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南怀瑾讲佛学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陕西师大  作者:武向南  页数:229  
Tag标签:无  

前言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学贯古今、富有学养的老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从少年时期开始,他就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抗战时期,他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活佛传授。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如此庞大的著作群,构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尽管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常因不合乎标准的学术规范而每每引发争议,但却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笔流畅,没有干涩古板的学究气,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风靡台湾和海外。九十年代初,大陆开始陆续引进其著作,几年间,仅《论语别裁》一书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册。

内容概要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如此庞大的著作群,构成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世界,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尽管南怀瑾先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常因不合乎标准的学术规范而每每引发争议,但却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之言,而且文笔流畅,没有干涩古板的学究气,并不时闪现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的著述就风靡台湾和海外。九十年代初,大陆开始陆续引进其著作,几年间,仅《论语别裁》一书的销量就已突破百万册。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幼读诗书,精研儒、释、道,以及医学、天文、剑道等。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著述有《禅海蠡测》《金刚经说什么》《药师经的济世观》《禅宗与道家》《论语别裁》《原本大学微言》《老予他说》等三十多种,曾被译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韩国、罗马尼亚等八种文字,他的教化涵盖了儒、释、道各家学说,言谈生动有趣引入,可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代言者。

书籍目录

前言/1第一章 听南怀瑾讲佛教◎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联系/l◆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4◆佛教兴起前后的印度宗教哲学/7◎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12◆天上天下/唯我独尊/14◆受生终尽/跃马出城/17◆止止/我法妙难思/21◆众生平等/佛我一如/24◎中国佛教的传播/27◆佛教初传入中国/2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J32◆佛教的鼎盛时期/36◎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40◆无情担板汉/自了生死关/43◆同体之慈/无缘之悲/46第二章 听南怀瑾讲佛理◎四圣谛/50◆苦海茫茫/有求皆苦:苦谛/52◆爱取缠杂/烦恼根本:集谛/54◆生死涅粲/犹如昨梦:灭谛/58◆入定修证/心系一缘:道谛/6l◎十二因缘/63◆千年暗室/一灯即明/67◆贪爱反转/即是慈悲/69◆转识成智/舍染归净/71◆万缘放下/一念不生/73◎三法印/75◆诸行无常/是生灭法/76◆三科法义/对治邪执/8◆诸法无我/自性本空/8l◆皆空五蕴/苦厄皆度/83◆缘起性空/涅粲寂静/85◎业报轮回/87◆因赅果海/果彻因源/89◆三界六道/消业证果/93第三章 听南怀瑾讲佛典◎维摩诘经/97◆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100◎宗镜录/103◆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106◎金刚经/108◆信心清净/即生实相/1ll◎圆觉经/114◆大觉悉圆满/名为遍随顺/117◎楞伽经/119◆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122◎楞严经/125◆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128◎药师经/13l◆饶益一切有情戒/135第四章 听南怀瑾讲禅宗◎初祖达摩大师/139◆廓然无圣/凡夫不知/141◆二入四行/性净之理/144◎维摩禅傅大士/150◆名动朝野/帝廷论义/153◆道冠儒履释袈裟/156◎二祖神光大师/159◆立雪断臂/觅心了不可得/162◆晚年混俗/污身偿债/166◎三祖僧璨大师/168◆信心不二/不二信心/170◆出身未明/乱世疑情/173◎四祖道信大师/175◆轻生死/重去就/179◆直指人心/见性成佛/180◎五祖弘忍大师/183◆转身再世/三世因缘/185◆静乱无二/禅农双修/l89◎六祖慧能大师/192◆不思善/不思恶/195◆风幡不动/仁者心动/197◎牛头禅初祖法融/200◆观是何人/心是何物/203◆以诗入禅/心得自然/205◎马祖道一禅师/207◆心外无法/平常心是道/210◆禅门独行/由海之始/213南怀瑾小传/217附录◎南怀瑾佛学著作概述/221◎参考书目/228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听南怀瑾讲佛教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联系  印度宗教哲学,从《吠陀》、《净争行书》、《奥义书》的发展,演变成各派的哲学,以及与释迦牟尼同时并存的六师外道的学说等。