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去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葵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前言

  书名缘起于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都叫回忆。”这话到底想说什么,我其实不太明白,好像有点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么个调调说话有意思、显得机灵吧。也确实像情窦初开的“维特”用粉红信笺写情书,抖机灵。回不去的都叫回忆,我猜实际想说的是: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古人说得如此简洁透彻,到今天,就绕得这么模糊别扭。人心曲直变化,从中可以管窥。写作一道在今天,因为发表途径便捷,造成大多数人写起来不过脑子,随便写完,鼠标一点撒出去,流于报刊或者网络。这样的写作又分两种,一种是“宣泄式写作”——纯为情绪找出口;一种是“打工式写作”——像在饭馆洗盘子,完成任务而已。二者都对写作缺乏敬畏心。也有精心伺弄文字的,也分两种,一种如前所述抖机灵,追求腔调重于追求内容,追求“逗”重于追求意义。还有一种,仍将写作当正经事,孜孜以求,追求文字之美、之力量、之我手写我心。“打工式写作”、“宣泄式写作”,出于种种因缘我也都曾尝试,写完无不愧悔莫及。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少这样的孟浪,随时提醒自己,文章千古事,风雨十年人,写作不是个小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接下来的问题是:写什么?才疏学浅,学术著作写不了。井底之蛙,宏篇大论更写不了。关键是也没什么好写的。平日读时髦书,看到不少人兴致勃勃地学术,慨而康之地宏篇大论,以为自己很有创造力。可我读完,常替他们脸红——那些论点论据,甚至作论方式,早几千年前都有过。所以我只老老实实写点回忆。真人真事,都是自己经历的,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过影响的。于自己,有三省乎己的企图;于他人,许是个借鉴。就心存这信念,默默写到今天。对于真花工夫琢磨文字的人来说,的确冷暖自知。个人的体会是,从完全不会写,到写得有模有样不太难,但越往前行,越是难上加难。打个比方就是,从零分到九十五分不太难,后面那五分,每前进一步都需脱层皮,重新做人。曾有友人来探讨,究竟怎样的文章才算好文章。我按自己体会回答:不做作。又追问:什么样的不做作?答:一切不做作。这个,就是后边那五分的内容,全是心上的动作,太难了。为编这本文集,检阅这两年写下的文字,对自己仍然很不满意,原因就在处处仍可嗅到做作气息。这现实令人绝望。但这又是没办法的事,做作是我们平常人的心的常态,想要彻底消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能做到的也许只是少点,再少点,哪怕少到小数点之后十位数、百位数,还有小尾巴藏着。总之前边的路还长,好在我对写作仍有热爱,我会努力。最后要说的是:回忆于我,是回得去的,回去的途径就是文字。“回得去”念着不顺耳,所以改成“过得去”。其实,这还是借个方便说话,哪有什么“过去”,还可以“回”!所谓过去,都是现在心里的过去,无不都是现在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而每写完一个笔画,它又成了所谓的“过去”。如此,当然也就没什么所谓的回得去、过得去。2009年岁末,北京,西坝河

内容概要

《过得去》作者说,只想用干净规矩的句子,老老实实回忆一些人,一些事。《虎坊路甲十五号》回忆作协干部宿舍的老人旧事。《农展馆南里十号》回忆文联大楼内的逸闻琐事。作者从事编辑工作二十余年,与很多作家打交道,《我和我的作者们》回忆其中意味绵长的几段交往。《关于消夜的繁华旧梦》《老城门边的私家地理》则分别以北京的消夜场所及老城门为回忆线索,于私人记忆中折射北京城的形态变迁与气氛流转。

