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玄奘/辩机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唐代关于西域的一部历史地理著作,作者是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玄奘。 贞观元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凉州,穿越沙碛,历尽艰辛,至达高昌,而后取道焉耆、龟兹,越凌山,经粟特诸国境,过铁门(今乌兹别克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入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国境,而后沿今巴基斯坦北部,过克什米尔,入北印度。他在印度各地游历,到过尼泊尔南部,巡礼佛教六大圣地。贞观四年到那烂陀寺,拜戒贤为师,学习五年。随后,又遍访印度各地,于贞观十四年重回那烂陀寺。他研习大小乘学说,成为当地学问最高的佛学家。曾在戒日王主持下,经过辩论战胜五天竺大小乘所有论敌,被称为“大乘天”。贞观十九年,他携带搜集到的佛经六百五十七部以及佛像、花果种子等回国。玄奘历时十多年的西行求法,行程五万里,堪称中古史上一次艰险而伟大的旅行。     回国后,玄奘还遵照唐太宗的意旨,口述旅途所经各地情况,由协助译经的辩机笔录,在贞观二十年完成《大唐西域记》的写作。全书按照玄奘的旅行路线,对于沿途所见的城邦、地区和国家进行描述。

作者简介

辩机 (619——649)  玄奘法师最早的一批译经助手中,辩机以其高才博识、译业丰富,又帮助玄奘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而名噪一时。此后却因与唐太宗之女高阳公主相爱,事发死于非命,而被讥为淫僧。  他像白莲一样的清澈,那样的干净,一下子吸引了她。  他如湖水般明亮,让她无法忘怀。  他如空气般通透,让她深深坠入。  他爱她,是他的劫,他逃不掉。  她爱他,不只是为他的相貌,她爱他,从身体到心灵,她爱他入骨。  他们的前生也许缠绕,今生,才会如此依恋。  一些所谓的高人讥他淫,只因他们没有真正悟出佛语,只有真正经历情爱,才可真正超脱。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他名列正史,千百年来受到正统封建士大夫的口诛笔伐。但也有一些学者十分赞赏辩机的才华,对他因一女子之累而早死十分惋惜。所以在佛教史上,以及在中国古代史上,辩机是一位功罪难评,聚讼纷纭的人物。到底他是功大还是过大,且让我们把他的有关事实介绍出来,读者自己去分析评说。[编辑本段]【辩机何人】  辩机的家世和详细履历,今已难以详考。这是因为他获罪之后,僧传不敢为他立传,其他文献也尽量对他的事迹避而不提造成的。但据一些零星的记载,我们对他的生平还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认识。  据他在《大唐西域记》卷末的《记赞》中叙述,他少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15岁时剃发出家,隶名坐落在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的大总持寺,为著名法师道岳的弟子。后来道岳法师被任为普光寺寺主,辩机则改住位于长安城西北金城坊的会昌寺。十余年中潜心钻研佛学理论,至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回国在长安弘福寺首开译场之时,便以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的资格,被选入玄奘译场,成为九名缀文大德之一。是时辩机的年龄约当26岁。[编辑本段]【缀文大德】  与辩机同时入选为缀文大德的 另外8人是西京普光寺沙门栖玄、弘福寺沙门明濬、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道宣,简州(今四川简阳县西北)福聚寺沙门靖迈,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普救寺沙门行友,栖岩寺沙门道卓,豳州(今甘肃宁县)昭仁寺沙门慧立,洛州(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天宫寺沙门玄则。9人皆为一时上选,而辩机、道宣、靖迈、慧立4人名声特著,因为他们除了参与译经之外,都另有史传著作行世。例如辩机编撰了《大唐西域记》,道宣著有《大唐内典录》、《续高僧传》,靖迈著有《古今译经图记》,慧立则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不但功在释氏,且为一般士人所喜读而乐道。  4人中辩机最年轻,风韵高朗,文采斐然,尤为俊朗。他在玄奘译场中担任缀文译出的经典计有《显扬圣教论颂》1卷,《六门陀罗尼经》1卷,《佛地经》1卷,《天请问经》1卷;又参加译出《瑜伽师地论》要典,在100卷经文中由他受旨证文者30卷,足见他才能兼人,深受玄奘器重。  《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玄奘奉唐太宗的诏命撰著的重要著作。此书记述玄奘游历西域和印度途中所经国家和城邑的见闻,范围广泛,材料丰富,除大量关于佛教圣迹和神话传说的记载外,还有许多关于各地政治、历史、地理、物产、民族、风尚的资料。当时唐太宗怀着开拓疆域的大志,急切需要了解西域及其以远各地的上述情况,所以初与玄奘见面,便郑重地嘱他将亲睹亲闻,修成一传,以示未闻。玄奘见太宗如此重视,不敢怠慢,特选自己最所倚重的辩机作撰写此书的助手,将自己游历时记下的资料,交给辩机排比整理,成此巨著。此书问世后,影响极大,致使一些同类著作相形见绌。如隋代吏部侍郎裴矩所撰《西域图记》、唐初出使西域的王玄策所撰《中天竺国行记》,唐高宗时史官奉诏撰成的《西域图志》,今皆不传,唯独《大唐西域记》流传下来,备受中外学者的珍重。这固然由其书内容丰富所决定,也与它的文采优美有关。[编辑本段]【爱情—他们都不曾后悔】  辩机仪表堂堂,才华横溢,使他深受师傅的赏识,同侪的爱戴,却也因此而招惹了是非,以致杀身之祸。事情的起因,在于他遇见高阳公主,与她一见钟情。  他们的每一次见面都如初见,都那么美好。  她沉沦了,快乐着;他也沉沦了,却是痛并快乐着。  不过,他们都不曾悔过,他们的相爱,他们永世刻骨铭心。  史上,太后、皇后与和尚宣淫的很不少,例如武则天、胡太后等都是。可看官都知道,那些和尚不过是女王们的性奴,人品卑劣,有污清门。可辩机不是。辩机是玄奘的高足,是长安城最负盛名的学问僧,翻译了《大唐西域记》。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岁的他最年轻,译的经也最多。作为一个大德,他的名字已和玄奘一起流芳万载。当然,才华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个人的价值和份量。这足以说明年轻的高阳绝非贪图情欲,而是真心爱慕。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女,年龄与辩机相仿,特受太宗钟爱。她下嫁给名相房玄龄的少子房遗爱,但高阳对房遗爱不屑一顾,甚至不曾与其圆房。房遗爱也因高阳公主得宠之故,特受太宗的优礼,远过于其他的女婿。  唐贞观末年,在长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这件事虽微不足道,但所缴获的赃物却非同一般,那是一个镶金饰银、艳丽夺目的女用豪华玉枕,绝非一般人所用之物。经过严厉的审问,小偷招供,玉枕乃从弘福寺内一个沙门的房间里偷出来的,这个沙门就是辩机和尚。  关于辩机的经历、俗名、出生地、家世、父母等,无人知晓。只是在《大唐西域记》的卷末语中,有辩机稍作自我介绍的谦词,说他继承远祖隐逸之士的血统,自小怀着高操的志节,专心学问。15岁时,出世为僧,在大总持寺作为道岳法师的弟子。贞观19年正月,唐玄奘得到御准,在弘禅寺院译经。从事译著的缀文大德九人中,最有名的就是长安会昌寺的沙门辩机。辩机当时只有26岁,已经以渊博的学识、俊朗不凡的外貌、优雅流利的文采而知名了。因此获选为唯一撰写《大唐西域记》的高僧。偷盗案发时,辩机正在弘福寺从事他的译经工作。  