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冯友兰的哲学道路

出版时间:2004-1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郁友学  页数:367  字数:29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世纪之交,深入研究百年巨变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进步的本质,系统总结本世纪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个方面的经济和教训,为21世纪新的奋进指出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重在课题。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分工协作来完成。其中,总结和反思百年中国的精神历程,对20世纪中国哲学和思想文化作一番系统的总结、反思和自我批判,是这个大课题中的一个子课题。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中国的学术界、思想理论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在几位中国哲学史界老前辈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主要由国内十个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点中的中青年教授参加的编委会,他们分别联系的作者,大部分是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学者。年轻人精力充沛,思想敏锐,富有开拓创新和探索的精神。我们要求各位作者在详尽占有资料、准确理解原著的基础上,用正确的观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述,力法语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至于学术风格则不强求一律,可以各有特色,各尽其长。    本书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之一,试图从冯友兰在哲学与哲学史之间所走过的道路,对冯友兰进行全面的评价。

书籍目录

全面评价冯友兰(代序)导言第一章 哲学与哲学史统一的开端——最初的哲学活动与《人生哲学》  第一节 从柏格森哲学到实用主义再到现实在论——美国留学时期对西方哲学的学习及其哲学观的变化    一、研究西方哲学    二、哲学观的变化  第二节  哲学者,求好之学也——《人生哲学》中的哲学观    一、究竟什么是哲学    二、什么是“较对之人生论”  第三节 同情的了解与善意的批评——《人生哲学》中的哲学史方法论    一、同情的了解与善意的批评    二、比较研究,不分东西    三、叙述式与选录式之统一  第四节 重理性、轻直觉——《人生哲学》中的哲学创作方法    一、重理性、轻直觉    二、“照着讲”与“接着讲”相统一  第五节 三道十派——中外人生哲学与派别  第六节 吾人之生活即人生——一个新人生论  第七节 冯学的源头——《人生哲学》在冯友兰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第二章 哲学史家地位的确定——两卷本《中国哲学史》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建立  第二节 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中国哲学史的分期  第三节 哲学观和哲学史观    一、哲学与中国哲学    二、哲学史与写的哲学史  第四节 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    一、同情的态度    二、释古的立场    三、宋学的方法  第五节 史料的处理    一、史料的取舍    二、史料的真伪  第六节 学术贡献及成就    一、诸子之起源    二、先秦儒家    三、道家及新道家    四、先秦名家    五、秦汉之际之儒家    六、宋明道学    七、清代思想    八、中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第三章 哲学家地位的确定——新理学体系的创立  第一节 新理学体系的创立  第二节 新理学体系的内容  第三节 新理学体系的方法  第四节 新理学体系是传统哲学的延长和继续第四章 展开于哲学史中的新理学  第一节 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关于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新观点  第二节 新理学方法的哲学史运用  第三节 新理学观点的哲学史展开  第四节 哲学与哲学史的统一第五章 新哲学观与重写哲学史(一)——《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第六章 新哲学观与重写哲学史(二)——七卷本《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章 哲学与哲学史之间——从中国哲学史的传统看哲学的性质、作用以及世界哲学的未来结束语 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冯友兰的哲学道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了解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很有帮助。是一本不错的学术著作,值得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