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出版时间:2004-3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舜徽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往年写过一本《中国历史要籍介绍》,替学习中国历史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介绍了一些重要史籍和学习方法。时间遇得真快,从一九五五年出版以后,转瞬又已二十多年了。这本书早已不易觅得。许多朋友和读者来信,敦促我修订重印,以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于是删繁补阙,又新加一些章节,改名为《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成为这个本子,重新出版。我国历史书籍,起源虽早,但正式成为史学,还是从《史记》开始的。因为《史记》具备了史书内容的各种体例,替后人准备了许多条件。后世许多历史书籍,很少能出其范围,大半是模仿它,不过有些是“具体而微”,有些是“得其一体”而已。所以我在写第三章时,特别就《史记》一书总的精神方面和处理问题、组织材料方面,举出其各种特点,促使读者注意,以便了解其它史籍时,有钱索可寻。

内容概要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 留下大量论著。他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说:“余之治学,始慕干嘉诸儒之所为,潜研于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者有年。后乃进而治经,于郑氏一家之义,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学、经学为基石,推而广之, 以理群书,由是博治子、史,积二十载。中年以后,各有所述。爰集录治小学所得者,为《说文解字约注》;集录治经学所得者,为《郑学丛着》;集录治周秦诸子所得者,为《周秦道论发微》、《周秦政论类要》;集录治文集笔记所得者,为《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旧书,则于《史通》、《文史通义》皆有《平议》;创立新体,则晚年尝独撰《中华人民通史》,以诱启初学。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广。若《广校雠略》、《中国文献学》、《汉书艺文志通释》、《汉书艺文志释例》、《四库提要叙讲疏》诸种,固已拥彗前驱,导夫先路。”此仅为就其平生著述中较费心力者而言, 已足以彰显先生对学术界的重大贡献。他的这些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国学大师,更是华中师范大学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学者。

作者简介

张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

书籍目录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前言第一章 历史书籍的范围第二章 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籍第一节 总的说明第二节 地下发现的书籍(甲)甲骨文字 (乙)金石刻辞 第三节 纸上已有的书籍(甲)政事方面的 (乙)礼制方面的 (丙)思想方面的 附记 关于中国古代史经济方面的史料问题第三章 百科全书式的通史第一节 通史所肩负的任务和它的体例第二节 编纂通史的创始者司马迁和他的著作《史记》第三节 编纂通史的继承者郑樵和他的著作《通志》第四章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编成的近代史第一节 总的说明第二节 断代史的分别介绍第三节 断代史总的内容和读法 第五章 断代编年体的实录第一节 实录的体例和价值第二节 《实录》的不可尽据第六章 专详治乱兴衰的政事史第一节 总的说明第二节 《资治通鉴》的编述第三节 《资治通鉴》的续修第四节 《资治通鉴》的改编--纪事本末体的出现第七章 专详文物典章的制度史第一节 总的说明第二节 《通典》和《文献通考》的内容和体例第三节 历代会要及近人所编各种专史的作用第八章 传记体的学术史第一节 学说思想史第二节 科学发明史第九章 以地域为记载中心的方志第一节 方志的源流和体例第二节 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十章 和研究历史有密切关系的沿革地理与地图第一节 中国学者研究沿革地理的流派及其重要著作第二节 中国学者制绘地图的发展情况及其成就第十一章 史评书籍的代表作品第一节 刘知几的《史通》(甲)分析了旧史体例的得失(乙)揭发了旧史记载失实的原因(丙)批判了历代史家模拟着书的错误(丁)明确了封建统治者领导修史的弊病(戊)提出了文人不可修史的主张并反对文史混淆第二节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甲)扩大了史学范围(乙)明辨了史书编述工作中的不同功用(丙)提高了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第十二章 史辨书籍的代表作品第一节 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第二节 崔述的《考信录》第十三章 史论书籍的代表作品第一节 李赞的《藏书》、《续藏书》第二节 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第十四章 史考书籍的代表作品第一节 考证专篇或专史的书籍第二节 考证全史的书籍附录 研究中国历史的常用书、参考书和工具书简目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序言第一编 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第一章 掌握一些阅读古籍的技能第一节 认识文字第二节 辨明句读第三节 分析篇章第四节 钻研传注第二章 熟悉古代书籍的一般情况第一节 古书的流别第二节 古书的部类第三节 古书的传播第四节 古书的版本第二编 分论上--关于校书第一章 书籍为什么必须校勘第一节 何谓校勘,它的取材范围怎样第二节 古书辞句误夺一字、误衍一字的关系第三节 古书字体误增一笔、误减一笔的关系第四节 古书迭经传写、翻刻,脱落文字太多的关系第二章 校书的依据第一节 依据本书内在的联系,发现问题,订正讹误第二节 类书和古注的不可尽据第三节 宋元旧本的所以可贵和不可尽据第四节 明代刻本存在的缺点第五节 尽量倚靠清代学者的精校本和精刊本第六节 尽量利用近人校书的成果第三章 校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节 重视集体力量、分工合作第二节 了解古代书籍中衍、脱、讹、倒的一般规律第三节 对通行的、常见的古籍,务求比较精熟第四节 掌握历代避讳方面的知识第四章 怎样进行校书第一节 不可再走过去藏书家们校书的老路第二节 不可妄逞臆见,轻于改字第三节 书籍致误的来源弄清楚后,从广泛的材料中找校勘的根据第四节 校书的具体方法第三编 分论下--关于读书第一章 了解古人写作中的一般现象第一节 远古的书,都找不到作者主名第二节 有些书原来本没有篇题和书名第三节 有些书是后世写的,却把作者速托古人第四节 有些书的内容,杂人了后人附加的话第二章 认识古人著述体要第一节 体现在编述工作中的所谓“成一家之言”第二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并存异说、变易旧文之例第三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有自加注语之例第四节 古代历史书籍中,不可能没有疏忽、抵牾和错误第三章 怎样阅读全史第一节 全史在史料中的价值和具体读法第二节 阅读时,注意篇与篇之间、书与书之间的联系第三节 历代史中的表、志,是和纪、传相互经纬、彼此联系着的,务须详究第四节 取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几种综合研究以后,只宜勤作札记,未可轻言注述第四章 整理史料的一般方法第一节 多读原本古书、勤考原始材料第二节 把一些内容相同、相近的书,合拢来读第三节 把内容丰富的书,拆开来读第四节 关于传说时期史料的来源问题第五节 从联系的观点理解事物第六节 有些重要文字,可手钞以助记忆第四编 附论--辨伪和辑佚第一章 关于辨识伪书的问题第一节 伪书是怎样出现的第二节 汉代学者替辨伪工作开辟了道路第三节 辨识伪书的方法,和我们处理伪书的态度第二章 关于搜辑佚书的问题第一节 古书为什么散佚了的第二节 辑佚工作的展开和取材的依据第三节 过去学者在辑佚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和我们今后应有的认识张舜徽主要著作

