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圣坛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俞中立 编  页数:34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世纪初,为提升学术之境、推进学术交流,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大夏讲坛”,广邀海内外各个领域的名家,举行系列的学术演讲。本书所汇集的,便是其中的部分演讲录。    王国维在20世纪初曾提出“学无中西”之说,这一观念在一个世纪之后依然显示着其内在的生命力。纵观呈现于本书的演讲篇目及演讲学人,所论兼及东西,论者无分中外;东西、中外之间已不复判然划界。思想和观念的如上贯通不仅在形式的层面展示了学术交流的扩展,而且在实质的层面体现了世界的视域。如所周知,近代以来,中西之学的相遇、互动,已成为基本的历史事实,这一现象在更广的意义上以历史已成为世界的历史为其前提。从学术文化的衍化看,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中西之学主要都在各自的传统下相对独立地发展,然而,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以后,思想与学术便第一次能够在实质的意义上超越单一的理论资源和传统,真正运用人类的多元智慧推进对世界的理解。在“学无中西”的视域下,中西之学都呈现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相关之源,而中国文化与学术的现代延续,也由此获得了更为深刻的意义。演讲集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具体地体现了以上历史趋向。

书籍目录

序中国与西方的智慧  庞朴  中国人的智慧——从一分为三谈起  南乐山  当代儒家思想的扩展形态  汤一介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弗朗索瓦·于连从希腊到中国——迂回与回归,  或如何回溯欧洲理性的成见  理查德.罗蒂  困于康德和杜威之间——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  约翰·R·塞尔语言的本质  格奥尔格.伊格尔斯理性主义及历史学研究:与后现代主义商榷  林毓生  学术自由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含义  墨子刻  当代自由主义的困境  一论哈耶克、约翰·顿、罗尔斯和罗蒂比较视野中的历史  肯德尔·麦耶斯历史为什么重要  许倬云从历史看人物    ——以刘邦和朱元璋为例  卜正民  17世纪中西世界地图的互动式变革  裴宜理比较视野中的近代中国社会运动  谷川道雄  日本京都学派的六朝社会观  本杰明·艾尔曼  明清时期中西科技比较研究——侣世纪耶稣会士来华科技传播局限性原因探讨  李学勤最新考古发现对古代研究的影响现代性与全球化  奎纳尔·希尔贝克其他可能的现代化过程?  曼纽尔·卡斯特比较视野中的全球化与社会变迁  滨下武志 全球历史研究与东亚——全球化中的东亚地缘文化  杜赞奇 宗教与公民:亚洲现代经验的比较  钱乘旦 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英法两国比较大都市与社会变迁  安东尼·维德勒 现代主义和大都市:从勒.柯布西耶到莱姆·库哈斯的城市理念冲突  彼特·泰勒 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上海、香港、台北和北京:地位、趋势和展望  郑杭生实践结构论初探    ——兼论两种社会转型观的原则区别  :  马尔科姆·戈登 盎格鲁一撒克逊文明和现代英国社会的形成    叶文心 都市的辉煌:1843~1945年的上海文化史

