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诗人柏拉图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戈登(J.Gordon)  页数:628  译者:刘麒麟,黄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戏剧诗人柏拉图》选择了十三篇西方学界关于这个主题的优秀的论文,阐释了作为诗人柏拉图的戏剧创作、与希腊诗歌传统的关系和由他挑起的诗与哲学之争。本书分三个部分:“戏剧诗人柏拉图”、“柏拉图与诗的传统”、“重申诗与哲学之争”。第一部分着重于刻画柏拉图的诗人面容;第二部分也可以命名为“柏拉图与希腊古典传统”,其中体现的俄耳甫斯密教精神的解读让我们耳目一新;第三部分则重返柏拉图《王制》第十卷,在这一卷里,诗和哲学之间的分歧、斗争似乎被苏格拉底用一个厄尔神话取消或曰弥合了。展读《戏剧诗人柏拉图》,让我们深入地跟随古人思索,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话语不时在我们耳边响起。要治愈时代的“厌辩症”,重新树立高贵、美好的精神尺度,《戏剧诗人柏拉图》中戏剧化的柏拉图将是最好的选择。

书籍目录

导言:柏拉图的诗人面容(张文涛)戏剧诗人柏拉图戈登作为诗人和戏剧人的柏拉图(黄莎译)布朗德尔戏剧与对话:柏拉图对话的戏剧形式及其解读问题(张文涛译)吉利德《斐多》的戏剧结构(刘麒麟译张文涛校)戈登柏拉图对形象的运用(黄莎译)奈丁格尔远距离的看:柏拉图的写实性模仿与想象性模仿(王琴译)柏拉图与诗的传统佩恩作为神话拟剧的《克力同》(罗晓颖译)纳吉泛雅典娜节上的荷马与柏拉图(乔戈译)麦加希柏拉图的俄耳甫斯世界(卓新贤译)奈丁格尔柏拉图对雅典悲剧的运用和批评(张如贵译)奈丁格尔柏拉图与雅典喜剧(胥瑾译)重审诗与哲学之争格里斯渥德柏拉图论诗和修辞(张文涛译)辛奈柯古老的纷争:《王制》卷十中苏格拉底对诗的批评(罗晓颖译)德内恩解决诗与哲学的古老纷争:柏拉图的奥德赛(刘麒麟译张文涛校)

章节摘录

版权页:但事实上,(柏拉图的)作者声音的自我退避是绝然彻底的,戏剧形式清楚明白。柏拉图不仅在其所有作品中都没让自己成为一个人物,而且还不时以某种方式提请读者注意他自己的缺席。当我们被确实告知“柏拉图”不在场时(《斐多》,59b),这最明显。但在其他地方,这种缺席也更间接地提示出来,比如在《帕墨尼德》和《王制》中通过他兄弟的在场(参W.八.Johnson1998:583)。在《泰阿泰德》中,柏拉图通过让欧几里德成为中心对话的“作者”,强调了自己的缺席。更为微妙的是,有些对话将苏格拉底连同其对话者来表现,让有思想的读者推断出,在那虚构出来的假定的历史事件中,柏拉图自己本来就不在场。②当然,这决不意味着,柏拉图自己从来都没有坚持过他在对话中探索的那些看法。很明显,对话中遍布着的种种观念,足以激起柏拉图的兴趣去做看来值得的探询,而且乍眼看去,柏拉图似乎在其生命的某些时期,自己就持有不少这些观念。他亦运用戏剧和修辞技巧(尤其是性格化/人物化),在听众中为某些说话者及其态度和观点挣得同情,并让我们远离他人。这些令人同情的人物,尤其苏格拉底,讲述着某些持久而根本的主题,比如灵魂不朽,很难相信,这一主题不归在柏拉图对一些型式(shape)或形式(-form)持久的个人信仰中。③换句话说,我怀疑,比起波洛尼乌斯或哈姆雷特这一人物所传达的莎士比亚的观点来,苏格拉底这一人物更多地传达了柏拉图自己的观点。

编辑推荐

《戏剧诗人柏拉图》:柏拉图代表着哲学,他是诗人的死敌。但是,柏拉图居然还有着诗人的面相?《戏剧诗人柏拉图》选择了十三篇西方学界关于这个主题的优秀的论文,阐释了作为诗人柏拉图的戏剧创作、与希腊诗歌传统的关系和由他挑起的诗与哲学之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戏剧诗人柏拉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