如果小偷盗去的是香炉或文具,就不会有人怀疑,但豪华艳丽的女玉枕头却和高僧没有一点关系。御史台立刻召辩机询问。起初,辩机态度强硬,坚不吐实,但在巧妙而又严格的审问下,终于无法隐瞒,坦白说出这是高阳公主亲自赏给他的东西。事情既然关系到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问题就不简单了。官方经过调查,很快就知道了,高阳公主下嫁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后不久,即和辩机发生了密切关系,而且已经持续八九年之久了。  说到房遗爱,他和以学识、识才知名的父亲不同。从小讨厌学问,却有一身蛮力。他借着父亲的威势,成为唐太宗爱女高阳公主的丈夫,因此被封为右卫将军,得到了比其他驸马都尉优厚许多的待遇。只有蛮力的房遗爱,在儒教风行的国度里,等于是不学无术;骄傲、年轻有魅力的高阳公主,对他根本不感兴趣。从一开始就很不满意,从懂事起,高阳公主没有受过指责,在任性、奢侈中长大,但对于一生中最重要的婚姻,却只能由父皇和重臣们安排决定。对象不是功臣,就是他们的子弟。公主,不外是给功臣的一件奖品而已。即使目空一切的高阳公主,对父皇决定和选择的对象,不喜欢,也不能反对。高阳公主气愤之余,从结婚那天起就不接纳丈夫。  婚后不久的某一天,公主和丈夫到长安郊外的公主领地打猎。当时的辩机,住在一处无名的草庵里,正在用功读书。公主累了,想休息休息,房遗爱和侍从就带着公主到草庵这里来,贵人突然造访,辩机放下一切,急急出来招呼。公主见到这位年轻的僧人,立刻两颊绯红。虽然,辩机穿着粗布衣裳,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英俊和饱有学识。敏感地察觉出公主感情变化的辩机,也突然陷入一般男女的烦恼之中,在荒野破旧的草庵里勤奋向学,突然出现了丽如牡丹的年轻贵夫人,用热情的眼光凝视他,这对辩机来说,正如女菩萨显现,来拯救他年轻人的烦恼。当时他只有二十一二岁左右,公主大约是十五六岁。   随从和宦官、宫女们,把携带的帐床等用具,抬进草庵。公主将辩机召进去,两人立刻就任欲火烧身了。这时房遗爱象对女主人尽忠的良犬,怕这件事泄露,以其他随从妨碍"公主休息"为名,全部斥退。自己担任护卫。此后,在房遗爱的护卫下,公主和辩机继续幽会。公主为了报答房遗爱的合作,特别送他两名年轻、美丽的侍女。他们之间生活得很好,两人还彼此互相同情。  公主陶醉在女人的幸福里,她美丽的容貌不需胭脂就散发出玖瑰色的红晕,眼睛闪烁着艳丽的光泽。虽然,这是有夫之妇与犯女戒的憎人所做出的不可宽恕的偷情,但对高阳公主来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恋爱,是使身心都变得生动、兴奋的青春之恋。正因是不可告人的恋情,情火也更为炽烈。继续幽会之后,辩机便感到烦恼多于欢乐,万一事情被揭穿,怕影响学术抱负,使他非常苦恼。但是,一旦与公主相会,美丽的女菩萨的热情,便使他身心皆醉,为此,他宁愿受地狱之苦刑。事后,心理矛盾,又使他痛苦不堪。   被选为无上光荣的译经者,对辩机而言,是心中矛盾的一大救星。他要借这个机会摆脱烦恼,专心致力于这项伟大的工作。在译经的工作中,他比年长于自己的大师们,负责更多的部分,更特别被选为《大唐西域记》的撰写人。就算辩机英才卓绝,如果精神仍为偷情分散,是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伟大的工作的。高阳公主虽然满怀热情,但为了情人的光荣使命,也只好退让了。公主把玉枕交给辩机,泪水盈盈地看着自己所爱的男人说:“真的,这只是暂时的忍耐,如果从此不能相见,我实在无法忍受,在我们相见之前,就把这个枕头当作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它吧!”没料想,玉枕却成了奸情的凭证。御史公的奏文送到唐太宗的手里,太宗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立刻下诏,将辩机处以腰斩的极刑。腰斩,就是把赤裸的罪人放在大木板上,从腰间斩成两段,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凄惨的极刑了。  刑场设在长安西市场的十字路口,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柳树。围观的群众听说这一次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腰斩极刑,个个兴奋异常。而且,罪人又是平时高傲神气的佛憎,30岁左右就被视为高憎俊才,居然和天子的千金又是有丈夫的女人偷情破戒的和尚。这就更撩拨起他们如过年过节般的兴奋。当时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且仅属于知识阶层,是贵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一般民众来说,过分高雅、难解。为求生意兴隆,全家平安或治愈疾病,一般市井小民们都依靠道教或道佛混淆如巫术一般的稀奇古怪的东西。民众对于身份高的人有悲惨的结局,时常报以掌声,以发泄平时的怨气。辩机处刑时,汹涌而来的群众不断吼叫、揶揄、嘲笑,担任刑场警卫的士卒,几乎喊破了喉咙,忙着整顿秩序。深受玄奘、道宣等其他大乘佛教界高僧期许的才俊,年轻而有学问的僧人辩机,在群众的怒骂和嘲笑里,受尽难以名状的地狱之苦,在惨叫声中断气。  辩机,就在市井小儿幸灾乐祸的围观中,迎接了最污浊和最惨烈的生命终结方式。  死亡在这边,爱情在那边。已经悲恸至疯的高阳,活着,是出于惯性。辩机之后,高阳公主的少女抒情时代结束了。不承认爱情。放弃灵魂。忘记追求。耽迷肉欲。相信权势。以及,好死不如赖活。正像经历了苏丽珍之后的周慕云,在《2046》里已经流不出眼泪,也不再被眼泪打动。   半年后,最疼爱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掉,一点都不难过。弟弟李治当上了皇帝,高阳更自由了。她开始公开纳其他和尚为面首,秽乱春宫,甚至纵容和信任他们,打算宫廷政变。房氏兄弟出卖了高阳公主,她终致毁灭。   “辩机是我的骄傲,房遗爱才是我的耻辱。”高阳公主这么说过。那时,辩机已死,她已经不再骄傲了。[编辑本段]【高阳谋反】  后来她的谋反,也是因为辩机。  永徽三年,距辩机离世,正好三年。她要去找他,要去找她的爱人,亲人,在这个世界上最亲最爱的人。  所有人都以为她是为了权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是,只是为了他,她此生的挚爱。  她恨自己的父亲,她恨李世民,她最亲爱,敬爱,崇拜的父亲,竟然杀了他—她最离不开,舍不得的人。纵然他是千古明君,她恨他,恨到死都无法释怀。  她恨李家的所有人,只因为他们都是李世民的亲人,她要把李唐毁掉,她要他也尝尝那种切肤之痛,彻骨之痛。  只是他走的太早,她无法让他亲眼看着李唐毁灭,这是他的幸运,她的不幸。  也许,她从未认为自己能成功,不过她也要去试试,失败了能怎样呢,她并不惧怕死亡,就算真的成功了,她也不会贪恋皇权,她会去找他,他们在那里,他们会得到永恒。

书籍目录

序叙卷第一 三十四国    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笯赤建国/赭时国/*捍国/宰堵利瑟那国/飒秣建国/弭秣贺国/劫布*那国/屈霜你伽国/喝捍国/捕喝国/伐地国/货利习弥伽国/羯霜那国/*蜜国/赤鄂衍那国/忽露摩国/愉漫国/鞠和衍那国/镬沙国/珂咄罗国/拘谜陁国/缚伽浪国/纥露悉泯健国/忽懔国/缚喝国/锐秣陁国/胡寔健国/哩刺健国/揭职国/梵衍那国/迦毕试国卷第二 三国  滥波国/那揭罗曷国/健驮逻国卷第三 八国 鸟仗那国/钵露罗国/*叉始罗国/僧诃补罗国/乌刺尸国/迦湿弥罗国/半笯嗟国/曷逻阑补罗国卷第四 十五国 磔迦国/至那仆底国/阇烂达罗国/屈露多国/设多图卢国/波理夜哩罗国/秣菟罗国/萨他泥湿伐罗国/宰禄勤那国/秣底补罗国/婆罗吸摩补罗国/瞿毗霜那国/垩醯掣哩逻国/毗罗删拿 国/劫比他国卷第五 六国 羯若鞠阔国/阿踰陁国/阿耶穆怯国/钵逻耶伽国/幡赏弥国/憍索迦国卷第六 四国 室罗伐悉底国/劫比罗伐窣堵国/蓝摩国/拘尸那揭罗国卷第七 五国 婆罗疙斯国/战主国/吠舍厘国/弗栗恃国/尼波罗国卷第八 一国 摩揭陁国上卷第九 一国 摩揭盹国下卷第十 十七国 伊烂孥钵伐多国/瞻波国/羯朱嗢祗罗国/奔那伐弹那国/迦摩缕波国/三摩*吒国/耽摩栗底国/羯罗孥苏伐剌那国/乌荼国/恭御陁国/羯馒伽国/幡萨罗国/案达罗国/驮那羯磔迦国/珠利耶国/达罗毗荼国/秣罗矩吒国卷第十一 二十三国 僧伽罗国/恭建那补罗国/摩诃剌侘国/跋禄羯咕婆国/摩腊婆国/阿吒厘国/契吒国/伐腊毗国/阿难陁补罗国/苏剌侘国/瞿折罗国/邬闽衍那国/掷枳陁国/摩醯湿伐罗补罗国/信度国/茂罗三部卢国/钵伐多国/阿点婆翅罗国/狼揭罗国/波剌斯国/臂多势罗国/阿軬荼国/伐刺孥国卷第十二 二十二国 漕矩吒国/弗栗恃萨傥那国/安哩罗缚国/阔悉多国/活国/瞢健国/阿利尼国/曷逻胡国/讫栗瑟摩国/钵利曷国/咽摩哩罗国/钵铎创那国/淫薄健国/屈浪擎国/达摩悉铁帝国/尸弃尼国/商弥国/朅盘陁国/乌铩国/怯沙国/斫句迦国/瞿萨旦那国记赞

