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汪涵  页数:237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深夜的写作,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敏锐的认识。有时候我沉沉睡去,经常梦见童年,据说大多数人的写作都与童年有关。至于我,梦大都会发生在清晨,在半明半暗的时候,在天边红褐色的残霭即将变成白色的流云的时候,我有时松开手上的笔(我是一个至今也不会用电脑的人),梦见童年回归,母亲用鸡毛掸子给我打扫房间,沉静的动作里有着某种永恒。我由此写下了鸡毛掸子,写下了靖港,也写下了木盆、豆腐干、古琴,还有墨条这些精巧或者平凡的物件。在清早我快出门的时候,这些物件仍然在,它们有的在我房间里,有的还在记忆中闪烁,只是,它们都还未曾醒来。我相信,它们和靖港一样有自己的时间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从这里开始要改“它们”为“他们”,在清晨,我不会去惊扰他们,就像母亲从不会去惊扰我的梦。对于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和他们的制作者之间的关系,在写作的时候我曾经想过无数次,木盆和古琴这些肯定都听到过我写作的动静,并和我有过交流。他们其实都有自己的方式,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通过写作,我确立了与他们的朋友关系。也因为它们,我还算是一个有味的人。——汪涵,摘自《有味》序言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汪涵就十种中国传统的小手工艺制作折扇、古琴、靖港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称、箭等所写的散文随笔,抒发了个人对这些传统工艺的迷恋和内心丰富的情怀,并身体力行,制作这些蕴含深厚文化的小物件,在之中书写了不少生活中的小故事、穿插了对生活事业人生等的感悟。

作者简介

汪涵,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主持过历届超女、快男、快女的选秀活动,主持《勇往直前》《名声大震》《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重要娱乐节目,曾获得“华语主持群英会最具幽默才智主持”、“最佳娱乐节目主持人”等称号。

书籍目录

序 有味的礼物靖港香干糍粑木盆盛满漂流声油布伞好箭琴之树墨想准点的星辰鸡毛掸子扇骨烟火神仙归隐记

章节摘录

插图:准点的星辰一个人的静,是不是有重量的?假如有的话,我认为它最好的方式,是用一颗心做枰坨,用大地做星盘,才能称得起。提出这个问题有点傻,就像有人说灵魂有21克重,但是想想,这些其实都是有重量的,灵魂也好静默也好爱情也好,它们肯定都有不同的重量。不然它何以压住那么多古怪的念头,有时候你何以走得轻松,走得沉重?杂志里讨论这些事情很多,装着这些东西的纸张,其实就是有重量的。我是个好静的人,想卸去一切的重量,但我总是还做得不够,有时候想彻底安静一下,忍不住地在音乐中咳嗽一声,也会让我觉得可耻。关门即是深山,那深山就在自己的心里,静其实是没有止境的,如同一幅星空运行图,只剩下了基本的线条,无边无际慢慢转啊转,几万年都是如此,再大的动静,都无法去得知了。最静的时候,都听得到外面花瓣落地的声音。我认识一个人,就有这样的静。找到他, 你心里需要好大的一片旷野,他远离城市,一生只做一件事情。那是在沩水河空旷的北方,出长沙,过湘江,往北80里,用半个小时抵达沩水河边,那里有湖南最平凡的风景,那些固定的砂石场,那些放满了水牛的河滩,很多摩托都在大堤上突突地开,旷野里出现一个小镇,那里叫做靖港。