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科学(上下)

出版时间:2003-03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赫胥黎,郭沫若  页数:1693  译者:郭沫若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命之科学》是一部关于生命科学的巨著,是对于生命发展历程的大检阅。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艺笔法探讨了地球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和其分类,以及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对于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用一种溯本求源的方式娓娓道来,堪称经典。  本书在科学知识上渊博端正、持论中肯,在文字构成上流利巧妙,这种科学与文学的珠联璧合在以大众为读者对象的科学书籍中极为罕见。  郭沫若“是专门研究过近代医学的人,同时对于文学也有莫大的嗜好,所以便起了这个野心,以一人的力量来移译这部巨制”。他严守原作综合化、大众化与文艺化的特点,将其译成了一部伟大的适合国人阅读的关于生命科学的文艺作品。  这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科学巨译。

书籍目录

  上册:  序论  生物之范围、性质与研究  第一编 活体  第一章 肉体是一架机器  第二章 绵密的肉体机器及其运转  第三章 肉体机器之和谐与管理  第四章 机器之耗损及其再生产  第二编 生命之主要形态  第一章 第一大门——脊椎动物  第二章 第二大门——节足动物  第三章 个性明了的动物生活之其他的种种模样  第四章 个体性不完备的各种动物  第五章 植物性的生命  第六章 下等微生物  第七章 我们关于生命形态的智识是完备了的吗  第三编 进化之铁证  第一章 待证之事实  第二章 岩石上之证据  第三章 动植物之结构上的证据  第四章 由生物之变异与分布而来的证据  第五章 人之进化  第四编 发育与进化之方法与原因  第一章 关于进化上的论争之提要  第二章 个体是怎样发生的  第三章 遗传之机轴  第四章 遗传学的ABC  第五章 个体之成长  第六章 决定性别的是什么  第七章 种之变异  第八章 进化中之淘汰作用  第九章 神秘的进化冲动之有无  第五编  生命之历史与冒险  第一章 序曲  第二章 化石以前的生命  第三章 爬行与游泳的时代:水中的进化  第四章 生命克服了翰地  下册:  第五章 陆地之完全的征服  第六章 现代纪(VF)  第七章 地球上的人类之破晓  第六编 生命之景象  第一章 居域  第二章 海中之生命  第三章 淡水中与陆地上的生命  第四章 生命之种种相  第五章 生态之科学  第六章 统制下的生命  第七编 健康与疾病  第一章 传染性的与流行性的疾病  第二章 身体之营养  第三章 新鲜的空气与日光  第四章 人类目前之健康状态  第八编 行动、感情和思索  第一章 行动之基蒂  第二章 昆虫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之行动  第三章 脊椎动物中的行为之进化  第四章 意识  第五章 登峰造极的脑  第六章 活动着的大脑皮质  第七章 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神  第八章 关于行为之近代的概念   第九章 科学之边境与人格不灭问题  第九编 人类生物学  第一章 现人类之特异性  第二章 人类集团之现阶段  译后  不该遗忘的科学巨译  附:1949年中文版第三册序

