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出版时间:2000-2  出版社:语言文化大  作者:张延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艺术史》是一部供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艺术史的教材。教材涉及美术、音乐、歌舞等艺术门类。时间跨度从史前到当代,长达几十万年,内容比较丰富。教材分九编。除第一编“概论”外,在每一编开头都设有“概况”,简要地综述每个时期艺术的状况。在每一编结尾设有“小结”、“基本概念”和“思考题”。小结简述艺术变化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理论性。基本概念列出重要的人名、作品及艺术用语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艺术史知识。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概论第一章 中国艺术发展的四个阶段一、秦以前的艺术二、秦汉艺术三、魏晋以后的艺术四、近现代艺术第二章 中国艺术的六大特点一、重视和谐二、提倡神形兼备三、注重意境四、追求综合美五、具有象征性六、突出曲线美第二编 史前艺术概况第一章 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一、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造型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造型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造型四、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美术一、陶器艺术二、绘画艺术三、雕塑艺术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的音乐歌舞原始音乐歌舞小结第三编 先秦艺术概况第一章 青铜艺术一、夏商青铜器二、西周青铜器三、春秋青铜器四、战国青铜器第二章 玉器艺术一、夏商玉器二、西周玉器三、春秋战国玉器第三章 绘画艺术一、先秦壁画二、战国帛画三、漆画艺术第四章 雕塑、金银、纺织艺术一、陶塑、木雕二、金银器、纺织第五章 先秦乐舞一、夏代舞蹈二、商代乐舞三、西周乐舞四、春秋乐舞五、战国乐舞六、先秦音乐观小结第四编 秦汉艺术概况第一章 雕塑艺术一、秦代陶塑兵马俑二、汉代陶俑三、汉代石雕四、青铜铸像第二章 绘画艺术一、壁画二、汉代帛画第三章 画像石和画像砖一、画像石二、画像砖第四章 工艺一、玉雕工艺二、古滇族美术第五章 秦汉乐舞一、乐府的创立与发展二、汉代百戏小结第五编 魏晋南北朝艺术概况第一章 绘画艺术一、主要画家及作品二、顾恺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三、墓室壁画四、画论的出现第二章 佛教的兴起与佛教艺术的发展一、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二、石窟建筑三、石窟壁画四、石窟雕塑五、寺庙与寺塔第三章 工艺美术和建筑一、陶塑二、建筑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乐舞一、音乐二、音乐的交流和佛教音乐的传人小结第六编 隋唐时期艺术概况第一章 石窟艺术一、敦煌石窟二、龙门石窟三、其他北方石窟四、四川石刻第二章 绘画艺术一、隋代绘画二、初唐绘画三、盛唐绘画……第三章 工艺第四章 建筑第五章 乐舞第七编 五代、宋、元艺术第一章 五代绘画第二章 北宋绘画第三章 南宋绘画第四章 元代绘画第五章 建筑和雕塑艺术第六章 工艺美术第七章 宋元乐舞第八编 明清艺术第一章 明代绘画第二章 清代绘画第三章 建筑与雕塑第四章 工艺美术第五章 明清乐舞第九编 近现代艺术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艺术第二章 20年代至30年代末的美术第三章 1937年至1949年的美术第四章 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术第五章 “文革”以后的美术第六章 近现代音乐歌舞艺术附录

章节摘录

插图: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但规模大,而且造型非常细腻逼真。秦代工匠们毫发毕现地摹仿战马和士兵,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地塑造(图6)。这种艺术上的现实风格和秦以前艺术的象征风格大不相同。秦始皇希望在死后,仍指挥他的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因此,他要求陶俑重现完整的兵马军阵。这是秦艺术现实风格的直接推动力。汉帝国由于存在时间比秦帝国长得多,所以汉艺术在各方面都有突出成就。汉代工匠继承战国的优良传统,围绕着美化生活的目标从事艺术创作。作品既是用具,又是艺术品。构思之巧妙,令人惊叹。汉艺术继承和发扬了楚艺术活泼空灵的特点。无论陶兵马俑、歌舞俑还是画像石、画像砖,都刻画跳跃飞奔的人、神、兽。工匠既能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和描画古代著名人物、神仙妖魔和奇禽异兽,也能以写实的手法描画现实生活中的达官贵人、文臣武将乃至工匠农夫。汉代艺术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汉代艺术的最高成就表现在雕塑上。霍去病墓石雕、说唱俑和马踏飞燕是其代表作品。霍去病墓石雕借助巨石的天然形状,略加雕琢,就把卧虎、卧马、石牛(图7)的气势表现出来,同时又不失去巨石原有的雄浑;说唱俑则以夸张、简练,甚至某种丑化的手法,把说唱演员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姿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图8);马踏飞燕则以奇丽的想像和高超的铸造技巧塑造出千里飞马的雄姿。这三项艺术成就深刻地反映中国艺术的特点。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史》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艺术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对于中国文化艺术有大体的理解。
  •   确实是这本书 外皮摩擦了 这都没关系 关键是慢到了极点 半个月才到!
  •   卓越继续努力 希望快递能到更多的地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