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妇女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林宋瑜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作者:林宋瑜  页数:231  
Tag标签:无  

前言

林宋瑜的《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扎实老辣而不乏灵性,是探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妇女和妇女文学的一部力作。我写下这样的断语,绝不是徇私情给门人加封过誉之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此书给国人的审美观念拨乱反正的功力和功绩,将会更加引人注目。女性主义乱中国,在承受几十年革命之乱的中国乱上添乱,难怪会导致很多文学妇女心烦意乱。女性主义(feminism)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左翼思潮之一,本身就带有病毒。Feminism有时又被翻译为“女权主义”,实际上有欠确切。的确,当代“女权主义者”  (feminist,更确切的翻译和称谓,当是“女性主义者”)往往故意将女性主义和兴起于19世纪的“女权运动”混为一谈。但是严格说来,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是不同时代的思想和运动,社会作用也有天壤之别。“女权运动”是以自由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的社会运动,是属于自由主义体系内部的派别。其核心价值,是“妇女的权利”(women’s right。),特别是与男人同等的参政权利、就业权利和受教育权利。

内容概要

  《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从社会学、妇女学、文学及文化学的角度,结合实证材料及访谈,进行个案剖析,具有跨学科性质、文化比较视角及历史角度。目的在于证实、分析这些作家作品的影响及走向,以便澄清某些被激进观点制造出来的神话或谬误,以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语境之间的差异与误区,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文学妇女所扮演的角色与发出的声音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借助作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中积累的第一手材料,主要是文献研究,但也对关键的作者和当事人进行访问。由点及面阐释并论证女性群体的书写行为(题材、风格、话语结构等)及其文化情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妇女作家的作品主题、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及其个人经验(强调妇女作家主观性与个人经历的价值)是作者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身份认识的切入点。

作者简介

林宋瑜,籍贯广东汕头,现居广州。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哲学博士;现任花城出版社译文编辑室主任,编审。长期在各大文学报刊发表散文、小说及文学评论,部分作品入选不同类型文学选集并被多次转载。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伊人面壁》(云南人民出版社,“她们文学丛书”)、长篇小说《暗影地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地理散文《脚步的痕迹——潮汕记忆》(云南人民出版社,获第二届陈伟南文学奖优秀奖),散文集《女子修养学堂》(学林出版社),长篇生态文化散文《蓝思想》(中国工人出版社)。

书籍目录

序:女性主义、妇女文学和拨乱反正/冯崇义1绪论:当代中国妇女文学的文化语境1一、研究的问题、范围及学术价值2二、现阶段当代中国女性研究成果与缺憾8三、文化比较视角——世界视阈与本土化16第一章 迷思——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性别意识的中国妇女文学25第一节 中国的“娜拉”版本与女性的存在焦虑26第二节 女作家笔下的父亲、丈夫(恋人)、儿子形象与母权情结36第三节 当代中国妇女写作: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辨异48第二章 中国女性书写的“出花园”——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文本60第一节 从历史想象到个人记忆:本体经验的女性言说61第二节 女性书写中的爱欲观:性爱欲望、性意识82第三节 女性气质与性别身份:作为创作的意识与作为理论的意识100第三章 世纪之交的“新女性”——与政治和商业的关系115第一节 “美女作家”与大众文化116第二节 “小资”、“朋克”与残酷青春134第三节 网络秀、超级女声与小剧场禁演151第四章 超越文化:性别理想与神话166第一节 妇女学走向与中国经验167第二节 结语:回归于真实之中180参考文献191附录:(访谈录)蝶变——重访“新三巫”198陈染访谈:破开?抑或和解?201林白访谈: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聊录》212海男访谈:为女性而写,而非女性主义221后记228

章节摘录

插图:切的诉求就是找回作为“女人”的特质。潜伏的文化积淀、历史记忆此起彼伏地被激活了,众声喧哗里的主旋律还是能够凸显出来,而急于在文本中找到与西方理论相对应模式的中国女性主义学者们似乎对此恨铁不成钢。被认为是中国女性主义写作中坚分子的诗人翟永明也认为:“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真正的‘女性主义艺术’。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女性艺术家,但是她们很少有表达女性意识的自觉,也没有从女性的视觉去表达。就像我在书中所说的一样:在古代,身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女画家大部分除了没有自我的女性意识,也都没有自觉的艺术意识,更谈不上绘画的野心。而在近代,在新中国,虽然有着‘妇女解放’和随之出现的女性艺术家,但是,她们的创作更多的还是依附在政治意义和政治说教上。而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实际上也是仍然依附在男性的政治话语中。所以,这一时期的中国女艺术家的表达方式仍然是不具有女性意识的。”①如果我们先将“主义”放到一边,仅就女性创作进行分析,也即我们面对的是女性的文学,而非女性主义的文学,回到创作的基本点,即语言。从创作语言出发,大概就不会无迹可寻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妇女是如何在历史中前进并言说的。

后记

我的童少年阶段,正值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那个特殊年代,每每见到泛黃破旧的书籍,便如获至宝。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却偏遭精神禁锢、知识禁锢,文艺书籍便成为我心灵的翅膀。借助阅读,我像小艾丽丝一样自由飞翔、漫游世界、理解人性、培育爱心。无法想象,没有文学的生活,我会如何生活。蒙上天眷顾,我梦想成真。从中学生阶段至今,写作成为我业余生活最重要的内容。我的大学阶段攻读的是中国文学专业,我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曾师从文艺理论家、暨南大学饶芃子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饶教授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艺理论功底,研究方向侧重于中西文学与文化比较,这为我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此,深深感念师恩。毕业后我拥有一份以阅读当代中国小说、散文、评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长达15年的时间,大好的青春年华,我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花城》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因此结识许多知名作家及大批文学青年,并与一些青年作家共同成长,成为朋友。

编辑推荐

《文学妇女:角色与声音》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妇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