从那个刻了字的麻石牌坊下走进去,假如兴致好的话,还可以走过旁边那个菜园,那里有淡黄的南瓜花在喝露水,丝瓜藤上爬满瓢虫,沿着巷子走上个200米,他就在那里,一间狭长幽暗的小屋,他就在那里做木头的称枰。等到天黑的时候,他会为自己点一盏灯,在那里把细细的秤杆提起,一头压着河港的水声,一头压着小镇细碎的吃饭声。他是个做称枰的手艺人,明天,总有人会从他这里取走新的称枰,他们会离开靖港,去集市卖菜,去村落收粮,他们很快乐地干着这些琐碎的小事情,卖粮人会和买主一起嘿哟嘿哟把新碾的大米抬上秤,拿到了钱就高兴地坐在地上擦汗,那些卖鸡的把鸡吊在秤在看它们扑腾,把秤尾好不容易压下去了,还揪着鸡冠子给顾客看,说这鸡都是吃稻谷长的,算是土鸡。想家的时候,晚上用一碟香干碰一碰想家的念头,甜时唱两句长沙腔,苦时花掉两个小钱,买酒,或者打牌,然后拉灯,叹口气睡觉。这些人最后都成了异乡人,他们有的人不再被找得到,秋风起的时候,黄叶高高的卷一卷,去了。可他还在那里,房子他就搬过一次,现在这房子有20年,够老了吧?可他做称枰都60年了,就一直坐着,很少离开这方圆半里的地方,这个方圆半里的地方,就已经可以供给他所有的生活必要物资,而工具必须要去别的地方买,但一生只要买两次就够了,现在工具都泛起了油黑的光亮,那是岁月的包浆。他的存在,是靖港的一个象征,靖港有好多这样神秘的窗户,里面藏着神秘的人物,他的窗户,就算是这个小小秤店的柜台。早晨起来,靖港人家的黑漆大门会一扇扇打开,大多数人家会先放出一群鸡,或者一只黑狗,然后有人在清晨的冷冽空气里大声咳嗽,拿出收音机放戏,烧了水去煮米粉吃。吕爹的事情,是要在洗漱之后把窗户打开,把那些大秤小秤,先吊在那里,标志出自己唯一的身份,好像别人看见。等太阳再大一点,他就坐在阳光里开始干活,他偶尔从柜台里面冷静地打量一下外面的世界,那短暂的交流只能看见外面的小,他又会低下头仔细琢磨他的木头,他的铁家伙。很少有人进来和他说话,一般他们都会在外面,而对于我这个显得有些刻意的拜访者,他依然保持着对工作的专注,有时候会根本不理我。但我喜欢看他工作的样子,他反复地提起秤来看它的准度,眼神里有宗教的虔诚,假如那秤是对的他就会静止好长一阵,阳光把他轮廓勾勒得很清晰,他最后会盯着准星悄悄笑一下,然后舒上一口长气,心里有了无限的满足。他累的时候,就和我说说话,但手里的工具却没有被放下过,谈起做秤的事情,他的眼睛里永远有着喜悦的光芒。所以,在这里我开始称他为吕爹。称枰不好做,是个真正的细活,我学了好多次,现在都还没有学会,它的繁琐程度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接受。但这还在其次,很多时候,做秤不是手艺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里想着的东西很重要,虽然做出来的是一个工具,但它从此就是一个标准,你控制了它,它再去控制一个无边的世界。手上会犯错误,但心可以去纠正它,细细的木杆前粗后细,最容易被刨折,一定要非常小心了。那个提着的铁家伙叫做吊比,得用手钻钻个小孔,才能把它按进去,那个孔极其难钻,做得手不顺的时候,就像秋天最后的鹧鸪,转了好多圈还找不着窝,弄不好杆子还得折了,一切又得从头来过。最后是那颗定盘的星,它是所有结构中最重要的,因为它控制着平衡。无论多大的称,只要那个星戥找准了,整个天地就平了,秤算是成了,这是个了不得的大事情,何况自己做好的任何一个东西,都是了不得的,一头挑起人间生计,一头挑起天地良心。一个谦卑的物件,何以承担生活的粗砾与精巧?或许只有称枰可以承担。称枰,古时被称为衡器,再复杂的衡器,用的也是基本的杠杆原理,衡是一个动作,是吕爹的动作,当他盯着秤尾的起伏的时候,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责任。所谓的衡量衡量,也是从这里来的,世间万物都可以衡量的,这既可以是有形之物,也可以是无形之物,比如学问,也是可以拿来称一下的,古有王充《论衡》,现代有吴宓的《学衡》,看看它到底有多重。