章节摘录

  历选皇猷遐观帝录。庖牺出震之初。轩辕垂衣之始。所以司牧黎元。所以疆画分野。暨乎唐尧之受天运。光格四表。虞舜之纳地图。德流九土。自兹已降。空传书事之册。逖听前修。徒闻记言之史。岂若时逢有道运属无为者欤。我。  大唐御极则天。乘时握纪。一六合而光宅。四三皇而照临。玄化滂流。祥风遐扇。同乾坤之覆载。齐风雨之鼓润。与夫东夷入贡西戎即叙。创业垂统。拨乱反正。固以跨越前王。囊括先代。同文共轨至治神功。非载记无以赞大猷。非昭宣何以光盛业。玄奘辄随游至。举其风土。虽未考方辩俗。信已越五踰三。含生之畴咸被凯泽。能言之类莫不称功。越自天府。暨诸天竺。幽荒异俗。绝域殊邦。咸承正朔俱沾声教。赞武功之绩。讽成口实。美文德之盛。郁为称首。详观载籍。所未尝闻。缅惟图牒。诚无与二。不有所叙何记化洽。今据闻见于是载述。  然则索诃世界(旧曰。裟婆世界。又曰裟诃世界。皆讹也)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之化摄也。今一日月所照临。四天下者。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此垂化。现生现灭导圣导凡。苏迷卢山(唐言妙高山。旧曰须弥。又曰须弥娄皆讹略也)四宝合成。在大海中。据金轮上。日月之所照回。诸天之所游舍。七山七海。环峙环列。山间海水。具八功德。七金山外乃咸海也。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毘提诃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南赡部洲(旧曰。阎浮提洲。又曰。剡浮洲讹也)西瞿陀尼洲(旧曰。瞿耶尼。又曰。的伽尼讹也)北拘卢洲(旧曰。郁单越。又曰。鸠楼。讹也)金轮王乃化被四天下。银轮王则政隔北拘卢。铜轮王。除北拘卢及西瞿陀尼。铁轮王则唯赡部洲。夫轮王者。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感有金银铜铁之异。境乃四三二一之差。因其先瑞即以为号。则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岸焉。金沙弥漫。清波皎镜。八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殑(巨胜反)伽河(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旧曰辛头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河(旧曰。博叉河讹也)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陀河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为中国之河源云。  时无轮王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故象主之国。躁烈笃学特闲异术。服则横巾右袒。首则中髻四垂。族类邑居室宇重阁。宝主之乡。无礼义重财贿。短制左衽断发长髭。有城郭之居。务殖货之利。马主之俗。天资犷暴情忍杀戮。毳帐穹庐鸟居逐牧。人主之地。风俗机惠仁义照明。冠带右衽车服有序。安土重迁务资有类。三主之俗东方为上。其居室则东辟其户。旦日则东向以拜。人主之地南面为尊。方俗殊风。斯其大概。至于君臣上下之礼。宪章文轨之仪。人主之地无以加也。清心释累之训。出离生死之教。象主之国其理优矣。斯皆着之经诰问诸土俗。博关今古详考见闻。然则佛兴西方法流东国。通译音讹方言语谬。音讹则义失。语谬则理乖。故曰必也正名乎。贵无乖谬矣。夫人有刚柔异性。言音不同。斯则系风土之气。亦习俗之致也。若其山川物产之异。风俗性类之差。则人主之地。国史详焉。马主之俗。宝主之乡史诰备载。可略言矣。至于象主之国。前古未详。或书地多暑湿。或载俗好仁慈。颇存方志莫能详举。岂道有行藏之致。固世有推移之运矣。是知候律以归化。饮泽而来宾。越重险而款玉门。贡方奇而拜绛阙者。盖难得而言焉。由是之故访道远游。请益之隙存记风土。黑岭已来莫非胡俗。虽戎人同贯。而族类群分。画界封疆。大率土著。建城廓务殖田畜。性重财贿。俗轻仁义。嫁娶无礼尊卑无次。妇言是用男位居下。死则焚骸丧期无数。厘面截耳断发裂裳。屠杀群畜祀祭幽魂。吉乃素服凶则皂衣。同风类俗略举条贯。异政殊制随地别叙。印度风俗语在后记。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乌耆)。  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六七里。四面据山道险易守。泉流交带引水为田。土宜穈黍宿麦香枣蒲萄梨柰诸果。气序和畅风俗质直。文字取则印度。微有缯绢服饰毡褐。断发无巾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其国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伽蓝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既遵印度。诸习学者。即其文而翫之。戒行律仪洁清勤励。然食杂三净。滞于渐教矣。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踰一小山越二大河。西行平川。行七百余里至屈(居勿反)支国(旧曰龟兹)。  屈支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王屈支种也。智谋寡昧迫于强臣。其俗生子以木押头。欲其遍递也。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经教律仪取则印度。其习读者。即本文矣。尚拘渐教食杂三净。洁清耽翫人以功竞。国东境城北天祠前有大龙池。诸龙易形交合牝马。遂生龙驹□戾难驭。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闻诸先志曰。近代有王。号曰金花。政教明察感龙驭乘。王欲终没鞭触其耳。因即潜隐以至于今。城中无井取彼池水。龙变为人与诸妇会。生子骁勇走及奔马。如是渐染人皆龙种。恃力作威不恭王命。王乃引构突厥杀此城人。少长俱戮略无□类。城今荒芜人烟断绝。  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照怙厘。而东西随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斋诚为勤励东。照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广二尺余。色带黄白状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迹。长尺有八寸。广余六寸矣。或有斋日照烛光明。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余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赞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国王大臣谋议国事。访及高僧然后宣布。  会场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唐言奇特)庭宇显敝佛像工饰。僧徒肃穆精勤匪怠。并是耆艾宿德硕学高才。远方俊彦慕义至止。国王大臣士庶豪右。四事供养久而弥敬。闻诸先志曰。昔此国先王崇敬三宝。将欲游方观礼圣迹。乃命母弟摄知留事。其弟受命。窃自割势防未萌也。封之金函持以上王。王曰。斯何谓也。对曰。回驾之日乃可开发。即付执事随军掌护。王之还也果有构祸者曰。