作者简介

  杨葵,1968年出生。长期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业余写作。

书籍目录

自序虎坊路甲十五号农展馆南里十号我和我的作者们关于消夜的繁华旧梦老城门边的私家地

章节摘录

  第2节:虎坊路甲十五号(1)虎坊路甲十五号很多当年写过诗的人,一定还记得虎坊路甲十五号这个地址,甚至可以准确背出它的邮政编码,100052。因为这里曾经是《诗刊》编辑部。曾经,天天有好几麻袋的诗稿被52支局的邮递员扔在院门口。其实当时《诗刊》在这座楼只占一个单元。这是一幢红砖楼,共有五个单元。一单元有五层楼,是《诗刊》编辑部;后四个单元是六层,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文联的干部宿舍。这幢楼建成于1983年。刚盖好那阵儿,有南边那群七十年代兴建的旧灰楼比衬,颇有新贵之气。时过境迁,那片灰楼统统拆掉,拔地而起一大片簇新的商品楼,名字又雅,叫陶然北岸。这座红砖楼再怎么粉刷外墙、翻盖屋顶,也攀附不上时代的急促步伐,当即老态毕现。从此我管这座楼叫老楼。叫老楼,不光因为面儿上老了,楼的里子,也就是楼里住的人,也很老。这楼当年是作协和文联的所谓“高知楼”。两个中央直属单位的高级文艺干部,但又没有高到够住木樨地部长楼的,大多住在这里。七十年代末,他们被组织从四面八方捞回北京,恢复党籍,恢复待遇,趁着落实政策的兴头,群情激奋,蜗居在团结湖、前三门、和平里等处的狭小住宅,点灯熬油,为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实际工作。活儿做得告一段落,新鲜劲儿也过去了,人心一时有点涣散,作协和文联就联手盖了这座楼,安抚一颗颗受了几十年创伤的心灵。那时的高级文艺干部,今天如果活着,早已是耄耋之年,所以说这楼的里子也很老。这块地皮,据说当年是特批给诗刊社的。具体批的当然是北京市相关部门,但这道批文的缘起,却涉及到毛泽东。五十年代初,诗人藏克家等人为筹办《诗刊》给毛写信,得到毛倾情相助,还把自己的几首诗整理了,交《诗刊》发表。这段历史多人写过,我不赘述了。总之后来这块地就姓诗了。一场“文革”,全中国的房产户主乾坤大挪移,到了八十年代初,这块地皮上的一幢黄色三层小楼,却是归中央电视台所属。后来怎么讨价还价、?理力争,都不晓得了,总不外乎折中处理这条大原则。结局是一劈两半,虎坊路十五号是中央电视台某部门,虎坊路甲十五号属于《诗刊》的上级主管单位:中国作家协会。第3节:虎坊路甲十五号(2)我十五岁随父母搬进甲十五号院,二十五岁离开家长自己讨生活,在那里住了十年,耳濡目染,攒下一些记忆。真要写成文字,不过是些凡人琐事,而?太过零碎,很难连缀成文。但是细想想,也还算有特色,特色在一个老字:老楼、老人。这个老,当然不止是字面的意思,什么意思呢?我也说不清,先记下来吧。一九十年代初,电视剧热,而且时兴改编现成的长篇小说。有个导演朋友想起路翎的名著《财主底儿女们》。得知他和我住邻居,托我代为联络改编版权事宜。近年来少年写作被人追捧,好像二十岁出头的俊男靓女,能写长篇小说很了不起。其实再早的唐宋元明清不必说了,六十多年前,十七岁的路翎就已经写了《财主底儿女们?。后来书稿遭战火焚毁,又重写。1945年正式出版后,胡风曾作如此评价:“自新文学运动以来的,规模最宏大的,可以堂皇地冠以史诗的名称的长篇小说”。英雄相惜,可能也正因此,后来路翎成了所谓“胡风集团”的铁杆儿。早年胡风集团与他人论战,常被对方指责只有苍白的理论,拿不出一本像样的创作。自从有了路翎,胡风集团再也不怵这一软肋。五十年代中期,路翎被划在胡风反党集团名下,在单人牢房过了很多年。重见天日,头发全白。白头发的路翎在甲十五号很特别,独来独往,与所有人从不打招呼。住在楼里?,远近都算同事,见了面,至少会点头示意。当然也有迎面假装不见的,那是因为文人相轻,抑或左中右观点不同,道不同不相与谋。但是,假装不见也是一种打招呼,各自相遇那一霎那,心电图上都会起些涟漪。路翎则不然,是真的不理人,紧埋着头,想来即使与人擦肩而过,内心也是死寂一片。别人倒也不在意,一是因为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二是因为,他十几年如一日,散乱的白发稀疏柔弱,衣衫陈旧且有些破烂,走路略有点跛,动作也不协调,偶尔抬头时,可见目光呆滞。大家从这呆滞,很容易联想起他受过的苦,明白他精神上所受刺激尚未彻底恢复。但是,大家都想错了,他心里什么都明白。那天晚上,我敲响路翎家的门。可能家里太久没来过外人,他老伴儿神色颇显惊讶地出现在门口。听明来意和邻居的身份,当即放松许多,将我迎进书房。他们家太黑了。黑乎乎的墙,黑乎乎的地,灯光很暗,家具极少,且很破旧。暖水瓶还是那种竹制的外壳,在当时也要算文物了。所谓书房,不过比其它屋子多了一张书桌,基本看不到什么书。在这座楼里,见惯了别人家的精美装修、敞敞亮亮、满屋子的名人字画、满柜子的文艺图书,所以乍一见这情景,我有点被惊着了。第4节:虎坊路甲十五号(3)老太太半身不遂好多年,但在他们家,显然还是当家的身份,招呼客人,端茶倒水。我和路翎谈话的时候,老太太寸步不离,服侍老头儿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当翻译——路翎说话非常难懂,不是口音的问题,而是因为发音方法奇特,乌里乌突一大堆声音在口腔、鼻腔、胸腔里乱转,而且经常只是些字词往外蹦,联不成句,所以老是听不清他要讲什么。跟老人说明来访目的,并大略介绍影视剧的现状,老人目光空洞地盯着我,看似基本没听懂,或者说根本就没在听。老太太在一旁不时重复我的某些关键话头,比如版权费之类,老人的表情仍是没有丝毫变化,我一时有点绝望。老太太大概看出我的内心活动,有些无奈地望着我,场面有些尴尬。这时厨房烧的水开了,老?太一瘸一拐地去灌水。正在此时,老人好像突然从沉睡中醒来,一抹亮光从眼中迅速升起,一把揪着我的手问:你,出版社工作?