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弱水  页数:399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探讨唐宋之际思想巨变的起点:安史之乱后的儒家复兴,尤其着重文人与儒家复兴的关系。作为专业学者,我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唐代的历史。我决定从事唐史研究,时间相当晚,大约是在1983年春天,当时我已经是耶鲁大学博士班二年级的研究生,即将进入第三年。在此之前,我从没打算做这方面的研究。我没有上过一天唐史的课,仅有的学术认识来自陈寅恪先生的若干著作。我之所以决定进入这个自己毫无准备的园地,唯一的出发点是一个问题感:我想探索唐宋之际的思想变化,更具体地说,想追寻宋学的来源。没想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我才出版这本粗具规模的唐代思想史论著。  我的博士论文是以柳宗元的思想为主题,论文在1987年年底完成,经过修改,于1992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实,在该书出版之前,我已着手进行对于中唐儒家复兴的通盘研究。当时所做的工作,有的已撰成论文,收入本书,有的到现在还没机会整理写出。有了整体性研究的概念并稍稍起步之后,碰到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什么是有意义的整体性研究?如何而能做出这样的研究?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不外乎研究的目标、课题和方法。几经摸索,我大约在1990年代后期有了比较清楚的想法,这里略作报告。  我想做的,是一个既能包容中唐儒家复兴的各主要方面,又能展现其来由与发展之过程的研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大概从两个角度选取研究课题。其一,站在中晚唐的时间点,考索儒家复兴主要面相的内涵和特色;其二,从中古整体历史环境的立场,观察儒家复兴的各种渊源。我甚至有一个奢望,想通过对于某些现象如何形成与为何出现的研究,侦测出历史过程中的动力。

内容概要

本书从多个角度考察唐代思想的演进和唐宋思想剧变的起源,希望重建一个动态、立体的历史过程。作者精研唐代思想史,这是他多年研究心得的荟萃,内容涉及:中古心灵的基调,六、七世纪的思想状态,安史乱后的文人意识,中晚唐古文运动与儒家复兴,以及唐代思想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本书涵盖佛教、道教、儒家学说、文学思想,是隋代至唐末五代思想史点与面兼顾的探索和反思。

作者简介

陈弱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并长期任职于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长为隋唐五代史、中国思想史。着有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中国文化史》(合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以及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自序总说墓志中所见的唐代前期思想排佛思潮与六、七世纪中国的思想状态隋代唐初道性思想的特色与历史意义思想史中的杜甫论中唐古文运动的一个社会文化背景柳宗元与中唐儒家复兴《复性书》思想渊源再探——汉唐心性观念史之一章中晚唐五代福建士人阶层兴起的几点观察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总说   中古传统的变异与裂解——论中唐思想变化的两条线索  导言  这篇文章要为中唐士人的思想变化提供一一些概括的描述与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最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这段时期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掌握中国思想演变中的一大转向及其原由。学界早已公认,中晚唐到北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剧变时期,“唐宋变革”的断案是很难动摇的。在这段时间,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十一世纪的北宋与八世纪的唐代比较起来,在很多方面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诸种变化之中,思想局面的改易是极其明显的一个。八世纪的唐代中国,佛教鼎盛,领时代思潮之风骚,道教与道家意识活跃,社会上洋溢着文学崇拜之风,士人热衷诗文写作,经史之学问津者寡。至于十一世纪的宋代,文学虽仍兴盛,但士大夫以道自任,以政治主体自居,要求回向三代之治,与此一目标有关的学术思想空前发达。在这样的气氛中,又有寻求建立儒家价值之形上与心性基础的“道学”酝酿而出,在思想的领域,佛教和道教已经落居辅助与旁支的地位。用最一般性的历史断代概念来说,这就是中国思想由中古到近世的转变。  唐宋之际的思想巨变不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从韩愈(768—824)的时代到范仲淹(989-1052),大约为两百二十年,到程颐(1033-1107),则有两个半世纪以上。在此期间,思想的变化不是均质进行的,而是有两个明显的突破点。第一个突破点约在唐德宗至宪宗年间(780-820),第二个则为宋仁宗至神宗之际(1023-1085)。这篇文章所要处理的是第一个突破点,这也是本书的首要课题。在开始进行有关中唐思想突破的叙述和讨论之前,要对本文的主题做一些补充性的说明。  