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的故事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蔚彦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用德文写了一本书:Die Familie Meng(似可直译为《孟家》),1999年在德国出版。问世不久,出版社告诉我,书已入围沙米索文学奖(德国为奖励外国人用德文创作而设立的文学奖)。但是这本书最终并没有得奖。因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鼓励,我决定把书再“译”为中文。因为读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两种文本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原稿中德文编辑删去的部分,我没有再作补充,保留了德文本的基本框架。整本书完全基于历史的真实,所有的故事,如果不是我的亲身经历,一定是孟家人的口述历史。我唯一添加的只是细节。所有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孟森(1868—1938),字纯荪,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著名清史专家。二弟昭常(1871—1919),字庸生,晚清北京法政学堂校长,中国短暂的立宪运动的重要人物。三弟鑫(1875—1895),字潮生,光绪甲午科副榜贡生,他的范文曾经洛阳纸贵。森长子心如(1903—1947),留德博士,国立药学专科学校(现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次子鞠如(1910—1996,法国国家法学博士,北京外交学院教授。昭常二女韫佳(1905—1993),上海中西女中教师,重庆中农小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俄文编译。她的弟弟孟复(1916—1974),北京外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鑫的独子孟宪承(1895—1967),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我的祖父。当时为照顾德文版读者的方便,我从各自人名中抽取一字代替全名,在中文版中沿袭这一做法。于是,同一人物,活动于历史的大舞台,则是历史上的人物,如孟森、孟昭常、孟心如和孟鞠如;同一人物,跃动于笔者营造的小天地,则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森、昭、心和菊。写历史的真实,必然受制于历史文献的局限,写故事或可游走于真实与想象之间。但我在每一章节的末尾,添加历史背景的交代和解释,补充历史资料,用不同字体以示区别,前为故事的正文,后为故事的历史依据,后者或可有助于读者将前者的场景串联起来。我将整部故事纳入历史的框架:第一部“三兄弟”,写森、昭和鑫,时间跨度为1867到1939年;第二部“兄妹们”,写他们的子女心、菊和佳,时间跨度为1925到1951年;第三部“父与子”,则写两层意义上的父与子: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和我。时间跨度为1949到1998年我父亲去世。但我写的不是一部编年史,我只是从历史里撷取松散而跳跃的片段,拌和我的想象而连接成故事。还请读者把真实的故事当做虚构的小说(fiction)来读,因为小说的虚构往往表达出另一层次的真实,而且只有在虚构的小说中,读者和作者才能相互期许——想象的自由。2009年3月

内容概要

  《孟家的故事》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孟宪承之孙。《孟家的故事》以传记形式,描写了孟森、孟昭常、孟鑫、孟心如、孟鞠如、孟昭常、孟韫佳、孟复、孟宪承以及作者孟蔚彦等孟家人,在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中生动的故事。

作者简介