我说是啊。老人立即起身,从桌上捧来一堆稿纸搁我手里说:新写的。你看。老太太拎着暖水瓶进了门,见状赶紧说道:哦,是他新写的小说,你看看吧。再看老人,目光炯炯,和刚才判若两人,充满期待地看着我。我只能开始翻看。首先发现,稿纸是商店里买的,那种四百字的稿纸。这座老楼的角角落落,随处都能翻出几摞全中国最权威的文艺报刊专门订制的大大小小的稿纸,路翎的稿纸,却是来自文化用品商店。翻看那些稿纸令我分外痛苦。我读过《财主底儿女们》,真叫才华横溢,激情飞扬;可我眼前这堆稿纸上的句子,磕磕绊绊,比中学生作文好不到哪里去。最可怕的是,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是大跃进时代好人好事通讯报道的惯有气息,全是概念,空洞乏味。我慢腾腾地一页页翻着,心思早不在上头,只想着如何抬起头来面对老人期待的目光。我能感觉到它射在我的额头,一分一秒也未间断。最终硬着头皮抬起头,向老人微笑,我说:挺好的,我带回去仔细看。我看到老人眼里流出极端的失望,完全颓了,本来?紧抓在我额头上的两道光,一下子溃退得无影无踪——尽管我已经竭力掩饰,但是老人什么都看明白了。我有点不知所措,发愁如何结束这场拜访。就在这一刻,老人本来已经溃遁的目光,再次凝聚起力量卷土重来,不过这次不是期待,也不是失望,而是一万分的委曲。他突然呼吸急促,神情激动,嘴里比先前更加含混不清地乌里乌突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问他想说什么。他又说了一遍,还是没听清。这时老太太在一旁翻译道:他说,鸟关在笼子里时间太长了,放出来,就不会唱歌了。第5节:虎坊路甲十五号(4)路翎逝于1994年。他去世后好久,楼里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二曾经有好多年,如果在傍晚,如果天气晴好,你碰?路过虎坊路甲十五号,会在院门口的马路牙子上看到一位老人,气定神闲地坐着,一般会披着件外套,屁股底下垫块硬纸板,头随着汽车流动的方向微微摆动。如果绕到他正面,你会看到一张刻满深深皱纹的脸庞,双眼深陷,神情严峻。他叫舒群,和萧红、萧军算一拨儿的,当年东北作家群里最仗义的一条汉子。萧红曾有一段时间被不良男人抛弃,是舒群伸出了挚友之手,无微不至。舒群早年参加过抗日义勇军上过战场,蹲过国民党的监狱,做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秘书。到延安后,做过鲁艺的第三任文学系主任(前两任是周扬和何其芳)。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前夕,曾给舒群写信,请他代为搜集“关于文艺诸方针问题”反面的意见,要他“如有所得,请随时示知为盼”。八十年代初,他曾经以自己与毛的亲密接触为蓝本,以小说的形式描摹出薄薄一本《毛泽东故事》。至今我还记得,书中的主人公叫殳群;还记得那书里遣词造句喜欢用四字组词,读着像汉赋,好比他写:“中南海的门,大大开开。”挺逗的。在甲十五号院,论资排辈,舒群名列前茅。整个楼里只有他家占据了同在一层的两套单元。无论房屋间数还是总面积,远远超过了部长楼,不知他为什么选择了虎?路而不是木樨地。我家刚搬进甲十五号不久,有一天妈妈单位每人发了五十斤大米。总务处的人帮着送到楼下,妈妈没力气扛上楼,就先寄存一层舒群家。晚上我放学到家,妈妈让我去扛米。小阿姨开的门,舒群一家几口人正齐集厅里吃晚饭。奇怪的是,迎着门的上座位置,一个老头儿披件黑油油的老棉袄,居然是蹲在木头椅子上进食。我进门前明明准备好要叫伯伯阿姨的,可见了这场景,一时竟没叫出口。依我本来的心理准备,要叫伯伯的这位是个大干部,可眼前这位太不像了。后来看到一些影视作品表现解放初期那些进城?部家里来老乡,一律土得掉渣儿,对,那就是舒群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毛泽东故事》出版之后,舒群就少有新作发表了。他和几十年的老朋友丁玲联名当主编,筹办起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杂志。可在杂志最火的时候,他倒退居二线了,又不见了身影。每天上楼下楼会经过他家,突然一天发现,门上贴了张纸条,七八寸长,三四寸宽,上边竖写了两行字:有重病人,请勿打扰。用的是枯墨。不过,这样的字条,可能更像老人一种生活态度的宣言:远离尘嚣,不问世事,静静安度晚年。老人的身体其实并无大碍,因为碰到好天气,还会看他拎张硬纸板,驼着背慢慢踱向院门口的马路牙子。坐到暮色四合,家人会来叫他回去吃饭。他应一声,当即起身。想来看汽车这种事,也是兴之所至,随时可以抽身而出,兴尽而返。第6节:虎坊路甲十五号(5)我上大学期间住校,每个周末回家。有一次正要进院门,突然背后有人喊我,回头一看,舒群正一边在屁股上拍打那张硬纸板上的灰土,一边向我招手?老人问:你在北师大念书?我说:是啊。老人问:你们学校可有好老师啊。我说:嗯。老人问:有个陆宗达先生,知道吗?我说:进校的时候,他给我们做过古汉语讲座。老人一听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神情,感叹道:福气啊!我傻笑。老人又说:我有问题想请教陆先生,可是腿脚不方便,没办法登门拜访,能代我转封信给陆先生吗?我说:没问题。老人拍拍我说:你在这儿等会儿我。说完竟是带点小跑回了家。隔不一会儿,拿了一个信封出来交给我,说:一定啊,一定啊。当天晚上,我打开那封没有缄口的信,里边两张纸,一张上面写着七八个奇形怪状的汉字;另一张则是一通谦虚实诚的短简,大意是说,自己正在整理古代的话本小说,每天沉迷于故纸堆,遇有几个生僻字,查遍古今所有字辞典,均无所获,“恭请陆先生教我”。这比那次把他认成老农民更让我意外——在我印象中,舒群这一拨儿的作家,文学作品可能写得挺好,但是说到和古文啊、学问啊?边的事,断无他们的份儿。