小时候,我可不知道衡量是什么,妈妈牵着我上街去买新鲜的椿芽,那椿芽有沾着露水的醇香,是我童年美味的一部分,看着卖椿芽的大娘多放了几棵椿芽,称枰的尾巴高高地翘了起来,我高兴得恨不得马上抓了就走,妈妈从容付完钱,望着大娘微笑一下,说谢谢啦,大娘说明天还有新豆角类,你记得来咯。回来的时候,我高兴地把石板路一路踢得嗒嗒直响。我知道,妈妈今天遇到了好人,这一把,果真称重了不少。我后来才明白,这个叫做笑脸称,对于那些小生意人来说,那个称枰不是光算钱的工具,它也是对人情远近的表达,多一把,少一把,高一寸,矮一寸,他们都会看着你的眼睛,并期待你也还以同样的微笑。后来,我们用上了电子秤,用上了冰冷的磅秤,那里面有科技的精确,却不再有温暖的模糊表达。我们都太忙,我们都匆匆地往前走,从而忘记了那些细小的衡量,我们不记得服务生递给我们水的温度,我们也看不见同事给文件上修改的一个小小的标点,我们忘记了那些小事情究竟该在生活里有怎样的分量,我们经常擦肩而过,看不见对方投来的温暖目光。还是要多想一点吧,多想不一定累,少想肯定会错,我们不会忘记衡量那些重要的事情,却往往忘记了衡量起码的温暖。所以,我愿意学习这基本的衡器,愿意把这小镇,当成自己心中的一颗定盘星,而这个小镇的准星就是吕爹。吕爹的身世,是他一点一点给我讲出来的,13岁开始做称秤,学了三年才会做,一杆秤出去以后就是一个世界了,它可以被放上一棵白菜,也可以被放上一锭黄金,它假如错了那整个世界也会跟着错了,知道了这些,就可以出师了。称上有吊比,有毫子,有花栏,有刀子,每一个巧件,都可以算尽人心,所以做秤比学木匠学弹棉花都难。吕爹年轻时眼睛又深又亮,据说十三四岁眼睛鼓一鼓,牛虻子也数得到脚,半丈河水里的嫩子鱼也照得清,也是这个小镇的名人了。学到秤的筋道后,做秤的手艺给他带来了自信,比镇长更自信,别说百斤稻谷,千万人心也称得起,谁都会错,但吕爹的秤不会。算到现在,吕爹刚好做了60年,小镇的60年像流水一样倾泻而过,吕爹做的称枰数也数不清,假如他做得不够小心,也许会做不了这么长的时间,早就应该烦了腻了。关于秤的事情,他有很经典的评论,他说:“错得毫,那就错得厘了,错得厘就错得分了,错得分就错得钱了,错得钱就错得斤,所以天天都怕失之毫厘。”做他这个手艺的在以前就很少很少,靖港远近十里只有吕爹的枰,这个事实实在是太重要了,小小的秤杆一头是南北杂货须臾吞吐,一边是千万银钱瞬息万变,那些关于后来的计算,是生意人的事情,不是吕爹的事情,和他的关系并不大。吕爹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手艺人。吕爹总结说:“做手艺人发不得财,却也活得清。”然而,所有的标准诞生之后,仍然是要被不断考验的,比如古人最早说的斤,指的是一个斧头的重量,这光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不是太重了点?所以以后就得不停地改,君王想多征税,那改下斤的定义是最有效的手段,一斤多几两,交的一斤谷子就比以前多了。重量有时候也会骗人的,一斤生铁就听起来比一斤棉花重一些,这些,就看你怎么去理解了。有一年,运动来了,沩水泛起桃花,报春的夹竹桃比任何一年都要开得早,火一样哔哔啪啪满园子燃烧,人心和以往不一样,眼睛也被浸得红了,小生意人拿秤的手开始要抖,因为连小生意也是做不得的,小镇里架起了高音喇叭,没日没夜地嘶吼。干部要吕爹连日赶做大秤,这都是给公家用的,个个都要100斤,棉花谷子大堆大堆往上搁,这些棉花谷子称好了就上船,顺水运到湘江去。而运过来的铁器大锤堆成了山,大家都说要干大事,不干插秧抓鱼这些小事了,都拿着家伙一起干活,一起吃饭,有人去湖里挖泥,有人上堤筑坝,有人劈柴烧火,最后快成功了,所有人挤在一起,在堤下生了好大一堆火,火烧到了半空,他们一起唱歌一起喊号子,都说胜利了成功了,一边跳一边要把手在空气里抓点什么东西。吕爹也不晓得是什么胜利了什么成功了,只晓得村子里出现一个奇形怪状的大铁疙瘩,那个就是所谓的大事了。后来好长时间没有人来要他做秤,好多人家里有东西也不敢卖了,也不敢拿到食堂里吃,咸鱼被捂出了好长的霉。来年,灾荒来了,黄蚂蚱飞满了天,又来了好多人,偷偷要他做小秤,四两的也有,一斤的也有,个个都肿起眼睛喊饿,那个小秤,只有药材铺子用得,只能秤很轻的东西,比如珍珠犀牛角之类,寻常人哪里用得。