王令监国淫乱中宫。王闻震怒欲置严刑。弟曰。不敢逃责愿开金函。王遂发而视之。乃断势也。曰斯何异物欲何发明。对曰。王昔游方命知留事。惧有谗祸割势自明。今果有征愿垂照览。王深惊异情爱弥隆。出入后庭无所禁碍。王弟于后行遇一夫拥五百牛欲事形腐。见而惟念。引类增怀。我今形亏岂非宿业。即以财宝赎此群牛。以慈善力男形渐具。以形具故遂不入宫。王怪而问之。乃陈其始末。王以为奇特也。遂建伽蓝。式旌美迹传芳后叶。从此西行六百余里。经小沙碛至跋禄迦国(旧谓姑黑又曰亟黑)。  跋禄迦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六里。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语言少异。细毡细褐邻国所重。伽蓝数十所。僧徒千余人。习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  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此则葱岭北原。水多东流矣。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汗惊波汨淴。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疏。气序风寒人衣毡褐。素叶已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国。地名窣利。人亦谓焉。文字语言即随称矣。字源简略本二十余言。转而相生其流浸广。粗有书记竖读其文。递相传授师资无替。服毡褐衣皮□。裳服褊急齐发露顶。或总剪剃。缯彩络额形容伟大。志性恇怯。风俗浇讹。多行诡诈。大抵贪求。父子计利。财多为贵。良贱无差。虽富巨万服食粗弊。力田逐利者杂半矣。  素叶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陲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突厥可汗每来避暑。中有群鹿多饰铃镮。驯狎于人不甚惊走。可汗爱赏下命群属。敢加杀害有诛无赦。故此群鹿得终其寿。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呾逻私城。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宅居衣服去就遂同突厥。言辞仪范犹存本国。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至白水城。城周六七里。土地所产风气所宜逾胜呾逻私。西南行二百余里至恭御城。城周五六里。原隰膏腴树林蓊郁。从此南行四五十里至笯(奴故反)赤建国。  笯赤建国。周千余里。地沃壤备稼穑。草木郁茂华果繁盛。多蒲萄亦所贵也。城邑百数各别君长。进止往来不相禀命。虽则画野区分总称笯赤建国。从此西行二百余里至赭时国(唐言石国)。  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东西狭南北长。土宜气序同笯赤建国。城邑数十各别君长。既无总主役属突厥。从此东南千余里至怖(敷发反)捍国。  怖捍国周四千余里。山周四境。土地膏腴稼穑滋盛。多花果宜羊马。气序风寒人性刚勇。语异诸国形貌丑弊。自数十年无大君长。酋豪力竞不相宾伏。依川据险画野分都。从此西行千余里至窣堵利瑟那国。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叶河出葱岭北原。西北而流。浩汗浑浊汨濦漂急。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从此西北入大沙碛。绝无水草。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记经途。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唐言康国)。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凡诸胡国此为其中。进止威仪近远取则。其王豪勇邻国承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从此东南至弭秣贺国(唐言米国)。  弭秣贺国。周四五百里。据川中。东西狭南北长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北至劫布呾那国(唐言曹国)。  劫布呾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三百余里至屈(居勿反)霜(去声)尔迦国(唐言何国)。  屈霜尔迦国。周千四五百里。东西狭南北长。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二百余里至喝捍国(唐言东安国)。  喝捍国。周千余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四百余里至捕喝国(唐言守安国)。  捕喝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国西四百余里至伐地国(唐言西安国)。  伐地国。周四百余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西南五百余里至货利习弥伽国。  货利习弥伽国。顺缚刍河两岸。东西二三十里。南北五百余里。土宜风俗同伐地国。语言少异。从飒秣建国西南行三百余里至羯霜(去声)那国(唐言史国)。  羯霜那国。周千四五百里。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从此西南行二百余里入山。山路崎岖溪径危险。既绝人里又少水草。东南山行三百余里入铁门。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锔。多有铁铃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出铁门至睹货逻国(旧曰吐火罗国讹也)其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阨葱岭西接波刺斯。南大雪山北据铁门。缚刍大河中境西流。自数百年王族绝嗣。酋豪力竞各擅君长。依川据险。分为二十七国。虽画野区分总役属突厥。气序既温疾疫亦众。冬末春初霖雨相继。故此境已南滥波已北。其国风土并多温疾。而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据其多雨。亦是设教随时也。其俗则志性恇怯容貌鄙陋。粗知信义不甚欺诈。语言去就稍异诸国。字源二十五言。转而相生。用之备物。书以横读自左向右。文记渐多逾广窣利。多衣□少服褐。货用金银等钱。模样异于诸国。顺缚刍河北下流至呾蜜国。  呾蜜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东西长南北狭。伽蓝十余所。僧徒千余人。诸窣堵波即旧所谓浮图也。又曰□婆又曰塔婆。又曰私□簸。又曰薮斗波。皆讹也。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东至赤鄂衍那国。  赤鄂衍那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五所。僧徒尟少。东至忽露摩国。  忽露摩国。东西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其王奚素突厥也。伽蓝二所。僧徒百余人。东至愉(朔俱反)漫国。  愉漫国。东西四百余里。南北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七里。其王奚素突厥也。伽蓝二所。僧徒寡少。西南临缚刍河至鞠和衍那国。  鞠和衍那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伽蓝三所。僧徒百余人。东至镬沙国。  镬沙国。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六七里。东至珂咄罗国。  珂咄罗国。东西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东接葱岭至拘谜(莫闭反)陀国。  