万万没想到,老人闭门谢客,竟然在钻研一个古代的课题。我当时读中文系,专门有门课,就叫工具书使用法。课堂设在系里的工具书阅览室,里边从古到今所有和汉语有关的工具书,好几大书柜。我回学校后,并未直接去找陆先生,而是自己先跑到工具书阅览室,翻箱倒柜查了一溜够,希望能独立完成老人交给的任务,也好到老人面前臭显摆。结果是一个字没查到,还得去求陆先生。陆先生是黄侃的弟子,当时的古文字学权威。他看完来信和那几个字后,当场走到书案前,没查任何字辞典,拿起纸?开始写,每个字读什么音,如何释意,大致起源及用处是何……就像在解释“的、地、得”这样简单的字。只一刻钟的工夫,一张墨迹尚未干透的八行笺已经拿在我手中。下一个周末,我刚走到甲十五号院门口,就见舒群老人已经站在那里等着了。我把陆先生的那张答卷递给他,他一边看一边点头,问我:陆先生查的什么书啊?我说人家什么都没查。老人抬头,眼睛瞪得老大。然后又埋头看,一边大声感叹道:学问哪!真有学问哪!真有学问哪!那之后每次逛书店,我都会留意舒群整理的话本小说是否出版,但是直至今日未见?迹,到底出没出,也没去细打听。第7节:虎坊路甲十五号(6)舒群逝于1989年,没隔多久,他的老伴儿夏青也离开人世,两人离世的日期挨得很近很近。听楼里人说,老太太是死于悲痛,因为俩人感情笃深。?  老太太在我印象中,对人特别好,每次见到我都特别慈祥地笑,眼角全是深深的褶子,像一个农村家庭的老奶奶。直到她去世,我才听说,老太太是评剧艺术创始人张凤楼的女儿,年轻时候是评戏的一代名角儿,艺名叫小葡萄红。当时有个说法:听评戏,关内新凤霞,关外小葡萄红。三甲十五号的老人当中,就我所知,有两个人特别好酒。一个陈企霞,一个唐因。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曾有两大冤假错案,一是前边提到的“胡风反党集团”案,再就是“丁、陈反党集团”案。丁是丁玲,陈就是陈企?。陈企霞在延安时代就和丁玲同事,解放初期,二人又共同主编《文艺报》。陈企霞离休前的职务是《民族文学》月刊主编,这么老资格的文艺干部,最后被安排在这个岗位,令人费解,里边定有故事。陈企霞是浙江人,乡音浓重。关于他的故事很多,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是说他生命的最后几年,老伴儿为其身体考虑,禁了他的酒。他就长年和老伴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手段极为高明,不管老太太如何实施三光政策,老头儿每天早上一睁眼,总能从床底下捞出个酒瓶,咕咚就一口。还有个故事说,老头儿太性情了,给子女起?字特别偷懒。老大生在延安,所以就叫陈延安。依此类推,解放后在北京生了孩子,就叫陈北京。可是后来生活稳定了,不像战争时期四处漂泊,一直在北京定居。陈北京的妹妹出生了,家人犯了难,问他这回该叫个啥。他说这还不简单,就叫陈幼京嘛。唐因是陈企霞的学生。陈企霞主编《文艺报》的时候,他是报社的编辑,当时以于晴为笔名,写了不少文艺评论。丁、陈反党集团案发,唐因被当成丁、陈的“喽罗”,下放到东北。1979年落实政策后,他重返《文艺报》工作,做副主编。八十年代初,有一场批判白桦作品《苦恋》的运动,声势浩大,惊动中央主要领导直接指示如何结论。后来在《文艺报》刊登的那篇著名的长篇大论《论〈苦恋〉的错误倾向》,即出自唐因、唐达成二人之手。1984年第四次作代会开完,唐因被任命为新成立的鲁迅文学院首任院长。唐因算是文艺干部里头最学究气的那类人,对人情世故完全不放在眼里,特立独行,狷介之士。晚年的唐因对很多人很多事看不惯,喜欢骂人。有一次他给文艺报社打电话问事情。接电话的是个年轻人,听到老人自报家门说自己是唐因,因为完全不知渊源,便像对待普通读者一样粗暴冷漠地说:你有什么事儿?几句对话下来,那?伙子还没摸清对方什么来头,已被老头儿劈头盖脸一通暴骂。后来单位领导找小伙子谈话,说那是老领导,人老了,脾气又不好,你就是装也该装得客气些。第8节:虎坊路甲十五号(7)不要以为唐因这是斤斤计较他人的尊重,他只是兴之所致,脱口而出,他心里不存这些事,他有好多重要的事要做。比如看书。有一天我回家,刚进楼门,就听楼梯处传来踉踉跄跄的下楼脚步声。不一会儿,唐因出现在我眼前,披头散发,跌跌撞撞,脸上却是无比快活的神情。见到我,远远伸过手,使劲胡噜我的头发,哈哈狂笑,口中念念有辞:哈哈毛头小伙儿!毛头小伙儿!好啊!毛头小伙儿。说完飘着就出了楼门。后来得知,他那天读书,读出意外的大惊喜——几十年前,他在编辑稿件过程中曾经读到一句宋诗,当时查遍所有能找到的资料,未能找到出处。从那以后,这个疑惑就一直存在心上。那天偶然翻阅一本书,终于找到困惑了他几十年的答案,所以喜成那副颠狂模六。唐因还有件重要的事,是看球。可能和当年被流放黑龙江有关,他喜欢看冰球比赛,电视凡有转播必不放过。可他高度近视,看球过程中,不时需要趴到电视屏幕上找那只小小的球。有时趴在那儿也找不着,就纳闷地自言自语:球呢?球呢?再有一件重要的事,是养猫。唐因晚年养了好几只猫,经常对着众猫聊天。有天正值有冰球赛转播,我从他家门口路过,听到屋子里唐因又在问:球呢?球呢?然后只听“喵”的一声,再然后唐因呵呵乐,跟猫对答道:哦看到了看到了,还是你眼尖。1997年,唐因去世。那些猫下落不明。它们如果尚在世,一定会很奇怪,怎么没人再问他们球呢球呢。我把陈企霞和唐因并在一起说,除了二人都好酒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曾遭遇过亲人自杀的悲恸。这也很可能是他俩晚年沉溺于酒的原因之一。唐因早年的老伴儿,在全家流放东北期间自杀。陈企霞最小的女儿陈幼京,热爱写诗,曾经出版过一本很薄的诗集,得到老诗人蔡其矫的高度评价。八十年代中,陈幼京继承父业,在文艺报社做编辑。有天一大早,第一个到单位的一位大姐照常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已经自缢身亡多时的陈幼京。