古时叫做戥子的小称,一个堂客的一餐饭也称不起,现在都要拿来称米称菜,那能称多少呢?好多人为了吃食打架。靖港的猪被送到城里,鱼被打光了,都说称不起笑脸称,一根豆角的人情都做不起,多出半两白鲢肉赶忙给崽伢子拿去烧汤喝。吕爹有点生气,说不如把10两改16两好了,这样能节省不少。古时一斤就是16两,人心做得细,后来看到粮食多了,才改成了10两,六几年都是瓜菜代,不如改回去咯,这样好歹能多吃上一点。吕爹现在还保存着两杆16两枰,16颗星数下来就是一斤。后来好像又有好多运动,吕爹都搞不清,他只认一个理:“只要粮食要收,人要吃饭,人要喝药,哪里会不做称?”这是一些过去的事情,对于现在来说,终于无关紧要了。吕爹的秤是点亮时间的灯,他衡量到那么多的时光,很多都不太记得,那些似乎都于他有关,也好像无关,有时候他似乎能控制它,有时候又无法控制它。他的世界都在那些准星里了,他郑重地把它交给了别人,然后又关上自己的门,这是一个很固定的动作,但支起再多的时间,只需要一点点的固定就可以了。外面有人在打理抚乱的田埂,有人在和邻里争吵,那么复杂的世界,都需要他亲手刻下的准星来讲出个道理,至于别人会怎么去用他,他从来没有了解过,他坚信他准星的硬度,会还原世界的本来面目。他是本分小心的手艺人,他端坐于时光之中,只要树荫和阳光还在,没有理由停下手里的事情,又过了二十几年,突然县里有了好多大集,长沙听说也热闹得不得了,东西都很好卖,都在说繁荣了进步了,到处都是红火的买卖,当年为了吃食打架的人都后悔,好多人又来找吕爹做称枰。吕爹忙不过来,也招不到土地,因为做秤到底还是不挣钱的,他搬到了现在的这个屋子里,屋子是租的于老太的,从此以后,吕爹不但生意火了,还有了一个可以说话的伴。我见过那个老太,于老太已经很老了,她有90多,住在里面的睡房里,她和外面的世界关系也不大,早上的时候,她自己搬个小板凳过来,看着吕爹做秤,然后等中午儿子送饭过来吃。她是看着吕爹长大的,也看着他一样变老,他们有时候就在这作坊里说话,说以前的靖港如何如何。于老太高兴的时候,会给吕爹念一段《杨家将》之类的老书,念得很认真,还会把头抬得很高,有时候又给他看孙子的作业本,吕爹就微笑着听着这些,偶尔想起他小时候那些被丢掉的书本,想起那些那些走掉的人,吕爹会偶尔叹一口气,然后继续干活。在我买下靖港宅子的后一年,于老太去世了,终年93岁,那些书本被她的孩子收起来了,这屋子只剩下吕爹一个人,柜子里还贴着一张奖状,那是于老太的孙子的。于老太走了,她剩下了一个柜子和一个老床,还放下那屋子里,而这世界的生意还在轰轰烈烈地运转着,后来来了几个贼伢子要吕爹做黑心称,他们商量了半天,对吕爹说钱可以多出一些,但花栏要做重些,毫子做歪些,吕爹大吼一声:“称是良心,哪里偏得?”到底偏不偏得?做秤的人有样东西永远用不着称,那就是砝码,吕爹就有,大的100斤,小的有一两,个个像判官一样黝黑扎实,吼完那一声,吕爹眼睛像十三四岁一样刷亮。这就是吕爹的尊严,把一把秤做得更细腻一些,把该说的话说得更响亮一些。镇里终究是没有运动了,人人都有生计,有人用柳条穿鱼,有人囤好粮食过冬,有人用鞭子打牛,有人摘好菱角进城。人散去了,吕爹越来越安静,这作坊的时光只属于他一个人,在他说出这些简单的经历的时候,小小的虻虫在房间里飞舞,铁挫子发散着幽暗的光,吕爹的眼睛像年轻时一样晶亮,像河边的卵石一样被磨得越小越亮,他和我说话时偶尔转动一下眼睛,就像沩水河上最早的春潮,那时候他还年轻。吕爹是对的,心里多了一毫也是高了,心里偏了一厘也是远了。2009年8月本文选自《有味》  汪涵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编辑推荐

