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书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镇西  页数:170  
Tag标签:无  

前言

  读教育学著作,我最怕读到诸如“后×X主义”、“结构效度”、“认知编码”、“心理复合体”之类深奥、晦涩的名词术语——也许这些术语本身是科学的,但无奈我一看就头疼,因而连书也索性丢在一边。而且,我敢说,这种心灵的折磨不只我独有,恐怕许多第一线的教师都有过类似的自卑体验。  而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是例外。相信绝大多数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要相信孩子》等著作的人,都会惊叹:“原来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  是的,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著作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是因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来自乡村的“平民教育家”。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人。第一次走上讲台时,他年仅17岁。然而,这不妨碍他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挥洒自己赤诚的爱心。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介绍了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第二辑,收录了2004年11月,作者出席“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学校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的日记;第三辑,收录了2008年9月,作者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零距离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日记。   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著作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鼓舞了几代中国教师的成长。本书记述了李镇西老师27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历程。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一位中国的普通教师如何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下,成长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本书并收录了2008年9月,作者赴乌克兰出席纪念苏霍姆林斯基九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零距离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日记。文字鲜活,启人良多。本书是教师深入认识苏霍姆林斯基的优秀读物,也是中国教师专业成长的极好案例。

作者简介

李镇西,1958年生。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兼班主任,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
  出版有《爱心与教育》《教有所思》《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班

书籍目录

自序  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第一辑  穿行于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森林  一 最初的“启蒙”    第一缕霞光    心灵的拥抱    “痴迷”的岁月  二 对孩子的爱、尊重和信任    重新打量我的学生    善待“透明的露珠”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三 大师对我说……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人的充分表现,这既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    “学习只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爱别人是培养为祖国服务的爱国主义花朵的沃土。”    “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  四 相聚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下面    从心里流出的文字    慎言“超越”    终于来到北京    专家云集的盛会    我的大会发言    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我的鼓励    “因为我们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呀!”第二辑  又见苏霍姆林斯卡娅——江阴日记选  一 2004年11月9日    走进华士实验学校    在苏霍姆林斯基纪念馆  二 2004年11月10日    聆听专家报告    “追求充满人性的教育”    和卡娅交谈    与巴傅雷什中学“建交”    学生的信感动了卡娅  三 2004年11月11日    智慧的声音    采访伦达克    遗憾的早退    “我坚信,你们将会成长为真正的人”第三辑  走进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乡——乌克兰日记  一 2008年9月23日    踏上“朝圣”的路途    《青铜葵花》伴着我    海关受阻  二 2008年9月24日    在“教师之家”    去基洛夫格勒  三 2008年9月25日    “夏蓝天”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注视下    意外的获奖    “如果你不爱孩子,你就从事别的职业吧!”    “我和你,心连心”  四 2008年9月26日    朴素的巴甫雷什中学    “他是一个平凡伟大的人!”    不尽的思念    在巴甫雷什中学午餐    森林中的学校    今夜星光灿烂  五 2008年9月27日    第一次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像    “人性在废墟中闪光!”    “我们的感受是相通的”    别致的晚餐  六 2008年9月28日    参观苏霍姆林斯基中学    和彼得洛维奇聊天  七 2008年9月29日    来到雅尔塔    巨人安排历史    “铁的手腕”    突然想到“八一九”    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健在……  八 2008年9月30日    令人惊叹的诚信    思绪如风飞扬。    今天,我们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什么?