章节摘录

  诞生后,婴儿之整个经济组织便突然一变。他现在不得不呼吸空气,不得过且过不搜集自己的氧气,不得不消化自己的食物了。肺与肠开始动工。不过在事实上消化器官所负的责任倒还不甚严重,因为婴儿吸饮着母奶,那一种食品是无须乎什么化学的调制的。更进,他既不是居在温暖的保温室里,他不得不调整自己的体温。  但是,在发育所关系着的范围内,诞生是一件偶然的事变,那在徐缓的连续的过程(发育)上差不多没有影响。在子宫生活之最初的几礼拜中,胎儿之一切的器官都多多少少地在初步上奠定了基础,俟后的发育是在那些基础上之加工与完成了。这样的工程要继续到将近25年。诞生这件事是母体之器官负责,不是属于婴儿的,在婴儿生体中对于若何发育之变化都无所准应。婴儿一把自己调节着适应于新的环境时,成长与分化之过程又进行起来,和他从前的十分相同。  幼儿期第一年中极惊人的种种变化中之一是脑髓之像菌菇般迅速地扩张。在第二年末,婴儿的脑已达到成人者之一半以上。第四年末已经超过了它的最终容积百分之八十。成人脑盖是一个强硬的骨匣,保护着脑,但同时也防着它那宝贵的内容之有若何更进的扩张。所以脑便不得不在那早年骨骼还未十分形成、关节尚未坚固时迅速地长满到应有的大小。同时人的婴儿也需要有个大的头脑,因为他在起初的几年是不能不学习许多的事物的。  脑在扩大时,两腿也同样地成长着,这为身体别部所起的变化所随伴,与直立姿势之采取是有关系的。这些变化中之最重要者是由脑导至筋肉,且使筋肉真实听命于脑的神经线路之发展。两腿同时长得更长更强,脊柱之腰部延长而固化以支持着上体之重量。“学步”决不是真正的学,它是随着这些结构之完成而渐渐地且自动地发生出来,就和反射作用之自动地随着在生诞前已有基础的感官、神经联络与筋肉之构成而生出的一样。  在起初的二年间,还有另一件重要的过程——便是乳齿之发生,这是我们所具备着的两套中之第一套。第二套在第五年上开始来代替第一套,一直要等到22岁时智齿发生,它才算是完成了。  这些只是幼年期中所起的最显著的一些变化。遍于身体全部,无论在哪一片的组织中,发育都在进行着。再者,这项发育一直要继续到体部之真实地衰耗,因为在人之一生决没有完全静止的时期。身体不是常常发育着便是常常衰歇着。  在人生中要指名一个最盛期,或者如一般称为顶点的,那是事有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种种不同的组织在完成其自己与衰歇上各有种种不同的速度。动脉管之弹性的筋肉的管壁在25岁时最好,不能不急剧地奋张体力的职业的运动家们达到最高点的便在这个时期。脑有一个较长的生命,它对于筋肉们得到最确切的统制是在30与40岁之间,在作为思想器官上怕在40与50岁之间最好。在这儿有一个显著的不调和,因为循环系统在精神力尚未开始衰退之前,便可以硬化而衰败。职业的运动家不能不隐退,在他未死之前而早被世间忘却,但是职业的思想家是有赍志而没之特权。  人体中老衰之最初的征候或者便是那出现在面孔上的皱纹——那是证明皮肤已经失掉了它的弹性。  所以衰歇不久便来袭击我们——它把我们又带到在最初的10年间所起过的革命之必要上来,便是生殖能力之获得,我们的生殖器官所闹起来好让我们被瓜代的那种执拗的骚动之开端。  在叙述卵巢与睾丸时,我们说过在两种腺体,除掉直接有关于媒介子之制造的组织外,还有别一种的组织,便是隙间细胞。这些隙间细胞就和黄体一样,是内分泌之器官。它们在极早的时期便开始工作,老早地在任何胚芽细胞开始发育之前。它们的分泌物,被血带着周回全身,决定着分别男女性的差异之大部分。  男性与女性之生殖器官是在共通的模型之上造成的。举一个明显的例罢,男性虽然并不哺乳,然却有乳头。这可以通乎全系统,部分和部分地相比,可见男性的与女性的是怎样地两相对照。再说到极初期的胎儿也有一个一般化了的生殖系统,你辨别不出它是男是女,但它含有那可以发育为男亦可以为女的根蒂。性别之最初的表征表现于睾丸或卵巢,随其例之所属,工作者的隙间组织出现了来,分泌出男性或女性的内分泌物送人血里。这些物质作用着肉体,使其部分长大而把别部分之成长禁止着以使它们发展为此性或彼性之有特征的定型。