1.湖南卫视主持人“一哥”“策神”汪涵首部文字作品,呈现娱乐主持人完全不同的深沉一面,绝对惊喜。2.《有味》以南方的老物件、老吃食为描写对象,展现了汪涵惊人的文学天赋,承接张中行、董桥等老一辈作家文风。3.《有味》全书配上汪涵在制作传统工艺时的近百幅照片,并加以相关小知识,及“涵舍故事会”的小故事,妙趣横生。4.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召开盛大发布会,梁文道、白岩松等人加盟,全国近200家媒体同时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有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6条)

 
 

  •   一个衣装华丽,生活在镁光灯下的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他的心底却有着那一抹怀旧的色彩。读完了有味,对以前的一些老饰件有了兴趣。汪涵一直都是我很喜欢的男人,幽默风趣,有知识,有内涵,还很沉稳大气,没有娱乐主持的浮躁,一副黑框的眼镜,折射出智慧的光芒。有味的装帧是我所喜爱的,简单,自然,却又不落俗套。汪涵的笔触告诉我太多国王的故事,那样的湖南,那样的靖港,有着那样的人。
    喜欢这样的人,喜欢这样的书,推荐有味,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汪涵是我最喜欢的男主持,没有之一,从小就是看《越策越开心》长大的,到现在的《天天向上》,基本每期不落,他的书当然要支持了。买的时候有些小心疼,相比同买的书是最贵的一本,但是收到后没有失望,精装的外壳非常有质感,是我喜欢的那种。因为老家和他的老家离得不远,所以他笔下的那种生活我并不陌生,尤其是看到熟悉的打糍粑让我会心一笑。从这本书里能看到他不同于节目里的细腻温柔,文字特别优美,非常喜欢。
  •   汪涵是我最欣赏的主持人。就像书中所描写的那些传统的物件一样,汪涵的文字儒雅而不失质感,只不过竖版的看起来不太习惯。有味儿的男人,写一本有味儿的书。今日终于拜读,着实对汪涵更加钦佩了!
  •   早些年只知道他是主持人
    接着发觉他的口才实在不错
    出书时惊叹他亦有奇趣的小心思
    终于定了心 一同买书的朋友说
    他有政治身份

    果然 汪涵
    大有内涵

    最感动在于 一个身处繁浮的男人
    竟有岁月沉淀过的 净且沉静的内心

    此版书为精装 价格稍贵
    但装帧 排版 印刷 内容皆无可挑剔

    如果愿意了解任何世间某一个人的内心
    推荐。
  •   一直想买这本书 总是断货。一狠心就买了个精装的。哈哈 书页的感觉很有味,质量也很好。就是内容那算什么 散文是吧。才疏学浅有点看不太懂,不过还是承认汪涵真是可以晋升为我最喜欢的男主持了,太有才了。
  •   买这本书是因为喜欢涵哥,曾有报道称汪涵是21世纪都市里的居士,我也觉得涵哥是个很有思想和内涵的人,所以想要看看他写的书。这本精装实际并精不到哪去,不过因为书中有照片彩页,所以贵一些也可以理解。再者,文字竖排,虽然有种古韵,称书的风格和内容,但我想还是读习惯的横排文字更能让人体会字句的深意吧。不然光把注意力放在识字上,内容都不一定能连贯起来。但就书的品质而言,这本书我很满意。
  •   看到了主持人汪涵鲜为人知文艺的一面,因为这本书,我拜访了书中的靖港~
  •   一直都知道汪涵是一个相当有内涵的人,文字、谈吐都能感受到他的学识,几行文字就把里面的特色小吃、小杂耍写的相当 《有味》。
  •   无意中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看到是竖排版的觉得很特别,而且汪涵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主持人,所以回家就在当当上买了,很值得,觉得收藏的一本书。
  •   因为汪涵的睿智和幽默,所以想看他写的这本《有味》,想从书中领略他更鲜为人知的故事。书的排版方式吸引了我,正在阅读,品味《有味》的生活。
  •   已经垂涎很久了,之前就蛮喜欢汪涵的,觉得他非常的《有味》,他不仅仅是会主持。欣赏他的才华,所以我要好好品味~