章节摘录

  第一辑 穿行于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森林  一 最初的启蒙  对我比较熟悉的人,常常会从我的文字里读到一个名字:苏霍姆林斯基。在我的教育论文中,被引证最多的教育家,除了陶行知,便是苏霍姆林斯基。  对于陶行知,一般读者都很熟悉,对他的教育名言的引述,从未引起朋友们的不解。但苏霍姆林斯基则不同,他是苏联的教育家,我对他的教育观点的引用,常常使一些朋友疑惑:那么多教育家,你为什么单单看中了这么一个外国人?  说“单单看重”有点夸张,但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推崇远远强烈于对一般教育家的注重,以至现在有不少朋友说我是“苏霍姆林斯基迷”、“言必称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我从来都不予以否认,而且,我还曾在《爱心与教育》一书的引言中自豪地宣称:“从我第一次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开始,我就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  第一缕霞光  我读大学时是很不喜欢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不单单是因为这些课程的教材枯燥、乏味,更重要的是,当时我一厢情愿地做着我的文学梦,自以为以后是“当作家的料”,那些教育学、心理学与我何干?所以,每次上这样的课,我多半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写自己的所谓“朦胧诗”。  这种“惯性”甚至持续到我已经被分配到乐山一中——在参加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从来没想过要读什么经典教育学著作。  因此,当“苏霍姆林斯基”这6个字第一次映入我眼帘时,自然被我冷落了——1982年9月的一个晚上,我在刚分配来的青年教师郝小江宿舍里闲聊时,他热情地向我推荐…本名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书,我仅仅瞥了一眼作者的名字——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这个“名字”十分拗口(十几年后我才搞清楚,这其实不是名而是姓),我便翻都懒得翻了!  谁知不久,我竟主动追求起苏霍姆林斯基了。  那是我出手打了一个学生之后,被校长狠狠批评了一顿,叫我“好好想想”。当时,年轻气盛的我顶撞道:“我早就想过了,没有什么可想的!”其实,我当时何曾不知道教师打学生是极其不对的?只是嘴硬罢了。在那一段日子里,我心里十分难受:不是对自己的错误后悔莫及,而是对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当教师产生了怀疑与自卑。  星期天,我去逛书店。在玻璃书柜中(那时还不兴开架售书),我看到了一本薄薄的书:《要相信孩子》。也许是这个朴素而亲切的书名吸引了我,我立即请营业员把书给我翻翻。翻了几页,我便被它极其平易而又极其流畅的文笔所打动。一看定价:0.32元。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本书。  我是在一个晚上,一气呵成地读完这本小册子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已记不清书中的每一个观点和当时我具体的心理活动,但是,阅读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大脑里——当读到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时,我激动万分,竟情不自禁地从书桌前猛地站了起来,脑袋?下撞着了悬在上方的一盏25瓦的白炽灯,灯盏剧烈地摇晃起来,昏黄灯光下所有的影子都在摇晃,整个屋子仿佛都在旋转……而我却有一种“陶醉”的感觉。  书中那个令我激动的观点是——  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  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  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  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这个观点在我以后的教育历程中,不但被我在文章中反复引证,而且还成了我至今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本来我足在苦闷的心境中打开苏霍姆林斯基这本小册子的,但当我在那个夜晚合上这本书后,我的心中已曙光初露,霞光万道!  这本书,并没有具体的某一句话是针对我打学生这个错误而说的,但全书的灵魂——对孩子的爱和信任——不但使我认识的深刻程度远远超越了“打学生”这个具体的错误,而且使我第一次开始积极地从人性的角度来审视我的学生和我的教育。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这位20世纪30年代就加入苏联共产党的老布尔什维克告诉我——  人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我的启蒙。我以后十几年关于民主教育的思考和探索都是从这个朴素的观点开始的。  所以,我在《爱心与教育》的引言中写道:“可以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心灵的拥抱  从此,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我所能买到或借到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关于人的思考》、《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论劳动教育》、《爱情的教育》、《家长教育学》、《育人三部曲》、《苏霍姆林斯基论智育》、《做人的故事》、《给女儿的信》、《给儿子的信》……直到我最近读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我用整个心灵拥抱苏霍姆林斯基。渐渐地,我了解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生平事迹。于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我的心中活了起来,我似乎能够感受到他的音容笑貌,甚至能够听到他的心脏的跳动——  作为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一位充满童心的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名字是和他创办的帕夫雷什中学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每天的工作、生活是这样的:凌晨5点钟就起来写教育日记,一直写到8点钟。然后,他便来到校门口,以亲切慈祥的笑容迎接每一位上学的孩子。学校上课期间,在校长办公室里是很难找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不过,在教室里、体育馆里、学校养蜂场或教研组会议上倒是町以见到他。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他又来到校门口,以眷恋的目光送每一个孩子回家……在帕夫雷什中学,每一个学生都不怕校长;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在哪儿出现,哪儿就会有一群孩子围上来和他说笑。  看着他那精力充沛、仿佛永远年轻的身影,人们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长期受着伤病折磨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以连政治指导员的身份奔赴反法西斯战场,因身负重伤而被抬下战场,两块弹片一直残留在他的胸部。尽管这样,他仍然一刻不停地从事着教育实践与教育科研,因为他实在太爱他的学生了。为了直接与孩子打交道,他放弃教育局长的职位,而甘愿当一名校长和教师——在担任校长的同时,他还一直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负责教学工作。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教室中给他们上课,在假日里带领他们去郊游,他甚至还和学生一起去荒无人烟的小岛探险。他称学校的每一个学生为“我的孩子”。正是由于他几乎整天都和孩子泡在一起,所以他对孩子们了如指掌。他甚至长期观察并跟踪记录了3700多位学生的成长历程。  1970年9月2日,还不到52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因残留在胸部的弹片侵入心脏旁那根主要的血管而导致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了。