拘谜陀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二百余里。据大葱岭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西南邻缚刍河。南接尸弃尼国。南渡缚刍河至达摩悉铁帝国。钵铎创那国。淫薄健国。屈浪拏国。呬(火利反)摩呾罗国。钵利曷国。讫栗瑟摩国。曷逻胡国。阿利尼国。瞢健国。自活国东南至阔悉多国安呾逻缚国。事在回记。活国西南至缚伽浪国。  缚伽浪国。东西五十余里。南北二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南至纥露悉泯健国。  纥露悉泯健国。周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西北至忽懔国。  忽懔国。周八百余里。国大都城周五六里。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西至缚喝国。  缚喝国。东西八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北临缚刍河。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人皆谓之小王舍城也。其城虽固居人甚少。土地所产物类尤多。水陆诸花难以备举。伽蓝百有余所。僧徒三千余人。并皆习学小乘法教。城外西南有纳缚(唐言新)僧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大雪山北作论诸师。唯此伽蓝美业不替。其佛像则莹以名珍。堂宇乃饰之奇宝。故诸国君长利之以攻劫。此伽蓝素有毘沙门天像。灵鉴可恃冥加守卫。近突厥叶护可汗子肆叶护可汗。倾其部落率其戎旅。奄袭伽蓝欲图珍宝。去此不远屯军野次。其夜梦见毘沙门天曰。汝有何力敢坏伽蓝。因以长戟贯彻胸背。可汗惊悟便苦心痛。遂告群属所梦咎征。驰请众僧方申忏谢。未及返命已从殒殁。伽蓝内南佛堂中有佛澡罐。量可斗余。杂色炫耀金石难名。又有佛牙。其长寸余。广八九分。色黄白质光净。又有佛扫帚。迦奢草作也。长余二尺。围可七寸。其把以杂宝饰之。凡此三物。每至六斋法俗咸会陈设供养。至诚所感或放光明。  伽蓝北有窣堵波。高二百余尺。金刚泥涂众宝厕饰。中有舍利时烛灵光。  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历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故诸罗汉将入涅盘。示现神通众所知识。乃有建立诸窣堵波。基迹相邻数百余矣。虽证圣果终无神变。盖亦千计不树封记。今僧徒百余人。夙夜匪懈凡圣难测。  大城西北五十余里至提谓城。城北四十余里有波利城。城中各有一窣堵波。高余三丈。昔者如来初证佛果。起菩提树方诣鹿园。时二长者遇被威光。随其行路之资遂献□蜜。世尊为说人天之福。最初得闻五戒十善也。既闻法诲请所供养。如来遂授其发爪焉。二长者将还本国请礼敬之仪式。如来以僧伽胝(旧曰僧祇梨讹也)方叠布下。次郁多罗僧。次僧却崎(旧曰僧祇支讹也)又覆钵。竖锡杖。如是次第为窣堵波。二人承命各还其城。拟仪圣旨式修崇建。斯则释迦法中。最初窣堵波也。  城西七十余里有窣堵波。高余二丈。昔迦叶波佛时之所建也。从大城西南入雪山阿至锐秣陀国。  锐秣陀国。东西五六十里。南北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西南至胡寔健国。  胡寔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多山川出善马。西北至呾刺健国。  呾刺健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五六十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西接波刺斯国界。从缚喝国南行百余里至揭职国。  揭职国。东西五百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国大都城周四五里。土地硗确陵阜连属。少花果多菽麦。气序寒烈风俗刚猛。伽蓝十余所。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小乘教说一切有部。东南入大雪山。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纵妖崇。群盗横行杀害为务。行六百余里出都货逻国境。至梵衍那国。  梵衍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三百余里。在雪山之中也。人依山谷逐势邑居。国大都城据崖跨谷。长六七里。北背高岩。有宿麦少花果。宜畜牧多羊马。气序寒烈风俗刚犷。多衣皮褐亦其所宜。文字风教货弊之用。同都货逻国。语言少异。仪貌大同。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商估往来者。天神现征祥。示崇变求福德。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成立。  城东二三里伽蓝中有佛入涅盘卧像。长千余尺。其王每此设无遮大会。上自妻子下至国珍。府库既倾复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赎。若此者以为所务矣。  卧像伽蓝东南行二百余里。度大雪山。东至小川泽。泉池澄镜林树青葱。有僧伽蓝。中有佛齿及劫初时独觉齿。长余五寸。广减四寸。复有金轮王齿。长三寸广二寸。商诺迦缚娑(旧曰商那和修讹也)大阿罗汉所持铁钵量可八九升。凡三贤圣遗物。并以黄金缄封。又有商诺迦缚娑九条僧伽胝衣。绛赤色设诺迦草皮之所绩成也。商诺迦缚娑者。阿难弟子也。在先身中以设诺迦草衣。于解安居日持施众僧。承兹福力于五百身中阴生阴恒服此衣。以最后身从胎俱出。身既渐长。衣亦随广。及阿难之度出家也。其衣变为法服。及受且戒。更变为九条僧伽胝。将证寂灭入边际定。发智愿力留此袈裟。尽释迦遗法。法尽之后方乃变坏。今已少损信有征矣。从此东行入雪山。踰越黑岭至迦毕试国。  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气序风寒人性暴犷。言辞鄙媟婚姻杂乱。文字大同睹货逻国。习俗语言风教颇异。服用毛□衣兼皮褐。货用金钱银钱及小铜铁。规矩模样异于诸国。王剎利种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爱育百姓。敬崇三宝。岁造丈八尺银佛像。兼设无遮大会。周给贫窭惠施鳏寡。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并多习学大乘法教。窣堵波僧伽蓝。崇高弘敝广博严净。天祠数十所。异道千余人。或露形。或涂灰。连络髑髅以为冠鬘。  大城东三四里。北山下有大伽蓝。僧徒三百余人。并学小乘法教。闻诸先志曰。昔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威被邻国化洽远方。治兵广地至葱岭东。河西蕃维畏威送质。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今此伽蓝。即夏居之所建也。故诸屋壁图画质子。容貌服饰颇同中夏。其后得还本国。心存故居。虽阻山川不替供养。故今僧众每至入安居解安居。大兴法会为诸质子祈福树善。相继不绝。以至于今。  伽蓝佛院东门南大神王像。右足下坎地藏宝。质子之所藏也。故其铭曰。伽蓝朽坏取以修治。近有边王贪婪凶暴。闻此伽蓝多藏珍宝。驱逐僧徒方事发掘。神王冠中鹦鹉鸟像。乃奋羽惊鸣。地为震动。王及军人辟易僵仆。久而得起。谢咎以归。  伽蓝北岭上有数石室。质子习定之处也。其中多藏杂宝。其侧有铭。药叉守卫。有欲开发取中宝者。此药叉神变现异形。或作师子。或作蟒蛇猛兽毒虫。殊形震怒。以故无人敢得攻发。石室西二三里大山岭上有观自在菩萨像。有人至诚愿见者。菩萨从其像中出妙色身安慰行者。  大城东南三十余里至曷逻怙罗僧伽蓝。傍有窣堵波。高百余尺。或至斋日时烛光明。覆钵势上石隙间流出黑香油。静夜中时闻音乐之声。闻诸先志曰。昔此国大臣遏逻怙逻之所建也。功既成已。于夜梦中有人告曰。汝所建立窣堵波。未有舍利。明旦有献上者。宜从王请。旦入朝进请曰。不量庸昧敢有愿求。王曰。夫何所欲。对曰。今有先献者愿垂恩赐。王曰。然遏逻怙罗伫立宫门瞻望所至。俄有一人持舍利瓶。大臣问曰。欲何献上。曰佛舍利。大臣曰。吾为尔守。宜先白王。遏逻怙罗。恐王珍贵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蓝登窣堵波。