  •   对于作者,还记得他的“成名曲”《倩女幽魂》,记得那个华丽丽的出场,那是还在经视台,主持人说有请哥哥,在怀疑中看到果然有人化身宁采臣,不觉又一喜,在一疑一喜之间,汪某人就此火起来了。听说他出书的时候,还是很有期待的,因为他是娱乐圈里少有的出名有内涵的主,这在介绍给身边的人这本书时,也得到比较积极的反映,不同于对于其他娱乐人出书的不以为然。
    其实之前已买过一个简装版,发现还是更喜欢这一版,就又加购了这一版。硬书皮,暗绿色,做旧成纸浆面,书皮上小小的字写着书名和作者,采用了线装书的版式,从左至右翻,且是竖排版,翻开扉页,贴着一张小小的山水画,很喜欢这意境。
    第一次看到书名,号称为长沙人的我不觉会心一笑,光看书名已然是有味了,书到手,翻开来看时,原来是真的有味的。那些文字,那些配图,勾起一点点的回忆,那些温暖的快乐的夹杂着些许伤感的回忆。然后又佩服作者的执着,也诧异于竟可以这样地刨根究底地归总出那些旧的事物的品种、来历及制做做法,且更有心去亲力亲为,真有心且有毅力,透着文人特有的匠气。
    选一个暖日的午后,泡一壶好茶,在树影下坐着,随他的文字去做一次旧时的匠人,去思考一个不同的世界,在光影里让思绪自由地飘远,飘出书里的世界,去做一次思想的遨游,不必拘禁于现实生活之中,是多么畅快,多么悠游,哪怕只一刹。然而也只有一刹,因为我其实并没有那样奢侈的一个午后,那一刹只在我想象里。
  •   让我了解了很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 也领略了汪涵的文字功底
  •   在买的时候就很期待,汪涵的书感觉蛮不错的,而且买的又是精装本。到手后真的满足了,如古书般的排版,有枚藏书票(虽然不懂那有什么作用= =),嗯,从表面看,没坑爹!书的内容并不是自传,而是很闲适的随笔之类的,阅读起来很轻松
  •   一直很想买,结果拖到现在只有精装有货了,总体来说这个排版看着费劲,字体也小,如果喜欢汪涵,作为收藏还行。
  •   汪涵 主持人及以外的精彩
  •   在天天向上中的汪涵,是一个搞笑艺人,这是给我最初的影响,在图书馆看过他的《三十岁而已》才发现他的文本时如此的细腻,一直抱着期望的态度来读这本书,一样给我带来震撼,文字的细腻,感情丰富
    后来,我又送了一本给好友~
  •   基于对汪涵儒雅气质的敬仰 所谓爱屋及乌
    该书发货较快 比自己在书城里 无指示的寻找方便多了
    收到书后 书的排版令我很意外(合乎情理) 同时感觉有味(有意思)
    总体感觉很好
  •   《有味》和汪涵一样有味、有内涵,内涵也的确需要修养。董浩说汪涵的幽默是有内涵的,但我想说:幽默本来就需要内涵。一本勾起了我无数不知算不算童年的回忆,总之很有感触,我觉得汪涵和何炅的区别就在这里吧
  •   一直很喜欢汪涵的文化素养,有味这本书里展示的原汁原味的气息,很吸引我。
  •   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一直以来,汪涵在我的心里就是一个很睿智的人,书中的描写不由得让人向往那种平淡朴实的生活,细腻的文笔让人感叹,不由得赞叹,这本书的确是本好书。
  •   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本书,我喜欢汪涵,所以我也喜欢他的书!我这次特地上网买了这本书来看,真的很有味!
  •   本人一直很喜欢汪涵大叔细腻的文笔,也是第一次在当当网上购买书籍,一直对于“精装”这个词语很敏感,收到宝贝的时候一个书角已破损,那个心碎的啊,拔凉拔凉滴!但是想着最重要的还是书的内在价值,所以也不想再退换货了,支持汪涵,一如既往!
  •   有味的汪涵,有味的书
  •   偶像的书要认认真真的看的,越来越喜欢“有味”的汪涵。
  •   汪涵的书 让你看到另一个汪涵 呵呵 和节目里差很多哦
  •   精装的书,质量好,没话说。一直很爱汪涵,他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着实见识到了,支持他!!!