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仍然怀念他的孩子们,渴望回到学校去,同孩子们在一起,听孩子们的笑声。他虽然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给后来的教育者留下了40多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小说和童话故事。他的著作被称为“教育百科全书”。  这位伟大而充满童心的教育家,在其晚年著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前言中这样深情地写道:“在一所农村学校身不离校地工作32年,这对我来说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孩子们,所以考虑很久之后给这本书题名叫‘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认为,我是有这个权利的。……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活,走进了我的心灵……  “痴迷”的岁月  现在回想起来,20世纪80年代我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的确是我最“痴迷”苏霍姆林斯基的岁月。后来,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是的,我不否认我的确是在用整个心灵拥抱苏霍姆林斯基,因为在我的眼里,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是无法抗拒的。我曾经在三峡旅游的轮船上进入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心中激起的感情潮水随长江的波涛一起翻滚;我曾经坐在医院的病房里,一边守候病中的妻子一边和苏霍姆林斯基一起进行“关于人的思考”——夜深人静的午夜时分,整个宇宙似乎只有我和苏霍姆林斯基在倾心交谈……这种体验不知有过多少次了,但每一次都让我感到说不出的惬意:当我打开他的书时,一股亲切而温馨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耳畔似乎响起了一位慈爱长者诚恳的忠告和叮咛;而当我关上书时,思想的晴空万里无云,我的思维的翅膀会继续沿着被苏霍姆林斯基所照亮的航程自由自在地飞翔……多少次我甚至痴痴地幻想:如果能亲赴帕夫雷什中学见一见我所崇敬的这位教育导师,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现在想起来感到颇为有趣的是,那时我不但自己迷恋苏霍姆林斯基,而且还“专横”地向我周围的年轻同行们推荐。当时,我担任乐山一中教工团支部书记,于是,便“独裁”了一回:自作主张地从天津人民出版社邮购了二十来本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所有团员教师人手一册。  在我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之初,我就有意识地学习他:学习他对学生的挚爱,学习他对教育的执著,包括学习他坚持不懈地写“教育手记”。后来我在写有关教育论文或著作时,行文风格也散发着一股浓浓的“苏霍姆林斯基味儿”——夹叙夹议,以情动人,将自己对教育的思考融会于一个个教育故事之中;甚至我的第一本专著《给中学生的一百封信》,在体例和书名上都是在模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年龄决定了我不太容易像当年那么“狂热”了,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认识当然也更理智更全面,但就感情而言,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爱,依然没变。  我常常想起那本薄薄的《要相信孩子》。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同事借阅的过程中丢失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就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到今天,这是我的“神圣之旅”。我徜徉在情感的无边原野,飞翔在思想的万里睛空,品味着一首首灿烂的教育诗篇,观赏着一片片绚丽的人文风景。  ——李镇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夏书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李镇西,一位普通的中国教师,在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路途上,教育信念渐坚定,教育目标渐明晰,教育心灵得安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教育者的心灵朝圣之旅。作者这样叙述他的这段旅程:“第一,2008年秋天,我前往苏霍姆林斯基故乡,走进巴甫雷什中学,是‘神圣之旅’。第二,1982年春天我参加工作,27年来我穿行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之林,追随大师,是‘神圣之旅’;第三,1978年春天,迈进了师范大学的校门,选择了教育作为我的职业,直到人生的终点,这是‘神圣之旅’……在我心中,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是’神圣之旅’。”这样的旅程,与其说是在现实中走进苏霍姆林斯基,不如说是在与苏霍姆林斯基神交的过程中,作者神圣的教育信仰逐渐形成。苏霍姆林斯基与李镇西,两个同样躬耕于教育园地的教育者,跨越时空进行精神上的对话,“苏霍姆林斯基是人,不是神”,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过程,是作者对自己逐渐形成的教育信仰的朝圣。经由苏霍姆林斯基,李镇西安顿于自己的教育信仰。《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是作者心底流出的文字。
  •   李镇西的书写得就是好,介绍了李镇西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心路历程。
  •   质量不用说,李老师写的书非常好,书中记载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言论和李老师追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感悟。语文诙谐幽默,又不失高度,非常喜欢。
  •   大夏书系·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   从书中可以看出一个教育者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热爱与追随,让人看了以后特别想了解苏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教育者。。。。
  •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感动你我
  •   我们也要追随苏霍姆林斯基
  •   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深的了解
  •   谢谢我们的李镇西老师,让我们懂得做教育的即要教书又要育人,要用心教育!
  •   一直挺喜欢李镇西老师的书,比较实在
  •   老师取经
  •   李老师的书无条件阅读
  •   专业人士,应该好好阅读
  •   文字优美,以记事为主。
  •   和伟人对话!
  •   向名师学习,有很大收获。
  •   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想更好的了解教育,还是看苏霍姆林斯基的原著比较好!
    作者是位校长,教语文的,文笔还行。感觉图片太多余,是要作秀吗?弄那么多无聊的图片干什么?
    还有很多更好的书可以看,大家就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这本书上面了!
    《周国平论教育》,《做教师真难,真好》这都是要比这本书好n倍的,里面都有作者深刻的思考和见解,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
  •   通俗易懂,看得很快就和读小说一样,点燃了对教育的热情与信心,推荐刚当老师或者有志于教育的人读读,很佩服敢于实践的人
  •   冲着李镇西的名字买了这本书,要追随苏大师还是要看他本人的著作,李大师的经历仅供参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