至诚所感其石覆钵自开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王使逐之。石已掩矣。故其隙间流黑香油。  城南四十余里。至霫(苏立反)蔽多伐刺祠城。凡地大震山崖崩坠。周此城界无所动摇。  霫蔽多伐刺祠城南三十余里至阿路猱(奴高反)山。崖巅峭峻岩谷杳冥。其峰每岁增高数百尺。与漕矩咤国^2□(士句反下同)那呬罗山髣□相望。便即崩坠。闻诸土俗曰。初^2□那天神自远而至。欲止此山。山神震怒摇荡溪谷。天神曰。不欲相舍故此倾动。少垂宾主当盈财宝。吾今往漕矩咤国^2□那呬罗山。每岁至我受国王大臣祀献之时。宜相属望。故阿路猱山增高。既已寻即崩坠。  王城西北二百余里至大雪山。山顶有池。请雨祈晴随求果愿。闻诸先志曰。昔健驮逻国有阿罗汉。常受此池龙王供养。每至中食以神通力。并坐绳床凌虚而往。侍者沙弥密于绳床之下攀援潜隐。而阿罗汉时至便往至龙宫。乃见沙弥。龙王因请留食。龙王以天甘露饭阿罗汉。以人间味而馔沙弥。阿罗汉饭食已讫。便为龙王说诸法要。沙弥如常为师涤器。器有余粒骇其香味。即起恶愿。恨师忿龙。愿诸福力于今悉现断此龙命。我自为王。沙弥发是愿时。龙王已觉头痛矣。罗汉说法诲喻。龙王谢咎责躬。沙弥怀忿未从诲谢。既还伽蓝至诚发愿。福力所致是夜命终。为大龙王。威猛奋发。遂来入池杀龙王居龙宫。有其部属总其统命。以宿愿故兴暴风雨。摧拔树木欲坏伽蓝。时迦腻色迦王怪而发问。其阿罗汉具以白王。王即为龙于雪山下立僧伽蓝建窣堵波。高百余尺。龙怀宿忿遂发风雨。王以弘济为心。龙乘瞋毒作暴。僧伽蓝窣堵波。六坏七成。迦腻色迦王耻功不成。欲填龙池毁其居室。即兴兵众至雪山下。时彼龙王深怀震惧。变作老婆罗门叩王象而谏曰。大王宿殖善本多种胜因。得为人王无思不服。今日何故与龙交争。夫龙者畜也。卑下恶类。然有大威不可力竞。乘云驭风蹈虚履水。非人力所制。岂王心所怒哉。王今举国兴兵。与一龙斗。胜则王无伏远之威。败则王有非敌之耻。为王计者宜可归兵。迦腻色迦王未之从也。龙即还池声震雷动。暴风拔木沙石如雨。云雾晦冥军马惊骇。王乃归命三宝请求加护。曰宿殖多福得为人王。威慑强敌统赡部州。今为龙畜所屈。诚乃我之薄福也。愿诸福力于今现前。即于两肩起大烟焰。龙退风静雾卷云开。王令军众人担一石用填龙池。龙王还作婆罗门。重请王曰。我是彼池龙王惧威归命。唯王悲愍赦其前过。王以含育覆焘生灵。如何于我独加恶害。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雠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王遂与龙明设要契。后更有犯必不相赦。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王今更立伽蓝不敢摧毁。每遣一人候望山岭。黑云若起急击揵槌。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其王于是更修伽蓝建窣堵波。候望云气于今不绝。闻诸先志曰。窣堵波中有如来骨肉舍利。可一升余。神变之事难以详述。一时中窣堵波内忽有烟起。少间便出猛焰。时人谓窣堵波已从火烬。瞻仰良久火灭烟消。乃见舍利如白珠幡。循环表柱宛转而上。升高云际萦旋而下。  王城西北大河南岸旧王伽蓝。内有释迦菩萨弱龄龆□。长余一寸。其伽蓝东南有一伽蓝。亦名旧王有如来顶骨一片。面广寸余。其色黄白发孔分明又有如来发。发色青绀螺旋右萦。引长尺余。卷可半寸。凡此三事。每至六斋王及大臣散花供养。  顶骨伽蓝西南有旧王妃伽蓝。中有金铜窣堵波。高百余尺。闻诸土俗曰。其窣堵波中有佛舍利升余。每月十五日。其夜便放圆光。烛耀露盘联晖达曙其光渐敛入窣堵波。城西南有比罗娑洛山(唐言象坚)山神作象形。故曰象坚也。昔如来在世。象坚神奉请世尊及千二百大阿罗汉。山巅有大盘石。如来即之。受神供养。其后无忧王即盘石上起窣堵波。高百余尺。今人谓之象坚窣堵波也。亦云中有如来舍利一升余。  象坚窣堵波北山岩下有一龙泉。是如来受神饭已。及阿罗汉于中漱口嚼杨枝。因即种根。今为茂林。后人于此建立伽蓝名鞞铎佉(唐言嚼杨枝)自此东行六百余里。山谷接连峰岩峭峻。越黑岭入北印度境至滥波国(北印度境)。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玄奘到印度取经,前后十九年,行程数万里,历尽艰辛。他计划把自己旅行的情况记述下来,以了解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地理情况,并教育后人。他与弟子辩机合作,据他的口述,辩机笔录,将西行经过撰成《大唐西域记》共12卷。弟子慧立、彦棕也据玄奘事迹撰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两部书从不同角,度记述玄奘西行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包括玄奘亲身经历的一百一十国以及传闻听说的二十八国的详细情况。《大唐西域记》以行程为经、地理为纬,“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具体是地理环境、山川走向、气候物产、城市关防、交通道路、种族人口、风土民情,宗教信仰、衣食住行、政治文化等等。这些记载成为研究这些地方和国家古代历史以及当时中西交通的宝贵资料。如关于千泉的介绍:“素叶水城西行四百余里,至千泉。千泉者,地方二百余里,南面雪山,三垂平陆。水土沃润,林树扶疏,暮春之月,杂花若绮,泉池千所,故以名焉”。对其他地区的介绍也是方位准确,距离清楚。如阿旃陀石窟和那烂陀寺就是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得以确认。至今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 碎叶城和但罗斯城是唐朝在中亚地区的名城,碎叶是唐朝的安西四镇之一,但罗斯以发生唐军与大食军队的激战而闻名。唐朝的史书对两城的介绍甚略,而《大唐西域记》则记述颇详:“清池(咸海)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水城(碎叶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糜麦、蒲桃”。“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逻私城(但罗斯),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南行十余里,有小孤城,三百余户,本中国人也。昔为突厥所掠,后遂鸠集同国,共保此城,于中宅居、衣服去就,遂同突厥,言辞仪范,犹存本国”。这两条记载是研究这两城和唐朝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史料。

编辑推荐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高潮迭起。 《大唐西域记》系唐太宗钦定,玄奘亲自编撰,由弟子辩机整理而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秋七月,玄奘在翻译出佛经的同时,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于十三日进表于太宗。言道:“所闻所历一百二十八国,今所记述,有异前闻,皆存实录,非敢雕华,编裁而成,称为《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据悉,该书记述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国家的情况。《大唐西域记》是继晋代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事。内容全面系统,详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资料。《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而《大唐西域记》里连同他每走一地所处方位、距离多少里、国体民情、风俗习惯、气候物产、文化历史都写得清清楚楚,就连哪个寺院所奉某乘某宗,僧众多少,是何人讲什么经,多少卷等,都写得十分详尽,准确无误。这些记载又被后来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考古所佐证。依据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记》记载提供的线索,对著名的印度那烂陀寺、圣地王舍城、鹿野苑古刹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迹,成为考古史上一大奇迹。这些都充分证明,玄奘当年在险恶艰难的求法途中,将所经历的大量信息和各类资料准确无误地记录在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唐西域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0条)

 
 