编辑推荐

  《过得去》书名缘起于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都叫回忆。”这话到底想说什么,我其实不太明白,好像有点形式大于内容,觉得这么个调调说话有意思、显得机灵吧。也确实像情窦初开的“维特”用粉红信笺写情书,抖机灵。回不去的都叫回忆,我猜实际想说的是:过去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古人说得如此简洁透彻,到今天,就绕得这么模糊别扭。人心曲直变化,从中可以管窥。回忆于我,是回得去的,回去的途径就是文字。“回得去”念着不顺耳,所以改成“过得去”。其实这还是借个方便说话,哪有什么过去可以回,所谓过去,都是现在心里的过去,无不都是现在一笔一画写出来的,而每写完一个笔画,它又成了过去。如此,当然也就没什么回得去、过得去。——杨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过得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0条)

 
 

  •   这本书半个月前看完的,看得很快,大约就是三四天。当然是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看完的。书名意为“回得去”,借文字回到过去的意思。作者曾经在作家出版社呆了13年,后辞职做了自由职业者。作为一个著名的出版人,杨葵在业界以眼光独到老辣出名。他经手策划出版的书几乎都是畅销书:比如《哈佛女孩刘亦婷》。

    这本书可以当作是杨葵对过去的生活,尤其是编辑生涯的一次梳理总结。无论以居民身份回忆住在文联大楼里的老作家,还是以编辑身份回顾和自己有过业务往来的当红作家,这些文字多少有史的意味,也让我们看到了作家的另外一面。文章后半部分以北京城的各个地段、建筑为坐标,讲述了老城变迁,抒发了自己的成长感言。这些文字有一个非常新颖的名号:私家地理。用个人成长体验为线索来呈现大城市的侧面风光,这个写法很有意思。

    杨葵毕业于北师大中文系,曾有过非常资深的编辑身份。这一切都让他的文字非常好看。这个好看可不是讲表面花哨的形式,更多是指内涵。很多书我买了不会看第二遍。但是他的书让我有珍藏的想法。要说其文章特点。我觉得是“京味”。北京话特有的俗俚趣味随处可见,而且还有一种江河融会般的传统情感和智慧在里面。本身是写生活,但是又是一种一般人看不到、活不出的生活。这种京味文学曾经在老舍、冯骥才笔下有过。

    这是中年人的文字和感悟。如浩荡大河却是以无象无形的方式静静流淌入你的阅读世界。

    一本书就是一个宇宙,这个宇宙是杨葵自己的,而我们也可以借文字“过得去”。能让静心读下去,手不释卷之后还能回味不已,我觉得是好书了。
  •   这本书以回忆为基调,记录下作者在成长及工作岁月中难以忘怀的若干人物与一些往事。全书主要都在写人,各色各样的名人和非名人。因为家庭的渊源,作者从小就和一些文坛名人们做邻居,从事出版工作后,又与不可计数的作家们打过交道,所以在本书中如雷贯耳的名字不少,但作者采取了最平实的写法,毫不显摆,绝不是报纸副刊上常见的“名人轶事”一类可比。
    比较喜欢本书的前三章《虎坊路甲十五号》、《农展馆南里十号》和《我和我的作者们》。据说本来还有一章《百家姓》,可惜没有编入,我想本书以写人为主,将《百家姓》编入应该会更好吧,而《消夜的繁华旧梦》《老城门边的私家地理》对我们这些对北京不熟的读者来说,看起来就兴趣不大。
    看了本书的感想是,一个人的出身对命运的影响还是最大的。你看文人的孩子当文人,领导的子女当领导,富豪的子女是富豪,农民的孩子是民工。能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毕竟是少数啊。
  •   只看完了《虎坊路甲十五号》、《农展館南里十号》、《我和我的作者们》。喜欢杨葵的行文风格。作者自我剖析的情怀使人难忘。
    很多书是由于自己的浮躁只能草草而过,《过得去》却不是这样。由于作者那淡然的叙事风格,像一杯淡淡的清茶滋润肺腑。
    这书能写成这样,可能与杨葵的自序有关系:......将写作当正经事,孜孜以求,追求文字之美、之力量、之我手写我心。
    欣赏!