章节摘录

第二节 中国学者制绘地图的发展情况及其成就我们祖先创造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已有数千年历史。《周礼.地官》所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岛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夏官》又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即使《周礼》是战国晚出之书,也正足以证明地图在周末已为统治阶级所重视了。在那时各国都有地图,荆轲刺秦王,置匕首于地图中,更是一个显明的例证。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尽量收拾天下图籍,置之秦廷;掌握了各国的地图和户口册,自然是统一天下的首要条件。汉高祖兴起时,也就得力于此。《史记.萧相国世家》叙述萧何人关时的情形道:“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这裹所用“图书”二字,是指地图和户口册而言;所以能提供天下扼塞、户口多少的一般情况。从此也可证明秦代制图之法,较过去更为精密而细致了。上面所引《史记》“何独先人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这便指明了当时是从丞相府取得了律令,从御史大夫府取得了图书(古书语法,此例甚多),地图在秦代,是保藏在御史大夫府的。汉初沿袭秦制,所以《史记.三王世家》便有“御史奏舆地图”的记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史籍举要 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说实话,这本书的质量还是挺不错的,虽然书的背脊装订的有时候容易脱落,但毕竟胶装的,书又厚,需要爱护。张舜徽先生是近现代的大家,若按现在的“国学大师”这个名号来讲的话,他当之无愧,但这本书中也掺杂进了很多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动不动会说一句“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等的话,尽管如此,但无大碍。整体的书还是非常不错的,可读性很强。
  •   也是论文所需买的,但老先生的笔触很有吸引力,不知不觉看了大半本,除了装帧有些匪夷其他都很好~
  •   很好的书,不仅指内容,装订印刷也非常好。可惜断货了
  •   繁体横排,纸张白且厚,就是闻着一股臭味,不知道什么缘故。封面和图上一样,硬硬的胶质纸,很好看。04年一版一印五千册,七五折,二十八圆五角购得。看来不会降价了,需要的就出手吧。这套书的其他几本均在八八折左右。内容方面,自行百度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