  •   玄奘西行,在中国早就因为《西游记》的故事而家喻户晓了,我小时候也是在央视版的《西游记》中长大的那时候我就很佩服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且一直深信不疑玄奘法师在取经的途中的确遇到了那么多的妖怪后来,渐渐长大了,才知道虽然的确有玄奘西行这件事,但是跟故事里描写的完全不一样直到现在,才想起买一本《大唐西域记》来阅读一下这本书秉承着当当一贯的优良风格,只用了三天便到了手上,并且保存平整、干净。书籍装祯精美,纸质优良,读起来赏心悦目翻开书,就感觉是跟玄奘法师面对面,由他亲口把自己一路上的经历娓娓道来一般。虽然是古文,一来我是文科出身,二来对古文也有一些了解,三来这本书的文法也不甚晦涩,所以读来饶有趣味随着一个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现在眼前,就感觉好像穿越了时空,追随着玄奘法师,游历了一番千年前中土周边的异国的风土人情、奇闻轶事,心中不免产生了几分感动
  •   《大唐西域记》是我觅了许久才在当当网上买到的。虽然是古文,但是很值得看。玄奘不仅仅简单记录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我们还能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体验到玄奘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这本书不是很难读,语言也很朴实,通过古文的阅读,还能增强我们的想象力和古文阅读能力。感谢当当网为顾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   书本身的质量就不多说了,全是原文,没有多余的一侧和翻译,留给读者更多的理解空间,个人认为在目前大部分译者专业造诣不够的情况下忠实原著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对读者最负责任的态度。
    看这部书一定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这部书背后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和对各自目标的不懈追求,会有很多领悟和感叹。玄奘在被政府通缉的情势下多次尝试偷越国境,终于在一系列巧合和一连串偶然下西行求法,途中所遇波折书中记录其实只是九牛一毛,读到相关部分设身处地的想他当时的处境和机遇,更加突显了他矢志不渝的精神和追求。本书著者辩机的故事更是值得感叹,一个僧人对爱情的追求,内心理想和现实约束的重大矛盾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辩机不惜付出生命代价的人生选择……
    人生如梦,在这个单程的旅途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等到要离开的那个时刻,你会为你的选择后悔吗?
  •   因为看了百家讲坛钱教授讲的唐玄奘西行求法的片子和最近央视纪录频道的玄奘法师印度求法记,专门买的,书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但文字非常流畅、细腻,不愧是大家手笔,虽然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却记录了大师一千年多年前历经艰辛西行求法的种种奇遇,读之有如身如其境,书的内容适合文言文较好的读者,如果相对来说阅读文言文比较困难建议多买本白话本的。
  •   《大唐西域记》不仅是一部记载盛唐时期西域一带风土人情的著作,更是一部向世人介绍唐代民族、宗教历史的著作。它的出现,是对唐代史书的有益补充,而且也是后来明代《西游记》的创作蓝本之一。它是一部反映中国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著作,以史为鉴,通过阅读我们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盛唐时期统治者对民族、宗教问题所持的宽容态度,也反映出中国唐代学术的繁荣。
  •   虽是唐代人所写,但是书中内容并不晦涩难懂,加之本书与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有渊源,所以能让人有读下去的兴趣。恰逢电视中在讲玄奘,此时读他的著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书中对风土人情、自然地理、社会历史都有所涉猎,是一部生动的百科似的西域游记。总之值得一读。
  •   个人觉得这个版本是非常好的,后面还附有地图,很方便很直观。我与<大唐西域记今译>一起购买,文白相辅,很方便阅读。不过其实原文也很白话,不看今译大部分也能读懂。
    唯一不足的是,有些生僻字的注音延用了原文的反切注音法,非常让人汗颜。
  •   人在学校,书在回家的途中,还没和它见上面O(∩_∩)O~看央视的纪录片《大唐西域记》的时候就惦记上这本书了~
  •   《大唐西域记》这部书很有趣,凭本人的古文功底完全可以读懂。古人忍辱负重,为信仰战斗的精神,的确需要我们今人学习!
  •   很长知识的一本书,对佛教、对当时的大唐以外的国家的描写,都让我这个“井底蛙”感到惊奇、惊叹。就算不考虑宗教这个因素,光是看看里面的风土人情,也真的可以是本好书,敬佩玄奘!敬佩历史!
  •   看中央10台,知道有着本书,以前每想道玄奘这么风光,还不知道他为印度作了这么多贡献,令人敬佩,下次买个译本,一起看,这样看太费劲,还有些不知所云,呵呵
  •   大唐西域记,一本不错的版本,价格比较实在,全部原文,没有翻译和评论,古文要求较高,值得一读。
  •   好书,虽然我的古文底子差,看的很吃力,但我仍然很喜欢这本书。后来又买一本《大唐西域记今译》,文白对照,边欣赏边学习,也挺享受的。
  •   现实中的唐玄奘是以为令人敬佩的大师,就从他独自西去取经的胆量就可以看出,里面的各式各样的国家让人心仪神往。
  •   我是看了记录里面一片关于玄奘取经的纪录片才买的此书,发现需要要耐心看下去。
  •   恨不早生一千年,身随玄奘去取经
  •   对于中国的那份古文化,唐玄奘的那份执着精神值得学习
  •   搭配钱文忠哥哥讲的《百家讲坛》之《玄奘西游记》,很不错。
  •   书很好。暂时没有发现什么错别字。买了一本今译的,比这本贵2倍。还是这本划算啊。可以欣赏到玄奘大师的文笔,如行云流水,高山仰止。需要古文功底,否则读起来比较吃力。
  •   佩服玄奘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   上起五帝(约公元前26世纪初),下迄清朝灭亡的1911年。以中国古代纪年为主线,以中国古代通行的阴阳历(农历)为主架,配之以相应的公历、干支历;详近略远;几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动乱时期,各行其历,遇有差别的月日,另表列出。春秋战国各诸侯纪年、十六国纪年、十国纪年等分别在各年表下注出。南明、太平天国作为副表分别附于明、清之后。读者可以借此快速而准确的查出中国历史上每一年月日的公历和干支。
  •   让我们了解唐朝那个时代的西域地区的文化。
  •   无论在排版还是封面都是非常不错的,书的内容读起来也非常的有味道,佩服玄奘法师观察的细致周到,以及无畏的求法精神。当然如果里面的部分难字有注音就更好了。
  •   该书是研究古印度人文,历史,地理,宗教的一把钥匙,很不错,只是文言文稍难了一些,不过很喜欢,价廉物美!