    购了两次书,书都是又脏又折,喜欢又懊恼。当当今后要改进。
  •   怎么描述这本书给人的体会呢?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宗师,随手打出一招半式最基础的拳法,可号称懂些武艺的观众们却看呆了,几十年浑厚功力才能有此化境!

    我应该是从《读库》上知道的本书,以及本书作者,读库某辑节选过本书。本书的封页和封底介绍作者的两句话,其实最能代表本书的意味:“杨葵,1968年出生。长期从事文字编辑工作,业余写作。”“作者说,只想用干净规矩的句子,老老实实回忆一些人,一些事。”

    这么个他,会允许自己的书不靠谱吗?比较靠谱就可以了吗?必须极端靠谱!呵呵呵呵!
  •   受益!一都过得去,一切都回不去。人生没有轮回呀,过去的都是云烟,当下才是王道。
  •   以前看《女友》专栏的时候就非常杨葵的80后专栏,《女友》改版后,这个专栏便失去了踪影。后来隐约知道杨葵本人是个出版业顶有名的编辑,从网上搜到了这本书。

    读下来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虽然这本书主要内容是杨葵这十几二十年来对出版编辑工作的回忆,写的可以说都是“那个圈子”里的事,以及在北京生活的故事,却丝毫不会给我枯燥的感觉。一来得益于杨葵的文笔,没有拖泥带水的修辞,没有过分华丽的辞藻,平实却见功底,是那种让你看得很舒服的文字;二来,作者生活阅历的丰富也体现在了文章中,虽然他的故事距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是读来很多地方很多感触还是会有共鸣感。

    综合说来,闲暇的时候翻翻看来,会有不少收获,值得收藏的。
  •   很早想写点东西,却又不知写什么,读了杨葵的这本书,受到启发,何妨先写一点回忆性的文字练练笔。
  •   过得去,有意思,闲来无事一会儿就翻完了,以后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可随时拿出来翻翻
  •   写的都是一些过去了的事,感叹杨葵记忆力惊人,那么多的趣人趣事,就连几十年前和某人的对话,都记得那么清楚。语言平淡无奇,但能让读者身临其近。更让我怀念起刚刚离开的北京城,心想住在北京的每个人应该都有自己平淡而无奇的故事吧,回想起却又是那么自得其乐。
  •   过得去的闲日子看“过得去”,度过得去的日子
  •   作家出版社 编辑 的精彩文字 有回忆 有随感 好文字 !!尤其是有关北京的经典文字 很有意思!!
  •   如今已很难看到这样的作品了,朴实的文字里回忆自己的故事,读起来很真实,仿佛坐着面对面和作者交流。读起来心情很平静,作者的叙述也很平静,淡淡的感觉,很好。
    感叹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实在是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生活在文艺圈子里,自然自己也文艺了。
  •   这本书读起来,你肯定不会觉得很过瘾,或者很刺激,甚至不会有赏心悦目之类的感觉。甚至什么感觉都没有,因为作者的文字很淡,淡到你如果不注意,都不会有什么感觉。只能说,这样的文字太舒服了,恰到好处,咋看没什么感觉,看完之后却还想找来再看看,再琢磨琢磨。
  •   很喜欢作者分享的经历,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二三十年的那个圈子的事。。。
  •   购书时只是觉得自己没有太整的时间,看这样的随笔会比较轻松。没想到这本书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书中多是作者因各种机缘与文坛前辈、作者的交往,文联的邻居;大学的教授;特别是出版社做编辑时,与作家之间的往来,都非常的有趣味。作者文笔清新流畅,关键是有情有义!看到是他编辑的《长恨歌》——其实这也是我本人特别喜欢的当代小说,可真的没注意到编辑时谁哦。。。
  •   生活中好多事都是这样,明明觉得不好玩、不耐烦,明明是虚妄一场,可又老是忍不住凑个热闹、评评理。事一关己,还会兴奋,甚至雀跃。这个说起来是人的本能,不必奇怪也不必自责,关键怎么上一个层次说话。依我看,不过就是老从说的那个“会”字。会吵会看,就能吵出意思看出意思。会生活的人,即便无聊透顶的生活,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   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把过去的岁月抹上一层夕阳余辉搬的色彩,看得人心里暖暖的——为那些已成为自己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岁月一去不复返而感动。
  •   从《读库》才真正知道杨大婶,一直喜欢他的文字,淡淡的,但文字的背后却有着强大的气场,那个气场能让你浮躁的心一下子清静起来。
    读了那么多好书,现在才知道那些书当年都出自杨大婶之手,呵呵,真的要谢谢大婶呢。
    希望跟大婶的书缘能继续啊!
  •   因为截至目前,这是我今年在当当上购买的大陆作者著作中最喜爱的一本。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读库》选登过的。许多人,许多事,个中滋味了得。
    最后城记写的潦草了点,似乎还可以扩展成另外一本。
    这种内容实实在在的书,读起来有味道,满当当的,泥沙俱下。
  •   刚收到书,当当很快啊,昨晚下单,今天下午就到了,统共17个小时收到书,赞!
    书装帧很素雅,排版也容易阅读,很赞呐~~~五一有事儿干了。