孟蔚彦,生于上海,“文革”期间下乡,返城后在原上海机械学院执教英语、德语。1982年去德国慕尼黑大学,五年后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旋即回国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文学,发表著述译作四十余万字。1989年赴美,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和普莱特学院图书馆学和信息学硕士学位,现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图书馆。1996年出版《在天堂和地狱间倘佯——美国梦寻》,次年上海电视台“阅读长廊”节目曾有专门介绍。1999年在德国出版德文著作《孟家的故事》,次年被选为德国 Chamisso文学奖入围作品。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  三兄弟第二部  兄妹们第三部  父与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进去吧,啊?”姑娘回眸又看了一下阿姨,抿一抿嘴,定一定神,终于踏下三步的台阶,低着头走进茅草屋。低矮的窗边,一个男子闻声站了起来,“姑娘坐。”客客气气的声音,不过那声音似乎连接着窗外江边风的呼啸,低沉而旷远,没有殷勤,没有热络,只有一种凄凉。姑娘的心不觉沉了下去。她是奔牛镇上富户张家的女儿,二十三岁了,相亲居然还是头一遭。不知道是前世作的孽还是后世修的福,这张姑娘就是不肯相亲,多少媒婆兴冲冲来而悻悻离去,多少机会眼睁睁地失去,做娘的跺脚骂也罢,赔笑求也罢,姑娘说不肯就是不肯;做爹的倒是读过点书,又偏爱这女儿,也就随她去了。张姑娘的婚事一拖再拖,拖到这乱世。在这乱世避难的茅草屋,她居然同意阿姨(文镳的姐姐)的撮合,和文镳见面了。他,布衫裹着清癯的身子,微微佝偻了,仿佛三十五年的身世已经不堪负荷。他的故事,她听阿姨说过:本来是孟家的读书人,认准了科举而仕举而光宗耀祖的死理,常卅l地方本来就多读书人,孟家的读书人更兼脾气梗,三年前文镳的兄长去世,为了养家活口,他推开书桌走出家门贩布去了。半路出家的生意人,不识货还不识人,俗话说,亏本的买卖没人做,文镳做的偏偏就是这亏本的生意。落魄的生意人心灰意懒。这本来是他姐姐的好意,一定要拖他来,他说逃难逃到江边,还相什么亲呢?姐姐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百年修得同舟渡,看看去么。他默从了。人是来了,却是满心的凄凉,听不到半点欢乐的锣鼓,只听得胡笳的幽怨。要是膝上架一把二胡,他一上手,一定会如泣如诉拉出乐音来。说来也是不可思议,孟家的读书人成了贩夫走卒,贩夫走卒又同音律丝竹结了缘,不过一两年的工夫,锣是锣,鼓是鼓,琴是琴,笙是笙,大树头孟家的陋巷出了个吹鼓手。从此地方上不论远近,红白喜丧,都邀请他去客串。去就去吧,吹拉弹唱也是发泄,发泄完了,还有好酒好饭的招待,权当对自己的犒劳,一醉方休。可是酒醒,心里越发空空荡荡。他在内心的深处,不敢也不甘,他本来也是读书人啊!明清两朝对优伶的歧视,他知道得清清楚楚,朱元璋曾下诏:“娼优隶卒之家侥幸出身访出拿问”;顺治九年(1652)皇帝题准:“娼优隶卒之家侥幸出身访出严刑究问黜革”;乾隆三十五年(1770)更有法令:“查娼优隶卒之家……本身既经充当贱役所生子孙例应永远不准应试。”他这么吹拉弹唱下去,把自己搭上,愧对祖宗,再赔上儿子,死有余辜了。想到“儿子”,身子不觉震颤,他的走散的妻子(家谱上称韩夫人)已经有了身孕。仗是怎么打起来的,他弄不清楚,只知道披长发的要来攻,拖辫子的要死守,于是小城常州成了兵家血刃之地。那天只听得有人喊“要屠城了,要屠城了”,他就赶回家去,拖了韩氏要走。韩氏说,等一等,收拾个包袱再走,这一收拾就耽搁了时机。出得家门,已经见到火光,听到炮声,他们夹在人流中,出了城门,只管往前,他记得姐姐的嘱咐:出城往北。他不记得是否同样关照过韩氏。当他终于停下步子,韩氏却不见了。丧魂落魄的他,一个人摸到姐姐家。这是江边的一个小村落,傍着一片芦花,芦花低头处,听得到江水的呜咽。韩氏消失了,就像在泥淖中没顶,在黑夜中消融,居然不留一点痕迹。整整四个月,他四处央人打听,答复只有一句:人逢乱世,认命吧。于是有了姐姐的出面张罗。他本来应当带韩夫人省亲,结果却同张姑娘在这儿相亲。