  •   对历史和地理都比较有兴趣,这本书值得研究
  •   鄙人古文水平一般,所在买这本书的时候就有打算,先买CCTV张讴先生写的《玄藏密码》先看下,果然这本书很精练,文言较深,尤其前面序的部分就让我犯难,看来还是再去买本译文。不过我非常喜欢玄藏法师,智慧和毅力世间罕有,文章才学冠绝古今,不求功名不虚浮,真君子也!!

    不到西天决不东归,终归誉满天下!!!!
  •   了解了三藏西天取经所经历的国家及风土人情。语句简短且是古文,需要有一定的古文阅读能力
  •   一直梦想着买这本书,可是逛便城里的书店也找不到。比起上网买书,我更喜欢在书店里买,因为逛书店是人生最大的享受。之前请人帮忙订过一次可是订不到。这次自己订终于订得到。听说订这本书时家里已经反对,速递员送来时正好在上班逃过一骂。
  •   每个人都应该多读点历史,增长知识,此书编的很好
  •   原著里地理风土简述 人文少!
  •   代友购书。友述阅读困难,偷笑。钱老师讲课讲得听得精彩,估计要边学边看。再笑
  •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位意志坚定、治学严谨的文化宗师的形象,不只是西游记中那个疲软的老和尚。
  •   看完钱文忠教授讲的西游记后买的书,书的印刷质量不错,书还没有看,希望能和钱教授讲的一样精彩。
  •   带有浓郁宗教色彩游记
  •   印刷还不错,我比较喜欢原著。但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读得比较慢,不能够一气呵成地领略大师所经历的风土人情,建议买本翻译得好的配合着读。
  •   很著名的经典
  •   纸张发黄,阅读时比较舒适。买这本书是想对古代的一些地理有所了解,这本书的文言文不是很难懂,但是还想买本译本。
  •   还没看,都是文言文,估计需要找资料才能看懂,发过来的书封面有些脏,希望以后能保持清洁。
  •   帮老板订的,听说看起来很吃力,不懂,还是看注译版的吧
  •   文字华美、所述详实,只可惜我才疏学浅,看得比较吃力。
  •   已经在当当岗购买了上百本书斋,质量好,价格好。
  •   全古文的,但是写的很好,建议学完古文再看
  •   终于到手的感觉真是好,哈哈哈,书的质量啥的,都很满意
  •   真的很感谢秦王朝的书同文,感谢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虽然看得很艰辛,但是还是看懂了古文。
  •   内容详实,是一本好书,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   一直在寻找这本书,桂林终于有货了
  •   他的毅力在于信念。好书,虽然看得很艰难
  •   一直想本看,自己了解下比听他人讲有趣。
  •   给老爸买的,准备他看完我也拜读一下,写的很有意思,和季羡林的今译本一起买的,结合着看很好。
  •   这本书不错,就是纯古文,没有翻译而已……
  •   装帧很好,内容也绝对原汁原味(无翻译、注释的),纸质也好,真值!
    建议配套买一本有翻译的。
  •   书佷好,看过一遍,虽然很多内容看不太懂,只是收到书的时候总是会有些小的机械损伤。
  •   书的内容不用说,但设计和价格我更喜欢
  •   书籍很精美,价钱相当实在。书的内容比较拗口,地名人名很纠结,呵呵 很好的书
  •   绝对精美 十分简约 完美完美
  •   很不错,唯一有些困难的是没有简化翻译,读起来会比较花时间,需要另找工具书
  •   非常干净的版式。没有多余的解释和翻译。好书!
  •   很深奥的一本书,不过里面有很多故事,像西游记一样好看
  •   非常不错的书,是西安人应该看的书。
  •   太文言文了,但还是蛮喜欢这书的,而且巨便宜
  •   书很划算,出版社也比较权威,就是没有译文。。
  •   就喜欢这种原文的、书的最后还有地图、很喜欢呢
  •   期待已久的书,尤其还是广西师大的版本,超值
  •   送书很快,服务很好,很满意!
  •   书很好!干净,简约。发货很快,很喜欢
  •   很好的书,是我要的那种文言文的
  •   古人语言精炼
  •   对古文没什么研究的同学还是不要买了
  •   虽然看不太懂,但正是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价格超值.
  •   这是本经典中的经典
  •   字体有点小 正在努力看懂中...
  •   起初,本书看起来有点吃力,不过坚持看下去,多看几遍,逐渐理解文意,感到文笔的流畅和优美。
  •   这本书真的需要耐心才读得下去啊
  •   这本书对我应该是管用的
  •   早就想看看这本书,可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可能读《西游记》看孙悟空,对其渴望指数过高吧,有些地方看不太懂,需要慢慢看。有些不太常用的字,还要查。
  •   内容很好。质量很好,几乎没有破损、难得一见的好书。
  •   简洁,没有多余的内容,很好。广师大出的,赞一个,除了价格其他都非常棒的。字数差一点点......加油↖(^ω^)↗
  •   看过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强烈推荐javascript:;!
  •   这个价钱很值了 虽然没有译文
  •   这绝对是物美价廉的一本好书
  •   经典图书,买了慢慢看
  •   物廉价美,书后还附地图和古今国名对照。
  •   文言文的,好像没有注释,老公在读,他说能读懂,他很喜欢
  •   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读完,初读感觉很好
  •   一定要把古文学好。
  •   礼敬赞叹玄奘法师!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主要用来收藏,全是文言文,需要配合解释来看
  •   几乎是全原文,有少量提注。这个价格非常好。
  •   还没读完了,稍稍有点生。
  •   完全的文言,好多不认识的字,呵呵~
  •   一本还原大唐西部小国真是面貌的好书
  •   白話文,但閱讀起來還是很吃力。
  •   无论做何事,都应当如玄奘法师一样锲而不舍,真经难取,真心却更难得
  •   这个版本很不错,喜欢!
  •   只是好奇
  •   这个版本的古文也太难理解了吧,只能怪自己水平差了
  •   物美价廉,版式清楚,有简单的注释
  •   真实的西游记就是这样的,怎一个难懂啊!
  •   第一 印刷好,价格实惠。

    第二 跟专业有关,所以就买了,还没有读。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值得珍藏。
  •   文言文,没有标点,只有古代的那种句读,读起来断句有时会有点困难。简体横排,在正文的边上有一些关于文章内容的阅读提示,挺有用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