章节摘录

  中国人的智慧——从一分为三谈起  围绕一分为三这样一个主题,庞朴先生进行了条分缕析、十分细致的分梳。通常提到的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一分为二指将事物分为两个方面,合二为一则注意到了两个事物的统一问题;但是相对于庞先生提的一分为三,合二为一之“合”似乎更多地体现在静态的、空间的意义上。从哲学上说,一分为三已涉及度的问题。在对事物一分为二之后,如何进一步理解其统一?这里便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这个度的把握非常困难。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去把握度。在这方面,庞朴先生的“一分为三”,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思路。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要认清全球化的动向,因为就我理解,全球化可以同化也可以和化。假如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用它的方式把大家都同化了,那也是一种全球化。如果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大家共同起来互相交流、互相吸取,那也是一种全球化,那是和化。和化和同化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这是中国人的智慧。所以今天我要从中国人的智慧谈起,那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博大精深的智慧,一次、两次,一个领域、两个领域是很难谈完的。所以我今天从一分为三谈起。  说到一分为三大家不太熟悉,因为没有见过这个说法。大家比较多见的是一分为二。如果一分为二是对的,那么一分为三就错了。不能既一分为二,又一分为三。还有些人可能一分为二也不大熟,但是至少矛盾这两个字比较熟。矛盾是表现中国人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术语,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大家在中学的时候,语文书上大概都选了矛盾的故事。大家都还记得有一个卖矛的人在那里夸口,在那里做广告,说:我的矛可以戳破天下任何的盾。第二天他卖盾了,他又做广告,说:我的盾可以挡住天下任何锋利的矛。那么,第三天就有人来问他,用你的矛戳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哪?这就是我们后来说的自相矛盾。自相矛盾,前后矛盾,往往是形容想把两个对立的意见让它同时存在,同时都肯定,那是不可能的。故事究竟是为了说明什么呢?这个故事是在《韩非子》里,是一个叫韩非的人写的,这个故事不能叫故事,叫寓言。寓言的“寓”:就是住进一些要表达的意思。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本来在矛盾提出的时候,它是为了反对一种说法。因为当时的儒家学者们宣传尧舜是好皇帝,是圣人。先说尧是圣人,当他当天子的时候,据说国内到处都是歌舞升平、莺歌燕舞,治理非常好。然后再宣传舜,舜怎么宣传呢?舜是平民老百姓,他在民间住着。邻居在争地界,你种到我的地里,我种到你的地里,互相打起来。舜到了那里,由于舜的道德的感化,人们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好了。然后,海边打鱼的渔民互相抢渔源,舜到了那里也打鱼,把这渔民也感化了。然后,在烧窑的那个地方,人们烧的窑器、陶器很不规范,舜也在那里烧窑,他用他的行为也把那里的人们给感化了。因此,舜走到哪儿,就可以感化一方。于是,有人问,你刚才表扬尧,说尧当天子的时候,普天下国泰民安。请问,如果是这样,舜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呢?如果肯定舜的话,那不等于批评尧吗?如果肯定尧,那不让舜没活可干、没法表现吗?这叫矛盾。这是矛盾这个寓言最早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说不可两立,不可两誉,它的结论就是这样。表扬这个人,又表扬那个人。如果这两个人有一个关系,表扬了一个,就不能表扬另~个。誉了尧,就不能誉舜。誉了舜,就不能誉尧。尧和舜的名声是不可两立的。换言之,就是势不两立。势不两立就是这个意思。最早的矛盾大概就这样。矛盾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问题是矛盾这个术语,矛盾这个范畴。这个概念后来在中国,特别是到20世纪,把它运用到哲学里,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来运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哲学范畴里运用次数最多的大概就是矛盾这个概念。20世纪以前,中国的文章里也会运用到矛盾这个词,但是大体是在文学意义上,或者是在韩非原来的不可互相矛盾的那个本来意义上去运用的。在以前,没有把矛盾用来作为哲学范畴。最后,把它普遍化了,或者说简单化、明确化了,或者叫做两点论,或者叫二分论。两点论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也都有他的缺点;办任何事都有它的困难一面,有它的顺利一面,不要只看到困难,也要看到顺利。二分论就是一个东西总是分为两个方面的,比如说一个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这实际上都是矛盾。大家都知道,后来有一个伟人写了一部著作就叫《矛盾论》。在那个情况下,普遍在这个意义上运用。但是矛盾这个词,今天运用在哲学上,我们现在来检讨,它不是最能妥帖地表达哲学上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一个词,哲学上要表达的一种思想是什么呢?就是想要表达对立的是同一的这样一个哲学思想。一切对立的东西在一个条件下又是同一的,一个同一的东西又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对立、同一的哲学思想用矛盾概念不能很准确地表达。为什么?因为矛盾的概念更多地是强调势不两立那一方面。从字面上,从它本来的含义上,它不能表达统一的那一方面,它只能表达对立。正因为强调对立,所以它更难表达同一。所以从韩非讲述了矛盾这个故事以后,2000多年里面确实少有人在哲学意义上运用矛盾这个词。  在哲学上,在中国,要谈对立统一,在中国哲学上有很多词,但恰恰没有用矛盾这个词,用得最多的是阴阳这个概念,这对范畴。矛盾,只在文学意义上去用,或者在一般的语词上来运用。其他各种领域里,类似的词很多很多。你看,我们随便说,刚柔(有刚有柔,也可以表达对立同一的思想)、经纬(经度、纬度的经,经和纬实际上是对立同一的关系)、正反(正面、反面)、错综(错综复杂的“错综”,这个稍微解释一下,一般我们不太容易把它想到对立同一上去。事实上,“错综”是中国非常好的一个概念,错,铁匠、木匠用的锉、锉刀,锉刀的铁上有互相交叉的纹路。锉刀的锉就是南北纵横、交错的错。综呢?综是织布机上的零件,一脚踩下去,“咵塔”,把经线拉成这样,再“咵塔”,把经线拉成那样。经线可以上下,纬线穿过来穿过去,这样就织成布了。综的特点是合,给人的感觉是把对立的东西合起来。错是分裂的感觉。所以,错综是对立同一。但现在只是在一般语词意义上使用,如“错综复杂”一词,它提示我们的意思是复杂,我们很少去想到一个错、一个综,形成对立同一的关系)、虚实、动静、清浊、形神(这都是表示对立同一的术语,但各个内容偏向不一样)、屈伸(一屈一伸)、消息(这个要稍微说一下。不然我们年轻人不太注意,一提消息就是什么新闻、隐私被暴露了,或小道啊。其实消息本来不是这个意思。“消”是往下落,“息”是往上涨。“消”是消失的消,息是增加。息为什么是增加?其实我们整天跟这个打交道。你存了lO0块钱在银行,银行明天给你生了1分钱的利息。l00块钱生1分利息。息就是可以自动生长,叫利息。医生说有一种东西叫息肉,割掉了明天又自动长出来。这就是息。这是很好的意思,可惜现在都不怎么用了。说清楚之后,大家会觉得这是非常非常生动的中国人智慧)、左右、前后、头尾、表里、抱负(抱负的本来意思叫负阴而抱阳,《老子》里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负就是后面背着一个,抱是前面抱着一个,两种动作,正好是对立同一的动作)、内外、尊卑、贤愚、始终等等。

编辑推荐

  大夏讲坛丛书。  学术演讲使学术由个体的沉思走向公共之域,全球背景下中西文化之间的彼此激荡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文化自身的反思和发展历史己成为世界的历史。  ——杨国荣  “大夏讲坛”丛书2,智慧的圣坛,庞朴,汤一介,弗朗索瓦·于连,理查德·罗蒂,约翰·R·塞尔,格奥尔格·伊格尔斯,墨子刻,肯德尔·麦耶斯,马尔科姆·戈登,叶文心,俞立中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智慧的圣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