这不但是印度上古文化思想的形态,一直到现在再变成为印度教,或各个地方自由信仰的各种教派,或多或少,仍然保留着过去传统的观念和形式。因为几千年的传统,它已经和日常生活融合成一整体。换言之,这些也已经成为他们的民族意识了。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社会现象。宗教是一种人们自觉的正信。真正的宗教本质上都是向善的,强调自我完善,与人为善;提倡虽将功德回向与他人,自身的功德仍丝毫未损。这在佛经中有一生动的比喻:一盏灯,能够点燃许多灯,而此灯却不会因点燃其它的灯而减弱自身的光明。  南怀瑾先生多次指出,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必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宗教是一种思想、文化,是一种哲学,是对物质、精神世界的主动探索与思考。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而非悬空地存在着。宗教也必然生长于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宗教的发展变迁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历史推进变迁,宗教也随之发生变化。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一直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是今日周旋国际问、推进世界大同的大教。众所周知,佛教发源于印度。古印度是人类文明五大发源地之一。从地理范围来讲,古印度不仅包括今天的印度,也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不丹、尼泊尔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中国在西汉时称其为“身毒”,东汉时改称“天竺”,到了唐代,玄奘法师将其译为“印度”。  印度的远古文明直到1922年才被发现。因其遗址首先在印度哈拉巴地区被发掘,所以通常称古印度文明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它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时至今日,印度是世界上少数仍保存有自身特色、独树一格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的大部分人民似乎仍生活在一个遥远而古老的时空里,因为印度的社会结构基本上是由宗教理论及种姓制度所构成。种姓制度严格划分身份、阶层,这使印度人的社会行为和思维的形成,呈现相当大的特异性。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无可避免地受到天然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是形成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南怀瑾先生如是说。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介于阿拉伯海与孟加拉国湾之间,突出于印度洋,北部以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天然屏障;东北和不丹、尼泊尔、中国交界;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马纳尔湾、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  由于印度“北背雪山,三重大海”的特殊地理,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也由此形成印度一年中的三个季节:每年的三月至五月是暑季,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月至次年二月属凉季;再加上复杂的人种和种族制度等种种原因,自古至今,印度的文化和语言一直没有完全地统一。  印度自吠陀时代(前1500-前700或前600),就依出生身份、阶级,职业等的不同定其种姓,因此构成其独特的社会阶级制度。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僧侣(婆罗门)、王侯武士(刹帝利)、农工商庶民(吠舍)、贱民(首陀罗)等四等种姓,其后逐渐产生副种姓与杂种阶级,而呈现出宗教、历史、社会的复杂形态。贱民又称“不可碰触者”,饱受歧视,被视为不洁。不同种姓之间严禁通婚、共食,且具有极其繁杂的戒律和风俗。  婆罗门的权势主要来自知识传授的独占。长期以来,婆罗门自居为传统的监护者和改造者、教师、文学作品的作者或编纂者。婆罗门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的其它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的思想意识以及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活。