  •   汪涵的有味,极喜欢。。。。。
  •   真的很有味,支持汪涵
  •   汪涵有味
  •   汪涵,看着他的蜕变,印证着自己的成长
    很感动在这段岁月有着他的陪伴,有味的出来,唤醒着我们对古老失去的记忆
    谢谢
  •   书的包装很有味道 里面的内容也不错 汪涵还是很有内涵的 唯一的就是字有点小 看的时候吃力点 但这样的字体设计比较合理
  •   很早就想买了,可是寒假那会没货,现在终于有货了,开心的 很喜欢汪涵,喜欢他的幽默,他的渊博,他的涵养 真心喜欢 推荐大家都来看看这本书吧
  •   精装和简装我都有,我爱精装的竖式排版,我爱简装的大照片!我更爱汪涵的细腻
  •   看完这本书真的是对汪涵有太多的刮目相看,非常值得一看,因为书中的装帧很特别,特别的喜欢,里面的故事,调调让我有很大得感悟。
  •   汪涵的文字功底还是相当不错,这本书很值得推荐,个人很喜欢
  •   竖行的排版 大幅的图片 汪涵的幽默是极具内涵的···
  •   会玩的人很聪明 会生活的人很睿智 汪涵是一个会生活懂得生活的人,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意义,把当下活好了便是结结实实的生活。其实世间本无谓成功无谓失败,只有生活。
  •   很喜欢汪涵,如汪洋大海般的内涵,他的幽默是有文化的...
  •   书的质量很好,排版装帧都很不错,很喜欢。很欣赏汪涵,更喜欢他的文字,质朴睿智。很值得品读的一本书。
  •   这本书 很好。我喜欢汪涵,书里面的文字很细腻,看了很有感触。喜欢。。。。
  •   很不错的一本书 一直都觉得汪涵是个有内涵的人 读着这些文字 心也静下来 值得阅读
  •   很喜欢 纸质什么的没话说 汪涵很有感悟的
  •   这个商品不错,汪涵写的书,一定是要支持的!
  •   有些是细微的平常物,有些是现在被大多数人所遗忘的“古物”,汪涵细细写来,读来味道深远。难怪能在台上妙语连珠吐不尽。
  •   这做的是给同学的生日礼物,只因她很喜欢汪涵。最近,她看了说很不错,生活被一点点的发掘,一点点的享受,充满了幸福。
  •   书刚收到,还没来的急拆开看,一直以来很喜欢汪涵,也见过他本人,他很随和,有说不出的味道,我想也许这种味道就是他所指的某种好味道吧。书的包装是我喜欢的,很精致,也很有品味。内容的味道如何待我仔细品来。
  •   一直都很喜欢汪涵,这本书书也非常喜欢看。质量不错。
  •   喜欢汪涵才买的这本书,看过后更加的喜欢汪涵了,一个有品位有内涵的男人。
  •   期待这本书很久了,就像汪涵的名字一样,文如其人,人如其名,非常富有内涵!别的不多说了,顶起!
  •   喜欢汪涵的文字。
  •   汪涵的书很不错的,一直喜欢
  •   很喜欢汪涵的个人品性,书也很耐读,非常精致
  •   超级喜欢汪涵,说实话,对本书的装帧不是很满意,大致翻了一下,好评吧!
  •   快乐不一定是要有多大,在汪涵的书中能认识到快乐来自周围的点点滴滴的一切事物
  •   书拿到手的那一块就感觉很有质感,希望能读出汪涵的味道。
  •   因为汪涵 才买的书,喜欢他的文采
  •   很喜欢汪涵,看这古色古香的,让人很向往,很是回味
  •   内容还不错,一直也很喜欢汪涵,很有内涵的一个男人
  •   汪涵是个有才的人....
  •   一直很期待汪涵的这本书,果然很不错。值得购买
  •   很喜欢汪涵的谈吐,很有内涵!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   汪涵的文笔不错,但本书单价太高了
  •   老公喜欢汪涵,让我给他买的。
  •   汪涵的才华,真心没话说。
  •   给男朋友买的 他很欣赏汪涵
  •   很安静,越来越喜欢汪涵了!
  •   正在看
    质感超级好
    内容也是 喜欢这样的汪涵
  •   一直都很欣赏汪涵。。。很喜欢他!