    对内容先不发表意见,以下摘自女巫闹闹的软文: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笑了,因为看它,真的很像跟杨葵聊天,淡淡的,没什么特别,但读下来,就是在字里行间里,给你细节的感动,与力量。
    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样,需要一点人生的小小经验,一点过来人,而且是成功人士的典型,或者分享一点文化人的经验,那么,读读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   喜欢文字,是编辑说的老实的文字
    比起最后几篇,我更喜欢前面的章节。
  •   讲人,谈事,说地理。很喜欢!
  •   编辑装帧的很用心,文字朴实大气,很喜欢杨葵的笔调,特意搜他编的书来买,让人放心
  •   此书的内容在读库上登过,杨葵的文笔确实还不错,比较喜欢!
  •   没得说,文字简洁有力
  •   一言难尽,总之好看。觉得买的很值=w=
    作者描写人物的功力实在太强大了,膜拜之。
  •   文字和主人一样,虽然平淡,但是逐字逐句读起来,心里舒服得很。
    谢谢作者。
  •   杨葵的文字,的确不错的。
  •   感觉作者写作态度很淡定,很用心写字,很尊重文学。
    单单前言就写得那么漂亮,准备抽时间细细品读。
  •   《玫瑰 岩石》是雷双艺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是绘画与心灵交融升华后集结出的文字,表达了她的人生体验与艺术感悟。
    被称为艺术家的每一幅作品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感情,没有思想感情的作品,艺术生命也是短暂的。因此艺术家的作品才会有收藏价值,也值得世人收藏。
    雷双的《玫瑰 岩石》的出版对,有助于收藏家更懂得雷双油画在艺术界的价值,有助于理解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内涵,更能看懂她画笔之下的意境和思想,精神和信仰及艺术家赋予作品不灭的灵魂。
    我想艺术院校的女生一定喜欢阅读
  •   文章如清风拂面,娓娓道来,阅读中体会平静中的感动,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感动,想来作者是个有趣的人,一个可以浅茶淡酒的场合,用精彩的段子品味人生的人
  •   杨葵的这本算是回忆录,但更好看
  •   写人记事很有味道*喜欢!
  •   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读起来很舒适轻松。
  •   还没看完,翻看了些,是那种适合静静看的书。淡淡的文字,合我胃口。
  •   与另三本不同,本册的书名用了弘一法师的字,更见意境
  •   这是一本我会静下来,仔仔细细,慢慢看慢慢品味的一本书,光是前面的章节已经让我体会和感动许多,这就是好书的魅力。
  •   疯狂阅读中,和想象一样的好,喜欢
  •   能吸引人读下去
  •   内容印刷质量都很优质
  •   最早是在《读库》上读到的节选,读完全书发现原书比《读库》上的内容要精采,值得购买!
  •   大爱的一本书,找了好久,看完了买本收藏。
  •   这个书是帮朋友买的,翻了下下感觉还不错吧
  •   以为和百家姓一样大,结果这本大些。
  •   待详读
  •   朴实、简单、不哗众取宠!我喜欢!
  •   适合旅途看
  •   看了,还不错,有心得。
  •   生活百态,日常生活,就这样多姿多彩。
  •   读来很过瘾
    最早是在书市上看见的
    当时看了就舍不得放下了……
    赶上打折,立刻抱回家 XDD
  •   很清闲的都
  •   老罗推荐的书都不错呢!
  •   这是一本用心写作的小书,清新而又纯粹。
  •   读起来很感动,岁月中人在成长,那些过往,都已成为美酒值得回味
  •   写作者,或者对写作圈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买一本看看。文笔肯定没问题的。
  •   书还不错呢
  •   后面的两部分,或许是因为不熟悉,或许是因为不感兴趣,糊里糊涂就看完了。
  •   就是这感觉。。。
  •   虽然都在读库上看过
    但是一气呵成读下来
    别有一番滋味
    非常耐读的好书~
  •   叙述平和,我喜欢的风格,喜欢
  •   她喜欢。
  •   关于书名,作者在自序里说,缘于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都叫回忆”。而回忆于作者而言是回得去的,回去的途径就是文字,但是“回得去”念着不顺耳,所以改成“过得去”。这么一改就显得似乎有点故弄玄虚,也让乍看书名时不知其所以然。这个书名加上自序,让我以为作者乃是一位垂暮老者,回忆种种过往,看了内容才知道,其实不过是一位中青年而。除了那些所谓的商业成功人以外,以四十岁出头的年纪来写回忆的文人似乎不多见。
    第一篇文章《虎坊路甲十五号》似曾相识,应是在某册《读库》上发表过。这应该也算是《读库》系列的抛砖引玉之功,不少先期刊发于《读库》上的文章后来都以专著的形式出版了。书中也专门写到了作者与《读库》主编张立宪的一些交往,作者是张立宪的成名作《记忆碎片》的责任编辑,看来二者也算是你来我往了。比较关注作者作为一名负责任、有思想的编辑与他的作者们的交往,特别是一些著名作家如冰心、贾平凹、王安忆等,有些趣味。现在看来,在讲求金钱和效率的当下,编者和作者之间已经很难发展出以前那样的亲密关系了。