修行婆罗门教除了主张严格的种姓制外,还认为人(首陀罗除外)的理想生活应分为四个时期:  净行期(梵行期):幼时入塾,从师学习吠陀文献,实行宗教仪轨,履行宗、教义务,这一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法’一求法。  家居期(家住期):学成回家后娶妻生子,赚取积攒财富,履行成家立业的世俗义务,这~时期的生活目的即是“欲”和“财”结婚和求财。  林居期(林栖期):离家入山,匿迹林泉,打坐参禅,侍梵祭天,过简朴的出家生活,为最后的解脱作准备;此时可携同妻子一起修行。  遁世期(出世期):单独实践苦行,弃家云游乞讨,以苦为乐,磨练意志,寻求最终的解脱。  南怀瑾先生指出,婆罗门倡导的这种理想的宗教生活,之于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则完全被禁止。但婆罗门种姓者并非永远高居其上,他们也可能丧失其经济地位,而其他种姓的人也可凭借各种经济、政治手段提升自身的地位,特别是刹帝利种姓。他们逐渐不满婆罗门所领导的思想旧规,于宗教、哲学、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鼓荡新的思潮,从而寻究真理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根源,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相抗衡。但婆罗门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入难变。  根据印度历史社会的总体结构特征,南怀瑾先生用四点概括出古印度人的思想渊源和文化背景:其一,因地理环境与天然气候的殊异,古印度人喜欢醉心思维,骋志高远;其二,婆罗门教与普及的宗教思想业已根深蒂固;其三,自古倾向于出世思想,以求净化身心,并将林栖遁世视为人生最大享受;其四,思想高远偏向虚幻,缺乏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这也导致其阶级划分森严,贵贱等位悬殊,连宗教信仰的平等自由都无法得到。正因为这样,推崇众生平等的释迦牟尼应运而兴。出身于刹帝利阶级的他以慈悲宏愿,创立佛教,截长补短,存优去劣,应化众生的美善精神,综理百代的文化传统,破除人间的阶级观念,指示人性的升华成就。  印度上古文化的宗教哲学  在中国学术中,对于佛学,有一句习惯的名言,都说“佛学浩如烟海”,由此可以想见佛学内容的丰富,若就学术的角度,用很短的时间,把佛学的重点简介出来,首先须得了解上古时期印度文化的背景。  ——《禅宗与道家》  印度哲学已具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印度哲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古代哲学(约前3000-750)、中世纪哲学(750-18世纪)、近代哲学(约18世纪-1947)、现代哲学(1947年以后)。在最开始的一个时期,哲学思想逐渐从记录在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吠陀》里的神话观念中分化出来。这一过程最集中地表现在对吠陀颂歌——《奥义书》的注释中。  古代印度曾被奥族、荼卢毗人及雅利安人三大族先后殖民,并分别形成其思想与文化,前两者形成印度“非正统文化”,雅利安后来居上,主宰了印度的统治权,形成吠陀文化,并创立婆罗门教。吠陀文化,即《吠陀》经典的古梵文史料,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时期。所谓的《吠陀》经典,汉文可理解为“求了知宇宙人生的智慧”。它包括三大典籍:《赞颂》、《净行书》和《奥义书》。《赞颂》有四种,即指四吠陀:《梨俱吠陀》(赞诵)、《夜柔吠陀》(祭祀)、《娑摩吠陀》(歌咏)、《阿闼婆吠陀》(祈禳);加上《净行书》和《奥义书》,又称六吠陀。  南怀瑾先生认为,《吠陀》的《赞颂》(亦称本集)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滥觞,上面记载的祭祀神祗、禳定祈福等行为就是吠陀教的主要宗教活动。当时的雅利安人正处在入侵扩张阶段,战事频仍。人们之所以膜拜神明,是因为希望通过此种祈祝行为使得神明保佑他们战争胜利,生活幸福。在他们看来,人类的灵魂是不灭的,躯壳死后,灵魂还回到夜摩天(六欲天中第三层天)去。所以人的死亡也并不是件可怕的事情。单纯的神明崇拜并不能形成一种正式的宗教。为了满足形而上的需求,由此逐渐产生了一种“原人论”。原人就是造化一切的主神,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他是宇宙人类的原始者,宇宙万物的形形色色,也全都是原人的分化。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一观念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原始的宗教意识是一样的,所以说吠陀教是一种单一神教(在多神之中相信有一个最高的神)。作为宗教,吠陀教略显原始,但它为随后产生的婆罗门教奠定了基础。

媒体关注与评论

  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德国哲学家尼采  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问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思想家梁启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听南怀瑾讲佛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知道佛学从祖母那里,貌似老人都是有点信佛的。相信因果循环。   后来再接触,是偶然间看到鸠摩罗什大师的介绍,知道什么是大小乘,之后便一直找寻关于佛学的书。   南怀瑾的讲解很通俗易懂,对于佛学的那些个原理,我是讲不出来的,但是看南的书是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