女性的骨盘广于男性,那样便好支持着受妊的子宫,使婴儿之头通过。早在胎儿发育期之第五个月上,男性的与女性的骨盘之间,在形态上已经可以辨别,这也是基因于由隙间细胞而来的内分泌作用。  在这些早期的变化之后,通过全幼年期中有一个长期的比较上的静止状态。性的分化虽然继续着,但进行得不如前此的那样猛烈了。但在思春期——在温带地方男性约略在15岁,女性约略在14岁,在热带近处约略要早得两年——介媒子开始成熟,随着这个生殖能力之获得,隙间细胞这一方面的活动便突然爆发出来。在这时候,两性间之最后的区别开始奠定了。在女性身上,骨盘更加开阔,有一层脂肪储蓄在全身,赋予以曲线的嬿婉的轮廓,判然的女性身材强调了出来。在男性身上,则面上生须,喉头胀大,因而“声破”。声音化为沉宏——这些过程不到25岁是未完全的。在两性中,有相关的心理上的变化:性的本能得到全力,心境深沉起来,改变着情调。    旧石器时代的人,其种种变异型之大多数,大约在作为个人上都是很好战的动物,他怕和许多鸟类一样是猛于维持地盘的,但未到旧石器时代记录的晚期,社会群已经长到种族那样大小时,在人的经验中曾否有过战争性质的那种东西存在,却是疑问。在那时,大动物之集团的狩猎和种族的轧轹、争斗,大约是一同发展了起来的。  新石器时代的定住民,已经是和战争亲昵的。由寿靡(Sumeda)诸城市及由王朝以前的埃及所出土的古代雕刻,表示着经过训练的战士。战争成为社会的传统之不可分的一部分。征服、战士与司祭传统之轧轹,供给着文史的主要题材。  在第四编中(第八章第四节),我们讨论过,有些身段和习俗在一个种属中的由自然淘汰所生出的进化,对于该种属全体是有害,而对于各个人以克服其侪辈上则是有益。例如多数显著的性的繁饰与声音、巨大的角、夸大了的体魄之类。好战的性质,在多数的场合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变异,这于某些种族与社会,比较起更好平和的社会来,的确要给与以明确或优势的利益。在古时候、战争和征服因为破坏着那动辄便有硬化倾向的传统系统而使更大、更有效率的单  位之建立容易化了,在人类之进步上促进了不少,是毫无可疑的,但那样的时期我们现在是已经走过了,到了现在对于战争及因战争而有的体制还有其先入见存在,这在我们人类上所课加的生物学的不利,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战争爱把更健康的更有精力的男子在其未有机会留下后裔的年龄便加以破坏;它把人类之不甚丰富的有训练、有组织的能力之重大部分引到错误的方向去消耗了,就连在我们奉上以“太平”尊号的备战时期,它的消耗资源的力量都是可怕的。  独立抗衡着的主权国家之观念,和把战争作为生活中之正常的特征之成为习惯的观念,不可分地关联着。  在大多数男女心中的宇宙观是为这必须仇视外国人的观念所歪曲着的,自己所奉戴的国家纪律之有万一的弛缓的那种恐怖,使他们妨碍着从好战的观念之强迫把新的世代解放出来的一切努力。对于成年而固定了多数的人,这种的观念们已经是不可救药地成为了他们的精神结构之一部分。他们一想到政治和社会的问题总不免要取着爱国的形式。然而独立的主权国家的传统,和战争的传统实际上是不能分离而且有一部分是合致着的,这把现今的教育畸形化了,限制了人类的自由,阻碍了世界的经济资源之正当的储蓄与开拓之发展,而且明明白白地是罪恶,随着人类常识之累积要相信它还能维持得很多的世代,那是不可能的。一种莫大的文化的努力的确是必要,在人类的教育能由这些传统的编见转换之前,有策略与战术之整千的错综着的问题是须得解决的,但是由最近100年间的解放与改造运动的经验看来,使我们确信着这样的事情是可以办到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书是1931年的3月着手译的,中间经过了“九·一八”之变,又经过了翌年的“一二·八”之变,荏苒到现在,足足经过了五年有半的光阴才勉强完成了。