  •   喜欢汪涵,就想了解更多的他
  •   非常喜欢涵哥 一个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可以写得出这么好的东西 且完全与娱乐不搭界 难得啊
  •   喜欢涵嗲不仅仅是因为他在越策在天天上面表现出来滴灵范 有味 睿智
    更让我推崇滴是他另一面 对于生活对于历史文化的热爱
    真正把读书人的涵养跟娱乐人的魅力完美集于一身
    今天刚收到书 我要慢慢滴韵哈国本书滴味 哈哈
  •   有味,南方人生活中的小物件,滴滴点点,透着精致。靖港,一个还没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小城,处处透着有味的生活。
  •   一直都很新欢涵哥的风格,幽默有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其热爱且很有研究……书如其人,人如其书,让我受益匪浅。此书很有味,值得一读再读。但是,《有味(精装)》精装二字好恶心,书本装订太烂了,页面参差不齐,书角开胶,褶皱…涵哥看到会很伤心的,那你们就有味了。
  •   书名叫有味,书的内容也很有味道,某个温暖的初日午后,任阳光静静的洒在身上,凝神静气,细细品味书中所说的小物件和小故事,很舒服。值得大家一读哦。
  •   书封面的静雅已经轻柔地传递出靖港的柔情。古文氏文字的编排让那些古香古色的鸡毛掸子、木盆子更加地富有文艺气息。温暖地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那些亘古不变的源远流长的遗失在人们视线里的小古玩。一个人可以忘记金钱、自己。却不可忘记历史。愿那些前人留下来的东西可以被人们所熟知并且被保护。
  •   拿到书之后看到精致的包装,就觉得这真是本有味的书,涵哥写的很不错。
  •   真的是一部有味的好书,字里行间都能品出作者对写作对象的喜好,从中也能给读者带来一些不知道的故事和手艺,是一部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好书!
  •   涵哥的,精装版,值得。喜欢他细腻的文字
  •   一直很喜欢民间传统文化,可惜发展到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好多都已经渐渐失传了。当下这个年代,回顾一下先人们留下的文化遗产,韵味悠长。几年前在书店看到过这本书,今天终于买到手了,这个是收藏版的,硬壳封面,文字是竖排的,字迹很清晰。
  •   收到书大概的翻了下,传统工艺的精髓能够用书的这种形式的记载体流传下去感觉很好,这也是我为什么起初想买这本书的原因,书的排版和风格是按照固体书的形式在编排。收到手的感觉还不行,正在拜读中。。想起我老家有中传统小吃工艺米粑 豆渣哩 编制竹篮子 稻草鞋 年粑 这本勾起了我很多的儿童时期和爷爷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
  •   非常喜欢这本书,一些简单的老物件就能反映人的本性和社会变迁,推荐!
  •   书中的内容让人有无限遐想,让人想亲近那些传统工艺,文字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的心安静下来。
  •   一本有味的好书
  •   这是我一直很想买的书,现在终于拿到手了。这几日为家里的事情,心情很糟糕,可是看到《有味》里的一些文字片段,我却禁不住微微一笑了。
    很温暖的文字!
  •   因为看了《有味》,所以生活有味!
  •   一本有味让我回顾了四年湖南生活的岁月和记忆。那是一种只有气息一类的感官记忆才能让自己不舍得的回忆久久不去的情感。
  •   平装版一直没找到,于是就买了精装的;不知道平装是不是也是古文的排列方式;但是精装看起来的确有点儿累。
  •   不错的书……值得年轻人看看传统的东西,老一辈的文化。
  •   还没看,朋友推荐的,应该好看,但是这个精装版好贵哦~感觉不太值
  •   买了送给朋友的,朋友很喜欢,写的很有味
  •   书的质量及版式都挺不错的,就是排版文字是竖版的,看着有点小纠结~~
  •   喜欢涵哥的幽默,欣赏他的为人处事之道。
    敬礼,向前辈,向那些热爱生命的人~
  •   很早就像想看涵哥的书了。有内涵、热爱生活的你值得拥有!值得珍藏!
  •   包装精致,内容丰富,排版无懈。真正有味
  •   一直较喜欢第一版的《有味》,但搜寻各大书网都已无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这本虽电脑上看似不精,但得见实物后颇为惊喜,书籍的装帧和封面很符合《有味》的味道。
  •   书皮摸上去很像黄草纸,整本书由白线装订几有味滴
  •   印刷包装好,涵哥的作品让人温暖。
  •   喜欢看,有味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东西渐渐的退出了生活舞台,但是他们是不应该呗遗忘的,所以这本书,就是让你去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