首先,前面已经提到,本文试图处理唐宋之际思想变化的第一个突破点,也就是八、九世纪之交的局面。不过,这个突破并非骤然而起,它是一个明显可见的思想变化所导致的。由于这个变化开始于安史之乱前后,本文将以安史乱后的一个世纪左右为主要探讨范围,以求展示中唐思想突破的前因与后果。此外,由于安史之乱后的思想变化触动了中古心灵的基本结构与价值方向,造成中国思想的深层异位,我也必须对中古思想传统的特色有所讨论,以解明中唐新局的历史意义。扼要而言,本文包含了三个层次:中古心灵的特性,安史乱后的思想情态,八、九世纪之交的突破。  如果说,安史乱是个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的事变,安史之乱后思想变化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最简单地说,可以称之为“儒家复兴”。这个儒家复兴潮流的内容,将是本文以及本书所要多方探讨的,文章伊始,我想先提出一个基本的界定,以便读者建立了解的方向。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唐儒家复兴,是一个和缓的旧教复兴。在汉末以后的中古时代,玄学与佛教相继兴盛,再加上道教形成,儒家在思想界的版图遭到压缩,重要性也降低。但是,横亘整个中古时代,儒家依然是一个坚韧不摇的思想与价值系统,孔子仍是人们一致钦仰的圣人,儒经仍为中土圣典,一言以蔽之,儒家在文化中继续占有正统的地位。事实上,在某些领域,例如法律,儒家的力量甚至比以往增强了很多,就社会整体而言,显然是往儒家化加深的方向行进。所以,安史乱后的儒家复兴绝不意味着儒家从荒废的旧墟中重新崛起,这里的“复兴”所指的是,一个多少已经意识形态化的思想传统出现了新活力、新探索,而且有了一些改变——有的还是深刻的改变。这个“复兴”的一个长期后果则是,相对于佛、道,儒家版图大大扩张,造成中国思想结构的改易。  安史之乱后的儒家复兴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它基本上是士人群中意识层面的变化,整体而言,相当散漫,尤其在初期,不是个有核心主旨的思潮。这是我以“儒家复兴”——而非“儒学复兴”——来称呼这个变化的原因。不过,在中唐儒家复兴的趋势中,还是出现了两个形迹比较明显的运动。一个是以啖助(724—770)、赵匡、陆淳(即陆质,?—805)等人为首的新春秋学运动,一个是在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古文运动。新春秋学运动是由少数边缘的儒学家所发起,主张从探寻大义的角度来钻研《春秋》,讲究会通经旨,不专主一传,而且,此派学者的经传解释往往掺入了与时势有关的政治理念。在唐代知识界,经学家的角色相当隐晦,新春秋学兴起后,声势也不彰,这个学派是因在八、九世纪之交向文人群传播成功而生出影响的。至于古文运动,一方面是个文章改革运动,其支持者批判近代讲究声律对偶的华美文风,主张文章首当言之有物,文体则可以古为师,质朴有变化,不拘于骈俪;另一方面,这个运动具有更广泛的思想意涵,古文家多主张文章应以经典义理为依归,有些人甚至直接宣扬儒道,乃至从儒家立场进行思想探索。毫无疑问,古文运动是中唐儒家复兴潮流的骨干,这不但是因为儒家复兴的代表人物多为古文家,更重要的是,文人居于唐代文化的核心,地位绝高,文人思想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不是其他群体所可相比的。综合而言,安史乱后的儒家复兴是个广泛的潮流,由于古文运动在其间的核心位置,本文将多涉及古文家,但并不以他们为限。  本文一开始时说,这篇文章要对中唐士人的思想变化进行描述和解释。这是经过斟酌的说法。此一说法意指,我要讨论的只是士人群中的思想变化,这并不能代表中唐全面的思想动态。东晋十六国以后的中古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时代,士人并没有主导时代思想的态势,宗教界——特别是佛教——往往比士人更具思想上的影响力。唐代中叶仍然是如此,在当时,禅宗大盛,诸说并出,震动一时,士人往往对佛教的论说产生兴趣或生出向往,中国思想的域外传播也集中于佛教。就中国知识界而言,安史乱后的儒家复兴只是士人群中的现象,这个趋向什么时候开始对儒佛关系以及整个知识界产生强大的冲击,还有待考索,大概是晚唐以后的事。  在进入本文正题之前,还要说明,本文虽然试图广泛讨论中唐儒家复兴,但并不是一篇面面俱到的通论,我准备根据两条线索来说明安史之乱后的思想情态。这基本上还是一个以解释为重的写法,目的是希望能较清楚地显示中唐思想演变中的关键点以及它们与此前中古传统的关系。安史乱后的思想发展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专门论著的考证辨析才能充分掌握,这篇总说旨在提出一个有整体性的图像,对于本书分论部分或者其他学者已深人研究的问题,一般不再详论,本文的重点将放在既有研究较少或自己新见较多的重要课题。  上篇 文人与文化  要了解中唐思想变化的特色、来由与动力,文人心灵是一条重要的线索。中国自东汉晚期,文学创作兴盛之迹趋于明显,从南朝到北宋,即五世纪到十一世纪,可说是文学的时代,诗文写作的价值高张,文才被认为是才能的首要表征,知识界中的领导者大多为文学家,这不但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世界文化史中也难有其匹。由于文学家自南朝以下长领知识界的风骚,他们对时代文化影响之深,只有佛教僧侣可与比肩,八、九世纪之交的思想突破即是起于这个群体。  所谓文学家,是指擅长诗赋文章写作并以此见知于世的人,本文也称他们为文人。这类人虽然经常来往密切,自成群体,但他们背景多端,形形色色,加上中国中古又有显著的文化、价值多元情况,文学家彼此思想歧异,很难说存在着任何具有确定内涵的文人心灵。不过,文人之间至少有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就是文学写作本身,文人议论文学的结果是,文学思想成为集中反映文人意念的处所——虽然也有些鲜明的文学主张是由非文人所提出。