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李永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06出版)  作者:李永燊  

内容概要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第3版)》主要内容包括: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情感性、文学的审美性、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作品的体裁、文学的创作过程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引论 第一编 文学特性 (导读) 第一章 文学的形象性 第一节 文学形象的内涵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特征 第三节 文学形象的多样性 第二章 文学的情感性 第一节 文学情感的内涵 第二节 文学情感的表现 第三节 文学的情理关系 第三章 文学的审美性 第一节 文学审美性的内涵 第二节 文学审美性与形象性、情感性的关系 第三节 文学综合审美功能及美育 第四章 文学是语言艺术 第一节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其他艺术之比较 第二节 文学语言的特征 第三节 文学语言的构成和锤炼 (研讨) 一、巴尔扎克:《高老头》 二、舒婷:《呵,母亲》 三、朱自清:《背影》 四、杨朔:《荔枝蜜》 (观赏) 第二编 文学作品 (导读) 第五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 第一节 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学作品内容的要素 第三节 文学作品形式的要素 第六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一节 体裁的形成、发展与分类 第二节 诗歌 第三节 散文 第四节 小说 第五节 戏剧文学 第六节 影视文学 (研讨) 一、莫泊桑:《项链》 二、闻一多:《死水》、《也许》 三、文学世界中的“青春流浪”主题初探 四、校园文学作品 五、网络文学作品 (观赏) 第三编 文学创作 (导读) 第七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准备和过程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真实性和倾向性 第三节 文学典型和典型化 第八章 文学的创作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第二节 灵感思维与模糊思维 第三节 创作思维的多功能 第九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创作方法的两大潮流 第二节 古典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创作方法 第十章 文学的风格流派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内涵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特征 第三节 文学流派及其多样化 (研讨) 一、屠格涅夫:《木木》 二、沈正钧:《孔乙己》(越剧) 三、贾平凹:《一个有月亮的渡口》 四、陈祖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节选) (观赏) 第四编 文学发展 (导读) 第十一章 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第一节 文学与经济基础 第二节 文学与上层建筑 第十二章 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文学发展与文学交流 第三节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 (研讨) 一、郑小琼:《铁•塑料厂》 二、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三、《中国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节选) (观赏) 第五编 文学赏评 (导读) 第十三章 文学欣赏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三节 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第十四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和原则 第四节 文学批评家的修养 (研讨) 一、孟浩然:《春晓》 二、曹禺:《雷雨》 三、老舍:《骆驼祥子》 四、路遥:《人生》 五、郭志刚:《我看文学研究和文学欣赏》 (观赏)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题材的开掘 叙事性作品与抒情性作品的题材,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抒情类作品由于只是集中表现作者的内心感受,因此它的题材比较单纯,一般没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叙事类、戏剧类的作品由于要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因此它的题材比较复杂,有人物、环境、情节。但是,不管什么题材,都是社会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与社会生活相连的。 题材容量可大可小。大者旁及社会动态或人类命运,例如《—次难忘的航行》的题材,周总理的崇高品质与他所扭转乾坤的气魄相扣;小者仅及秋毫之末或父子深情,如《背影》的题材惜别之情与慈父之心相融。 鲁迅指出:“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我们文学选材很重要,但是题材也不是决定一切。同一个题材,作家开掘怎样,也是不能忽视的。五四时期,写人力车夫的题材不少,像胡适等人仅仅表示同情,而鲁迅的《—件小事》则表现了人力车夫扶起摔倒的老妇人,忘掉自我关顾他人的伟大灵魂。都德的《最后一课》,表面上看来,写小学生对韩麦尔先生感情的转变,实际上是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感触正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层次的表现。 托尔斯泰曾经以科尼讲述女犯人奥尼的故事,写了悔罪的尤希科夫与奥尼结婚,书名《科尼的故事》。然而,他并不满意,认为这只是生活的表层现象,不可信。后来,他改写了《复活》,第一次草稿,也有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结婚并侨居英国的结尾,又觉得这也不真实,最后开掘下去,认为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的决裂才是最后生活发展的逻辑,才是有社会意义的。 总之,作家选择哪些题材,撷取生活的哪一方面或哪一片断,都应该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写出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开掘出深藏个别人和事背后的社会意义,体现出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 二 主题 (一)主题的形成 主题是指文学作品中整个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基本思想。它是贯穿于作品始终,对作品内容和形式起着统帅作用。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讲到诗时说:“作诗如先命意,意正则思生,然后择韵而用,如驱奴隶,此乃以韵承意,故首尾有序。”李渔《闲情偶寄》也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这里所说的“意”,“主脑”,就是指主题。 主题是作家在生活体验和艺术实践中,在题材的选择和形象的酝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魏巍说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曹禺也曾经谈及这种创作经验:“我想用片断的方法写《日出》,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高尔基说过:“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聚集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个形式。”这说明主题来自生活,它从萌发到发展到确定,都是和具体形象相联系的,是作家对生活反复深入思考的产物。 主题形成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随着作家处理题材和塑造形象的过程,逐渐形成并确立主题。如果对题材的开掘越来越深刻,主题的表现就必然越来越鲜明,如歌剧《白毛女》由原来在民间流传的白毛仙姑出现,引起群众信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素材,给以改造成为地主黄世仁逼死杨白劳、强抢喜儿,使喜儿过着非人生活以及喜儿被人民政权解救的题材,进而形成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主题。第二,作者在生活母胎中,产生了一种创作意图,先于某一具体题材,情节或形象而孕育了主题的雏形;之后,又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为主题。茅盾创作《子夜》前,结交了革命者、企业家、自由主义者、银行家、公务员,于是思考了中国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后来写这部小说时开掘了题材,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题。它类乎“意先于笔”,如同郑板桥之画竹,“成竹在胸”而挥毫写意。这两种方式,都是生活积蓄于作家心中的结果。

编辑推荐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第3版)》为高校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使用。《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文学概论(第3版)》由李永燊主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