“您卖……”“卖布。”文镳脱口而出,心里不觉埋怨:你明明都知道了,还要问。孟家的卖布郎,你相不中就算了。张姑娘却在心里琢磨起来,这“孟”字和“布”字缀在一起,好像还有个说道。对了,孟母断机杼的故事她从小就耳闻。孟母辛辛苦苦织得了布,又三下两下剪断了,为的就是告诉儿子,疏忽随意将尽弃前功,做娘的这么费心思,盼的就是儿子成材。想到这儿,张姑娘的脸微微红了。姑娘家谈什么“儿子”呢?何况又对着个陌生的男人。不过这个字眼“儿子”既然引起她的遐想,她又为何固执地一再谢绝求婚者呢?她不就是为了等待今夜,等待这位腼腆的男子么?他正悄悄隐没在黑暗中,不言不语,仿佛要随他的前妻一样消融在黑夜。只有月光透过窗棂格,顽强地要凸显出他的身影。月光里他的脸庞,轮廓非常周正。也许冥冥中有所谓缘分,将他们在离乱中牵在一起?她真有点后悔,一开口就提了个蠢不可耐的问题:“买卖”。什么别的不能问呢?譬如“您读什么?”一-他本来也是读书人么。问题是,她有资格问么?她,目不识丁!不过,一个目不识丁的母亲,养育出一个学问满天下的儿子,这又是何等的荣耀!有孟母才有亚圣,孟母识字么?不知为什么,还有一段故事涌上心来,这是听阿姨(文镳姐姐)讲的。七年前,常州为太平军所围,傅寡妇(其丈夫文联是文镳的堂兄)带了两个女儿逃难,来到离上海不远的孙家圩,两天两夜不眠不食,终于精疲力竭。母女仨躲入一个废弃的农舍,傅寡妇不敢合眼,警惕着四周的危象。凌晨时分,她似乎听到嘶喊声和脚步声由远而近,她推醒女儿:“快走,逃命去吧。”女儿却不肯:“伸头一刀缩头一刀,娘啊,让我们留下来吧。”傅寡妇断然拒绝,女儿终于一步三回头地离去。傅寡妇刚刚要松一口气,却发现小女儿还牵着她的裤腿,死也不肯走。这时带刀带枪者(按家谱的说法是“粤匪”)闯将进来,傅寡妇勃然大怒:“你们烧了我的房子,还要来抢人么?伤天害理!天能宽恕么?”语调激烈尖刻,让当兵的大吃一惊,他们抡起拳头让她闭嘴,她骂不解恨,抄过板凳要砸,当兵的动了杀心。女儿见势不妙,跪地求情:“杀了我,放过我娘吧!”当兵的找来一条绳索,将母女俩双手反剪在背后,再将绳索抛过屋梁,猛地一抽,母女俩就被吊在半空。他们又抱来湿柴干草,堆在她们脚下,点上火,浓烟升腾而起。两天后大女儿摸了回来,茅舍还在,妹妹躺在地上死了,傅寡妇还悬在梁上,身子精赤着,双目熏瞎了,毛发燎去了。女儿哭着解开绳索,将她安放在地上,她还在喘气,还在骂骂咧咧,两天后才死去。阿姨说到这儿肃然起敬:“这就叫威武不能屈。”张姑娘从小也听父亲吟诵过孟子的警句,不过要过多少年,她才能体会到孟家的哲学原来如此简括。傅寡妇似乎就在耳畔喘息,张姑娘不觉自问:“如此刚烈我能做到么?我准备好了做孟家的人么?”文镳在纳闷,猜不透张姑娘的眼睛为何突然发亮,他已经习惯内向审视自己,不敢去揣摩他人的心思,多少年的卑微、悲伤、绝望,压得他透不过气来;而家庭的温馨、女人的眷爱、父亲的骄傲,这一切又随着韩夫人的消失而消失。他不敢大声嘶喊,只敢喃喃自语。他一直在习练着,去看淡一切,没有希望便无所谓绝望,不过没有儿子他却承受不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己无法企达的可以寄希望于儿子,儿子总是自己的骨血。不过他有能力续弦么?上天将韩夫人召唤而去,许是惩罚他;上天将张姑娘引到面前,这又是……上天的意志,人不可出其左右,他不觉朝对面的姑娘偷偷投去一瞥,她似乎也在注视着他。她并不漂亮,圆脸,五官端正,表情太严肃了。他想到姐姐对她的赞语:“宜男相”。本来要不是战乱,与一个女子独处一室,断断不可为,不过此刻他倒不觉得其间有任何隐含的轻薄,只有去做一件大事的严肃,尽管这事还只有模糊的轮廓。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中国著名教育家孟宪承之孙。本书以传记形式,描写了孟森、孟昭常、孟鑫、孟心如、孟鞠如、孟昭常、孟韫佳、孟复、孟宪承以及作者孟蔚彦等孟家人,在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中生动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家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的人不多,其实很喜欢,文笔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