理学著作之大成,是水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水利学、考古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也是魏晋南北朝山水散文中的佳作。难能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内容并非单纯罗列,而是逻辑严密地进行系统性、综合性记述。正如侯仁之教授的贴切概括:“他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图解水经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刚买到手,号称很多图解,结果一张有用的地图都没有,净是些杂图,我还得对着电脑,打开google,有没有搞错
  •   如题,她还蛮喜欢
  •   通俗,好读,很适合孩子们,大人看看也挺好,古今都比,加深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