以下,要通过南朝至中唐文学思想中的一个课题来观察安史之乱后思想变迁的面貌及其历史意义。  文人思想中的文学与文化  学者普遍注意到,伴随汉末魏晋以下文风大盛,知识界中明显出现独立的文学观念。所谓独立的文学观,大概包括了两层意识。一层比较弱,指“文”是一种特殊事物,跟其他的人类活动性质不同;另一层比较强,认为有一种“文”异于一般的、功能性的“文”,这种“文”接近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也就是西方概念中的literature,换言之,具有艺术的意味。本文并非文学研究,而是尝试借文学思想中的课题来解明一个思想变局,以下行文将不对中古独立文学观中的两个层次加以区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陈弱水教授《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是一部极具原创性的著作。中唐儒学复兴运动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古今论者无数。陈教授在本书中第一次对这件大事进行了视野最广阔、材料最全面、系统最周密的研究。本书由一篇“总说”和八篇“分论”构成,前者为纲领,钩玄提要,后者则属“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论断,对每一专题作了彻底而精密的探索。为了与“多角度”、“多层次”的取向相配套,著者特别设计并运用了多元研究法,使所采取的方法和所处理的问题及材料密合无间、丝丝人扣,这更是前所未见的新突破。因此本书各章,分读之,无不独立成篇,首尾完具;合读之,则全书如常山之蛇,浑然一体,节节互动。本书的出版将使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退休讲座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 余英时    本书探讨唐代社会的结构变迁、政局变化与某些士人群体中儒学新取向的关系。这是对唐代文士的精神世界与唐宋思想转型过程做出通盘考察的一部力作。对中国学术史,作者研究有夙,因而可以凭借对儒家文化渊源和历代演变的全面了解,梳理隋唐五代不同士人群体的儒学取向、个人之间的大同和分殊,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全书涉及前贤没有关注的许多领域,达到了论学而有宗旨的境界。在考据方面,作者大多在正文,有时也在注脚,缜密核查史事,给予卓有洞见的阐释,展现了作者治学功力。在表述方面,作者尽可能完备地举证史料,纳入周延的论叙架构,纲目清晰、次第谨严。本书拓展读者视野,激发读者就前贤未曾认真探讨的领域做进一步思考。  ——台湾中研院院士 张广达    中唐不仅是唐史,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史的转折点。中唐思想史的脉络不仅上涉六朝,而且下连宋明,不仅儒家知识人在危机中思索出路,而日.佛教和道教也在这个充满变异的时代中移形换位。陈弱水教授自从以英文出版了Liu Tsung-yua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ang China之后,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一时代的思想和文化变迁。在这部新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他思考的范围涵盖了儒、道、佛各种思想,研究的资料也包括了传世文献、石刻资料和佛藏道藏,同时还超越学科的画地为牢,不仅沟通了文学史与思想史,同时也关注到了区域和阶层的话题。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葛兆光    这部著作虽以文化剧烈变迁的中唐作为关注的中心,但实际的讨论涵盖了整个唐代思想变化的大脉络,是作者多年来将思想史的分析和社会史的眼光结合的研究工作的精彩总结。著作中收入的多篇论文相互关联,涉及的都是中国中古晚期文化变化的关键问题和人物。其中既包括了对学界产生诸多影响的经典研究,也有作者最新的思考。作者的讨论真正做到了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去熟悉化和重新解读,应该说这是过去十年来出版的有关唐代思想文化著作中最有新意和贡献的一部著作。  ——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陆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唐代思想研究之力作。陈氏,余英时之高足也。
  •   中唐儒学复兴运动不仅是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大事,而且也是政治史(体现为后来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大事。本书从多种史学研究的视角,对中唐儒学复兴开展了研究。这些视角均为作者在留学美国期间从西方史学中习得的。本书有相当大的学术价值,但是余英时的推荐辞可以说是高耸入云。然而,阅读此书之后,并没有腾云驾雾之感。实际上,尽管本书运用了史学研究的多种套路,但是史学最为关键的,正如所有的武功一样,不是套路,而是内在的功夫。史学的内功,是一种史识。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内功尚未达到打通六脉的境界,至少对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意识形态内涵,并没有提供有意思的识见。
  •   思想史研究的难得佳作,揣摩之处颇多,学习学习`
  •   专业学习的书籍,获益匪浅
  •   陈先生的书值得一读。
  •   太论文化了!仿佛小学生写作文!一派学究气!
    辜负了这个好书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