  •   杨葵作为一个编辑,编过那么多有影响的书,他本人肯定也是经过无数文字历练出来的,他的文字真的很干净,甚至有些老派。近一段时间老是看一些网上潮人的东西,网上的东西很冲,二锅头,很好,但杨葵的文字,是黄酒,绵软,但劲道会慢慢地显出来,特别怕吹风,一吹风你就得头疼。所以,读他的这本书,不能太出神,太出神就相当与酒后受风。
    写人写得真好,着墨不多,但是人的性格却出来了。性格出来了也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一个有性格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尴尬也能跟一块儿出来,这就不得了了。有人写小说,写得很长,但让人感动的地方往往只有几行,杨葵这本书不是每一篇都有那几行,但好几篇都有那几行。
    四十岁是不是一个回忆的年纪?我想应该可以了。我三十多,都开始常常回忆了。那些整天向往、整天作没心没肺斗士状的四十岁人要么很可怕,要么很可怜。
    但人终究是过不去的,一边过不去,一边一个人闷在电脑前“过得去”,于是日子就又往前拱了一大截。
  •   过得去,好题目,更是一本好书!在回忆中畅游,在回忆中思索!
  •   杨葵这个名字还是从读库得知,从朋友那里借来《过得去》看完,觉得还是可以买一本留存。
  •   最开始接触杨葵的作品是在《读库》上,读着感觉有点感觉,再回看了一下作者,就记住了他的名字。然后就关注了一个他的其他作品。我还是挺喜欢杨葵写的东西。有一个读者的评价和我想的一样,就是他身上有点老一辈学人的影子。文字有点汪曾祺、黄永玉、唐鲁孙还是谁谁谁的那么点味道。不追求语言的华丽,平实有趣,娓娓道来,比较注意读者的感受。以后再多经历一些,他会是个不错的作家。
  •   杨葵的书整体上过得去
  •   老颓颓的过得去还过得去吧,有点腻,但也是他的风格。
  •   看完后我和二胖哥说,原来我一直特别喜欢和想要成为的一个编辑,人家从小都是在作协大院儿里长大的.....二胖哥回答我:现实是残酷的,起点高的人确实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唯有付出人家百倍的努力,为自己的下一代搭建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台
  •   刚看完时觉得一般,现在想想这个年代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   书的品相不是特别好,有点皱,幸好我也不太注重这些,平常也会买二手书
    内容不错,但主要都发生在北京,让我不禁想去北京生活看看
  •   很朴素的一本书,封面干干净净,文字也很清爽,如果按字算钱,估计作者有点亏了,没有多余的废话.估计自己文学修养不够吧,所以没有太大感触
  •   书很好看,文笔流畅。但书页磨损的有点旧,封皮还有点脏。
  •   啥都别说了,真的好看!
  •   读某一本书,会得到某一种启示。读这本书得到的启示是:再不要乱七八糟地写字了,再不要到网络空间里头无病呻吟了,那些不知所以的网络表达让太多的人轻率地处理字句,再不会好好码字了。
    正在进行中,沉稳的一本,很受用
  •   还没看完,朋友推荐买的,里面人物太多要好好消化
  •   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不好的是书居然没有包装···有点脏!
  •   有旧文人的文风
  •   好随笔今天并不多见,此书算是好的。
  •   很快就读完了 但是事儿和人物对不上
  •   从后往前看的,很朴素。看到最后,恩,《编辑部的故事》。同时,帮我普及了一下作家作品。
  •   娓娓道来的语气让人舒服。
  •   帮同事买的,总体还不错。
  •   還好!!
  •   看这样的书轻松又畅快,可以了解很多关于读书方面的知识。
  •   有些小文挺好看的
  •   小文章,文笔不错
  •   很红的书啊,来看看
  •   整体来说,很满意
  •   值得买来慢慢读。
  •   风格喜欢
  •   杨葵《过得去》着眼幕后,文笔平平。
  •   还过得去啊 适合厕所读。。。
  •   我以自己从事的工作为自豪,因为我喜欢。老杨以自己从事的编辑工作为自豪,因为他喜欢。可惜,文章校对的时候还是出了问题。有两处错误。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嘛,这都没谱的事情!还是回到书的内容吧,这真是确确实实的回忆文,庆幸的是老杨没把这些事跟着自己的大吃大喝,造没了!我年轻的时候,天天跟着一帮朋友胡吃海喝,北京的孩子,胡侃的时候什么都能跟你搭上,吃到兴起,也不再分男女,勾肩搭背统称兄弟,此书勾起多少相似回忆。不禁感叹……日子过得真TMD快!
  •   前面的一些章节看的时候觉得作者写的不错,追忆往事、故人,二、三十页后觉得都一个模式。
  •   文笔就别谈了,事还有趣。主要是人有趣,那些厉害的人,当然还是有点东西可写的。
  •   前一半是编辑的故事,活泼灵动,后一半是北京的地理,滞郁板结,前后割裂。
  •   语言平实,不过只能当一般的打发时间的书看看,没什么收获
  •   最有价值的篇章以前已经在网上读过,只有2篇,剩下的只是一些个人的心情日记.后悔买.
  •   也许期待太高了,属于可买可不买的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