在“一二·八”之变时,本书已经译就了有一半的光景,以400字一张的原稿纸计算时已有1700页,以字数计算时已有60万字,但不幸除掉开首的一二百页之外,在商务印书局编译所里,随着闸北的几万同胞、无数的建筑、无数的名著珍籍,一同成了“一二·八”的炮灰。在那时因为1932年是德国诗人歌德死后的百年祭,我和本书的译述并进着在从事歌德的自传《文与质》(Dichtungund Wahrheit)的译述,作为纪念出版。译到了有300页的光景,也一样的成为了炮灰。这些稿件通是没有副本的,这在我是白白地耗损了一年的精力。  商务印书馆复兴之后,在1933年的年底我也“卷土重来”,又把本书的译述继续下去。尔来世变日急,寄身在外邦时时有朝不保夕之慨。生活的压迫几乎屡屡使人窒气。记得一家七口有专靠本书的预支版税月六七十元而过活着,因译述之进行时有阻碍,即此月六七十元之数亦不能按月必保。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自己实在是没有想到终竟能够把这部巨制译出。算好,赖着商务印书馆的后援与忍耐,赖着学友郑心南、周颂久两先生的援引与鞭挞,虽是费了很长久的时间,终于把这部百五十万言的巨制移植到中国的读书界来了,这在我个人也可以勉强算得一个小小的事业。  译完全书之后,重把全书的有系统的智识来咀嚼一下,觉得这在外观上虽是一部通俗的科学介绍书,但其实是一部极有益于人生和社会的经典。著者的智识的渊博和笔力的雄厚,实在是足以惊人。新近的关于生命的科学智识,大抵是网罗尽致了,而浩瀚的零碎的智识,经著者的系统化与体制化,完全成了一座有生命的大众殿堂。而这殿堂中所奉仕的精神是生命之合理的解释、宇宙进化观之推阐、人类向大一统之综合。这些都是救济人类的福音,而在我们中国,大多数人的生命观是还没有脱掉巫觋式的迷信畛域的,关于这些福音的传播尤其是根本切要的事情。一切人的对于宇宙人生国家社会的根本观念,是当经受一番彻底的科学洗礼,而加以根本的改造的。这部书在说到人类社会的范围处时,为资料及现行的社会制度所限,著者似乎尚未能畅所欲言。但他的大体的针路是不错的。人类当废弃向来的狭隘的传统主义,废止国家本位的战争,改良教育,改良人种,集全人类的精神意志于同一集体之下而施以统制——这的的确确是人类社会之发展史所照示于我们的使命,也是宇宙生命之发展史所照示于我们的使命。我们人类是应该及早完成这项使命,而这项使命在世界上的一局部,由实践的先觉者们,已经在以最合理的方法而被完成着了。我们中国人也应该赶快觉醒起来,急起直追地成为完成这项使命的选士。  著者的三位,尤其大韦尔斯,的确是百科全书式的全才。他的努力对于人类社会的寄予的确是很丰富的。但是他自己说过,一个作者不能不有他自己的偏见,韦尔斯先生尽管博大,偏见的这一层似乎真是有未能免。往年他访问过苏俄,但他的访问的收获却没有他所不甚满意的那位刻薄老先生萧伯讷来得丰年。最近国际保卫文化著作家协会在伦敦开第二次大会,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新的《科学艺术百科大全书}的编制。据报称,本书著者韦尔斯及赫胥黎均不甚赞成,假使传闻属实,这也是使人出乎意外的事。韦尔斯先生在本书中高调着“自制”(selfcontrol)与“克己”(self-subordination)之必要与困难,在这些地方是尤其令人想起的。  本书的译述,因为图求食粮之接济,是取的随译随寄的办法,译得一部分便寄出一部分以预支一部分的印税来维持生活。因此,本书的译笔译语便大有不能划一的缺点,尤其学名与固有名词,前后是大有参差的。不过,大凡的学名与固有名词,都不嫌重复地在译名下屡屡把原文注出了,虽未能做到尽善的地步,想来当未至于坏到不可读的程度吧。将来如有机会,这些缺点是想通盘加以补正的。  未了,我对于出版处及督率着我完成了此项工作的友人们敬致谢意。译者跋  1936年9月26日

编辑推荐

  (本商品封面图片为单册,套装图片请以实物为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命之科学(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